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近几年通过整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患者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20~58岁,病程1天~2年,左侧15例,右侧11例.症状及体征: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腰部及骶髂部疼痛,9例臀部疼痛,5例耻骨联合处轻压痛,会阴部不适感.全部患者均有骶髂关节部位的明显压痛,"4"字试验阳性,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阳性,有不同程度的直腿抬高受限.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院于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治疗典型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52例。其中女性34例,男性18例;农村病例32名。城市病例20名;平均年龄45岁。 2 诊断要点 诊断时按压骶髂关节时压痛明显,髋关节屈曲畸形试验(+),“4”字试验(+),骶髂关节斜板试验(+),骶髂关节扭转试验(+),X线平片可见骶髂关节间隙增宽,后期可见关节间隙相吻合现象,或退行性变,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可明确。  相似文献   

3.
骶髂关节损伤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微动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其周围韧带肌肉损伤和超出生理活动范围,局部出现充血、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使耳状关节产生微小的移动,不能自行复位,且引起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者.患者大多有外伤史,下腰部疼痛,并由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上方疼痛,有的单侧或双侧下肢交替发生类似坐骨神经样疼痛,走路时疼痛加重,跛行,不能坐凳,或仅健侧臀部着凳.可有脊柱侧弯畸形.凸向健侧,髂后上棘,骶髂关节后侧有压痛和肿胀,慢性损伤者,可触及条状筋索,为增粗变厚的韧带筋膜等.  相似文献   

4.
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位于躯干与下肢的连接处,在生物力学方面起着躯干与下肢之间力的传导作用,应力相对集中,故日常生活中易发生该处急慢性损伤,其中以骶髂关节错缝为多见.古代文献对其命名为"落小胯",现代医学命名为"骶髂关节半脱位"或"骶髂关节错缝".古今文献中记载了许多的调整手法如:足蹬手拉法,屈髋屈膝冲压法等.我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床边试验的机理,改良出了两种调整骶髂关节的手法,现向同道们介绍:  相似文献   

5.
龙军 《中医药导报》2012,18(6):103-104
骶髂关节紊乱症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原因之一,骶髂关节位于躯干与下肢的连接处,在生物力学方面起着躯干与下肢之间力的传导作用,应力相对集中,故日常生活中易发生该处急慢性损伤,其中又以骶髂关节错缝为多见。古代文献对其命名为"落小胯"。现代医学命名为"骶髂关节半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52例,并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52例作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差异(P<0.05),两组疗程与疗效有差异(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有效,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比单纯推拿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错位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由于外力等因素而造成的关节微小移动 ,移动后不能自行复位 ,且引起局部或下肢疼痛和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亦称骶髂关节半脱位。笔者自1999年 6月来采用针刺治疗纠正骶髂关节错位 68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中 ,男 3 8例 ,女 3 0例 ;年龄最小者 18岁 ,最大者5 9例 ,平均 42岁 ;病程最短者 3d ,最长者 15浕 ;有外伤史者 5 5例 ,有妊娠生育史者 13例 ;新错位者 11例 ,陈旧性错位者 5 7例 ;68例均有腰骶部疼痛及患侧髂后上棘、骶髂关节后侧压痛及骶髂关节处叩击痛明显。其中 ,伴有…  相似文献   

8.
骶髂关节错位,又名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患。但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腰腿痛疾病,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尤其以已生育的女性患者为多见。骶髂关节是一微动关节,以骶骨侧面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以韧带等软组织固定和加强。骶髂关节错位的造成,通常以骤然发生的外作用力,使关节的活动超过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所致。在此情况下,由于韧带等软组织的牵拉固定作用,使骶髂关节处于一种病理性的非正常对应位,并产生一系列的以下腰部酸痛为主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错缝症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使骶髂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微小改变,从而使骶髂关节生物力学失去平衡,并且伴有疼痛和功能障碍。笔者使用沈国权教授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3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法安全可靠,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时间短、疗效巩固的治疗方法。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主题"和"篇名"中均含有"骶髂关节"、"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同义词的中文文献,最后检索日期为2017年12月,纳入调整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其它疗法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 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①愈显率:调整骶髂关节为主治疗LDH者其"痊愈"率多于常规治疗组;②总有效率:骶髂关节组治疗LDH"有效"者比例高于常规治疗;③VAS评分:通过调整骶髂关节可使LDH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更多;④JOA评分:骶髂关节为主治疗LDH组其JOA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⑤改善率:未有充分证据证明调整骶髂关节为主治疗LDH的改善率与常规治疗之间的关系;⑥治疗时间:调整骶髂关节治疗LDH可比常规治疗减少更多的治疗时间。结论:调整骶髂关节对LDH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骶髂关节虽属微动关节,但发生错缝者临床并不少见。本病有前错、后错之分,我们发现前错型明显多于后错型。现将用冲击按压法治疗骶髂关节前错型错骨缝30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9例,女21例;左侧12例,右侧1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3h。本组30例,均是按田纪钧[1]方法诊断:大多有明显的扭转、磕绊等外伤史。跛行,走得愈快愈明显。双下肢假性不等长。患肢足尖内旋为前错型(外旋为后错型),仰卧时比较多不明显,行走时非常清楚。压痛点在骶髂关节,主要是髂后上棘处。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阳性。单腿跳时,患侧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2.
骶髂关节错缝 (又称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 )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1 989年至 1 999年笔者通过手法整复治疗本病 ,收到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98例 ,男 59例 ,女 39例 ;年龄 4 0~ 65岁 ;病程 2天~ 2年 ;病因为慢性劳损者 37例 ,不明者 61例 ;向前错缝者 64例 ,向后错缝者 35例 ,左侧 51例 ,右侧 4 7例。均有腰骶部疼痛 ,行走、跑步、卧位翻身或坐位起立时疼痛加重 ,重者表现为患侧下肢麻痛、无力、跛行。触诊见骶髂关节部位明显压痛 ,叩击痛 ,4字试验阳性 ,床边试验阳性。诊断依据 :(1 )腰痛固定在一侧的骶髂关节及下腰…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采用排刺艾灸法配合推拿整复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炎效果显著,基本无复发。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妇女生产后臀腰部疼痛明显,或伴有大腿部牵拉痛,平躺时翻身困难,不能久坐,活动不利,昼轻夜重;(2)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压痛、叩击痛明显,局部皮肤可有红肿,双侧髂后上棘不等高,双下肢不等长;(3)患侧"4"字试验、骨盆分离试验阳性;(4)骨盆X线或者CT提示骶髂关节面模糊,双侧关节间隙不等宽,  相似文献   

14.
<正>骶髂关节紊乱症是引起下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占临床的13%~30%~([1]),又叫骶髂关节错缝~([2])、骶髂关节扭伤~([3])、骶髂关节错位~([4])、骶髂关节损伤~([5])、骶髂关节韧带损伤~([6]),属于中医学的"筋出槽、骨错缝"范畴。急性骶髂关节紊乱症是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急性发作期~([7]),主要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松弛的内因下~([8]),在  相似文献   

15.
骶髂关节检查法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临床常用的骶髂关节检查法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方法:对经确诊的7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临床检查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骶髂关节检查均为阳性,其中以"4"字试验和叩击试验的阳性率最高,而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次之。早期患者的疼痛量化评分(NRS)明显高于晚期(P<0.05)。结论:骶髂关节检查法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特别是早期初步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运用推拿与针灸结合方法,在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13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6例,男84例,女5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病程均在10天之内。按下列标准诊断为腰肌扭伤61例,腰椎后关节紊乱58例,骶髂关节错位17例。诊断标准:(1)腰肌扭伤;损伤主要在腰部软组织,压痛点以骶棘肌为明显且范围较大。(2)腰椎后关节紊乱:损伤主要在腰椎关节位置上,压痛点以腰椎关节为主,且周围肌肉痉挛,棘突有偏歪,活动明显受限。(3)骶髂关节错位:损伤主要在骶髂关节处,且压痛明显,两侧髂后上棘不  相似文献   

17.
骶髂关节错位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因外力而造成关节微小移动,不能自行复位,且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亦称骶髂关节半脱位。笔者自1990年6月来采用针灸治疗骶髂关节错位3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为43.8岁:病程最短的2d,最长20余年。有外伤史20例,妊娠生育史15例;新错位4例,陈旧性26例;30例均有腰骶部疼痛及患侧髂后上棘、骶髂关节后侧压痛,叩痛明显。其中,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错缝系指因外力作用于骶髂关节破坏了两者的对应关系 ,轻者该关节周围韧带受牵拉伤或撕裂伤致骶髂关节错缝 ,重者可致骶髂关节半脱位 ,为临床常见损伤之一。我们在名老中医孙达武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32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1994~1998年 ,跟随孙老治疗骶髂关节损伤32例 ,其中男9例 ,女23例 ;年龄18~65岁 ;左侧18例 ,右侧1例 ;有扭伤史的27例 ,无明确外伤史的5例 ;时间最短1小时 ,最长的20天 ,平均5天。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骶髂关节部疼痛 ,动转失灵 ,…  相似文献   

19.
关节运动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点滴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骶髂关节是由骼骨的耳状关节面与骶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两关节面的大小开头彼此十分吻合,但关节面粗糙不平,表面被覆盖一层软骨,是一个不规则的微动关节。骶髂关节损伤是指骶髂周围韧带牵拉损伤后引起的腰骶部疼痛。主要见于骶髂关节轻度错位,其次在有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病人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银质针导热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为骶髂关节行封闭治疗后再配合手法复位;治疗组为银质针导热治疗后再行手法复位,治疗4周后行临床疗效评定和压痛阈值改善率评定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压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较封闭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