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BrO-3-Ce(SO4)2-H2SO4-丙二酸/酒石酸复合有机振荡反应体系,在考察各组分浓度对空白体系稳定性和特征参数影响的基础上,获得了30种中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电化学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的识别、不同部位区分及道地性鉴定,快速、灵敏、准确。同时,探讨并验证了振荡机制及中药指纹图谱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中药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振荡技术绘制中药指纹图谱。结果 获得 6 0余种中药的振荡指纹图谱。结论 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可用来对中药进行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3.
振荡化学指纹图谱是一种基于多阶段化学反应的电位-时间变化,反映复杂体系整体氧化还原活性的非线性动态指纹图谱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复杂体系质控分析。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振荡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数学分析方法在中药和食品领域的定性、定量分析应用,包括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和线性、对数、指数、多项式和多元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为振荡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和食品领域的进一步质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贾广成  王海霞  叶瑞平  裴洁荣  李正 《中草药》2019,50(20):5064-5070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且来源不稳定,为药材及中药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不便。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过程分析工具,为中药质控分析提供有效手段。其中,基于振荡化学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检测方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已应用于中药的定性、定量及制备过程工艺质量控制中。对振荡化学发展历程、振荡体系种类及振荡化学指纹图谱在中药材及其产品的全面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指出目前其在数据测试及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向,以期为中药科学化、系统化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困扰中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既符合医药临床传统用药习惯 ,又能揭示中药内在性质的方法 ,从而使中药质量达到稳定、可控 ,确保中医临床疗效的稳定。中药指纹图谱正是这样一项技术。通过分析手段得到能显示中药特性的指纹图谱 ,从而实现对中药整体化学成分的控制。1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和研究现状中药指纹图谱是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学研究为基础 ,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将中药的特征和有效成分以图谱的形式描绘出来 ,以全面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进而识别真伪、辨认优劣、确定其质量和疗效。指…  相似文献   

6.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以待鉴别中草药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进行中药鉴别。不同中药底物的化学振荡体系获得各具特色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并且指纹图谱的重现性良好。因此可以利用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易混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药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考察反应温度、转速、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Z化学振荡技术,在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加入中药辛夷作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辛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信息参数,绘制其指纹图谱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315 K,转速为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15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可以用于辛夷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菊花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菊花进行了表征,并对影响该体系的转速、温度、菊花药材用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查;分析了不同产地菊花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B-Z振荡技术。结果:不同产地菊花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有明显不同信息特征。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菊花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强  杜思邈  张忠亮  吕春明  周永全  赵燕  张宁 《中草药》2013,44(22):3095-3104
中药指纹图谱在现代及未来的中药质量控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可分析中药中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分布的信息,符合中医中药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不断被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必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效成分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进展,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化学振荡理论建立KBrO_3-Ce(SO_4)_2-H_2SO_4-柠檬酸振荡体系,用于中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考察各组分浓度对空白体系稳定性、重现性和特征参数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结果:获得陈皮、黄芪、白芍等27味中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对黄芪等的道地性和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探讨了中药振荡行为的原因及其机理。结论:表明电化学指纹图谱是一种经济、简便、快速、有效的鉴别中药和质量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以中草药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半夏与水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各具特色,差异明显。结论: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半夏,该方法经济、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以及单个心肌细胞内钙振荡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缺血再灌组(MIR)、缺血再灌+电针组(EA),每组10只。于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双侧"内关"电针预治疗,电流强度5 mA,频率2/15 Hz,持续电刺激30 min。第3次电针结束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模型,用低灌流的方法制备离体全心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采用InCytPm 2 High Speed细胞内离子检测系统观察单个心肌细胞钙振荡情况。结果:MIR组于再灌注10 min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MIR组明显降低(P<0.05)。NC组心肌细胞很少发生细胞内钙振荡,MIR组的心肌细胞可见频发的钙振荡,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A组的心肌细胞发生钙振荡的次数则明显低于MIR组(P<0.01)。结论:电针预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效应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心肌细胞钙振荡的发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白芍进行鉴别,分析不同产地白芍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B—Z化学振荡方法。结果:不同产地白芍的电化学指纹图谱信息特征有明显不同。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白芍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用振荡指纹图谱辨识中草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宗孝  原春兰 《中药材》2004,27(1):10-12
目的:对中草药的辩识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振荡技术绘制中草药指纹图谱.结果:获得30余种中草药的振荡指纹图谱.结论: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可用来辨识中草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白芍进行鉴别,分析不同产地白芍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B-Z化学振荡方法。结果:不同产地白芍的电化学指纹图谱信息特征有明显不同。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白芍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芦丁对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芦丁及芹菜中的总黄酮对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行为,为芦丁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新方法。方法:以芦丁纯品和芹菜中的总黄酮提取液为振荡底物和扰动成分,在振荡反应的不同时期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芦丁水溶液,考察其对振荡谱图及振荡参数的扰动规律,同时采用B-Z振荡实验装置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值。结果:在最优测试条件下(搅速500 r·min~(-1),反应温度37℃),在波峰位置加入芦丁,根据不同浓度芦丁对振荡参数的扰动规律,发现在8.0×10~(-3)~2.6×10~(-2)g·L~(-1),芦丁质量浓度与振荡周期的改变量(ΔT)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ΔT(s)=699.4×[芦丁质量浓度]+4.5,相关系数为0.996 8,检测限为1.0×10~(-7)g·L~(-1)(S/N=3)。基于芦丁建立的标准曲线,利用B-Z振荡体系对芹菜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芦丁及芹菜中总黄酮含量的化学振荡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仪器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别洛索夫-扎鲍京斯基振荡反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天麻进行鉴别。方法:将天麻加入H2SO4.MnSO4-CH3COCH3-KBrO3中,组成化学振荡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并对温度、天麻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0mLH2SO4(1.0mol·L^-1)溶液、5mLMnSO4(0.1mol·L^-1)溶液、5mLCH,COCH3(0.54mol·L^-1)溶液和5mLKBrO3(0.3mol·L^-1)溶液,温度310K、加入0.3g的天麻粉末。获得了不同产地天麻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及振荡微观指纹图谱。结果:通过对不同产地中药材天麻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天麻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区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方便地用于不同产地天麻的区别和鉴别。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价值。 方法:选择 2018 年 10 月 至 2020 年 2 月汉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 6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2 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行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 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P)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氧合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情况。 结果: 上机 48 h 时 两组患儿 MA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B-Z振荡反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木瓜进行鉴别.方法:将木瓜加入H2SO4-CH2(COOH)2-Ce(SO4)2-KBrO3中,组成B-Z化学振荡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并对木瓜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2 mL3.0 mol·L-1H2SO4溶液、6 mL0.4 mol·L-1CH2(COOH)2溶液、3 mL 0.005 mol·L-1 Ce(SO4)2和3 mL0.2mol·L-1 KBrO3溶液,温度310 K,加入0.3g的木瓜粉末.结果:通过对不同产地木瓜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发现不同产地木瓜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区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方便的用于不同产地木瓜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