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住院患者的年龄构成、病种构成、疾病转归等情况,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399例住院患者的年龄构成、患病情况、疾病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70~90岁占61.66%。主要病种:脑血管疾病居首位,其次为各种骨折、退行性变、关节置换术后。转归情况以好转出院居多,死亡患者多为晚期肿瘤患者。结论该社区老年患者较多,医疗风险相对较大,应加强病情告知、病案书写、与家属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造成高额住院费用的各种危险因素,为控制和降低医疗费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沧州市2004年出院的137名胆结石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药费比例、住院天数、手术方式、有无医院感染、医院级别、年龄、有无次要诊断、入院时情况和付费方式.[结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是探索高额住院费用危险因素的有效工具;针对药费比例、住院天数、手术方式、有无医院感染等可控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控制医疗费用;实施按病种付费,并按照入院时情况、疾病有无次要诊断等不可控因素制定不同的病种结算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改革后医疗服务质量的变化,为完善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DIP改革国家试点城市2017年7月—2021年6月的首批试点医疗机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纳入3个死亡相关指标和2个再入院相关指标,考虑患者特征进行风险调整后,采用t检验比较其在2019年7月实施DIP改革前后的差异。结果 经风险调整后,DIP改革后住院手术患者死亡率、DIP低风险组住院患者死亡率、30天内全因再入院率和30天内相同主诊断再入院率分别下降0.06个百分点(P=0.031)、0.15个百分点(P=0.001)、0.47个百分点(P<0.001)、0.72个百分点(P<0.001)。结论 尚无证据表明该市DIP改革后医疗服务质量受到负向影响,按病种付费试点城市需密切监测改革后医疗服务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病种,且脑卒中在疾病死因谱的顺位也逐步上升。为了进一步了解济宁市脑卒中患者的死亡情况,探讨其死亡的高危因素,及时消除危险因素,降低病死率,我们对济宁市1996~1998年间102例脑卒中死亡病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选择1996~1998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统计室、病案室的脑卒中死亡诊断明确的病人,共102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0例,年龄35~81岁。1.2 方法 按统一的调查表,从住院病案中记录脑卒中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址、职业、入院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高血压3级患者病例诊断组合相关组(DRGs)及住院费用标准,为改革该病种付费方式、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2016-2017年兰州市三级医院出院主要诊断为高血压3级的4006例病案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分类节点变量;运用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并测算标准住院费用及病种权重。结果住院天数、年龄、入院途径、是否手术作为高血压3级病例分类节点变量进入了决策树模型,共形成7个DRGs组合和对应的住院费用标准、病种权重。结论病例组合结果合理,通过制定不同病例组合患者的住院费用标准和病种权重,有利于控制该病种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能够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较大样本住院资料分析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病种和死亡疾病的构成,探讨干部病房近9年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病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6471例临床资料,疾病的诊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次修订本》,按年度对各疾病病种分布、死亡病因、患病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在近9年中住院患者的年龄和死亡年龄逐渐增加,呼吸道感染、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是患者住院的主要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分别是肿瘤、肺部感染、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结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今后预防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影响住院天数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为临床路径确定合理的住院天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沧州市2所医疗机构2004年出院的137名胆结石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与住院天数关系密切的各种因素.[结果]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术前住院天数、手术方式、有无医院感染、年龄和入院时情况.[结论]选择比较单纯的外科病种作为临床路径的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年龄和入院时情况等因素制订不同版本的临床路径;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术前住院天数和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较大样本住院资料分析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病种和死亡疾病的构成,探讨干部病房近9年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病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l2月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6 471例临床资料,疾病的诊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次修订本>,按年度对各疾病病种分布、死亡病因、患病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在近9年中住院患者的年龄和死亡年龄逐渐增加,呼吸道感染、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是患者住院的主要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分别是肿瘤、肺部感染、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结论 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今后预防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收集龙岩市某三甲医院按病种分值结算政策实施后的医疗费用相关数据,了解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实施现状,对偏差病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龙岩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1-8月医保类型为龙岩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及结算数据,共计47 177例。结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未转科、进入临床路径、高级别手术的患者更倾向于正常范围病例;门诊入院、非医嘱离院和有入住ICU的病人更倾向于偏差病例;医嘱转院、住院时间越长、药耗占比越高及诊断数量越多越容易倾向于超高病例;年龄大的患者更不倾向于超高病例。结论:是否转科、年龄、入院途径、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手术级别、离院方式、临床路径、是否入住ICU、药占比、耗占比以及诊断数量是偏差病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04例恶性肿瘤统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恶性肿瘤在我公司区域范围的发病情况。对我院近10年的住院病案筛选了1104例恶性肿瘤病例,按年龄、职业、单位、病种、死亡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应用中歧义病案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郑州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病案管理中根据主要诊断、主要手术选择筛选出100例歧义病案(实验组)和100份非歧义病案(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年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男性比例、转科比例、出院科别为内科比例、患肿瘤比例及出现并发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死亡率对比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转科、出院科别为内科、患肿瘤和出现并发症均是影响到歧义病案出现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歧义病案的产生与年龄、住院时间、转科、出院科别、患肿瘤和出现并发症密切相关,医院病案管理可根据歧义病案产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加强病案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级公立医院的死亡患者分布特征,为医院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公立医院信息系统筛选出2019年-2021年死亡患者295例,统计分析死亡风险各因素,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患者、年龄大于等于60岁年龄段患者的死亡占比更高,45-59岁年龄段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次均费用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更高,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更多;该院死因病种的前三顺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各类损伤或中毒疾患。结论:医院应当加强对重点住院人群的监护,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最大程度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7—2021年深圳市西医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不同医疗费用水平下,年龄、性别、医疗付费方式等变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在0.5分位数水平下,男性、年龄越低、三级医院就诊、疾病数量和住院天数越多的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越大;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支付对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由负向转为正向。结论:女性和高龄住院死亡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更低;医疗保险参与可能促进了无效医疗与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罹患疾病数量的增加促进了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应当发展和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促进死亡观念的转变,同时关注罹患多种疾病对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广州某三甲教学医院2012—2018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该院病案信息系统检索到研究年限内死亡病例3243例,对病例的年龄、性别、死亡主要诊断等方面资料进行整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2012—2018年,该院住院患者死亡共3243人;死亡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9;60岁以上住院患者死亡人数超过全部死亡人数的一半(占57.63%);不同性别间,30~69岁患者男性死亡占比高于女性,以40~49岁组的男女差值最大(3.33%);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比之和在各个年份中均超过65%,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研究期内,肿瘤导致的死亡占比呈下降趋势,损伤与中毒导致的死亡占比则明显上升。结论肿瘤、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仍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种,需关注老年患者疾病防治情况,并从医院工作上对近年来明显增多的损伤中毒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肺部感染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日数及病死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院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诊断为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案首页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法比较不同类型肺部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预后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0 431例肺部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为(29 081.95±38 682.92)元,中位数为16 085.25元;住院日平均为(15.93±20.54)d,中位数为13.00d;共有828例患者经治疗无效后死亡,病死率7.94%。不同性别、年龄、付款方式、入院病情、肺部感染类型以及手术与否的肺部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日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付款方式、入院病情、肺部感染类型以及手术与否的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肺部感染患者住院费用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住院日数、是否手术、付款方式(公费医疗)、肺部感染类型(HAP)、年龄、性别等,影响其住院日数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是否手术、肺部感染类型(HAP)等,造成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入院情况、肺部感染类型以及是否手术等。结论控制医院肺部感染,对有效控制住院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 d内同病种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原因.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出院31 d内再入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数据导入至Excel 2010中,经整理、统计后筛查出18种住院重点疾病31d内患者因同病种再住院的例数,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出院至再入院的平均间隔天数为(13.63±2.30)d,且0~15 d内再住院率为58.04%,高于16~31 d的41.9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前次住院是否治愈、病种与31 d内出院再入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重视中老年疾病、重症疾病、慢性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工作,尽量减少31d内重复住院率,以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医院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口腔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口腔专科医院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出院后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计划性和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间隔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颌面部恶性肿瘤、面部嗜酸性肉芽肿等病种的非计划性再入院率较高。年龄、住院次数、是否有伴随疾病、前次入院是否手术等因素与患者出院31天内再入院率相关。结论住院服务与患者出院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相关,应加强再入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沈阳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天内再入院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为医疗质量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间出院后31天内再入院的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t检验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年龄2、性别、病史、前次入院天数、再入院间隔天数、前次合并症个数、前次住院状况、前次出院转归等是影响31天内再入院的主要因素。结论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31天内再入院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病种特征是再入院可预防的因素;年龄特征诱发再入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疾病谱特点,以期为医院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策略.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2019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20917例的病案首页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病种分布、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病种变化趋势.结果 住院患者男女之比为1:1.48;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1岁,青年组最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病案信息进行分析,为DRG付费实施提供管理思路和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南京市某三级老年医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天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天数均低于未实施临床路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中,并发症越多,患者住院总费用越高,住院天数越长。住院总费用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症数量、并发症、住院天数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应对DRG付费起到助力作用,要积极推广糖尿病多学科联合诊疗,对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进行早期干预,规范诊断和病案首页填写,提高病案内涵质量。根据DRG分组情况调整和细化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尽可能覆盖全部DRG分组病种。医务人员要提高费用控制意识,降低药费比重,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路径的日常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