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凝血因子Ⅷ(humancoagulationfactorⅧ,FⅧ)等血液制品在和平/战争时期的急创伤救治及特定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病毒安全性不容忽视,对血液制品进行有效的病毒灭活可明显降低因输注血液制品而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风险,并保证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为尽可能降低血液制品的病毒传播风险,国内、外颁布了相关指导原则,对制品的病毒灭活/去除作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人凝血因子Ⅷ制备过程中S/D病毒灭活法和80℃、72 h干热灭活法的病毒灭活工艺的灭活效果。方法 经过S/D法及80℃、72 h干热法双重处理灭活病毒,并通过加入指示病毒(PRV、Sindbis、HIV、EMCV、PPV)验证病毒灭活效果。结果 上述工艺可有效灭活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最终制品中TNBP残余量小于1/10万(10 ppm)、吐温-80(Tween-80)残余量小于1/万(100 ppm),符合安全标准,人凝血因子Ⅷ的生物活性及其他各项指标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 可以作为人凝血因子Ⅷ实验过程中的病毒灭活方法。  相似文献   

4.
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对凝血因子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景霞  刘鑫  孙绍秋  李玉梅  房辉 《河北医药》2010,32(15):2108-2109
输注病毒灭活血浆成为目前国内外预防输注血浆制品传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法灭活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我国部分地区血站已广泛推广应用。亚甲蓝是一种染料,属于吩噻嗪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5.
凝血因子Ⅷ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因子Ⅷ制剂是治疗血友病甲的最主要血液制品。80年代中期发展了新一代血浆凝血因子Ⅷ浓制剂及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Ⅷ技术,不仅提高了凝血因子Ⅷ制剂的纯度,减少了副作用,而且降低了病毒感染的危险性。本文介绍了凝在子Ⅷ制剂的生产及病毒灭活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一种人凝血因子Ⅷ(FⅧ)冻干及100℃干热灭活过程的保护剂。方法将同一批次的半成品分成多份,分别加入25,50,100 g/L的甘氨酸、甘露醇、蔗糖和麦芽糖,进行冻干和干热灭活,测定灭活后的FⅧ活性、水分残留以及复溶时间。结果采用甘露醇作为保护剂,冻干和干热灭活后水分残留最低、复溶时间最短,而且活性回收率最高;不同浓度甘露醇作为保护剂对制品水分、复溶时间以及活性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甘露醇是FⅧ冻干和干热灭活的理想保护剂。  相似文献   

7.
血浆制品中人细小病毒B19的灭活/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于血浆制品中的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ms B19,B19)是传播B19的潜在危险,尤其是B19可经污染的血浆制品的输注而在易感人群中传播.据认为,B19对普通的理化灭活方法有较强的抵抗力.然而,各项研究显示,B19对加热和低pH处理较敏感.因此,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灭活B19.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hFⅧ)的溶血性和血管刺激性。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对hFⅧ进行体外溶血和体内血管刺激性实验。结果  在3 h体外实验期间未观察到兔红细胞发生溶血和凝聚。当以40 IU/kg 剂量的hFⅧ对家兔进行静脉注射时,未观察到家兔耳缘静脉的血管刺激性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推荐剂量的hFⅧ不会发生溶血和血管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在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层析纯化上样前增加澄清过滤对FⅧ层析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上样和澄清过滤后上样两种方式各10批次进行层析纯化,比较层析参数(流速、柱压、上样量)、洗脱液效价、洗脱液体积、洗脱液比活性、成品量及成品质量指标(效价、水分、可见异物、磷酸三丁酯残留量、聚山梨酯80残余量)。结果  经澄清过滤后上样洗脱液效价高于直接上样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00),层析参数(流速、柱压、上样量)和洗脱液体积(t=0.51,P=0.310)、洗脱液比活性(t=0.56,P=0.2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品产量高于直接上样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P=0.000)。使用澄清过滤后,成品质量指标效价(t=0.95,P=0.183)和水分(t=1.12,P=0.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异物、磷酸三丁酯残留量、聚山梨酯80残余量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在FⅧ层析生产过程中,增加一步澄清过滤能提高层析收率和成品收率,且对产品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杰  姜丁臣  韩东 《北方药学》2015,(11):92-92
目的:研究纳米膜过滤去除猪细小病毒的可行性。方法:用Viresolve Prefilter和孔径20nm的Viresolve Pro纳米膜两级串联过滤,滤膜面积为3.1cm2,使用压力30psi。结果:三批加载猪细小病毒的心肌1肽溶液样品病毒降低量均≥3.44 logs.滤后样品经盲传三代实验后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去除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优化血浆中人凝血因子Ⅷ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人血浆冷沉淀为原料,人凝血因子Ⅷ的比活性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铝胶的加量,铝胶吸附时的pH值、酸沉淀时的pH值等进行研究,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加入冷沉淀重量12%的铝胶,并将pH值调节至7.1进行吸附,上清液中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可达9.50IU/mg,酸沉淀时将pH值调节至6.3,离心上清夜中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为11.50 IU/mg。经过以上两步处理,可将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提高近2倍。结论人凝血因子Ⅷ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工艺合理、可行,能有效达到纯化提取人凝血因子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公司)采用二次病毒灭活工艺生产的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Ⅷ,FⅧ)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观察和分析.方法 采用双中心、开放、单组设计进行FⅧ上市后安全性观察:符合入选条件的247例血友病A患者接受1次FⅧ输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FⅧ输注后30 min和1个月的不良反应,包括体温变化、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临床安全性指标.结果 FⅧ输注后30 min,无一患者报告发生过敏和输液反应,仅4例患者(2.26%)报告出现短时37.1~37.5℃的轻度发热.FⅧ输注后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报告有新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上海公司采用二次病毒灭活工艺生产的FⅧ上市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优化冷沉淀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获得最佳的人凝血因子Ⅷ生产用冷沉淀的制备工艺。方法主要对溶解过程中的夹层循环水温度、搅拌转速和离心过程中的离心机转速、出液温度和进液速度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人凝血因子Ⅷ效价为衡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通过该试验研究,获得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循环水温度大于25~30℃,搅拌转速100 r/min,离心机转速14000 r/min,出液温度0~2℃,每台进液速度为3 kg/min。结论通过该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的人凝血因子Ⅷ生产用冷沉淀的制备工艺,为提高人凝血因子Ⅷ的质量和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过病毒灭活后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不同程度褥疮患者压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褥疮住院患者100例,收集相关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对照组(应用临床常用的褥疮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分别收集各50例,观察比对2个不同治疗组患者的瘢痕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束治疗后,同比治疗前,2组患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治疗(应用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应用临床常用的褥疮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0%,把对照组与治疗组数据进行比对,统计学是有显著性意义的( P <0苘.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的结果是4%,对照组瘢痕发生率的结果是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临床对于褥疮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创面换药过程中使用病毒灭活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治愈后出现瘢痕的几率也能够显著的降低,病毒灭活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简单易得,在对于褥疮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该治疗方法可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凝血因子Ⅷ(FⅧ)是治疗血友病甲患者的主要血液制剂,但易传播病毒.七十年代,人们发现大规模混合血浆制备的FⅧ使血友病甲患者的肝炎感染率达80%以上,发生严重慢性肝病的危险达16%,尽管使用RIA法筛选献血员,但FⅧ制剂仍有传播肝炎的危险.自1981年发现AIDS以来,FⅧ制剂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的情况更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几种病毒灭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时指示病毒灭活的效果,以及对部分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PE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用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一期法判定FⅧC的凝血活性.结果在单采人血浆中加入1 μmol·L-1亚甲蓝和240 μmol·L-1抗坏血酸,再给以40000 lx荧光强度照射60 min,VSV滴度下降>8lgTCID50·ml-1,并且纤维蛋白原和FⅧC的回收率分别为83.55%和81.67%,比常规亚甲蓝/荧光光化学法显著提高(P<0.01),而且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值在正常允许值范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值也接近正常允许值范围.加入抗坏血酸和色氨酸可灭活病毒,而甘露醇不能.结论在亚甲蓝光化学法中,抗坏血酸不影响病毒的灭活,而且对部分凝血因子有保护作用.因此,抗坏血酸可以有效提高单份冷冻新鲜人血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和组织因子(TF)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 T2DM 患者34例,其中单纯性 T2DM 患者17例作为单纯T2DM 组,T2DM 合并 CHD 患者17例作为 T2DM 合并 CHD 组,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者8例,心绞痛(UAP)者9例。观察两组患者 TF、凝血因子Ⅴ促凝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聚集率(PAR),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T2DM 合并 CHD 组患者 FⅤ:C、FⅧ:C 和 TF 水平高于单纯 T2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DM 合并 AMI 组患者 FⅤ:C、FⅧ:C 和 TF 水平高于 T2DM合并 U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Ⅴ:C、FⅧ:C、TF 与 vWF、PAR 均呈正相关。结论 FⅤ:C 和 FⅧ:C 及 TF 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 T2DM 患者并发 CHD 的有效指标,TF 对 T2DM 合并 CHD 患者病情发展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人凝血因子Ⅷ(FⅧ)原液制备工艺,提高FⅧ收得率及纯度。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冷沉淀溶解工艺参数;探讨不同p H对冷沉淀溶解液酸性沉淀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酸性沉淀条件;通过对离子交换层析工艺的研究,得到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及柱载量。结果冷沉淀溶解的最佳溶解工艺条件是溶解倍数为4倍、溶解温度为10℃、溶解时间为2 h;溶解液最佳酸性沉淀p H为7.2;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为1.2 cm·min-1,每毫升凝胶对凝血因子Ⅷ的载量为80.1 IU·m L-1。结论通过对FⅧ原液制备工艺的优化,FⅧ收得率提高了约13%,比活性约提高了30 IU·mg-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人凝血因子Ⅷ(factor Ⅷ,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混合物的最适层析条件。方法  以含不同浓度氯化钠的缓冲液进行线性递度洗脱来确定层析缓冲液的最适离子强度和pH值,同时研究上样体积对该法的影响。结果  以pH 7.0的含250 mmol/L氯化钠的洗涤缓冲液液和含400 mmol/L氯化钠的洗脱缓冲液液进行离子交换层析,所得产物的FⅧ与vWF效价比约为1∶1,FⅧ回收率为76.51%。结论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FⅧ/vWF混合物,可使FⅧ与vWF效价比达到约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