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空气中PM_(2.5)监测成分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主要污染成分和污染季节,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分别在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2个监测点采集PM_(2.5)颗粒物样品,检测PM_(2.5)及10种元素的含量,并分析季节性趋势。结果城关区和西固区PM_(2.5)颗粒物中铅、镉及锰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且城关区高于西固区;城关区四个季节的PM_(2.5)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χ~2=18.406,P0.001),城关区春季PM_(2.5)的含量最高,为0.12 mg/m~3,秋季最低,为0.07 mg/m~3;西固区四个季节的PM_(2.5)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χ~2=30.0,P0.001),西固区冬季PM_(2.5)的含量最高,为0.11 mg/m~3,夏季最低,为0.05 mg/m~3。结论 2015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PM_(2.5)颗粒物及其元素污染水平有差别,需要重视不同季节大气污染,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兰州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与空气污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监测点覆盖范围内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妇幼保健院等6家医疗机构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数据及兰州市空气污染物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分析两城区空气质量及两城区与兰州市总体空气质量的比较。采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对兰州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和空气污染进行分析,同时控制时间趋势、星期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SO2日平均浓度分别为26.52和28.78μg/m~3,NO2日平均浓度分别为48.56和51.84μg/m~3,PM10日平均浓度分别为115.82和129.31μg/m~3,PM_(2.5)日平均浓度分别为51.34和62.86μg/m~3。两城区空气污染物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西固区SO_2、PM_(10)、PM_(2.5)的日平均浓度高于城关区此三种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关区和西固区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兰州市总体的浓度高。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发现SO_2、NO_2、PM_(10)及PM_(2.5)日平均浓度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进行多污染物模型分析发现,多污染物模型的RR值相对单污染物模型基本没有升降。结论兰州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与空气污染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舟山市大气PM_(2.5)中SO_4~(2-)、NO_3~-、Cl~-和NH4+4种水溶性非金属离子浓度及来源,为控制PM_(2.5)污染和制定有效的环保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舟山市新城区域设立监测点,于2015—2016年每月10—16日和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指数200)时连续进行大气PM_(2.5)采样,采用称重法测定PM_(2.5)质量浓度,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PM_(2.5)中SO_4~(2-)、NO_3~-、Cl~-和NH4+含量并分析。结果 2015—2016年舟山市监测点日均PM_(2.5)浓度为(40.91±27.39)μg/m3;4种水溶性非金属离子浓度为3.56~103.03μg/m3,平均浓度为(23.06±20.00)μg/m3,占PM_(2.5)含量的56.64%。SO_4~(2-)月平均浓度最高,为(10.35±6.48)μg/m3;Cl~-月平均浓度最低,为(0.49±0.73)μg/m3。冬季4种离子总浓度最高,为(37.56±27.74)μg/m3;夏季最低,为(12.32±5.88)μg/m3;不同季节4种离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NO_3~-浓度最高,为(14.48±13.28)μg/m3,NO_3~-与SO_4~(2-)浓度比值为0~2.58,平均0.55;大于1共有28 d,占14.74%,其中22 d在冬季。结论舟山市大气PM_(2.5)中的水溶性非金属离子以SO_4~(2-)浓度最高,Cl~-浓度最低;4种离子浓度均以冬季最高,其中NO_3~-平均浓度在冬季大于SO_4~(2-),提示机动车尾气排放可能是冬季大气PM_(2.5)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含量及成分,为大气污染源解析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1-12月分别在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各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2.5样品84份,分析样品中PM2.5质量浓度及PM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金属元素、多环芳烃含量.结果 城关区大气PM2.5平均质量浓度高于西固区(Z=-3.226,P<0.01);西固区大气PM2.5中NO3-质量浓度低于城关区,PM2.5中锑、铍、铬的质量浓度高于城关区,镉、汞、铅、锰、镍的质量浓度低于城关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关区大气PM2.5中16种多环芳烃均值为1.15 ng/m3,西固区大气PM2.5中16种多环芳烃均值为0.95 ng/m3,城关区高于西固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大气PM2.5污染水平及主要污染成分不同,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大气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兰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PM_(2.5)的污染来源及贡献率。方法选取兰州市经济中心城关区和核心工业区西固区进行PM_(2.5)样品采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PM_(2.5)中的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及PAHs浓度,结合PCA-MLR模型探讨其来源及贡献率。结果两区均以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对PM_(2.5)浓度的贡献最大。城关区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土壤扬尘及生物质燃烧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2%、35%、13%;西固区除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38%)、土壤扬尘(24%)占较大部分外,工业污染源、工业/燃煤混合污染源及二次污染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8%)。结论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PM_(2.5)的最大污染来源均为燃煤/交通混合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泸州城区大气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及污染特征,收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泸州城区3个国控监测点的PM_(2.5)、PM_(10)逐时监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物污染水平及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泸洲城区PM_(2.5)浓度为15~263μg/m~3,均值为64μg/m~3,超标率为32.8%;PM_(10)浓度范围为29~330μg/m~3,均值为87μg/m~3,超标率为11.7%。PM_(2.5)和PM_(10)的日均浓度在整体变化趋势上无明显差异,二者浓度呈正相关(r=0.953 2),且日波动范围较大;PM_(2.5)和PM10浓度均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_(2.5)/PM_(10)的范围为0.632~0.976,均值为0.744。提示泸州城区存在PM_(2.5)和PM_(10)污染,二者日均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且以冬季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福州市区大气环境中PM_(2.5)化学成分和来源。方法用石英滤膜采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福州市大气PM_(2.5)样品,用离子色谱仪(I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PM_(2.5)中的8种水溶性离子和23种金属元素。结果福州市区大气PM_(2.5)金属元素的季节变化特征:冬(2 168.70±816.57)ng/m~3春(1 608.27±827.10)ng/m~3秋(1 119.30±324.99)ng/m~3夏(919.24±314.68)ng/m~3;8种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春夏秋冬季分别为(19.74±5.09)μg/m~3、(9.84±1.07)μg/m~3、(11.92±1.10)μg/m~3和(22.32±4.52)μg/m~3;大气PM_(2.5)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浓度均为冬春季夏秋季。结论正矩阵因子模型(PMF)源解析表明,福州市大气PM_(2.5)主要来自合金制造、尾气排放、扬尘、垃圾焚烧、二次气溶胶和工业排放,其中尾气排放贡献率最高,而垃圾焚烧贡献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华市城区PM2.5的质量浓度和主要污染特征。方法在金华市城区设置1个PM2.5采样点,2016年连续监测每月10日-16日PM2.5质量浓度,并对16种多环芳烃、12种有害元素和4种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PM2.5日均浓度为50.6μg/m~3,超标率为16.67%,最高超标倍数为1.55倍;16种多环芳烃总和平均含量为8.57 ng/m~3,含量最高为苯并[b]荧蒽(2.56 ng/m~3);12种有害元素总和平均含量为151 ng/m~3,含量最高的为Al(44.5 ng/m~3),最低为Be(0.065 ng/m~3);4种离子总和平均含量为23.3μg/m~3,含量最高的为SO_4~(2-)(9.12μg/m~3),最低为Cl-(1.04μg/m~3);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以及多环芳烃、有害元素和无机水溶性离子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年金华市城区PM2.5污染水平较低,PM2.5质量浓度及其多环芳烃、有害元素和无机水溶性离子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冬季较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兰州市西固区和城关区作为采样点,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周期性采集大气PM_(2.5)样品342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分析其中PAHs含量。结果 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PAHs质量浓度2015年高于2016年;城关区高于西固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15种PAHs单体中,苯并[a]芘(Bap)日平均质量浓度约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限值(1.0 ng/m~3)的90倍。结论兰州市城区大气PM_(2.5)中PAHs污染水平较高,PAHs的分布具有时空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镇江市丹徒区PM_(2.5)中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在镇江市丹徒区进行PM_(2.5)采样,分析PM_(2.5)、3种水溶性阴离子及11种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 PM_(2.5)平均浓度为69.82μg/m~3(6.29~162.38μg/m~3),超标率为34.9%;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总均值为25.36μg/m~3(2.82~65.90μg/m~3),其中NO_3~-、SO_4~(2-)的浓度在10.00μg/m~3以上;无机元素质量浓度的总均值为224.20 ng/m~3(46.30~1 553.11 ng/m~3),Al、Pb、Mn的浓度在40.00 ng/m~3以上。结论 NO_3~-、SO_4~(2-)是主要的水溶性离子组成,主要无机元素为Al、Pb和Mn。水溶性离子及无机元素浓度存在季节性变化,均呈现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的现象,富集因子结果表明除Al外的10种无机元素高度富集于PM_(2.5)上且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M_(2.5)有4组主要的污染来源,分别为煤炭燃烧和交通排放混合源、二次气溶胶以及工业排放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15—2018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大气PM2.5中的10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污染物浓度及其变化趋势。方法2015—2018年分别在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两个监测点采集PM2.5样品662份,检测其中铅(Pb)、砷(As)、汞(Hg)、镉(Cd)、铬(Cr)、锑(Sb)、锰(Mn)、镍(Ni)、硒(Se)和铍(Be)10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浓度,并分析不同监测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和不同月份变化趋势。结果2015—2018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PM2.5中Pb含量中位数分别为45.30和37.20 ng/m^3(χ2=4.80,P<0.05),Mn含量中位数分别为32.04和23.37 ng/m^3(χ2=21.28,P<0.05),Be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5和0.07 ng/m3(χ2=11.57,P<0.05),其余7种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8年PM2.5中10种元素含量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城关区2018年较2015年下降了47.66%,西固区2018年较2015年下降了43.79%;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Pb、Mn、As,在城关区样品中2018年较2015年分别下降52.93%、47.00%和49.37%,在西固区样品中2018年较2015年分别下降46.87%、47.49%和41.98%,其余7种元素含量2018年较201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季节间除Ni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元素含量在不同季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两区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Sb、As、Pb、Mn、Cd、Ni、Se、Hg及Cr均以11月至次年2月浓度较高,Ni元素在城关区和西固区样品中又分别在7月和8月出现较高值;在西固区的样品中Hg又在6月出现较高值;Be在较少月份检出,其中以2月、10月和12月检出浓度相对较高。结论2015—2018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PM2.5样品中10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污染物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瑞园  李勇  李锦  毛丽莎  刘红河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62-1564
目的通过监测医院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 2.5浓度以了解深圳市医院控烟情况并为开展控烟干预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选取深圳市5家医院进行PM 2.5浓度监测。每家医院选取门诊大厅、病房楼道、男洗手间、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5个监测区域,每个区域按照梅花布点选取5个监测点,于门诊时间进行监测。PM 2.5浓度值进行对数转换呈正态分布后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家医院室内空气中PM 2.5监测结果,男洗手间的浓度最高,为(53.35±50.60)μg/m3;其次是医生办公室,为(45.80±60.53)μg/m3;护士办公室浓度最低为(19.67±11.80)μg/m3。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位置PM 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大厅、男洗手间和医生办公室均显著高于护士办公室,政府政策干预是控烟成功的保障。医院控烟的重点是要降低男性医生的吸烟率,并加强对医院男洗手间的控烟管理。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wood and vegetative smoke in a group of 28 forest firefighters at prescribed forest burns in a southeastern U.S. forest during the winters of 2003-2005. During burn activities, 203 individual person-day PM(2.5) and 149 individual person-day CO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non-burn activities, 37 person-day PM(2.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s controls. Time-activity diaries and post-work shift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identify factors influencing smoke exposure and to determine how accurately the firefighters' qualitative assessment estimated their personal level of smoke exposure with discrete responses: "none" or "very little," "low," "moderate," "high," and "very high." An average of 6.7 firefighters were monitored per burn, with samples collected on 30 burn days and 7 non-burn days. Size of burn plots ranged from 1-2745 acres (avg = 687.8). Duration of work shift ranged from 6.8-19.4 hr (avg = 10.3 hr) on burn days. Concentration of PM(2.5) ranged from 5.9-2673 μg/m(3) on burn days. Geometric mean PM(2.5) exposure was 280 μg/m(3) (95% CL = 140, 557 μg/m(3), n = 177) for burn day samples, and 16 μg/m(3) (95% CL = 10, 26 μg/m(3), n = 35) on non-burn days. Average measured PM(2.5) differed across levels of the firefighters' categorical self-assessments of exposure (p < 0.0001): none to very little = 120 μg/m(3) (95% CL = 71, 203 μg/m(3)) and high to very high = 664 μg/m(3) (95% CL = 373, 1185 μg/m(3)); p < 0.0001 on burn days). Time-weighted average PM(2.5) and personal CO averaged over the run times of PM(2.5) pumps were correl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estimate, r = 0.79; CLs: 0.72, 0.85). Overall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low, but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posure could exceed the ACGIH?-recommended threshold limit value of 3 mg/m(3) for respirable particulate matter in a few extreme situations. Self-assessed exposure levels agreed with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PM(2.5).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either PM(2.5) or CO could be used as a surrogate measure of exposure to woodsmoke at prescribed bur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武汉市大气PM 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污染水平以及污染特征。方法项目在2017年(每个月连续7 d)对武汉市5个监测点进行PM 2.5采样,通过称量法和离子色谱法,可以测得PM 2.5和主要水溶性离子(如NH 4+)的质量浓度,并对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季节不同,武汉市PM 2.5的质量浓度也有变化。冬季PM 2.5质量浓度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离子质量浓度和占比的季节差异性比较大。4种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均是冬季最高,且质量浓度和占比最高的是SO4^2-,NH 4^+和NO^3-相当,Cl^-最低。空间分布上,武昌区总离子质量浓度以及占比最大,东西湖区总离子质量浓度以及占比最低。结论武汉市大气中PM 2.5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季节差异性比较明显,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贾茹  孙茜  孟昭伟 《现代预防医学》2021,(19):3488-3492
目的 调查西安市两城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探讨其污染特征及其主要污染来源。方法 2019年每月10—16日和遇到雾霾天气(AQI>200)连续在西安市雁塔区和莲湖区两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2.5样品,按照HJ 647—2013(《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主要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西安市两个主城区PM2.5质量浓度的中位数为0.053m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率为40.50%(81/200),莲湖区、雁塔区PM2.5质量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054mg/m3、0.046mg/m3,超标率分别为42.16%(43/102)、38.78%(38/98),两个地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9,P=0.171)。冬季PM2.5质量浓度最高(0.091mg/m3),夏季PM2.5质量浓度最低,(0.026mg/m3),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113.949,P<0.001)。莲湖区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的是苯并[g,h,i]苝,其次是茚并[1,2,3-cd]芘、苯并[b]荧蒽,雁塔区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的是荧蒽、芘、茚并[1,2,3-cd]芘,两个地区多环芳烃各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子分析法显示西安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65.32%、61.38%)、燃煤(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9.92%、9.34%)、工业来源(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7.92%、8.20%)。结论 2019年西安市大气PM2.5超标较严重,主要污染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和工业来源的混合型污染。  相似文献   

16.
探讨室外环境与室内人员活动/行为对大学生公寓内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影响,为保护大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大兴区某高校校园9间大学生公寓室内外PM2.5浓度实时连续监测7d,同时对大学生的时间一行为活动模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寓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室内活动场所,每天在公寓内的时间为13.30h,占55.4%.公寓内PM2.5日均体积质量比范围为39.3 ~ 584.1μg/m3,超标率为66.7%~85.7%;室外PM2.5日均体积质量比范围为76.5~493.2 μg/m3,超标率为100%;室内外日均PM2.5体积质量比I/O比均值为0.8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寓内PM2.5浓度与室外浓度、室内外温差、室外相对湿度、风速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792,-0.535,0.634,-0.547,P值均<0.01).公寓内人员活动/行为影响室内PM2.5浓度和I/O比(P值均<0.05).结论 在室外环境条件和室内人员的综合影响下,大学生公寓内PM2.5污染严重.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大学生公寓内PM2.5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四种类型公共场所室内细颗粒物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公共场所室内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细颗粒物监测仪,监测北京市通州区洗浴休闲厅、餐厅、歌厅、网吧4类共计20家公共场所室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同时现场记录监测场所门、窗和机械通风装置的开启状态、室内人员数量及正在吸烟的人员数量等基本情况,分析多种因素对公共场所室内PM2.5水平的影响.结果 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334.6±386.3)μg/m3,浓度范围6~1956μg/m3,洗浴休闲厅、餐厅、歌厅包房、网吧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16.9±100.1)μg/m3、(317.9±235.3)μg/m3、(750.6±521.6)μg/m3、(157.5±98.5)μg/m3,餐厅(与洗浴休闲厅比较:Z=-10.785,P<0.01;与歌厅包房比较:Z=-10.488,P<0.01;与网吧比较:Z=-7.547,P<0.01)和歌厅包房(与洗浴休闲厅比较:Z=-16.670,P<0.01;与网吧比较:Z=-15.682,P<0.01)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人次密度(9.13×10-3人/m3;r=0.772,F=26.579,P<0.01)和通风评分[(2.5±1.5)分;r=0.667,F=14.442,P<0.001]与室内PN2.5平均浓度相关;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317.9±235.3)μg/m3;室外为(67.8±78.9)μg/m3]和网吧[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157.5±98.5)μg/m3;室外为(67.7±43.7)μg/m3]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存在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18、0.955,F值分别为16.013、30.785,P值分别为0.028、0.012),网吧中人次密度(288.7×10-3人/m3)和室内PM2.5平均浓度[(157.5±98.5)μg/m3]相关(r=0.891,F=11.615,P=0.042).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吸烟人次密度(b′=0.581,t=3.542,P=0.003)和室内通风状况(b′=-0.348,t=-2.122,P=0.049),吸烟的影响大于通风状况.聚类分析后显示,在通风状况较好时(通风评分>2),主要影响因素是室外PM2.5的浓度[(49.6±39.5)μg/m3;b=1.556,t=3.760,P=0.007];而在通风状况较差时(通风评分≤2),主要影响因素是吸烟人次密度(14.7×10-3人/m3;6=140.957,t=3.108,P=0.013),且室内PM2.5的增加有51.8%是由于吸烟所致.结论 吸烟是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通风状况较好时,室外PM2.5污染对室内PM2.5污染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西安市不同季节PM2.5浓度水平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2018年西安市逐日PM2.5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日均二级浓度限值标准(75 μg/m3),按照不同季节对PM2.5日均浓度进行分析评价。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季节PM2.5日均浓度与气象影响因素的关系。通过多重线性回归评价不同季节各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程度。通过二元logistc回归评估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超标风险的影响。结果 各季节PM2.5达标天数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100.00%)>春季(78.26%)>秋季(70.33%)>冬季(3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458,P<0.001)。各季节PM2.5浓度中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102 μg/m3)>秋季(52 μg/m3)>春季(50 μg/m3)>夏季(30 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26,P<0.001)。不同季节与PM2.5日均浓度存在相关关系的气象因素不同。夏季PM2.5日均浓度同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冬季PM2.5日均浓度同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最小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其它显著性相关关系均呈负相关关系。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调整后R2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0.436)>秋季(0.272)>春季(0.241)>夏季(0.083)。二元logistc回归方程R2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0.547)>秋季(0.360)>春季(0.340)。结论 西安市冬季PM2.5浓度高于其它季节,不同季节影响PM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国大气污染典型地区采暖期超细颗粒物(UFPs)的污染特征,为今后开展UFPs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2-15日在天津市中心某交通路口采用WPS-1000XP型宽范围颗粒粒度仪监测UFPs的粒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质量浓度;使用DUSTMATE型手持式环境粉尘检测仪同步监测PM_(2.5)和PM_1的质量浓度。结果监测点采暖期PM_(0.5)和UFPs粒数浓度最高可达33 484粒/cm~3和22 461粒/cm~3,平均水平分别为19 185粒/cm~3和13 184粒/cm~3;UFPs表面积浓度最高可达264.2μm~2/cm~3,平均水平为126.69μm~2/cm~3;UFPs质量浓度最高观测到3.2μg/m~3,平均水平为1.6μg/m~3;PM_(2.5)和PM_1最高质量浓度分别可达600.0μg/m~3和201.6μg/m~3,平均水平分别为96.94μg/m~3和45.33μg/m~3;相关性分析显示,在8:30这一时刻UFPs粒数浓度与PM_(2.5)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结论监测点采暖期UFPs污染水平较高,有必要针对UFPs开展长期监测及健康危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