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ADHD儿童的行为与智力的疗效。方法将30例ADHD儿童作为实验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将30名正常儿童志愿者为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主要采用Conners父母评定量表(Conners Parents SymPtomQuestionnaire,PSQ)和瑞文智力测验联合型(Combined Raven’s Test,CRT)评定。结果实验组训练后PSQ各项指标得分均低于训练前(t=10.49,10.7,5.14,7.05,5.9,8.7;P<0.001)。实验组训练后在PSQ的学习问题、冲动一多动和多动指数3项因子上得分低于对照组(t=2.12,2.35,2.75;P<0.05)。实验组训练后在CRT的IQ值及知觉辨别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上得分均高于训练前(t=-6.6,-2.72,-3.81,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提高ADHD儿童注意力,改善其多动、冲动行为,对儿童的智商及空间知觉和比较推理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组织技能(OST)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日常生活中组织技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6名小学3年级确诊ADHD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训练基于OST训练操作手册进行,所有受试者经过13周,共24节课,每周2次,每次1小时的组织技能训练,并比较受试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2(BRIEF2)、SNAP-Ⅳ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数字划消测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的评估数据。结果:经过组织技能训练后,ADHD患儿自我监控、情绪控制、工作记忆、计划和组织、行为调节指数、情绪调节指数、认知调节指数和总合成分的下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67,3.57,2.96,6.17,2.97,2.65,35.00,13.56;P0.05),SNAP-IV量表的3个分量表的分数及总分数均降低(t=3.08,3.15,4.00,5.25;P0.05);CBCL多动、违纪行为明显减少(t=2.71,3.50;P0.05);自我意识总得分高于治疗前(t=-2.84,P0.05);WFIRS得分和数字划消实验得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技能训练能够改善ADHD患儿日常生活中的组织技能,同时改善了ADHD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行为与认知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ADHD的儿童52名设为实验组,52名健康儿童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于训练前和训练60次后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Conners Parents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瑞文联合型测验(Combined Raven's Test,CR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进行测试,比较实验组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并将训练后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实验组PSQ的品行障碍、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得分训练后均低于训练前[(0.60±0.34)vs.(0.68±0.35),(0.92±0.57)vs.(1.25±0.70),(0.82±0.29)vs.(1.08±0.44);均P0.05];②实验组训练后的瑞文IQ值和WCST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得分均高于训练前[如,IQ值(105.37±22.76)vs.(97.37±24.15),P0.001],而WCST错误应答数、选择错误率、第一分类数、持续错误百分数得分均低于训练前[如,错误应答数(39.40±22.22)vs.(46.60±23.44),P0.001];③实验组训练后完成第一个分类应答数及持续性错误百分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2.03±5.08)vs.(10.65±0.84),(50.75±18.35)vs.(39.95±15.34);均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异常行为,提高其认知水平,但临床症状缓解后部分执行功能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剂(OROS-MPH)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临床症状和父母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诊断标准的73名ADHD患者(年龄6~15岁),使用哌甲酯控释剂(18~54mg/d)治疗8周。以父母填写的IOWA Conners量表及研究者填写的ADHD症状评定问卷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作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父母填写的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来评估父母的压力,分别在基线、治疗4周末和8周末用以上问卷进行评估。结果:66名ADHD患儿完成了8周的治疗。经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后,ADHD患者IOWA Conners量表中的注意缺陷/多动因子分、对立/违抗因子分和总分随治疗时间下降(均P<0.001);ADHD症状评定问卷的注意缺陷因子分、多动冲动因子分和总分较服药前下降(均P<0.001);PSI量表的压力总分随时间明显下降(P<0.01),PSI量表中儿童方面分量表中,适应性、父母的接受度、要求、心境、注意不能/多动、父母的强制性6个因子得分均随着时间下降(均P<0.01);在父母方面分量表中,抑郁、角色的限制、配偶关系、孤独、健康状况5个因子得分均随着时间显著下降(均P<0.01)。基线时PSI总分与IOWA Conners量表总分、ADHD症状评定问卷总分呈正相关(r=0.346~0.902,均P<0.01)。结论:哌甲酯控释剂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及其父母的压力,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ADHD儿童行为与教育子女方式问题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的特点及其与ADHD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选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0例ADHD及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ADHD儿童的父母在PLOC量表中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LOC的某些因素与ADHD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关系.结论:ADHD儿童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可能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 年1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2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10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TMS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Ⅳ)]、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及对立违抗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WISC-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疗效具有提升效果,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且调节BDNF、NSE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7例ADHD儿童(实验组)进行结构式家庭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次后用Conners父母评定问卷(PSQ)、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评定其行为和执行功能,并与同期的40名健康儿童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治疗后实验组的PSQ和WCST各指标均显著下降[如冲动多动(1.23±0.57)vs.(0.89±0.32),持续错误百分数(62.22±14.81)vs.(53.43±11.89);P均<0.05];②实验组治疗后持续性错误百分数[(53.43±11.89)vs.(44.64±13.38),P=0.007]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异常行为,提高其执行功能,但症状消失后部分执行功能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Conners量表ADHD各亚型中的应用 ,并了解其因子间有无差异。方法 :将PSQ及TRS应用于ADHD注意障碍型、冲动多动型、混合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 ,统计其总分及因子分 ,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后采用S -N -K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PSQ评定显示 ,ADHD各临床亚型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总分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各亚型间PSQ总分及因子分无显著差异。TRS评定显示 ,ADHD各临床亚型在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 -冲动、多动指数、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各亚型间TRS总分及因子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PSQ及TRS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及总分方面均能可靠、敏感地区别ADHD亚型与正常儿童 ,印证了Conners量表在ADHD中的诊断价值。但该量表对ADHD的临床分型的指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共患抽动障碍的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患抽动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对14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年龄7~14岁的共患抽动障碍的ADHD患儿进行平均为34次的脑电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Conner父母问卷、Achenbach 量表和Rutter问卷评定行为水平,并测试中国韦氏记忆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持续操作性测试(CPT)等项。抽动障碍严重程度采用耶鲁全面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Conner父母问卷多动指数(10.6±5.6)和Rutter问卷总分(11.5±8.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15.7±6.0和17.2±10.5,P<0.01。Achenbach 量表多动因子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13.2±7.4 和7.5±3.7, P<0.05。Conner父母问卷多动分数有所下降,但差异未达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儿韦氏记忆量表的记忆商(97.8±11.7)及C-WISC中注意/不分心因子分(106.3±10.6)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91.3±16.3和95.5±13.0),差异具有显著性(分别为P<0 .05,P<0.01)。在CPT测试中,平均反应时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523.3±86.7和464.3±68.2毫秒,P<0.05),正确率提高(治疗前后分别为90%和95%,P<0.05)。14例患儿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在  相似文献   

10.
Conners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亚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Conners量表ADHD各亚型中的应用。并了解其因子间有无差异。方法:将PSQ及TRS应用于ADHD注意障碍型、冲动多动型、混合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统计其总分及因子分,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后采用S-N-K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PSQ评定显示,ADHD各临床亚型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总分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各亚型间PSQU叫分及因子分无显著差异。TRS评定显示,ADHD各临床亚型的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冲动、多动指数、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各亚型间TRS总分及因子分无显著差异。结论:PSQ及TRS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及总分方面均能可靠、敏感地区别ADHD亚型与正常儿童。印证了Conners量表在ADHD中的诊断价值。但该量表对ADHD的临床分型的指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医结合心理矫正疗法在儿童多动症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的84例儿童多动症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心理矫正疗法,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再予以中医(益肾健脑汤)治疗,且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62%)比对照组(80.95%)高,经Ridit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显著(U=2.514,P0.05);联合组治疗后PSQ评分各指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3,P0.05)。结论:对儿童多动症患者予以中医联合心理矫正法加以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吕静  贺媛  平兴团 《医学信息》2019,(11):113-115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改善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孤独症儿童的治疗途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有情绪行为的120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听觉统合训练。采用孤独症谱系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评估用心理教育量表(C-PEP3)和中残联编制的《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情绪行为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EP3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C-PEP3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配合听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提高临床疗效,矫正患儿听觉系统,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情绪失调以及行为紊乱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n=60)和联合组(n=60).药物组患者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伪刺激,联合组患者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高频rTMS.对比观察两组抗PSD有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核心症状的直接影响,以及认知模式和情绪症状改变的中介作用。方法:研究纳入既往随机对照试验入组的98名成人ADHD患者,对结果进行二次分析,选取治疗前(T1)、治疗12周结束后(T2)及48周随访(T3)时的核心症状、认知模式及情绪症状得分,构建链式中介模型。结果:CBT可通过焦虑、抑郁情绪症状得分变化影响T2及T3时核心症状得分,也可依次通过认知模式(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得分)变化及情绪症状变化影响T3时核心症状得分。结论:CBT短期主要通过改善情绪进而改善ADHD核心症状,同时长期可依次通过认知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情绪变化,进而影响ADHD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15.
朱丹 《医学信息》2019,(14):149-150
目的 观察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孤独症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语言、行为、社交以及感知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效果乐观,可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患儿孤独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分为联合组、rTMS组以及针刺组(n=20).针刺组给予针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康复和rTMS刺激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rTMS刺激治疗,rTMS刺激部位为健侧半球的M1区(大脑运动皮质的上肢运动功能代表区),刺激频率为1.0 Hz.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rTMS刺激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55±0.83,7.90±0.79和6.90±0.91,4.45±0.51;针刺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50±0.76,11.60±1.27和6.80±0.95,3.20±0.52;联合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70±0.80,18.0±1.45和6.85±0.99,1.75±0.45.3组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提高,VAS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联合组及针刺组FMA,VAS评分均优于rTMS刺激组,联合组FMA,VAS评分优于针刺组,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1 Hz的rTMS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自我管理技能训练的方法,评估自我管理技能训练用于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名多动症男孩进行为期6周的以自我管理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以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工具。结果:治疗后.除1名儿童未见明显疗效外,其余4名儿童的行为问题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计划切实可行,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问题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