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诱发宫颈癌、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对HPV的基因结构、主要表达蛋白及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相关疫苗已进行了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此文对HPV相关疫苗的设计思路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人参皂苷单体佐剂对治疗性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重组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人参皂苷单体作为候选佐剂。方法 选择5种人参皂苷单体Rb1、Rh1-1、Rh1-2、Rg1、Rg3,分别与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联合免疫C57BL/6小鼠,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比较各组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同时比较这5种人参皂苷单体对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人参皂苷单体Rg1、Rb1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HPV+Rg1组vs HPV组:t=3.729,P=0.006;HPV+Rb1组vs HPV组:t=3.204,P=0.013),同时可以在小鼠特异性肿瘤模型建立4周时,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水平(HPV+Rg1组vs HPV组:t=2.318,P=0.032;HPV+Rb1组vs HPV组:t=2.258,P=0.037)。结论 人参皂苷单体Rg1、Rb1能在C57BL/6小鼠中提高治疗性HPV16重组疫苗的特异性免疫效果,有望成为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3.
16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由于该病毒尚不能在体外有效培养,而限制了疫苗的研究进展。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体外表达的HPV16病毒样颗粒(VLP)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VLP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攻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为基础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6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由于该病毒尚不能在体外有效培养,而限制了疫苗的研究进展.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体外表达的HPV16病毒样颗粒(VLP)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VLP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攻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子宫颈癌是在全球范围内女性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基于山西人人乳头瘤病毒(HPV)16-L1当地病毒株的基因和单纯疱疹病毒(HSV)-gD基因,构建了HPV 16-L1和HSV-gD重组预防疫苗,以利于预防山西省妇女宫颈癌.方法 选取山西省妇女宫颈癌患者的组织,提取了患者基因组DNA后,依HPV 16-L1基因型的正...  相似文献   

6.
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感染人类上皮可引起恶性肿瘤。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疫苗有两类:一类是核壳蛋白(L1和L2)疫苗,有诱导体产生中和抗体,主要用于预防HPV16感染;另一类是E6E7的表位或突变体制备的疫苗,用于HPV16相关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新近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多肽生化等学科的发展,推进了多肽、病毒(细菌)重组体或质粒为载体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HPV疫苗目前尚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在HPV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HPV相关良、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HP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已有长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而宫颈癌是妇女的第二常见癌症.当前,HPV-L1病毒样颗粒已获准作为抗HPV感染的预防性疫苗,这可能将在数十年内降低宫颈癌发生率.靶向HPV调节蛋白E6、E7的治疗性疫苗有望对宫颈癌或其前期损害有效果,类型有重组蛋白和DNA疫苗、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病毒和细菌载体疫苗.将这些疫苗类型与常规疗法或CD4+调节T细胞调节方案联合使用似更有希望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概述了当前及将来在动物和临床水平针对HPV相关恶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不同制剂工艺流程下制备的重组四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52/58型病毒样颗粒疫苗的抗原吸附效果、稳定性及免疫原性,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出最合适的制剂配方及工艺。方法  通过改变重组四价HPV疫苗的缓冲体系,以及氢氧化铝佐剂的含量、混合工艺、吸附方式与吸附条件,配制不同的实验疫苗,观察其外观,并分别进行蛋白质稳定性、抗原吸附率和小鼠体内半数有效剂量的检测。 结果 重组四价HPV疫苗原液与450 μg/ml氢氧化铝佐剂在pH6.5的组氨酸缓冲体系下混合后的实验疫苗,外观均一性良好,抗原蛋白稳定性最高,Tm=87.4 ℃,小鼠体内免疫原性较好;搅动吸附条件下的4型别HPV抗原吸附率明显高于静止吸附;铝佐剂和抗原蛋白的吸附与混合先后顺序,不同吸附比例、温度和时间对疫苗外观无显著影响,抗原吸附率均大于99.00%。结论 确定了重组四价HPV16/18/52/58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合适的制剂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此文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1lomavirus,HPV)的分类与型别、结构与功能、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研究、与人类肿瘤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分析了人体感染HPV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并概述了预防和治疗HPV感染的免疫学策略及预防性HPV疫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扩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58型L1蛋白基因,确定L1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 取处于埘数生长期的S19细胞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OI)值扩增病毒,用噬斑试验检测病毒滴度,确定扩增重组病毒的最适条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判断目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印迹法测定不同的表达时间和MOI值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确定目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结果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以MOI值为0.5表达48 h条件下扩增含HPV58 LI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滴度最高,可达5×108pfu/ml;以MOI值为5.0表达72 h获得最佳的目的蛋白表达量.结论 确定了扩增病毒和表达相应目的蛋白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基于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型的新型伪病毒,并检测其对DNA特异性B细胞(R4A)的杀伤效应.方法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病毒蛋白,在体外变性与复性过程中将病毒蛋白包装B细胞特异性启动子IgK控制下的白喉毒素(Diphtheriatoxin,DT)A链(DT-A)基因表达型质粒DNA,形成伪病毒.转染R4A细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杀伤效应.酶联免疫法检测R4A细胞分泌抗ds-DNA抗体的滴度.结果 转染R4A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成功检测到新型伪病毒对R4A细胞的杀伤效应,R4A细胞分泌抗ds-DNA抗体的滴度明显降低.结论 基于HPV16的新型伪病毒能有效特异杀伤R4A细胞,并降低抗ds-DNA抗体的滴度,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疫苗热激蛋白65-黏蛋白1(HSP65-MUC1)在恒河猴和荷瘤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放射性125I标记HSP65-MUC1, 6只恒河猴随机分为iv与sc 40μg.kg-1组,sc 40μg.kg-1组同时设为重复给药组,每2周给药1次,共3次。sc组恒河猴sc给予[125I]HSP65-MUC1 40μg.kg-1后,于每次给药后0, 1, 2, 4, 8, 12, 24, 36, 48和72 h采集血样, iv组恒河猴iv给予[125I]HSP65-MUC1 40μg.kg-1后,于0, 1, 5, 15, 30, 45 min和1, 2, 3, 4, 8, 12, 24 h时采集血样,应用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125I]HSP65-MUC1血清中的浓度。25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0.5,1.5,4,8和24 h给药组,小鼠在sc给予[125I]HSP65-MUC1 550μg.kg-1后,分别于设定时间取得各组织血清和尿液;采用三氯乙酸沉淀法测定[125I]HSP65-MUC1肝、肾和肺等组织中的含量。结果恒河猴sc给予HSP65-MUC1后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8.33%。恒河猴重复给药3次后血药谷浓度未见增高,蓄积因子(AUC3/AUC1) =1.17±0.25,与第一次给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荷瘤小鼠sc给予HSP65-MUC1后组织分布有明显特点,浓度最高部位在局部引流淋巴结。在其他免疫组织如胸腺和脾中浓度虽不高,但达峰后下降趋势较缓慢。而在血液和其他血容量大的组织如心,肝,肺中浓度并不高,且达峰浓度后浓度下降很快。在肿瘤组织中浓度也较低。该疫苗主要经肾排泄。结论恒河猴sc给予HSP65-MUC1后生物利用度为38.33%,重复给药后疫苗在体内无蓄积。荷瘤小鼠sc后疫苗在局部引流淋巴结含量最高,在肿瘤组织中含量不高。该疫苗在免疫学组织如胸腺、脾中达峰浓度后的下降趋势较缓慢。  相似文献   

14.
肿瘤疫苗包括肽或蛋白疫苗、肿瘤细胞疫苗、抗独特型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DNA疫苗及病毒载体类疫苗等。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对目的抗原基因的重组、构建、表达得到抗原蛋白,最终制备成的疫苗。随着重组技术及表达纯化技术的日益成熟,重组蛋白疫苗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一种研发思路。此文针对肿瘤抗原的重组蛋白疫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性感染诱发,目前,HPV预防性疫苗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主要用于9~45岁女性宫颈癌的预防,但对于已感染者无任何治疗作用。消除宫颈癌不仅需要广泛接种预防性疫苗,也需要研究开发更好的治疗手段,因此HPV治疗型疫苗的研制也十分必要。当前,HPV治疗性疫苗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细胞疫苗等,通过递送HPV癌转化相关的靶抗原、激活特异性细胞免疫等机制清除HPV感染细胞、消减HPV相关病变从而对肿瘤发挥治疗作用。HPV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L1蛋白,并确定含编码HPV16 LI蛋白基因杆状病毒的扩增及其相应目的 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 在不同感染复数(MOI)、不同时间条件下扩增病毒,以蚀斑试验检测病毒滴度,研究获得最高滴度病毒的最适条件;通过对相应蛋白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以蛋白印迹法比较蛋白表达量,确定目的 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结果 确定了扩增含编码HPV16 L1蛋白基因杆状病毒及表达相应蛋白的最佳条件,即在sf9细胞系中,以MOI值为0.10接种病毒,扩增48 h后收获病毒;以细胞密度为(2-3)×106/ml,MOI值为10.0接种病毒,悬浮表达72 h收获目的 蛋白.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证实,表达的目的 条带可与HPV16 LI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结论 建立了在昆虫细胞中表达HPV16 L1蛋白的最适条件,为下一步的纯化及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蛋白疫苗(HPV16 L2E6E7)酶联免疫的检测方法,用于疫苗发酵过程中的重组蛋白表达的监控。方法用常规方法制备兔抗HPV16 L2E6E7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商品化小鼠抗HPV16 E7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HPV16 L2E6E7抗原参考品,建立抗原标准曲线,确定线性范围及检测限,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建立了检测HPV16 L2E6E7抗原含量的夹心ELISA方法,抗原参考品系列浓度在19.53~1 250 ng·m L-1内有很好的线性(R2>0.99)和回收率(90%~110%);特异性好,不受发酵液中宿主菌蛋白的干扰。结论建立了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蛋白疫苗重组抗原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该疫苗的发酵工艺的质控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人乳头瘤病毒(HPV)18型E7联合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基因疫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稳定表达E7的B16F1细胞株。小鼠腋下接种稳定表达E7的小鼠黑色素瘤B16F1细胞,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n=12),灌胃途径给予各种伤寒沙门菌液免疫小鼠: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0.2mL)、空载体组(携带空载体的菌液0.2mL)、E7组(携带E7的菌液0.2mL)、SLC组(携带SLC的菌液0.2mL)和E7联合SLC组(携带E7或SLC的菌液各0.1mL)。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后的瘤重及生存率、血清及阴道分泌物E7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脾细胞增殖指数和杀伤活性,并观察肿瘤组织局部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稳定表达E7的B16F1细胞株成功构建。E7联合SLC组小鼠瘤重显著降低,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诱导产生血清E7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显著增加(P<0.01),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SLC组及E7联合SLC组肿瘤组织浸润的淋巴细胞数均明显增多。结论口服HPV18型E7联合SLC基因疫苗可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