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早期乳腺癌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根治组与保乳组,分别采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进行治疗,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1年和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发症采用率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法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根治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低于保乳组,且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保乳组,根治组患者的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低于保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均高于保乳组(P<0.05);根治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于保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率低于保乳手术,更为安全有效,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整形保乳手术(OBCS)是在完整切除肿瘤病变的同时,应用整形技术对乳房进行整形修复,最大限度维持患者术后乳房的自然外形,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OBCS属于新兴技术,其效果与安全性的临床证据仍然有限。因此,本研究通过对OBCS与传统的保乳手术(TBCS)治疗早期乳腺癌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进一步明确OB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行乳腺癌保乳手术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其中95例行OBCS(OBCS组),131例行TBCS(TBCS组),对两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患者主观满意度以及远期疗效等方面进行对评价。结果 OBCS组缺损修复方式包括腺体推进法47例,乳腺组织腺蒂瓣转位法22例,下蒂倒T形5例,翼状整形9例,腹腔大网膜充填3例,部分背阔肌及周围脂肪瓣3例,背阔肌肌瓣法4例,腹直肌带蒂肌皮瓣转移法2例。TBCS组均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残留腺体直接缝合法。OBCS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BCS组[(136.8±28.5)min vs. (75.2±22.3)min,P=0.002],但OBCS组术中切缘阳性再次扩大切除率明显低于TBCS组(3.2% vs. 11.5%,P=0.027)。OBCS组切除标本体积明显大于TBCS组[(101.3±12.9)mL vs. (67.6±9.8)mL,P=0.013];OBCS组术后乳房美容优良率明显高于TBCS组(86.3% vs. 37.4%,P=0.000);OBCS组患者主观满意率明显高于TBCS组(91.6% vs. 44.3%,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腋窝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术后局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肿瘤整形技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能够带来更佳的美容效果和更好的患者主观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风险,是值得推荐的一种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年轻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70例年轻早期乳腺癌分为两组,保乳手术组(保乳组)和改良根治组(根治组),每组35例,对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用t检验;术后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等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乳组的2年和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为100%、100%;0、11.4%;0、2.86%。根治组为100%、97.1%;0、8.57%;0、5.7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上肢功能受限、形体美观、病员满意度为(95±22)min、(105±30)ml、(23.5±4.5)d、5.71%、2.8%、77.1%和94.3%,根治组为(145±28)min、(225±45)ml、(34.5±4.0)d、25.7%、20.0%、31.4%和4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优于根治组。结论对年轻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联合综合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复发低、外观美容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影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刘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5):709-711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6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采用保乳手术患者34例(保乳术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患者34例(改良根治术组),对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美观效果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保乳术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美容效果方面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生活质量比较,除了社会/家庭状况以外,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条目和生活质量总和5方面,保乳术组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1)。
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有可行性且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INTRABEAM术中放疗(IORT)辅助下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7月期间符合入组条件的17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患者均行IORT辅助下保乳根治术。观察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的情况,局部并发症以及急性放射损伤的发生率;通过门诊随访方式评判乳房美容效果并分析近期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IORT辅助下保乳根治术,术中照射的中位数时间为25(20~35)min。4例患者(23.5%)术后需接受全乳房外照射。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主要包括残腔积液较多(11.8%),较明显的皮肤红肿(17.6%)。无明显残腔血肿或者伤口感染病例,患者对术中放疗的耐受性良好。早期随访显示,患侧乳房术后的美容效果优良率76.5%,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均为100%。
结论:IORT辅助下保乳根治术用于特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是相对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治疗25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瘤乳房的手术治疗配以术后放疗,以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25例早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并与传统根治术进行比较,保乳手术指征包括:肿瘤直径小于3cm,腋窝淋巴结N0或N1a肿瘤距乳头距离大于3cm,手术前乳腺照相排除多发癌灶,手术时肿瘤周围边界至少2cm(冰冻切片证实),腋窝淋纠结解剖到第2站,术后2周内做放疗,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观点出发,分析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及存在的问题。结果:两组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4.1个月,保乳手术和传统根治术在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受临床治疗的138例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9)和微创组(n=69),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术治疗,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项肺功能指标和手术情况等采用(
±s)的方式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呼吸困难指数(MRC)分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MRC轻度患者比例明显提高,重度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微创组的肺弥散容量(DLco/SB)和每单位肺容积时的肺弥散量(DLco/VA)指标均明显升高,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χ2=10.817, P=0.001),两组的手术清扫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其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40例行保乳术的内侧象限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整形组和常规组,整形组20例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修复局部缺损,常规组20例采用切缘周围筋膜组织瓣移位修复局部缺损。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扩切率、皮瓣缺血坏死率、皮下脂肪液化率及乳房美学效果评价采用χ2检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保乳手术,整形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常规组增加,但二次手术扩切率为0%明显低于常规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坏死率及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价美容效果显示整形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44)。术后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采用旋转筋膜组织瓣技术修复内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局部缺损是可行的,手术操作性强、创伤小,切口隐蔽,术后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皮瓣在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的7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的乳腺癌患者纳入A组,共36例;将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皮瓣转移术的乳腺癌患者纳入B组,共38例。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以( ±s)表示进行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外观评价、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及皮瓣转移术,且术后无肿瘤复发。A组乳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较B组显著增多,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皮瓣转移术应用于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均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郭峰|侯信明|任立军|孙清慧|王春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1):1398-1402
目的:比较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
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育龄期乳腺癌82例临床资料,其中行保乳手术48例(保乳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4例(改良根治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与改良根治组比较,保乳组手术时间[(74.4±8.3)min vs.(92.6±10.7)min]、术中出血量[(46.8±6.7)mL vs.(77.0±68.4)mL]、引流量[(398.8±41.3)mL vs.(601.4±62.7)mL]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3.4±3.2)d vs.(17.9±2.8)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6.3% vs. 14.7%)(均P<0.05);两组1,2年复发和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改良根治组(均P<0.05)。
结论: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复发和转移方面无差异,但前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局部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镇江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和常州市中医医院行保乳手术的275例连续病例,所有患者均按统一的手术步骤操作,并采用相同的术后辅助治疗,定期随访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结果 27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98.5%.随访时间1个月~9年9个月,中位随访34个月.2例局部复发,6例发生远处转移死亡.患者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5%、98.1%、95.7%.结论 切除肿瘤周围1 cm乳腺组织,冰冻切片证实边缘无肿瘤浸润,术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疗,手术是安全的,有益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钼靶片结合体检确定有无多中心、多灶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精准医疗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外科手术的理念与实践,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选择手术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在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摆正外科手术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们从目前的热点问题中筛选出十大热点问题,根据最新的数据以及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解决外科医生是否手术、何时手术、何种手术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和上肢功能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的Ⅰ期及Ⅱ期乳腺癌患者80例,对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评分.上肢功能等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其中2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4例(5%)出现1~3级乳头乳晕缺血。无一例皮下积液发生。通过Breast-Q量表进行评分,证实乳房满意度.胸璧状态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满意度和性健康程度均获得较高评分。上肢功能评分证实术后保留了较好的上肢功能。切口长度(3.6±0.8)cm。出血量(24.7±19.3)ml。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美容效果评分及较好的上肢功能恢复,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乳房轮廓保留(BCP)是指通过保乳手术(BCS),乳房切除即刻乳房重建(IBR)的外科策略,保留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的轮廓。随着乳腺外科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外形和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改善,最近的研究报道中,将BCP作为一项新的指标来衡量或评价乳腺癌治疗效果。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需要根据术前对乳腺癌患者全身情况和乳房肿瘤的全面评估以及乳房的形态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策略,合理提高乳腺癌术后的BCP率,改善患者的术后外形效果。结合我国女性乳房的形态特点,不仅可以通过BCS和IBR保留乳房轮廓,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也可作为保留乳房轮廓的术式选择,从而减少乳房缺失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保留乳头的乳腺癌切除术(NSM)及传统乳腺癌根治术(CM)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临床效果及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式不同分为NSM组(n=42)和CM组(n=34)。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年龄、肿瘤大小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美学评估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评估5年预后生存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SM组38例接受Ⅰ期乳房重建,4例接受Ⅱ期乳房重建;CM组仅3例接受Ⅱ期乳房重建。NSM组术后发生组织缺血坏死率大于CM组(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NSM组乳房重建美观度优良率90.5%高于CM组79.4%(P<0.05);术后5年两组局部复发率(7.1%vs.5.9%)、无病生存率(83.3%vs.82.4%),总生存率(90.5%vs.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CM术相比,NSM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同样具有安全性,且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并不会增加其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两组5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三种手术方式治疗cT1N0期甲状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73例cT1N0期甲状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3组。25例患者纳入开放组,将实施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全乳晕组,将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经口腔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Vancouver疤痕评定量表(VSS)评分以(
±s)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疗效、并发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经口腔组、全乳晕组治疗总有效率(91.7%、87.5%)均比开放组(64.0%)高(P<0.05);经口腔组、全乳晕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开放组低(P<0.05);经口腔组术后3 d、1个月的VAS评分、VSS评分<全乳晕组<开放组(P<0.05);经口腔组、全乳晕组并发症发生率(8.3%、8.3%)比开放组低(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开放手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cT1N0期甲状腺癌的疗效更佳、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翔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7,(3):222-225
目的探讨和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保乳手术组(保乳组)50例,改良根治术组(改良组)50例,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美容效果、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等用"%"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改良组(P0.05),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改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但保乳手术对患者损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乳腺叶状肿瘤治疗和预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的外科治疗术式和预后因素。方法 用Logistic回归和Cox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203例乳腺叶状肿瘤的随访结果行统计分析。结果 局部复发和因瘤死亡与组织学等级、局部复发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因瘤死亡与核分裂和肿瘤性坏死有线性关系。核分裂和肿瘤性坏死是独立的风险因素。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1.1%,交界性为45.2%,恶性为64.3%。5年生存率良性叶状肿瘤为100%,交界性为92.0%,恶性为33.3%。结论 对叶状肿瘤不宜采用肿物单纯切除术,良性和交界性应行区段切除术,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应行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