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扩增出抗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单克隆抗体(MAb)的重链可变区(VH)单域抗体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从分泌抗PSAmAb的杂交瘤细胞系E4B7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VH单域抗体基因,将其克隆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结果VH单域抗体基因全长363bp,含起始码和终止码,将其克隆到pGEX-4T-1内,转化大肠杆菌DH5α,获得高效表达,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质的38%,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初步纯化和复性后,用谷胱甘肽(GST)亲和色谱纯化,再经凝血酶水解获得抗PSA VH单域抗体,竞争结合抑制实验证明,该表达产物具有前列腺要和活性。结论构建成功抗PSA的VH单域抗体,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清除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等多种功能,也是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的潜在药物,对其进行人工模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抗体酶技术模拟GPX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以含硒抗体模拟GPX取得了较好成果,呈现出了抗体人源化、分子小型化、催化位点清晰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对这三个发展趋势加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尽管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治疗措施,仍不能完全阻断 CHF 的进行性发展.心衰患者血清可检测出包括抗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anti-cardiac myosin heavy chain antibody, AMCHA)在内的多种心脏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免疫吸附疗法能改善心功能,提示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心衰和(或)心室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AMCHA和心衰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抗HBsAg人源噬菌体抗体重链基因,并用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筛选出抗ABsAg人源噬菌体抗体并发现其重链基因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同源性可达95%以上,且与人免疫球蛋白第Ⅲ家族的框架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可高达97%。结论:筛选的抗HBsAg人源噬菌体抗体的重链基因属于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第Ⅲ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5.
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抗HBsAg人源噬菌体抗体重链基因,并用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筛选出抗ABsAg人源噬菌体抗体并发现其重链基因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同源性可达95%以上,且与人免疫球蛋白第Ⅲ家族的框架区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可高达97%。结论:筛选的抗HBsAg人源噬菌体抗体的重链基因属于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第Ⅲ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6.
人抗甲肝噬菌体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人抗甲肝病毒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597和646,进行重链DNA序列分析,方法:用Sanger末端终止测定序列,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同源性分析,这两个克隆的同源基因均来源于人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推导可知,克隆646重链Fd基因和克隆597重链可变区基因均为单一开放读框,各编码225个氨基酸和119个氨基酸,2株克隆重链可变区含有明确的四个框架区和3个抗原决定互补区,结论:  相似文献   

7.
人源抗HBsAg噬菌体抗体的筛选及其重链基因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宋宏彬  毛春生 《医学争鸣》1998,19(5):481-483
筛选出结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人噬菌体抗体并对其重链和轻链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出人源抗HBsAg噬菌体抗体,并用ELISA及竞争抑制试验测定其活性及特异性,利用全自动测序仪测定其重链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8.
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抗体作为药物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很长历史,其间曾几经周折,但随着抗体立体结构的阐明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DNA重组技术进行鼠抗体人源化改造、构建合成或半合成抗体库及噬菌体抗体库,从中获得人源抗体,甚至利用转基因小鼠获得人源抗体。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抗体性能,使之有效地到达靶部位,或提高抗体的亲和力,或提高抗体的效应功能。因此,在对疾病发生机制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治疗性抗体前景看好,它们将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RT-PCR法获得鼠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E6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分别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E6VH和pGE6VL,利用大肠杆框图 系统表达VH和VL单域抗体蛋白。方法:将RT-PCR法获得的E6VH和E6VL基因分别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使它们受控于Ptac启动子,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100g/LSDS-PAGE检测表达  相似文献   

10.
靶向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ADC)兼具抗体的高特异性和细胞毒药物对肿瘤的高毒性,代表了新一代抗体技术的发展方向。ADC由“弹头”药物(细胞毒药物)、抗体以及偶联抗体和药物的偶联链3部分组成。ADC利用抗体作为载体将 “弹头”药物送至靶部位,并通过细胞内吞效应进入溶酶体,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从而达到专一性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ADC研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ADC研发过程中的几个可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烈性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病毒病,死亡率高达50%~90%。它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高于艾滋病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后二者均为3级。2014年以来,EBOV在西非蔓延,已经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目前,在研的针对EBOV的防治药物包括疫苗、小分子药物和抗体等,其中抗体药物以其相对安全、靶向特异、副作用小等特点而倍受关注。国际上已经报道了16F6、KZ52等多株单抗,以及MB-003、ZMAb和ZMapp等在体内展现出优于单一抗体疗效的"鸡尾酒抗体组合"。实验性抗体ZMapp在应急条件下用于EBOV感染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在中国,类似的抗体组合MIL77也完成应急储备,可在应急条件下用于患者治疗。本文将简述抗EBOV治疗性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美登素类抗体药物偶联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抗体的肿瘤治疗策略与传统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靶向选择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实现了生物大分子抗体和小分子毒素优势的强强联合,被视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美登素(maytansine)及其衍生物是现阶段ADC应用最广泛的毒素之一,采用该类毒素的ADC药物阿多曲妥珠单抗依酯(ATE)的上市,成功地将ADC的适应证从血癌扩展到其他实体肿瘤。目前,多种该类ADC临床试验进展顺利。本文主要介绍了美登素类ADC各个构件的特征、代谢特征、偶联方法和最新临床试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Axl是受体酪氨酸激酶TAM家族成员之一,Axl及其配体Gas6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高表达。Axl与Gas6结合后,能够激活多条通路,并参与肿瘤发生的多个过程,包括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以及增强血管生成等。近年来,Axl/Gas6作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研的针对Axl的抑制剂主要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Axl的单克隆抗体等。本文将综述Axl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根据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和花色素类等4种结构类型。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新颖,药用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及开发。本文综述了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黄芩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属植物遍布世界各地,资源丰富.化学成分除黄酮外,目前从该属中还发现了一百余个二萜类化合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黄芩属植物萜类成分分布、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二萜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埃博拉病毒(EBOV)能够引起人类高致死性埃博拉出血热,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但已经提出了一些对EBOV感染有显著疗效的候选治疗方法,包括混合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疗法、多酶抑制剂和脂质纳米颗粒/小干扰RNA等。本文总结了在非人灵长类等动物模型上针对EBOV感染的治疗新策略和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阿勒泰牧区哈萨克传统发酵驼乳中分离出的一株乳酸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 DNA 提取、PCR 扩增、16S rDNA 产物测序和数据分析对该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16S rD-NA 产物测序结果通过 Eztaxon 数据库比对,保守基因 rpoA、pheS 的扩增产物通过 NCBI 数据库比对,发酵驼乳中乳酸菌菌株的序列和已报道的乳酸菌菌株16S rDNA、rpoA、pheS 的序列分别用 MEGA 5.2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此菌株(10号)的16S rDNA 序列与 Lactobacillus pentosus (JCM 1558T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Argentoratensis (DKO 22T )、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 (DSM 10667T )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Plantarum (ATCC 14917T )的相似率分别为100%、99.87%、99.8%和99.74%。结论10号乳酸菌菌种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 Lactobacillus pentosus (JCM 1558T )。  相似文献   

18.
芸香科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由大戟烷或甘遂烷型三萜衍生而来的一类高度氧化的四降三萜类化合物,是芸香目主要特征的化学成分,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叶柄花科和苦木科等亦有分布。芸香科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以苷元和糖苷2种形式存在。这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癌和抗菌等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其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本文对从芸香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免疫毒素是通过化学连接或基因融合的方法将细胞选择性配体与毒素分子相连组成的嵌合体蛋白,它能够靶向肿瘤细胞高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膜受体和糖蛋白。尽管以细菌毒素或植物毒素为基础的免疫毒素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细菌毒素和植物毒素的免疫原性和非特异的细胞毒性等因素,阻碍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以人源蛋白如促凋亡蛋白与RNA酶为毒素部分的新一代免疫毒素被研发出来,本文对此类人源化免疫毒素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褪黑激素(美乐托宁)是一种专司调节生物节律的神经激素,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保护胃肠道、抗脑损伤和痛觉调制等多种生理作用.褪黑激素主要通过介导两个G蛋白偶联受体MT1和MT2而发挥作用.由于其半衰期短、临床应用受限,多种褪黑激素衍生物和类似物被研究,以获得活性高、药代动力学性质良好的药物.本文主要介绍已上市和处于临床试验的褪黑素能类药物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