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于 1 999年 7月起利用辽宁产 XC型血液磁极化治疗机治疗急性脑梗死 96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1 4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均在急性起病后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证实有脑梗死病灶。随机分组 ,治疗组 96例 ,其中男性 50例 ,女性 46例 ,年龄 39~ 71 (平均 56.5)岁 ;对照组 52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40~ 69(平均 55.5)岁。1 .2 方法治疗组血磁疗法加蝮蛇抗栓酶、极化液及钙拮抗剂治疗。血磁疗法 :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 1 80 ml,经血磁治疗机处理 1 5分钟后再回输 ,开始 3天每日 1次 ,以后…  相似文献   

2.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30例患者均系我院肝病专科1997年3月~1998年1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所有病例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男性51例,女性17例,年龄20~50岁,平均38.62±10.33岁。对照组62例,男性48例,女性14例,年龄24~46岁,平均39.38±11.10岁。两组患者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AV-IgM、IgC阴性,抗-HBs阴性。抗-HBc、HBsAg、HBeAg阳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无差异,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口服五灵丸(西安博爱制药有限  相似文献   

3.
普罗帕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心脏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87年至 2 0 0 0年我院住院患者中 ,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 46 0例 ,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性心动过速。46 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老年组 2 12例 ,男性 12 7例 ,女性85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8岁 ;非老年组 2 48例 ,男性 136例 ,女性 112例 ,年龄 30~ 5 9岁 ,平均 5 2 5岁。老年组患者器质性心脏病 (包括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 15 9例 ,不明原因者 5 3例 ;非老年组分别为 12 9例和 119例。   2 .方法 :普罗帕酮 (广州明兴制药厂生…  相似文献   

4.
本院1989~1999年共收治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474例,其中并发肝癌5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474例晚血患者,男性418例,女性56例;年龄8~76岁,平均47.4岁。患者均经病史、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对照组470例,为随机抽样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其中男性415例,女性55例;年龄19~  相似文献   

5.
应用自主开发的动脉血气分析软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进行临床分析和研究[1~3],发现对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估计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分析22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动脉血气改变,应用软件探讨动脉血气图分区及酸碱失衡类型与预后的关系。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7月住院的有完整血气分析资料的AP患者22例(男13,女9);年龄20~78岁,平均52.2±25.6岁。均符合AP的诊断标准[4],其中轻症(急性水肿型)8例,重症(急性坏死型)14例。起病至入院时间2~24h。入院后根据病情分别采取内科…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进行食管pH监测和压力测定,并与青年、老年健康人进行了比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对照组:老年对照组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61~83岁,平均75岁.青年对照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9~26岁,平均21岁.老年对照组来自住院健康查体者,青年对照组来自本院医务工作者和战士.所有受检者均无胃食管反流症状,无累及食管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无手术史和消化性溃疡病史.老年对照组均行胃镜检查,无食管疾病.(2)老年GERD组:46例,男性37例,女性9例,年龄61~86岁,平均76岁.均来自住院患者,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症状[1],持续6个月以上,其中胃镜检查有食管炎者33例,有滑动性食管裂孔疝(HH)者30例.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27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均为我院2000年住院患者。根据所选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148例,年龄3~46岁,平均20±12.3岁,男性72例,女性76例,病原学分为:甲型104例,乙型12例,戊型8例,甲加戊8例,未分型16例。B组124例,年龄6~42岁,平均(23  相似文献   

8.
补骨脂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吸入呋塞米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疗效[1,2 ] 。我们用补骨脂制剂 (喘可治注射液 )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 ,以探讨其安全性、疗效及其机制。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 60例 ,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3 ] 。随机分两组进行观察。补骨脂组 :3 0例 ,年龄 5 2~ 82岁 ,平均年龄 60 .6岁 ,男性 2 1例 ,女性 9例 ;对照组 :3 0例 ,年龄 46~ 71岁 ,平均年龄 5 8.6岁 ,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抗炎、祛痰、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女性人群中,绝经女性比例以及多年的比例变化趋势。方法:筛选我院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诊断冠心病首次住院治疗并行PCI治疗的女性患者。收集全部入选患者住院时年龄、末次月经时间。计算不同年份下未绝经、围绝经、绝经年龄≤46岁以及绝经年龄46岁女性患者比率。分析不同年份中不同月经状态女性患者构成比,绘制构成比图,观察早期绝经构成比趋势。分析不同年份中不同月经状态女性平均住院年龄,绘制不同年份不同月经状态女性平均住院年龄折线图,观察绝经年龄≤46岁的女性平均住院年龄变化趋势。结果:研究共纳入女性患者22 061例。自2002年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构成比呈增长趋势(P0.05)[2002年,171例女性介入治疗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18例(10.5%);2016年,2 877例女性介入治疗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698例(24.3%)]。46岁前绝经女性平均住院年龄在2005年前后略有增长趋势,2005年之前,46岁前绝经女性平均住院年龄约为61岁。2005年之后,46岁前绝经女性患者平均住院年龄约64岁,但整体无增加或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人群中,46岁前绝经女性常见,发生率近25%,较15年前呈增长趋势。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人群平均住院年龄15年来稳定,无增长或减低趋势,年龄约为65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特点及腔内治疗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0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年龄60~89(68.3±13.4)岁;女性52例,年龄59~90(77.3±7.7)岁。全部患者接受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比较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一般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总结分析女性患者患病因素及腔内治疗效果评价。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部患者进行腔内手术并随访,手术成功率99.1%(1例男性多节段病变未开通),随访率94.3%。与男性患者相比,老年女性的发病年龄更大,吸烟者少,合并高血压患者多,且股动脉以远病变患者比例更大,病变程度更重(均P0.05)。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4例(3.85%),其中2例心肌梗死均为女性。随访期内死亡3例(男性2例,女性1例),截肢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并发心脑血管事件11例(男性2例,女性9例),支架内再狭窄17例(男性13例,女性4例)。比较两性患者的随访数据,结果显示,腔内治疗后老年女性患者再栓塞率低于男性(χ~2=5.085,P=0.024),但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χ~2=5.271,P=0.022)。结论老年女性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更大,且多合并高血压病,但吸烟者明显少于男性,病变程度更重。腔内治疗后老年女性患者再栓塞率低于男性,但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99~2004年对急性胰腺炎(AP)36例心肌酶谱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其在临床的意义。1资料和方法本组36例AP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31~79岁,平均(52±6)岁,其中轻症AP23例,重症AP13例。轻重症AP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因方面比较P>0.05,有可比性。对照组28名健康体检者,与AP两组性别、年龄比较P>0.05,具可比性。方法:入院后24h内抽肘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采用酶活性速率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  相似文献   

12.
1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院收治的 10 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卷曲霉素 (CPM)化疗方案治疗。现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10 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初治肺结核诊断标准[1 ] 。其中男性5 8例 ,女性 4 2例 ,年龄 19~ 76岁 ;病程 7日至 2年 ,均无合并糖尿病及其它肺外疾病。2 .病例分组本组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2 3例。年龄 2 7~ 72岁 ,平均 5 4 .2岁。病程 15日至 2年 ,平均 2 .5个月。对照组 5 0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9~ 76岁 ,平均5 5 .1岁 ,病程 7日至 2 1个月 ,平均 2 .3个月…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研究收集我院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低钠血症病人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低钠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50岁-79岁,平均62.8岁;对照组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58岁-77岁,平均63.6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现将天津第三中心医院2001年7月~2002年6月收治的4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符合ARF诊断标准患者45例,其中老年组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64~82岁,平均74.5岁。青年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7~56岁,平均32.4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ST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5~70岁,平均(65.32±0.34)岁。根据治疗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非事件组(n=32)及事件组(n=28)。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44~72岁,平均(65.48±0.35)岁。检测入选者NT-proBNP、ST2水平。出院后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事件组NT-proBNP和ST2水平分别为(10864.72±241.67)ng/L和(0.67±0.15)μg/L,明显高于非事件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ST2水平呈正相关(r=0.635,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血清ST2呈高表达,且ST2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危险性和医疗处理方式,对402例AMI患者进行研究。全部病例均为确诊的AMI患者,按年龄≥70岁和<70岁分成两组:老年组132例,年龄70~97岁,平均78岁,其中男性79例,女性53例;一般组270例,年龄22~69岁,平均56岁,其中男性217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中仅表现为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或缺如,称为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红再障)。我院自1982~1989年共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年龄与性别: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9~65岁,平均46岁。病史:自20天至9个月不等,平均3个月。临床表现:均以头晕、乏力为  相似文献   

18.
11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年龄性别特点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年龄、性别特点以及11年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至2004年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按照年份、不同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并统计学分析。结果:AMI患者入院人数呈上升趋势,男性较女性增加更为明显;性别、患者平均年龄均无明显变化;男性及女性,60~74岁的患者所占比例高;45~59岁的患者男性所占比例有升高趋势,老年男性(60~74岁)比例有下降趋势。结论:心肌梗死入院患者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群所占比例高,男性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治疗组52例患者均系我院肝病专科1997年3月~1998年12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10例,年龄24~48岁,平均36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21~51岁,平均38.6岁。两组患者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AV-IgM-IgG阴性、抗HBs阴性、HBsAg、抗HBc、HBeAg或抗-HBe阳性。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差异,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汕头地区在职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汕头大学第二医院对汕头市的在职人员进行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年龄为18~60岁、性别不限。采用问卷、临床体检、实验室检查获取汕头地区7个行政区的在职人员临床数据资料。完成调查共计6895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4453例)和女性组(2442例)。根据年龄分为20岁(43例)、21~30岁(1267例)、31~40岁(2272例)、41~50岁(2056例)以及51~60岁(1257例)共5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当地在职人员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21~30岁(7.49%vs.2.38%)、31~40岁(10.84%vs.4.40%)、总体(17.43%vs.12.94%)高血压患病率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男性组41~50岁较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1.59,95%CI:1.256~2.022)、年龄(OR=1.061,95%CI:1.051~1.071)、尿蛋白(OR=4.403,2.813~6.892)、血尿酸(OR=1.007,1.006~1.008)、血糖(OR=1.427,1.323~1.54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94,1.073~1.811)。结论汕头地区在职人员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84%。年龄、男性、蛋白尿、血尿酸、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当地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