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娄世锋  黄宗干 《四川医学》1993,14(4):201-203
用酵母粘附法检测了41例白细胞病患者血浆对红细胞免疫粘附(PCIA)的总抑制率,发现各类急性白血病及慢粒患者血浆总抑制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对照(P<0.01-0.05),2例慢淋病人该指标也呈增高趋势;急性白血患者血浆部抑制率可随病情缓解而降低(P<0.01),但不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还发现急性白血病例和相应正常对照组其血浆解离作用并无显著区别(P>0.2),提示急性白血病人血浆中确存在RCIA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红细胞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输紫外线照射充氧红细胞,对照组输普通红细胞,测定输血前、后血象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输血后患者临床表现及化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在输血后2周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出血、感染率减少;输血1周时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升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 3bR)由对照组的10.51±4.93上升到实验组的15.42±4.52(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由8.41±2.42降至6.32±2.00(P<0.001)。结论紫外线照射充氧血能明显促进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利于白血病的缓解,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陆勤 《海南医学》2003,14(11):68-69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3 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及 15例健康儿童血清EPO水平。结果  1、ALL初治组为 3 9.79± 16.2 2mIU/mL ,AML初治组为 3 3 .96± 8.13mIU/mL ,对照组 12 .2 3± 3 .11mIU/mL ,EPO在ALL、AML初治组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2、ALL缓解组为 2 1.63± 13 .2 7mIU/mL ,AML缓解组为 2 5 .2 2± 5 .46mIU/mL ,EPO在ALL、AML缓解组的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但均低于初治组 (P <0 .0 5 ) ;3、血清EPO水平与Hb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P<0 .0 5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贫血的产生并非完全由于EPO水平降低而引起 ,早期红系造血的缺陷是产生贫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CMV)属疱疹病毒科,为条件致病病毒,所有人群都可受到感染,常为免疫受抑制或免疫缺陷患儿的重要感染源.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CMV感染.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0例AL患儿化疗前后进行血清CMV-IgM检测,旨在探讨AL患儿化疗前后CM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后不同时段,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网织红细胞比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化疗后RET#、RET%、IRF、WBC、NEUT都出现降低,IRF从化疗后第4天起即显著降低,RET#、RET%从化疗后第7天起即显著降低,WBC和NEUT在化疗后第10天显著降低;而IRF、RET#在化疗的第13天起明显升高,RET%、WBC、NEUT在化疗后第16天开始明显回升。结论:IRF是反应骨髓抑制和恢复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肾脏疾病与红细胞免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自从1981年Siegel等首次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这一新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相继证明红细胞免疫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中肾脏疾病与红细胞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尤为密切、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已有较多报道,现综述如下.1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红细胞不仅担负运送氧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组织器官正常新陈代谢的功能,还可通过其细胞膜表面C_3b受体粘附异物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将其运送到肝脾组织加以清除,以及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的功能.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主要是指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及红细胞促吞噬作用.1.1免疫粘附作用Fearon曾分别测定了各种血细胞膜上的C_3b受体数,指出红细胞膜上C_3b受体约占循环总数的95%,因而红细胞在血中遇到CIC的机会比白细胞大500~1000倍,表明机体从循环中排除CIC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光量子输血疗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方法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输光量子血,对照组输普通血,测定输血前、后血象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输血后患者临床表现及化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在输血后两周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化疗后副反应症状有一定改善,出血、感染率减少;输血1周时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升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由对照组的10.51%4.93上升到实验组的15.42%4.52(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由8.41%2.42降至6.32%2.00(P<0.01)。结论光量子输血疗法能明显促进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减轻化疗副反应,改善出血、贫血症状,利于白血病的缓解,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 ,反应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 ,它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 ,多数仪器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即RDW cv ,已有报道RDW值的升降对于判断慢性肝病病情变化、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程、转移及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治疗观察等是一个敏感的指标[1~ 4] 。我们对 10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的RDW值进行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试剂 使用日产SF 30 0 0型血液分析仪 ,抗凝剂为 2 5 %EDTA K2。质控物由…  相似文献   

9.
10.
对36例乙脑患儿进行红细胞免疫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乙脑患儿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IC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明显减低,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明显增加。JEV-McAb使用者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IC受体花环率明显减低,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无明显改变,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明显减低。提示抗JEV-McAb可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来增强机体的红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白血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对其在化疗过程中的血小板、白细胞数以及网织红细胞数动态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化疗后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急剧降低,ANC和RET#会分别降至0.2×109/L和10×109/L以下,HFR加MFR降至最低或是0,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测结果为:有核细胞发生增生降低或是极度降低现象,LFR对患者造血功能产生抑制影响。结论:对白血病患者的RET#(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动态监测观察,为判定患者自身的造血功能情况提供更为丰富的临床信息,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Treg细胞与MR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2年至2014年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血液科规律诊治的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MRD、Treg细胞检测,从首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第14天开始,每3~6月检测1次,并动态监测,对治疗前后、不同疾病组别、不同危险度Treg细胞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MRD阴性、MRD阳性组Treg细胞表达差别.结果 AL患者诱导缓解前Treg细胞明显高于治疗缓解后、正常对照组(P<0.01),ANLL与ALL组间治疗前后Treg细胞无明显差别,高危组Treg细胞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与中危组无明显差别,而中危组与低危组无明显差别,MRD阴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RD阳性组(P<0.01),MRD阳性组Treg细胞明显高于MRD阴性组(P<0.01).结论 初诊白血病患者体内Treg细胞明显增高,且恶性程度越高,Treg细胞水平越高,治疗缓解后Treg细胞水平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MRD阳性患者Treg细胞明显高于MRD阴性患者,提示Treg细胞可能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对白血病患者判断预后、评估疗效、预测疾病复发、改善治疗方案,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免疫分型及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鉴定。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使用常规8种CD分子抗体和二种CK分子抗体,测定39例AL免疫表型和10例肿瘤细胞骨髓(BM)转移的免疫表达。结果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也存在CD抗原在淋系或髓系交叉或反向表达。3例AL应用FAB形态学难以定型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得到了鉴定。10例肿瘤细胞骨髓转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得到了诊断。结论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可以弥补FAB形态学对白血病分型的不足,尤其是应用FAB形态学难以分型的AL及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鉴定,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彭素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18-219
目的探讨患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2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通过应用化疗治疗后,其中存活者3a以上9例,2a以上8例,死亡3例,治疗有效率85%(17/20)。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得到及时的控制。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白血病患儿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M R S)研究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化疗前后大脑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儿童(2-10岁)初发ALL患者和20例正常儿童(2-10岁)志愿者进行1H MRS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完全缓解后与正常对照组间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及NAA/Cr、NAA/Cho、Cho/Cr值的变化,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对正常儿童及治疗前后ALL患者分别行智力评分,分析这些指标与儿童智商的相关性;结果完全缓解后儿童ALL患者较正常对照组NAA/Cho、NAA/Cr值下降,而Cho/Cr值上升;NAA/Cr、NAA/Cho、Cho/Cr值变化与完全缓解后ALL患者IQ存在相关性;结论 1H MRS对ALL患者完全缓解后智力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实施个体化给药避免或减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新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184 3例, 对患者性别, 年龄, 危险度、药物、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涉及高危组患者居多;涉及药物以左旋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居前3位;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最为常见;骨髓抑制并发感染与危险度及患儿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ADR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 其中以骨髓抑制及并发感染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4例为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检测水平进行统计比较,将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者的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检测水平进行比较,并以Logistic分析处理检测水平与本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者的检测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经Logistic分析处理显示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均与本病有密切关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处于较差状态,且不同严重程度者的检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间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0×109/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15例急性白血病经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巩固化疗中患者作为治疗组。化疗前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化疗前1天即开始给予皮下注射rhTPO15000IU,每天一次至骨髓抑制期后血小板恢复。选20例急性白血病巩固化疗中未予rhTPO预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时间推迟至化疗后12天,持续时间减少至4~5天,恢复时间提前6天,减少了血小板输注的次数,且仅有不影响治疗的轻微不良反应。结论:rhTPO应用于白血病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南岚  郑婵如  吴少银 《河北医学》2007,13(12):1288-129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使病人积极配合,避免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造成的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