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天水地区597例活动性肺结核不住院化疗一年疗效观察。病例来源:1983年全地区进行了随机抽样线索调查.共查出活动性肺结核649例,其中涂阳112例,涂阴537例,均经12个月不住院全监化疗,本文分析资料完整的597例。管理与疗效考核:全部病人实行三级管理,乡村  相似文献   

2.
1980年8月在北京参加全国不住院化疗学习班以后,对我地区六个流调点查出的18例和门诊14例初治肺结核病人(经省流调办集体审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监督化疗。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32例中涂阳14例,占43.34%。流调病人半年拍片检痰一次,门诊病人2~3月检痰一次,半年拍片一次。排菌病人化疗加强期为一个月,每日异菸肼0.3克顿服,链霉素0.75克肌注。第二月每三日一次异菸肼0.7克,链霉素0.75克至半年,第七月每五日一次异菸肼0.7克链霉素0.75克至一年共18月。不排菌病人取消加强期,三日与五日疗法同上。共用药12个月。 32例病人化疗一年坚持服药率:排菌病人95.1%,不排菌病人94%(见表一)。  相似文献   

3.
1986年以来,我们对和田地区(7县1市)的农村维吾尔族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实施不住院全面监督化学疗法。现将1986~1988年新发现的2288例初治涂阳病人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79年杭州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上,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所介绍了全面监督下不住院间歇化疗工作,证明对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好,副作用小,符合“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防治工作原则。为推广运用全监化疗的方法,我县成立了结核病防治组,并选择一个公社作为试点,对初治肺结核采取发现一个、全监一个的措施。至1981年6月底,共全监治疗肺结核102例,现将近期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患者来源及选例条件:自1980年开始,新发现肺结核患者,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均选入:(1)年龄为15~64岁,居住在本地区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2例初复治肺结核进行9个月全监短程化疗,2年疗效治愈率100%,无一例复发。证明在厂矿开展不住院全监短化是可行的。同时也证实了只要疗程结束,痰菌阴转,X线上显示的残余病灶,不论停药与否,还要继续改善。故只要方案合理,规律用药,痰菌阴转后98%的病例就应停药观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12年间实施初治涂阳病例监督化疗情况。监化率92.7%。完成监化率91.8%,1年痰菌阴转率93.7%,5年遗留菌阳病人2例(0.5%)。实践证明,监督化疗这项措施,在北京城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初治肺结核短程(6个月)化疗效果及其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102例,用SM、INH、RFP和PZA方案,疗程6个月,不住院全监给药。停药时痰涂片阳性和培养阳性病例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11%和97.56%,随访18个月痰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3.22%和3.80%。因药物副反应的停药率为3.77%。认为本疗法安全、经济、疗效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籍肺结核病人1,056名随机调查分为4个治疗组:(1)6 SHR,(2)2 SHR/S_2H_2Z_2,(3)2SHR/S_2H_2Z_2,(4)4S_3H_3R_3Z_3/S_2H_2Z_2。(2)、(3)、(4)组治疗期为6~8个月。细菌学反应:治疗前敏感组,除1例(1/680)外,细菌学反应均极好。再发率:化疗后24个月内的再发率6~8个月时,其再发率(1)无EMB组为6~7%及1~3%;(2)有EMB组为23%及10%。复发率显然8个月的低于6个月(P=0.004)。包有PZA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科1965~1983年初治老年(50岁以上)肺结核205例作临床分析。本组病例占同期初治肺结核(共853例)的24%,其中男性150例(73.2%)、女性55例(26.8%)。50~59岁142例(69.3%)、60~69岁52例(25.4%)、70以上11例(5.3%),平均年龄59.7岁。从发现方式看,143例(70%)由有症求诊发现,62例(30%)由团检发现。本组病例中90%在  相似文献   

10.
在没有获得细菌学证实的新发现肺结核病人中,确实需要化疗的病人比例有多大?短程化疗的疗期多长为合理?与细菌学证实的病人相比,疗期是否应更短?始终涂片阴性,但培养阳性病人的疗期应多长?在香港,对这些问题作了研究,本文为该研究至12个月时的结果的第一次报告。 1,072例痰涂片阴性、X线有活动性的华人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成如下四组: 一、SC组(选择性化疗组),288例。该组病人至痰菌检查阳性或临床、X线恶化方开始用SPH/S_2H_2方案治疗(见第四组)。二、1 SHRZ组,261例。每日使用链霉素(S),异菸肼(H),利福平(R),毗嗪酰胺(Z)2个月。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利福平(RFP)在短程化疗中,能否减少敏感菌感染病例的复发率,能否改善原始耐药病例的预后。鉴于 RFP 较昂贵,在化疗开始强化阶段限用60个剂量。对象为15岁以上,痰涂片阳性的初治病例,在1974年10月至1976年5月,将病人随机分在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初治菌阴肺结核,选用4个月与6个月方案做疗效对比观察。一、病例选择随机选15~60岁涂阴初治肺结核40例,痰涂片抗酸菌5次阴性,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或连续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未超过半月者;胸片为浸润病灶,无空洞,病灶相加不少于3cm~2,并除外其它炎性病变或肿瘤者;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二、方案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2SHR/2HR,2SHR/4HR;方案,每日剂量为SM0.75,INH0.3.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1981年16个单位94例肺结核患者的化疗效果来说明化疗是使团体肺结核患病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16个单位26,605人,患者94例,按下列方案治疗:菌阳2SHP/16S_2H_2;菌阴12S_2H_2;个別病例用28HR/10H_2R。以门诊宣传、信访、家访及工厂保健站督促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目的在于用每日标准剂量的异烟肼(H)、利福平(R)及链霉素(S)外加吡嗪酰胺(Z)治疗肺结核,经4个月治疗后,能否消灭复发,如不能,则6个月治疗能否消灭复发。两组病人,首先用 SHRZ 治疗2个月,以后一组给 HRZ,另一组给 HR。每组总疗程又分为6个月和4个月两组。本文报告30个月的结果,即6个月治疗后的24个月及4个月治疗后26个月的细菌学复发率。对象为15岁及以上的患肺结核病的华人、马来西亚人及印度人,痰耐酸菌涂片阳性、未受过抗痨化疗者。共400例,供分析者363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又随机分为2个不同治疗期组。日剂量:S0.75g 肌注;H300mg,R450或600mg,Z1.5或2g 口服。病人体重超过50kg 者,R 及 Z 给予较大的剂量。口服药每天在同一时间内监督下1次服完。病人胸部检查,第18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1956~1964年8年间住院肺结核病人施行过气腹疗法者约390人中就治疗达半年的肺结核空洞105例出院时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报告。一般分析1.性别、年龄及病史:男性100例,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临床和 X 线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但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5次阴性的初治肺结核病例,其临床演变和治疗结果。共1,033例随访至治疗结束后30个月,年龄15~75岁,绝大部份在门诊进行治疗。定期作临床、X 线和细菌学检查。将患者分为两大部份进行观察:第1部份为痰涂片和培养均阴性者663例(64%)随机分4组进行治疗:①选择性治疗(SC)组176例。待随访过程中发现痰菌阳性,或胸片和临床恶化时,采用链霉素(S)、对氨水杨酸钠(P)、异烟肼(H)连续治疗3个月,再改用 S、H 每周2次,连续9月即 SPH/S_2H_2方案治疗;②2SHRZ组165例。即采用 S、H、利福平(R)、吡嗪酰胺(Z)连续治疗2个月;③3 SHRZ 组162例。3即连续治疗3个月;④SPH/S_2H_2组160例,作为对照组。第2部份为最初1次或数次痰结核菌培  相似文献   

17.
初治菌阳肺结核6个月短程化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使用6个月短化方案,对城市组痰菌阳性初治肺结核病人113例采用全监化疗;农村组110例采用全程管理化疗。两组病人疗程结束,近期疗效痰菌阴转率均达97%以上,平均每例药费150元。上述管理方法和方案能为当地病人所接受,取得了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核实我地区结核病人登记现况,并为今后落实治疗工作取得依据,我们对本地区的六个县的六个公社的结核病人作了简要调查。登记管理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共计383名,本次调查了348名,占90.9%。 1.以往治疗情况:以单用异烟肼治疗者为32.8%,用三药治疗者仅占11.8%。多数病人过去均曾断续应用链霉素,总用量超过200克者  相似文献   

19.
英国胸腔协会(BTA)采用异烟肼(H)、利福平(R)6个月,前2个月分别加用乙胺丁醇(E)、匹嗪酰胺(Z)或链霉素(S)、匹嗪酰胺的两个化疗方案(EHRZ6)(SHRZ6),并与前推荐的H+R,前2个月仅加用E的9个月方案(EHR9)疗效作对照观察。511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EHRZ6)164例、(SHRZ6)170例、(EHR9)177例。年龄18~60岁。全部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58%直接涂片阳性。结核病变1/3病人轻度、1/3限局、另1/3中重度;半数有空洞。均未经2周以上的抗结核治疗,但23例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83年我院112例资料完整的新发现肺结核病人作回顾性延误原因分析。从病人出现症状至首次就诊超过15天为病人延误(简称自误),从病人首次就诊至明确诊断超过15天为医务人员延误(简称医误)。结果表明,总延误率为70.5%(80/112),平均延误96天。其中自误51例(45.5%),延误<1个月者7例;2个月者14例;3个月者8例;4个月者3例;5个月者1例;>6个月者18例,平均延误10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