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认知功能状态及负性情绪.方法 对56例TIA病人和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的测评.认知功能的测评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负性情绪的测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TIA组的MoCA、M...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惊恐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及就医行为。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通过面谈逐一填写。结果初次惊恐发作的年龄集中在20~39岁之间。初次惊恐发作的场所在家发作者40例,占66.7%,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初次治惊恐发作到本院就医期间平均(10.52±12.31)月。来院就医时合并抑郁障碍者20例,占33.3%。临床表现在二个症状上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次惊恐发作场所在家发作者最多,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临床表现在恶心或腹部难受,发热或寒战症状上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原因不明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惊恐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0例原因不明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症状量表(SCL-90)、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及临床检查,最终符合 CCMD-2-R 有关惊恐障碍诊断的患者应用抗焦虑及心理治疗,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SAS、SCL-90、HAMA 得分明显好于治疗前(P<0.001).结论: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应考虑惊恐障碍,及早应用抗焦虑治疗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惊恐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惊恐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及就医行为。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通过面谈逐一填写。结果初次惊恐发作的年龄集中在20~39岁之间。初次惊恐发作的场所在家发作者40例,占66.7%,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初次治惊恐发作到本院就医期间平均(10.52±12.31)月。来院就医时合并抑郁障碍者20例,占33.3%。临床表现在二个症状上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次惊恐发作场所在家发作者最多,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临床表现在恶心或腹部难受,发热或寒战症状上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焦虑症状严重性与自杀倾向的关系.方法收集连续入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73例.根据2周内有无自杀行为,分自杀倾向组(32例)和无自杀倾向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自杀倾向、精神症状、焦虑症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但自杀倾向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5.5±4.5)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3.5±2.8)分];无自杀倾向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3.2±4.3)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0.6±3.4)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较小(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对自杀有显著性(P<0.01).结论抑郁发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自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焦虑加重了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倾向,还是焦虑和自杀作为抑郁发作患者同时存在的症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程继东  张丽 《吉林医学》2010,(30):5279-5280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口服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各治疗35例,疗程8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氟西汀与阿米替林的疗效相当,但氟西汀对惊恐发作、强迫症和恐怖症与抑郁症共病的疗效好于阿米替林,而对广泛性焦虑与抑郁症共病的疗效不如阿米替林,但不良反应比阿米替林明显少而轻。结论:氟西汀是较理想的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抑郁发作患者焦虑症状与自杀倾向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焦虑症状严重性与自杀倾向的关系。方法收集连续入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73例。根据2周内有无自杀行为,分自杀倾向组(32例)和无自杀倾向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自杀倾向、精神症状、焦虑症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但自杀倾向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5.5±4.5)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3.5±2.8)分];无自杀倾向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3.2±4.3)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0.6±3.4)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较小(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对自杀有显著性(P<0.01)。结论抑郁发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自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焦虑加重了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倾向,还是焦虑和自杀作为抑郁发作患者同时存在的症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临床上已有多个量表用于检测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本研究探讨GAD-7和PHQ-9自评心理测评量表对综合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评估。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至6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400例,采用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心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并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比较,评价不同的心理测评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检出效率。结果纳入资料完整的385例患者,HAMA他评量表患者焦虑检出率为39.5%,GAD-7量表患者焦虑检出率为42.9%,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显高于SAS检出率(31.7%)(P0.05);HAMD他评量表患者抑郁检出率为36.1%,PHQ-9量表患者抑郁检出率为38.6%,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显高于SDS检出率(26.2%,P0.05)。对经HAMA、HAMD他评量表诊断焦虑、抑郁状态患者,GAD-7和PHQ-9量表检测焦虑、抑郁灵敏性高于SAS、SDS量表,GAD-7和PHQ-9量表检测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0%以上;GAD-7和PHQ-9量表检测焦虑、抑郁评分与HAMA、HAMD他评量表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GAD-7/PHQ-9自评心理测评量表与HAMA/HAMD他评心理测评量表对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并焦虑、抑郁状态检出率相似,是筛选综合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适用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初次与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夫妇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为改善IVF-ET治疗中夫妇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接受IVF-ET治疗夫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进行问卷调查.按IVF-ET治疗周期数分为初次组和重复组(周期数≥2),分别对初次组与重复组夫妇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初次组与重复组夫妇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均高于常模,社会支持与其焦虑、抑郁均呈负相关(P<0.05).女性两组的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两组的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初次与重复IVF-ET治疗中夫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低.重复治疗中女性焦虑、抑郁程度更严重,且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初次治疗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5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和同期53例年龄、性别与原发性癫痫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 原发性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45.28%和52.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3%及13.20%(P均<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次发作年龄小、发作频率大、病程长和有睡眠问题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而原发性癫痫者对癫痫了解程度和SSRS总分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主观支持分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 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商品名:一舒,江苏恩华药业生产)对躯体疾病所致广泛性焦虑(简称: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20例躯体疾病所致焦虑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6周末对焦虑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85.00%;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丁螺环酮是躯体疾病所致焦虑有效药物,耐受性好、安全性强,可应用于精神医院及综合医院内科.  相似文献   

12.
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方法 :对 168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定 ,并与相同数量的健康女性进行比较。 结果 :GQOLI— 74显示护士在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两维度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AS、SDS量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 ,整体生活质量有所降低。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压力 ,采取多方面干预 ,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过敏性鼻炎(AR)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506例AR患者,收集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合并疾病、家族过敏史、症状发作时间及发病季节性等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AR患者抑郁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AR患者焦虑状况;对AR患者抑郁、焦虑影响因素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简短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对惊恐障碍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简短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每周2次,共12周,对17例惊恐障碍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的评定采用焦虑敏感性调查表(ASI),害怕问卷(FQ),惊恐障碍严重度评定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惊恐发作的严重度及对惊恐发作的预期性焦虑明显下降。恐怖性回避及严重度明显下降;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治疗的有效率100%。结论:简短精神动力心理治疗对惊恐发作有效。  相似文献   

15.
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方法 :对 168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定 ,并与相同数量的健康女性进行比较。 结果 GQOLI-74显示护士在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两维度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AS、SDS量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综合医院护土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 ,整体生活质量有所降低。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压力 ,采取多方面干预。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56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和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较前有降低,而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两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的,两组比较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方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心身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抑郁障碍的识别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61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结果 55.2%的抑郁障碍患者合并有躯体疾病,57.1%的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39.1%抑郁障碍患者主诉有睡眠障碍。患者HAMA均分18.38,SAS均分57.98。结论综合医院心身科抑郁障碍患者大部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且合并有躯体疾病,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及睡眠障碍。识别抑郁障碍需鉴别患者躯体疾病及躯体症状,并根据患者特点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广东省粤西地区阳江市阳西县福湖小学流行恐缩症的情况.方法对恐缩症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配对t检验.结果本次发作皆为在校男性小学生;SAS评分结果显示,65%的恐缩症患者出现焦虑;EPQ显示,发病组的个性内倾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结论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恐缩症的发作有轻型化的倾向,缓解迅速,正确的指导与科普宣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型综合医院一线护士的睡眠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岩  王玉平 《北京医学》2007,29(11):667-670
目的 调查北京某大型综合医院一线护士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北京某大型综合医院一线护士300名,由专人对其进行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一些睡眠卫生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实际收回问卷256份,有效问卷209份.对于怀疑失眠的问卷采取面对面的回访,根据CCMD-2-R中失眠症以及最新的失眠定义,最终确定护士实际失眠症患病率为27.3%,SAS评分达到焦虑状态者23.0%,SDS评分达到抑郁状态者31.1%.相关性分析显示,每周值夜班次数、做梦严重与否、SAS评分、SDS评分与匹斯堡总分存在正相关性.部分护士的睡眠卫生知识欠缺或习惯不正确.结论 北京某大型综合医院约1/3的一线护士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焦虑和抑郁状态,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各科住院躯体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太原市三所综合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及五官、皮肤等科室共计1084例住院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与调查。结果综合医院住院患者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其焦虑症状发生率为386(35.61%),抑郁症状发生率为713(65.77%)。焦虑、抑郁症状在外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低、完全自费者中发生率高,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文化程度、神经质(N)维度、精神质(P)维度是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有较高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且受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躯体疾病的治疗中应兼顾情绪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