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它是《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虽然在《伤寒论》原文中没有六经之名,只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的提法,但每经病的症状又确与经脉的循行部位和生理机能有关,通过后世医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将其称为六经病症。又由于六经不是单纯地用经络、气化或脏腑等某一方面来概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病及厥阴病的排列顺序,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戴元礼、陆九芝、陆元留等多数医家认为其顺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笔者认为其顺序应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现就此略述管见。少阳病在三阳病中的顺序众所周知,太阳主表证,阳明主里证,少阳主半表半里证。之所以引起少阳病在三阳病中顺序的争议主要在对半表半里的认识。多数医家认为太阳病在表,阳明病在里,而少阳病  相似文献   

3.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角度出发,以《伤寒论》六经病篇有关疼或痛的条文作为研究对象,对慢性疼痛中医的分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经方论治作以详探。  相似文献   

4.
第十讲厥阴病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厥阴病为外感热病之最后阶段,值正邪相搏,存亡危急之季,系体内正气最后反抗拒病邪的病理表现。《伤寒论》之六经演变,是因天之序的,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而厥阴,由表及里,由经络到脏腑的发展,其根据是气血阴阳的盛衰。《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论述厥阴时说:“厥阴何也?歧伯曰:两阴交尽也。”以厥阴为尽阴,阴尽即欲阳生。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我国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成书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或为后人学习的必读本,视为中医的经典著作。 《伤寒论》是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做为辨证施治的纲领。《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现就《内经》《伤寒论》浅谈一下我们对少阳为枢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起源于《内经》六经分证,六经辨证是对伤寒某经病证的病因、病位、病性、正邪力量对比、病机、病势、预后的高度概括,伤寒六经实质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手足十二经脉和所连属的脏腑及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而言。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创造的六经辨证,是运用了一种"三分思维"的中国古代哲学方法,即在阴阳学说"二分思维"的基础上,再三分阴阳,将疾病的位置、阶段、过程、性质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组,太阳、少阴属表,阳明、太阴属里,少阳、厥阴属半表半里。太阳病属于表证、热证;少阴病属于表证、寒证。  相似文献   

8.
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论述《伤寒论》六经病篇所论之病脉征治,各有大法、源于本证,寓含于方,前后贯串,首尾相应,似分又合,方中有法,法外有法,运用自然,活泼玲珑。  相似文献   

9.
“烦躁”是《伤寒论》中常见的症状,《伤寒论》所述“烦躁”一症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进行分类,对不能归属六经的“烦躁”,则按六经变证归类.在证治上,六经的“烦躁”往往兼有本证的特点,而六经变证的“烦躁”则需分清寒热虚实进行辨证论治.在预后和转归上,若正盛邪退之“烦躁”是正能胜邪之佳兆;若邪盛正衰而见“烦躁”则预示着危重证.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六经病变均可出现下利,三阳病篇中,下利多见于兼证及或然证,病情多较轻浅,而三阴病篇中,下利多作为主证出现,病情多较危重。太阳下利包括太阳表证兼里证下利及太阳病变证之里证下利,前者既具有太阳表证,亦兼有他经或里证病变,后者为太阳病误治或已解,纯里无表之下利;阳明下利包括阳明兼他经下利及阳明本经下利;少阳下利主要是少阳兼他经下利;太阴下利未言及具体方证,病机主要为太阴虚寒;少阴下利包括少阴寒化、少阴热化及少阴阳郁证;厥阴下利主要为寒热错杂下利及厥阴热利。此外,少阴篇及厥阴篇均言及下利预后的判断,其要点在于判断体内阳气盛衰。  相似文献   

11.
提出六经的排列顺序既非“太阳—厥阴”,也非“太阳—少阴”,应以“太阳—太阴”为是。认为它不仅符合事物的表里阴阳属性、阴阳的互根消长转化规律及六经病的寒热表现,也为少阳为“游部”、太阴为“至阴”、厥阴“一阴至绝作朔晦”等争论不一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有人曾经倡导将《伤寒论》“六经”改为“六病”,这一提法,个人是赞同的。因为查遍张仲景《伤寒论》原著中并无“六经”两字,只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六病字眼,《伤寒论》原著的所有篇名,也都是“辨××病脉证并治”,故将“六经”改为“六病”,既符合《伤寒论》原著的本意,又避免了过去对伤寒“六经”实质的纷争、纠缠、误解。这一改动,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意义不凡,有所前进。伤寒六病辨证理论的创立,是张仲景对外感病的重大贡献,然而它并不是人为地臆造,而是建立在丰富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这一辨证理论  相似文献   

13.
川派名医蒲湘澄遵循《伤寒论》学术思想精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师古但不泥古,其所著《中医实验谈·卷八》以六经辨证为提纲,逐次分析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为病的本证、变证、兼证及救误之理、法、方、药,围绕伤寒病的诊治,蒲氏提炼六经病主症,鉴别相似症,提出六经病治疗方药,详述用药方义,重视方药煎服法。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一部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纲领,论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六经是全书的理论核心,辨证论治是全书的基本精神。 关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过专题论述,对于指导学习《伤寒论》都有所帮助。本文根据《伤寒论》原文及前人的阐述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总结为五个方面,即:一、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二、以八纲、八法作为辨证论  相似文献   

15.
六经是《伤寒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如何认识理解"六经"二字可谓至关重要。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是关于《伤寒论》方面的一本现代著作。文章是在读《思考中医》后,结合刘氏原著、古代经典和现代文献等,对六经本义的思考感悟,分别就太阳本义、阳明本义、少阳本义、太阴本义、厥阴本义、少阴本义进行分析,希望能深化对伤寒六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可是,前人对《伤寒论》六经的实质问题颇多争论。笔者通过学习,认为《伤寒论》六经的实质乃是指脏腑经络及其气化而言。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它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素问、热论》指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相似文献   

17.
(三)六经病循经传方面的两个疑问六经病是《伤寒论》对多种外感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所建立起来的六个病变阶段。每一经病证既标志着一定的病位,又有其各自病情病机的特殊性,彼此之间既有分割,复有联系。疾病由这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者,谓之“传经”,习惯上将疾病沿着《伤寒论》中六经排列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递相传变称“循经传”。后世和近代一些医家在这方面提出了两个疑问,争论不休。其一是:少阳应在阳明之前,还是应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中并无“提纲”字眼,可后人在研究《伤寒论》时,发现六经辨证论治中各有“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少阳之为病”、“太阴之为病”、“少阴之为病”、“厥阴之为病”。因其行文构思独特,哲理精深奥妙,故尔认为此即是六经辨证的提纲。由于仲景未明言直叙“提纲”,加上后人在研究时所持的方法、思路及角度不同,因此对“提纲”的认识也不尽一致。本文试将拙识浅析于次,并冀斧正。1 对六经提纲不同认识的回顾1.1 全面肯定六经提纲的作用 六经提纲学说的兴起,始于《伤寒来苏集》。柯琴在《伤寒论注》…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将阴阳三分,形成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一组名词,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等即以这组名词来命名;《素问·热论》在论述外感热病时,也将热病的进程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此三阴三阳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运气学说也借用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说明六气的变化。据王氏考察,在中医古籍里有29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大抵可以归纳为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日周期类、旬周期类、年周…  相似文献   

20.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主要辨证方法之一。六经辨证即太阳病辨证,阳明病辨证,少阳病辨证,太阴病辨证,少阴病辨证。厥阴病辨证。详而言之,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什么?辨证的实质是什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设398条是如何体现运用六经辨证的?六经辨证在各自所系病证中是怎样体现辨证精神的?六经辨证之间有没有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六经辨证之间是如何审明和辨清不同的证机相同的症状表现?于此试将拙识浅析于次。1 六经本证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