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 30只 ,随机均分为绿色荧光蛋白 (GFP)对照组及GDNF治疗组。采用改良Nystr m法经后路压迫大鼠胸段脊髓模型 ,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DC Chol和重组质粒 pEGFP GDNFcDNA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HE染色观察伤后 4周伤段脊髓残存组织的面积 ,采用斜板试验和运动功能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 1~ 4周 ,GDNF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GFP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伤后 4周 ,GDNF组伤段残存脊髓组织的面积大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脂质体介导GDNF基因体内转染能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伤区的坏死和萎缩 ,并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自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区,经培养、鉴定。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于伤后第7d移植NSC。实验分为3组:NSC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GDNF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1,3,5d,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化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7,14,28d GDN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SC在移植后可上调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内再生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脊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轴突分化因子Slit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规律,研究康复训练对损伤后脊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10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每组5只.以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从损伤后7天起,实验组分别进行1-4周活动平板训练,对照组不训练.训练结束时(即损伤后14、21、28、35天)分别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结合图像平均光密度分析观察大鼠脊髓内BDNF、Slit2以及GFAP的表达.结果:各不同训练时程后,大鼠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改善(P<0.05);训练后,大鼠脊髓内BDNF以及Slit2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0.05),GFAP的表达高峰延迟.结论:康复训练可能通过上调脊髓内BDNF和Slit2的表达水平,延迟星型胶质细胞的增生,使脊髓内神经元再生微环境朝有利方向变化来促进神经通路重建,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损伤脊髓皮质脊髓束再生的影响.方法:利用Nystr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蛛网膜下腔置管至损伤局部,连续1周给予GDNF.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顺行追踪技术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中丝(NF)免疫组化活性的变化来评价外源性GDNF对伤区皮质脊髓束和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脊髓损伤后4周GDNF治疗组GFA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NF标记轴突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皮质脊髓束部分再生并通过损伤区至远端0.5 cm.结论:外源性GDNF局部给药能减少胶质细胞增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皮质脊髓束轴突再生和神经骨架蛋白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和体质量的影响@宋海涛 @贾连顺 @陈哲宇 @沈强 @路长林 @强华&&&&&&&&  相似文献   

6.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应用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ECs)移植并联合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了(GDNF)对脊髓损伤的保护和促进再生作用。方法;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T8半横断损伤模型,将体外培养纯化的OECs植入脊髓损伤处,同时局部应用GDNF,采用斜板试验和BBB联合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技术评价OECs和GDNF对神经元存活和纤维再生的影响。结果:(1)OECs和GDNF联合应用时对皮质和红核神经元有逆行性保护作用;可促进脊髓下行传导束再生,肢体运动功能恢复,(2)OECs和GDNF联合应用组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最强,高于GDNF或OECs单用组。结论:联合应用GDNF和OECs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GDNF与甲泼尼龙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与甲泼尼龙(MP)对脊髓损伤组织细胞内游离钙及水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成对照组、GDNF组、MP一及GDNF+M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脊髓T13节段,蛛网膜下腔给予GDNF 20μl,尾静脉给予MP 30mg/kg,不同时间取伤段脊髓以Fura-2法测定细胞内钙[Ca^2 ]i及组织中水含量。结果:治疗组[Ca^2 ]i及组织中水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伤后24h[Ca^2 ]i及组织中水含量GDNF组>MP组及GDNF+MP组(P<0.01),MP组与GDNF+MP组无差异(P>0.05);伤后72h的[Ca^2 ]i水平,GDNF组>MP组>GDNF+MP组(P<0.05);组织中水含量GDNF组>MP组及MP+GDNF组(P<0.01);伤后7天[Ca^2 ]i的水平,GDNF组>MP组>GDNF+MP组(P<0.01);组织中水含量各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DNF、MP及其联合应用均能降低脊髓组织[Ca^2 ]i水平,减轻组织水肿,作用效果MP超过GDNF,MP联合GDNF治疗脊髓损伤能增强MP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唯物事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和GDN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T12脊髓,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NS和GDNF,分别取不同时间的伤段脊髓进行切片,应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中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结果:GDNF组较NS组ChE活性显著增  相似文献   

9.
江南凯 《海南医学》2011,22(17):118-12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在现阶段未取得较好的进展。随着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以及其修复机制的研究的深入,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脊髓损伤后几种常见的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相关表达情况以及在急性脊髓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食不同浓度锌对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0只雄性sD大鼠,建立Allen's SCI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锌喂养组和高锌喂养组。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损伤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BDNF表达的变化,BBB评分检测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高锌喂养组BDNF表达量在每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组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W脊髓HE染色显示高锌喂养组脊髓损伤减轻;术后各时间点,高锌喂养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和低锌喂养组。结论进食合适浓度锌可促进SCI大鼠BDNF的高表达,并明显改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GDNF mRNA在其向心端及脊髓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在其向心端及脊髓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在切断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后的不同时间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坐骨神经向心端及T12-L1段脊髓GDN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前,GDNF mRNA在坐骨神经及L12-L1段脊髓微量表达,切断后其向心端及T12-L1段脊表达逐渐减少,伤后1,7,14,28d分别减少10%,38%,45%,52%和20%,68%,80%,85%。结论:从骨神经切断后其向心端及T12-L1脊髓GDNF mRNA表达减少,推测是由于失去靶组织转运GDNF mRNA所造成,为外源性GDNF应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routine treatments of spinal cord injury are palliative in Practice at Present. Their goal is only to preventthe secondal injeq and 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n thepatients to adapt new life style under palalysis condition.The sprouting and the Plasticity of the neims in foe centlal nervous system (CNS) Of malnlnals has been ProVedll]. It is wen known that the neurntrOPhins facilitatethe renovation and regenerahon of the ne~ns in CNS after injuries. HoweVer the c~ive effect Of the 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在大鼠损伤疹髓内的表达规律,观察外源性BDNF对损伤脊髓的作用。方法:利用激光束描记位移的重力打击装置,制备可靠 的定量损伤模型;以直接法将带有BDNF基因表达框的复制制陷重组腺病载体直接转移至大鼠损伤脊髓,用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移有效性,并观察损伤轴突计量形态学改变,抽伤脊髓BDNFmRNA表达,BDNF和神经中丝(Neurofila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切断SD大鼠两侧坐骨神经,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大鼠L3-L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mRNA的表达。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前,GDNF mRNA在脊髓前角少量表达,坐骨神经切断后1天表达减少20%,4天减少40%,7天减少70%,14天后减少80%。结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DNF mRNA表达减少,是“细胞体-轴突-靶器官”轴质流中断所致,为应用外源性GDNF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大鼠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CI)后再生基因蛋白(Reg)-2的表达差异。方法3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轻伤组(致伤能量25g·cm)、中度损伤组(50g·cm)和重伤组(75g·cm)。各损伤组大鼠采用自制打击装置建立SCI动物模型,并于伤后1、3、5和7d采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检查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后7d处死动物,取损伤节段脊髓组织,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Reg-2mRNA和Reg-2的表达。结果各损伤组大鼠CBS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并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各损伤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g-2mRNA表达链和Reg-2阳性细胞数在各损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并且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各损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伤组Reg-2阳性细胞以神经元为主,而在重伤组以神经胶质细胞为主。结论SCI后Reg-2表达丌始升高.其表扶水平具有一定的损伤程度依籁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胶质瘢痕、轴突再生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ICR小鼠6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18)、莱菔硫烷组[5 mg/(kg·d)SFN,ip,n=18]、溶剂对照组(等体积玉米油腹腔注射,n=18).假手术组仅咬除椎板,余各组行脊髓夹伤术,制备脊髓夹伤模型.建模后1、7、14、21、28 d进行小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MS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建模后7d各损伤组小鼠脊髓GFAP、CSPG、P65表达情况,28 d后各损伤组GAP-43表达情况;ELISA检测建模后7d各组小鼠脊髓TNF-α、IL-1β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建模后7d各损伤组小鼠脊髓GFAP、CSPG、P65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BMS评分9分,各脊髓损伤组术后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28 d时单纯损伤组评分为(2.17±0.41)分,溶剂对照组(2.33±0.52)分,莱菔硫烷组(3.33±0.52)分,后者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各脊髓损伤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CSPG、P65表达增加,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较莱菔硫烷组更明显.术后7d莱菔硫烷组GFAP、CSPG、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低(P<0.05),术后28 d莱菔硫烷组GAP-4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建模后7d,莱菔硫烷组小鼠脊髓TNF-α、IL-1β表达较其余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莱菔硫烷可减轻小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后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脊髓内转移对神经根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神经根切断吻合模型基础上,通过显微注射法在立体定位仪上将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直接转移至大鼠神经根损伤部相应的脊髓腹角。术后1、3、7、14、28d利用DNA末端原位标记、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观察脊髓凋亡细胞、Caspase-3、bcl-2及iNOS表达的改变。结果神经根损伤诱导Caspase-3和iNOS的表达,触发运动神经元凋亡;AxCA-BDNF治疗后腹角运动神经元不但较少表达Caspase-3和iNOS,而且bcl-2表达增加,发生凋亡的细胞减少。结论AxCA-BDNF介导的外源性BDNF基因转染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xCA—BDNF抑制内源性的死亡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