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载方120首,方后多处记载了配合使用的服药饮品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整理这些特殊服药饮品,如中药汤汁、乳汁、酒、特殊用水等,总结了它们的作用及特色。发现卷下所载特殊服药饮品的使用特色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随证灵活配伍;因时制宜服用;尤重顾护脾胃。诸药与服药饮品的搭配,多根据病证、服药时令、患儿年龄及体质等不同,灵活变化,为儿科临床服药调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闫文娟  乔路阳  张林 《天津中医药》2023,40(9):1120-1125
通过整理宋金元时期的代表方书,对宋金元时期方剂的服药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该时期方剂的日服次数大多未作明确说明,在纳入研究的共5万余首方剂中,明确写明日服次数的仅4 126次,其中主要为日三服(63.2%),其次为日二服,若病情危重时或需要药力持续时,也有日四至六服,对于药性峻烈且含有毒性药物的方剂,也有日一服的服用方法。同时,研究发现该时期方剂的服用时间多为食前服(46.9%),多用于病位在下的疾病,而心系及眼科疾病等因其病位在上,则多采用食后服,一些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的疾病可于发病前服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现代临床使用宋金元方剂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收集山药方剂320首,以山药的服药时间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山药服药时间与功效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饭后"补脾,"饭后"或"临卧"服用补肺益肾,"空腹"固肾。结论:服药时间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后人称之为“经方”。“经方”不仅理法精当,配伍谨严,而且服用方法也有一定的法度和极其严格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按照方剂的效能和所治疾病的病机选择服药时间《伤寒论》和《金匮》共载方三百余首,虽然绝大部分未注明服药时间,但从注明的十余首中可以看出,它的服药时间完全是根据本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服法也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服法的适当与否对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医圣张仲景对这方面非常重视,总是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所用方剂的作用针对性的采用了适宜的服法。这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在每首方剂的后面都注明该方的服法。张仲景在两书中创造了丰富的服药方法。笔者加以整理分析,以供临床应用和医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在中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辨证精细,详述了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其中运用去滓再煎方法的有7首方剂。通过对7首去滓再煎方剂的药味、组方配伍、临床应用及煎煮服用等方面分析,了解7首方剂的特点,进一步探究去滓再煎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药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剂为切入点,用文献学等方法,从近百本中医古籍、10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1079首方剂,对其按气、血、阴、阳及五脏进行了分类整理,在1079首方剂中其使用中药378味,20类,其中补虚药最多,为100味且使用频率较高,在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补脾、补肾占优势,说明补虚药在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筱军  周永学 《四川中医》2006,24(10):107-108
服药方法对组方配伍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方剂配伍的一部分,一般为方剂中的佐使药。本文以历代知名方剂服用方法为例,分析了服药方法对方剂配伍及疗效的影响。最后指出,在方剂配伍的研究中,其服药方法不可忽略。如何选择送服中成药的特定药味,也是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绝不是用温开水送服就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 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方剂,根据方剂信息建立Access数据库,统计方剂中药物使用频率并应用假设检验与关联规则对前30味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352首方剂,包括痛风78首、历节173首、行痹101首.3种方剂中均以当归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每种方剂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类的高频药物是:痛风方剂中的苍术、黄柏和熟地黄,历节方剂中的麻黄和芍药,行痹方剂中的地龙.前30味高频药物主要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利水化湿药、温里药、熄风通络药、清热药、其他,其中补虚药在痛风和历节中使用最多,活血化瘀药在行痹中使用最多.3种方剂支持度>10%、置信度>70%的药对共有11对.结论 补虚、活血化瘀、解表和祛风湿药物在痛风、历节、行痹方剂中使用比例均较高,痛风和历节更注重补虚,行痹更注重活血化瘀,3种方剂用药相互交叉且有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方剂趣味歌诀与传统方剂歌诀对中医类专业学生方剂忆记效果的影响,探讨更好的适合方剂记忆的方法。方法:选取教材上重点方剂90首,试验组参照方剂趣味歌诀学习,对照组参照教材上提供的传统方歌学习,然后通过2次笔试测试两组学生对方剂组成、功效、主治的掌握情况。结果:第1次测试中试验组的同学平均掌握方剂组成89首、功效82首、主治85首,对照组的同学平均掌握方剂80首、功效84首、主治86首;第2次测试中试验组的同学平均掌握方剂组成74首、功效58首、主治59首,对照组的同学平均掌握方剂71首、功效77首、主治78首。第1次检测:试验组的组成部分记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记忆有效率,功效、主治方面两组记忆有效率基本一致;第2次检测:试验组组成部分记忆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功效、主治方面记忆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试验组。结论:传统方歌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记忆远期效果优于趣味歌诀,而趣味歌诀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医类学生记忆方剂药物组成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歌,记忆近期效果较好,提高方剂记忆效果应取长补短两者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温病条辨》三焦辨证下温热类病证药物使用规律和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治疗温热类病证的方剂,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Excel及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温病条辨》治疗温热类病证用药规律.结果:对上焦32首方剂,中焦31首方剂,下焦30首方剂进行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中药饮片汤剂的成本效果比。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零售价格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文献研究收集良附丸等6首临床常用方剂的临床疗效数据,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对良附丸等6首方剂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对比两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值。结果6首方剂中有4首的中药配方颗粒剂的成本-效果比值较中药饮片的低,有2首的中药配方颗粒剂的成本-效果比值较中药饮片略高。结论不考虑中药煎煮成本,在临床疗效接近的情况下,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成本高于使用中药饮片,如加入煎煮成本,则部分方剂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成本较使用中药饮片低。  相似文献   

13.
<正>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记载的112首方剂中,使用药物不超过90味,但其中约有七分之一是大多数家庭厨房里的常备食品,值得研究。兹将其中的一部分列举如下。1姜《伤寒论》所载方剂中共有59首使用了姜,占52.68%,其中37首使用了生姜,占33.04%;22首使用了  相似文献   

14.
本书共收载方剂788首,其中新增补652首,涉及内、外、妇、儿、眼、口腔等科疾病。成药占方剂的>80%,送服剂种类计有140余种,解决了成药运用随病证配伍加减问题;引用名方时进行了剂型、煎煮方法、服用剂量的调整,载煮散汤剂100余首,重视方剂配伍间的比例;君、臣、佐、使以目的论,不必悉具;强调因时加减、因时服药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有代表性的中医医籍、方书中遴选出531首经典名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方剂名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经典方剂命名规律进行总结与提炼。研究表明,方剂的命名离不开药材、功效、药味、剂量、颜色、服药时间、文化等几种最为相关的命名因素,其中药材与功效是方剂命名的重中之重,对经典名方命名规律的研究可对新时期中药新药命名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剂为切入点,用文献学等方法,从近百本中医古籍、10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1079首方剂,对其按气、血、阴、阳及五脏进行了分类整理,在1079首方剂中其使用中药378味,20类,其中补虚药最多,为100味且使用频率较高,在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补脾、补肾占优势,说明补虚药在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致瘀剂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收集了10余首致瘀方剂,其临床运用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剂后,能增强质稀或难以凝聚或出血不止的血液之“浓、粘、凝、聚”的理化特性。对其今后的工作等谈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方剂中记载治月经不调证的方剂有十首之多。如何掌握要点进行区分,这不仅对深入理解其中的每首方剂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每首方剂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治月经不调的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四物汤、胶艾四物汤、归脾汤、八珍汤、固冲汤、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的三首建中方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创立了建中法。该法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颇具价值。而历代医家多分别对其三首方剂进行探讨,作为建中法的专门论述则属少见。即便是对其方剂的探讨,也存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实现方剂疗效最大化,而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最小化。方法:对传统CC双聚类算法进行优化,并使用优化算法对中医方剂剂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研究在筛选的149首与中医治疗抑郁症相关的方剂及其剂量的基础上,形成63个方剂剂量子矩阵,每个子矩阵表示不同药物在不同方剂中所含剂量的参考值。结论:优化的CC算法可以有效地排除中医剂量原始矩阵中0值的干扰,避免输出没有价值的0值子矩阵,可以有效分析出不同药物在抑郁症相关的不同方剂中的使用剂量参考值,为医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