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青年脑梗死63例临床资料,总结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其中8例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63例中男51例,女12例;发病年龄22~36(29.8±3.4)岁;多为日间发病,主要表现为肢体乏力、构音困难、饮水呛咳、肢体麻木、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晕。本组55例主要以肢体乏力、构音困难、肢体麻木、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晕等就诊,经详细问诊、系统查体、及时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8例误诊患者因频繁发作短暂性右侧肢体乏力症状突出并伴昏倒,外院接诊医师经问诊、简单查体后考虑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再发,入我院后经颈动脉彩超、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检查确诊。本组确诊后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6例遗留轻微肢体功能障碍。结论青年脑梗死男性多于女性,多在日间发病,常表现为肢体乏力、肢体麻木、头晕、记忆力下降、头痛等,影像学检查示椎基底动脉系统或颈内动脉系统不同程度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误诊情况时有发生,当接诊医生遇及以四肢乏力、麻木、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就诊者,应提高警惕性,考虑到本病可能,必要时行CT、MRI、MRA等影像学检查,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三例误诊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原因,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 年收治并误诊的3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分别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持续性中上腹部钝痛入院;查体左侧肢体无力伴头晕,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及胸背部疼痛;分别误诊为心肌梗死、脑梗死及急性胃肠炎,后经增强螺旋CT检查方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掌握其病理基础和病理生理特点,及时行增强螺旋CT、MRI、主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脑梗死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8例小脑梗死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首发症状为单纯眩晕、头晕或眩晕并呕吐、头痛、言语不清、偏侧肢体不利或麻木.本组误诊率22.8%,分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功能性头痛、腔隙性脑梗死、消化道出血,17例病后24小时内行头CT检查示未见责任病灶,后经复查CT或行MRI检查确诊为小脑梗死.结论:对于头痛、头晕或眩晕伴或不伴呕吐者应警惕小脑梗死,及时行头颅CT或MRI检查助诊.  相似文献   

4.
取栓加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外科急症,如诊断延误,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截肢乃至死亡之严重后果。我院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围手术期药物溶栓、抗凝治疗10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除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坏死而死亡外,余均获痊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临床表现均有典型的突发性患肢疼痛,麻木,皮温降低,皮肤苍白或暗紫,但无水泡发黑等明显坏死现象,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小腿及足部皮肤感觉、痛觉迟钝或消失。3例尚存足下垂。2例入院前3~4小时有再度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误诊及延误诊断的原因.方法:对12例因腘动脉损伤误诊及延误诊断导致截肢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延误诊治,其中1例伤后未及时就诊,6例首诊医生对骨折脱位合并血管损伤缺乏警惕,未动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变化,3例对足趾皮肤感觉判断失误.2例误诊为骨筋膜室综合征.12例均经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腘动脉损伤并远端动脉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及动脉造影检查有助于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修复血管损伤可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于博  闫也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3):263-264
目的分析脊髓血管畸形的误诊原因,以提高本病诊断水平。方法对3例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3例以步态不稳、步行困难或肢体无力就诊,2例病初误诊为周围神经病,1例误诊为动脉硬化闭塞症,给予相应治疗效果欠佳。经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脊髓血管畸形,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结论脊髓血管畸形预后差,如能在脊髓功能未完全丧失之前及时诊治,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醒临床医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治(附18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之一,是脱落栓子随血液-循环停留在口径与栓子大小相似的动脉内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受累动脉供应的组织产生缺血或坏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30~75岁,平均56岁。临床表现:肢体突发疼痛、苍白或发钳、瘀斑、发冷、麻木,动脉搏动减弱、消失和皮肤温度低、甚至冰凉。发病原因:风心病并房颤6例,冠心病并房颤4例,动脉硬化2例,高凝血症1例,动脉插管术后1例,风心病换瓣术后互例,原因不明3例。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7例VTE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TE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肺炎、胸膜炎、COPD、脑血管病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结论 对诊断为肺炎、胸膜炎、COPD的患者,若有无法解释的气短、胸痛、头晕、下肢肿胀疼痛等,应考虑VTE,及时进行下肢深静脉彩超,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9.
介入医学、器官移植的兴起和发展在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 ,医源性血管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血管再狭窄亦随之发生 ,这也是治疗的远期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血栓形成 ,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血栓形成的机制及临床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实验组 75例为发病 5日内 ,未经任何治疗 ;临床表现及血管超声多普勒确诊为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6 0例 ,肢体动脉栓塞者 15例 ;男 4 0例 ,女35例 ;年龄 32~ 71岁 ,平均 5 6 .6 7岁。正常对照组 10 0例为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及…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血管栓塞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病情危重的急症。因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且该病缺乏简便、特异的确诊手段,从而易于延误治疗。尽早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笔者收集了1996~2004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我院收治的6例资料完整的肠系膜血管栓塞病例,回顾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36~78岁,平均61.5岁;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其中1例并发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4例;螺旋CT证实者4例,其中手术确诊2例,手术证实者2例。2.临床表现:4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急性起病,以…  相似文献   

11.
魏文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638-4639
目的 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误诊原因.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48例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误诊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小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及男性患者.小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或漏诊率高.结论 熟悉小脑的解剖结构,及时进行头部MRI检查,对了解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诊断、防止误诊或漏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例脊髓型颈椎病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年前首次脑梗塞,遗留左侧肢体乏力。本次以"左侧肢体乏加重1月"入院,完善颅脑MR后考虑"急性脑梗塞",按卒中治疗肢体乏力症状反见加重。进一步查颈椎MR提示脊髓型颈椎病,转骨科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脑梗死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容易误诊,尤其是先有脑梗死后发生脊髓型颈椎病,此时脊髓型颈椎病所引起的症状容易被脑梗死相关症状所掩盖,须及时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气管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支气管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下病变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 结果 临床表现5例为咯血,1例为胸痛。支气管镜下5例见管腔内光滑突起病灶,1例见黏膜下血管扭曲分布。5例经支气管镜及支气管动脉造影诊断,1例经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术后病理诊断。4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其中1例栓塞后行肺叶切除术,1例在支气管动脉造影下以立止血注入畸形支气管动脉,1例内科止血治疗。 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咯血和(或)支气管镜下见到管腔内光滑突起时,应考虑支气管Dieulafoy病可能,支气管镜下谨慎活检。及时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可诊断。支气管动脉栓塞和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肺叶切除术可根治。

  相似文献   

14.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避免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误治。方法 对 4例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中 3例因未及时诊断治疗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结论 引起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缺乏认识。建议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肢体急性动脉栓塞血管内超声溶栓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肢体急性动脉栓塞 ,过去内科行溶栓治疗效果差。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90年代血管内超声溶栓术迅速发展起来 ,我院于 1999年开始首次采用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肢体急性动脉栓塞 5例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对血管内超声溶栓术患者的护理观察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5 6~ 6 7岁。患者突然出现肢体剧烈疼痛、苍白、无脉、麻木、发绀等症状 ,并且逐渐加重 ,经肢体动脉造影证实 4例下肢动脉分叉处栓塞 ,1例为桡动脉分叉处栓塞。1.2 方法经股动脉穿刺 (健侧 ) ,插入 8F动脉鞘管 ,先行动脉造影 ,…  相似文献   

1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临床表现各异,体征不典型且多变,随着诊断技术及临床重视程度的提高,本病检出率逐渐升高,但误诊率仍较高。2004—2013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CVST文献共95篇,累计误诊病例674例,涉及误诊率文献29篇654例,误诊例数284例,误诊率43.43%。误诊范围涉及53种疾病,其中前4位误诊疾病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炎。主要误诊原因为经验不足而缺乏对该病的认识、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和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共438例误诊病例描述了误诊与疾病转归的关联,其中382例(87.21%)未因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提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CVST的认识,对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视力丧失者应考虑本病可能,及时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仔细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临床表现类似脑梗死的糖尿病急症误诊为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正确性,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2001-07/2008-12共收治临床表现类似脑梗死的糖尿病急症误诊为脑梗死16例,分析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误诊16例,11例症状缓解,5例死亡。结论:正确认识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症的神经系统表现,及时检测血糖,有助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九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常见误诊原因,提高AD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7月我院病初误诊的9例AD临床资料,分析AD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9例AD中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例,胆结石、肾结石、脑梗死及胸膜炎各1例.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痊愈,8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其中5例症状缓解出院,3例死亡.结论:AD起病急,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及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应掌握A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肢体血管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用Fogarty导管对54例血管栓塞进行取栓术,配合肢体挤压、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结果:12例动脉栓塞的肢体血运恢复,功能恢复良好;1例动脉栓塞术后效果欠佳,需反复3次取栓;41例静脉栓塞的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配合肢体挤压、溶栓、抗凝等方法治疗肢体血管栓塞,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低血糖症误诊为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误诊为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例误诊为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老年人低血糖症开始均被误诊为脑梗死,经及时诊断、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老年人低血糖症有时以酷似脑梗死临床表现为主,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