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不同等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30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分组:(1)吸烟组;(2)饮酒组;(3)高脂血症组;(4)有糖尿病病史组;(5)肥胖组;(6)有心血管家族史组;(7)高龄组.结果 在1级高血压组中,肥胖者与高脂血症者较多,在2级高血压组中,肥胖与高脂血症者较多,在3级高血压组中肥胖与家族史较多.结论 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最密切,是高血压最危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丽娜  王金立 《中外医疗》2012,31(15):70-71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4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5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等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为主要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为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有效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30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分组:1)吸烟组;2)饮酒组;3)高脂血症组;4)有糖尿病病史组;5)肥胖组;6)有心血管家族史组;7)高龄组。结果在1级高血压组中,肥胖者与高脂血症者较多,在2级高血压组中,肥胖与高脂血症者较多,在3级高血压组中肥胖与家族史较多。结论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最密切,是高血压最危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肥市庐阳区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合肥市庐阳区2020年7-9月有完整病历记载或可以联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 183例。将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列为糖尿病组,共654例;将无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列为无糖尿病组,共2 529例。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分析高血压患者出现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既往有69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占比10.55%;无糖尿病组既往有153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占比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有吸烟史、饮酒史、肥胖患者比例均高于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饮酒史、吸烟史、家族史均是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肥胖、饮酒、吸烟、糖尿病家族史是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年问83例脑卒巾患者(卒中组)的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家族病史)及不良嗜好(吸烟、饮酒)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并与同期在门诊体检的健康中青年(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为中青年啮卒中最危险的因素,发病率达57.8%,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均为发病因素,48.2%的患者有吸烟饮酒史,约35%的患者有家族史及高脂血症。卒中组的主要伴随疾病及相关因素所占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问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均为可于预因素,脑血管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校中青年教师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校中青年教师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为积极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几所高校近15年来195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短暂脑缺血发作、家族病史)及不良嗜好(吸烟、饮酒、熬夜)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血压为中青年教师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发病率达59.5%,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均为发病因素,约40%患者有家族史及吸烟饮酒史。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均为可干预因素,对于脑血管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坝上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张家口坝上地区城乡居民缺血性卒中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同时选取无卒中病史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调查分析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纤颤、吸烟、酗酒、肥胖等多种因素。结果:病例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血脂异常、腹型肥胖、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纤颤、吸烟、酗酒、腹型肥胖与脑卒中独立相关。结论:张家口坝上地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腹型肥胖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SMI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病率为6.4%~22%,而非糖尿病患者SMI的发病率为2.5%~11%。 年龄大、肥胖、合并外周动脉或颈动脉阻塞性疾病者多发;具有≥2个冠心病危险因子(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冠心病家族史、24小时尿白蛋白〉30mg)者多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青年与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比分析,为降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5~45岁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2例为青年组,65~89岁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为老年组,分析患者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族史、脑血管畸形、心房纤颤、大动脉炎等。结果:青年组患者中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族史、脑血管畸形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纤颤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年脑梗死要重视一级预防,对危险因素尽早进行干预,多运动、定期检查和早期预防;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艳彩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149-149,15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7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冠脉造影的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及冠心病家族史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观察组中无痛性心绞痛史、高血压、高血脂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无痛性心绞痛史,其冠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维吾尔族(维)、汉族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胰岛功能、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新疆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共537例,分析比较两民族间一般临床资料、胰岛功能、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差异。结果 ①在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维族腰围(waistline,W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高于汉族(P<0.05),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尿酸(uric acid,UA)、降压及降脂药物的应用低于汉族(P<0.05),而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D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Cr)、吸烟史、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糖代谢水平方面,维族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 cell function, HOMA-β)均高于汉族(P<0.05),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糖尿病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检出率方面,维族血脂异常、肥胖的检出率高于汉族(P<0.05),脑血管病的检出率低于汉族(P<0.05)。结论 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维族存在胰岛素抵抗;汉族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且糖尿病合并症及并发大、微血管病变的检出率偏高。  相似文献   

12.
背景 综合管理对降低2型糖尿病人群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便于社区全科医师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全科医师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3-8月在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既往病史中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人群(n=1 627)的体检资料。依据《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中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2)-1〕和糖尿病肾脏疾病组〔eGFR<60 ml•min-1•(1.732)-1〕。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血压、体质指数(BMI)、腰围、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尿蛋白定量(U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27例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104例(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占6.39%。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年龄、腰围大于单纯糖尿病组,收缩压(SBP)、BMI及高血压史发生率、高脂血症史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舒张压(DBP)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LDL-C、HDL-C低于单纯糖尿病组,SUA、UP阳性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年龄〔OR=1.171,95%CI(1.133,1.211)〕、高血压史〔OR=1.892,95%CI(1.070,3.344)〕、高脂血症史〔OR=1.719,95%CI(1.077,2.742)〕、SUA〔OR=8.962,95%CI(5.490,14.629)〕、UP〔OR=8.087,95%CI(4.145,15.779)〕、中心型肥胖〔OR=2.457,95%CI(1.616,3.736)〕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SUA、UP、中心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要加强对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同时建议将UP检测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监测指标体系中,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13.
卢云甫 《黑龙江医学》2012,36(7):495-497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的变化。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和数据采集。结果 275例患者中,男156例,女119例。患者的发病年龄由2009年的53.3岁±12.5岁,下降到2011年的51.3岁±15.3岁。体质指数:男性从2009年的25.33 kg/m2±3.25 kg/m2增加到2009年的26.15 kg/m2±3.40 kg/m2;腰臀比≥0.90(男性)或≥0.85(女性)的异常率分别从2009年的72%、71.3%和73.6%增加到78.5%、83.4%和82.8%;空腹血糖和HbAlc分别由2009年的9.0 mmol/L±2.5 mmol/L降低到2011年的7.5 mmol/L±1.4 mmol/L;三酰甘油(TG)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的变化;血压各年无显著性变化;脑血管病变患病率由2009年的12.6%增加至2011年的24.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由2009年的38.2%下降至2011年的30.3%;肾病患病率由2009年的32.6%上升至2011年的34.7%;心血管并发症由2009年的27.1%增加至2011年的42.5%;神经病变患病率由2009年的61.8%下降至2011年的52.7%;糖尿病足患病率由2009年的8.1%下降至2011年的5.2%。结论在2009~2011年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呈现逐年增多,血糖、血压有所下降,三酰甘油上升;视网膜病变下降、肾病无明显的变化,心脑血管并发症患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蛋白、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铁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5例,其中体质量正常者43例(正常体质量糖尿病组,B组),肥胖者42例(肥胖糖尿病组,D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6名,其中体质量正常者(对照组,A组)及肥胖者(单纯性肥胖组,C组)各43例,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内脂素和铁蛋白、铁调素、sTfR水平。结果4组研究对象血清内脂素与铁代谢指标铁蛋白、铁调素、sTfR均无明显相关性(r=0.111,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铁代谢指标铁蛋白、铁调素、sTfR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5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方法,89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纳为高尿酸血症组(HUA组),余411例病人纳入正常血尿酸组(NUA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UA组病人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肌酐均高于NUA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NUA组,男性比例、合并肥胖、吸烟、饮酒史及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饮酒为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为保护性因素(P < 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加重2型糖尿病病人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肾功能损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饮酒是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Neuropathy and nephropathy are two most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lbuminuria and neuropathy has been found to be associated in patients with long standing diabete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rofiles of proteinuria and neuropathy have been studied in newly diagnosed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determine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e studied 100 newly diagnosed ce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sence and type of neuropathy was assessed clinically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ly. Albuminuria was detected by morning spot sample for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estimation. Results were analysed using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21 patients (21%) had proteinuria and 31 (31%) had neuropathy. Both were present in 16% patients and absent in 64% case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neuropathy and proteinuria among study subjects was 36%. Isolat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was found in 9% patients, isolated autonomic neuropathy was found in 7% patients, and both were present in 15% cases. Proteinuria was mostly micro-albuminuria (90.5%). Occurrence of albuminuria and neuropathy has been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age. Concurrence of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albuminuria has been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presence of neuropathy as well as nephropathy is common in newly diagnosed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oth these complication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age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longer duration of undetected diabetes among them. Concurrence of neuropathy and nephropathy found i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go hand in han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提早干预及延缓疾病的进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量表对莆田市附属医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焦虑现状,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23%的患者有焦虑存在。单因素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痛史、糖尿病并发症、子女陪伴、合并其他慢性病、是否参加集体活动。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焦虑与糖尿病病史(OR=3.604,95%CI=1.405~9.246)、糖尿病并发症OR=(3.782,95%CI=1.325~10.796)、子女陪伴有关(OR=3.938,95%CI=1.183~13.105)。结论随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出现,子女的陪伴减少,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30例),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并对各组间Hcy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Hcy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并发症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高Hcy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明显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张力  付瑶  牟少静  李艳春 《吉林医学》2010,31(28):4872-4873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病变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比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A组)与未发生外周血管病变患者(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肥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及脑卒中的概率也相似。A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B组,多有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较B组患者高,其他并发症包括冠心病、神经病变发生率较B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多种因素、多种慢性并发症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危险因素之一时,即应警惕发生外周血管病变的可能,监测相关指标,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20.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30例),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并对各组间Hcy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Hcy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并发症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亦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Hcy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明显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