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实施暴力、遭遇暴力和目击暴力3个角度来编制中学生暴力行为量表(MSSVB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编制题项.同时从实施暴力、遭遇暴力和目击暴力三方面收集信息,要求被试以实施者、受害者、目击者3个角色分别作答.进行3次取样,用第1次预测样本(n=670)进行初步的项目分析和因素探索,用第2次预测样本(n=507)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正式施测样本(n=1207)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度和效标效度检验.从正式施测样本中抽取47名学生间隔1周后重测.采用暴力遭遇问卷(LEQ)和Buss-Perry攻击问卷(BPAQ)作效标.结果:MSSVBS包含心理暴力和躯体暴力两个分量表(各22题),其中心理暴力包括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性骚扰和权利侵犯;躯体暴力包括攻击他人、自虐行为、自杀意念与行为和极严重暴力.两个分量表经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模型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RMSEA<0.08,NFI >0.9,NNFI >0.9,CFI>0.9);MSSVBS得分与LEQ和BPAQ得分呈正相关(r=0.43、0.33,均P<0.001).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2和0.80,重测信度分别为0.82和0.79.结论: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暴力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用于测量我国中学生的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与行为问题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3620名随机选择的农村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调查和行为问题评定分别采用WHO暴力遭遇调查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自陈量表(CBCL)。结果:3620名被调查的农村中学生,1225人(33.8%)在过去一年中经历过暴力遭遇;农村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3%(519/3620),暴力遭遇组行为问题检出率(22.4%)高于非暴力遭遇组(10.9%)(2χ=99.21,P<0.01),各行为问题因子,包括社交退缩、躯体诉述、焦虑抑郁、交往不良、思维问题、注意力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自我身份等9个因子,暴力遭遇组检出率均高于非暴力遭遇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将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人口学因素、家庭背景、个人学习成绩等作为控制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有关的行为问题因子,为躯体诉述、交往不良、思维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等因子。结论: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者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暴力遭遇者,暴力遭遇与其自身的行为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暴力视频游戏对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的内隐攻击性的短时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2×2完全随机设计,以119名女性在校学生为被试,其中中学生62人(年龄为14-18岁),大学生57人(年龄为19-22岁).用IAT对内隐攻击性进行测量.结果:①短时间接触暴力视频游戏会增加个体的内隐攻击性.②性别和游戏存在交互作用:对于女中学生来说,暴力视频游戏对她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女大学生,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她们的内隐攻击性.结论:短时间接触暴力视频游戏对不同年龄女性内隐攻击性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拟从校园被欺凌和羞耻感两个方面来探究非自杀性自伤,旨在讨论①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人口学差异情况;②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③羞耻感在校园被欺凌与非 自杀性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初中生338名,以中学生羞耻感量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被欺凌分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行为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以SPSS 23.0,Process组件及Amos 23.0作为数据分析工具.结果:①非 自杀性自伤在性别上存在差异,表现为男生非 自杀性 自伤得分比女生低(t=-2.478,P<0.05).校园被欺凌行为在亲密伙伴个数上存在显著差异(F=5.478,P<0.01);羞耻感在性别(t=-3.949,P<0.01),是否为独生(t=2.093,P<0.05)以及亲密伙伴个数(F=5.765,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②校园被欺凌行为,羞耻感与非 自杀性自伤呈显著正相关(r=0.304,0.384,0.355;P<0.01);③羞耻感在校园被欺凌行为和非自杀性自伤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53.85%.结论:①校园被欺凌行为以及羞耻感能正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②校园被欺凌行为能通过羞耻感间接影响非 自杀性自伤;③校园被欺凌行为可以正向预测羞耻感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婚姻关系中严重躯体暴力行为的个人-家庭-社会综合因素,为家庭暴力的预警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咸阳选取93名施暴者和92名无暴力者,采用自编调查表、冲突策略量表简版(CTS-2)、儿童期虐待问卷(CTQ)、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评定婚姻关系中严重躯体暴力行为的个人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是否酗酒、是否违法乱纪、人格障碍诊断情况)、家庭因素(儿童期虐待、是否目睹父母动手、夫妻权力分配、是否有经济压力)和社会因素(伴侣角色认知、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结果:施暴组酗酒、违法乱纪、人格障碍诊断高分者的比例均高于无暴力组(22.6% vs.6.5%、12.9% vs.4.3%、65.6% vs.45.7%,均P<0.05);施暴组CTQ的情感虐待、身体虐待得分均高于无暴力组[(8.3±2.3)vs.(6.5±2.2)、(7.7±3.0) vs.(6.0±2.3),均P<0.05],目睹父母动手、夫妻一方专权、有经济压力比例均高于无暴力组(78.5% vs.44.5%、57.0% vs.15.2%、44.1% vs.20.7%,均P<0.05);施暴组伴侣角色认知、对家庭暴力认知的得分均高于无暴力组[(19.9±7.2) vs.(15.8±4.8),(15.8±6.9) vs.(13.2±3.9),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有目睹父母动手、酗酒、违法乱纪、经济压力、夫妻一方专权、人格障碍诊断高分、伴侣角色认知高分、情感虐待高分情况的个体,发生严重躯体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更高(OR=1.30~16.19).结论:本研究提示,严重躯体暴力行为与个人特点、家庭环境和社会性认知的各层面综合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暴力预防和应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行为报道时常见诸报端,高校校园暴力问题不可忽视,虽然是一桩桩个案,但性质恶劣,危害性极大,值得关注,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预防和控制大学生暴力行为发生原因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1校园暴力的界定及其现状1.1校园暴力的概念:从广义看,校园暴力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学生之间相互实施的暴力,二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学习动力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学生学习动力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学习动力因素测验(KKT)对1186名中学生测试.结果 ①中学生整体适应较好,但其适应水平还需改善.问题主要集中在考试焦虑、欲求水准等方面;②学校级别、年级对学生的考试积极性、学习热情、学习毅力影响显著;③性别差异对学生的考试焦虑、学习毅力影响显著.结论 中学生学习动力适应很好,学校级别、年级和性别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恋爱暴力现象在大学生情侣中普遍存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不少大学生是恋爱暴力的经历者或目击者。事实上,恋爱暴力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造成很大危害,大学生又是祖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代表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的探究迫在眉睫。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恋爱暴力的研究比较少并且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主要汇集在恋爱暴力行为的现状调查上,对其影响因素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在高度概括总结大学生恋爱暴力现状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索其影响因素,从而能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恋爱暴力行为防患于未然,引领大学生恋爱朝着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社会生态理论为基础,了解湖南省中学生受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多水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4~7月在湖南省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合计纳入7142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结合中文版Olweus儿童欺凌问卷和班级感知环境问卷而设计的自制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湖南省中学生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为17.9%,传统欺凌占17.7%,网络欺凌占2.9%,同时遭受传统和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为2.7%。三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男生、非完整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经常玩暴力游戏学生、农村地区学校学生是中学生受校园欺凌的危险因素,班级中学生感知班级环境得分越高和学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中学生受校园欺凌的保护因素。结论:应以男生、非完整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和经常玩暴力游戏学生为重点监护对象,全方位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10.
调查并了解医学院校护生恋爱状况及恋爱暴力发生情况,为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干预提供一定依据.用现况研究的方法,整群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的1018名在校护生为调查对象,对其恋爱、恋爱暴力行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恋爱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及其特点.结果显示:1018名医学院校在校护生中41.6%的护生有恋爱经历.男生的平均恋爱次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