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病毒性丁型肝炎的红细胞免疫 .[方法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实验、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试验的方法检测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红细胞免疫 .[结果 ]10 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标志物总感染率为 2 5.0 0 % ,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时丁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 ;慢性丁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3b受体花环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且慢性丁型肝炎患者C3b受体花环率较慢性乙型肝炎组下降 .[结论 ]红细胞免疫参与丁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并且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与临床症状的慢性化、恶性化有密切联系 .  相似文献   

2.
杜耀民  邹为民 《广东医学》1997,18(5):297-298
对我院感染科的1991例成年急性肝炎进行了甲、乙、丙、丁、戊和康型肝炎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表明:44.5%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6.2%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12.0%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另外,18.9%为2种或2种以上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感染的比例较高,同时还发现了2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提示广州地区仍然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情况与比较多见,并出现了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黄凤照 《广东医学》1997,18(12):822-823
对431例各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中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4.6%(20/431)。20例丁型肝炎患者其血清标志物HD-Ag,抗-HD-IgM及抗-HD的检出率分别为60.0%,70.0%,及15.0%,乙肝与丁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其乙肝复制指标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单一乙肝感染者(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肝病患者74例,观察不同临床分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出率。结果:本组共检出丁型肝炎(HDV)患者9例,占乙型肝炎病毒(HBV)12.16%。慢性乙型肝炎检出4例。4组HDV感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DV感染者CD4/CD8均高于HDV非感染者,感染与非感染异常率对比,P<0.05。结论:乙肝患者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可能与HDV重叠感染有关,因进一步做HDV标志物检测,以更好应对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利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成人急性肝炎中以乙型肝炎所占比例最大,占37.16%;其次甲型肝炎占18.92%,另有18.24%为非甲~庚型肝炎。结论 庚型肝炎病毒存在明显的重叠感染,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65例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病原学分型进行分析,确定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5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12例;非甲非乙型肝炎42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和CMV病毒感染1例。发现Delta病毒感染及重叠感染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我院431例各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中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4.6(20/431);20例丁型肝炎患者其血清标志物HD-Ag、抗-HD-IgM及抗-HD的检出率分别为60.0%、70.0%及15.0%;乙肝与丁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其乙肝复制指标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单一乙肝感染者(P<0.05)。  相似文献   

8.
总结160例60岁以上老年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毒类型,并与100例20~35岁年龄组肝炎进行对照。近年老年性肝炎组有以下特点:①仍以乙型肝炎为主(占33.8%);丙型及戊型肝炎各占23.2%及16.3%,较青年组多见;②重叠肝炎病毒感染多(28/160例,占17.5%),占老年组重症肝炎32.1%。重叠感染中慢性肝炎基础以乙型肝炎为主,丙型肝炎少见,重叠感染中急性肝炎以戊型及丙型多见;③临床类型以急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多见;急性肝炎中以戊型肝炎为主,而慢性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以乙型肝炎为主。④丙型肝炎中86.4%及重叠感染中42.9%有输血制品或(和)手术史。  相似文献   

9.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RNA 病毒。它需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存在方能复制。因此,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可以混合或重叠感染。并且是肝炎病情加重和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我国各地的资料报告不尽相同,差异较大。广州地区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别也较大,为了研究广州地区 HDV 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与治疗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病原学角度,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程绝大部分呈急性经过,鲜有慢性患者;丁型肝炎的病原体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性病毒,只能存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中。因此,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就主要集中在乙型和丙型肝炎,不仅仅因为这两种肝炎的流行强度大.而且还因为这两种肝炎迁延不愈,最终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因此,在本期专题论坛栏目中重点论述了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防治。2004午和2005年,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发布的《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中国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防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将国际、国内有关丁型肝炎研究的进展与动态简报如下: 1.流行病学:现已证明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是全球性的,各地都有报道,但感染率有地区性差别,其中以南美、地中海盆地、东欧、西亚诸地区感染率较高,约占乙型肝炎患者的30~50%,近年来,我国丁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郝连杰等人,继1984年首次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检出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后,1987年又与丁型肝炎的发现者Rizzetto教授合作研究,再次证实我国丁型肝炎存在。并利用其惠赠特异抗血清,进行了全国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其复制需要HBV及其它嗜肝DNA病毒的辅助,可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联合或重叠感染。HDV重叠感染可使慢性肝炎病情加重,造成爆发性肝炎。据以往对玉门市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人群HBV感染率为43.2%,HBsAg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3.
481例小儿肝炎病原学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丽如  黄奕兰  王盈盈  陈志成 《重庆医学》2002,31(11):1087-1088
目的 分析小儿肝炎病原学情况及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用ELISA法对住院病人进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 抗HAV-IgM阳性率为64.03%,HBsAg阳性率为30.35%,各型病毒重叠感染率为13.31%,以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为主,占6.24%;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例。结论 应加强小儿肝炎,尤其是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肝癌高发区170例HBsAg阳性者经血清抗-HD(即抗-δ)检测,发现3例阳性,检出率为1.76%,其中有2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另1例为HBsAg无症状携带者,从而证实我国南方广西确有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在16例HBsAg及AFP皆为阳性者和20例HBsAg阴性、肝功能正常者中无1例抗-δ阳性.广西地区人群中HBsAg携带率相当高,虽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而对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A—C型及非A~非E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103名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HGV—RNA,根据不同病原类型和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对庚型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原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患者HGV-RNA的阳性率为33.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者(P〈0.01),在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中,慢性肝炎患者HGV—RNA的阳性率为32.6%,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P〈0.01)。结论:HGV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之一,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并常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病和肝癌中HCV核心区三种寡肽抗原的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148例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3种寡肽抗原的抗体,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在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为7.7%,23.1%,,23.5%和16.3%。在抗体阳性者中80%以上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证据,提示我国HBV和HVC重叠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高地方性流行地区,据权威机构调查与推算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6.9亿人已感染过或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1.2亿人携带HBsAg,140万人同时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与丁型肝炎病毒,3800万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2.1亿人已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感染已成为我国一个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治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作了详细描述,如生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若按病原分类,公认的病毒性肝炎有五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我国有1亿多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平均每年发病约140万,居法定传染病第三位,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仅次于HBV感染。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中50%以上转为慢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因此说HBV与HCV是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2]。近年来公认α-扰素(IFN-α)是治疗乙型肝炎(HB)及丙型肝炎(HC)最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型嗜肝RNA病毒.HBV的感染是它存在于肝细胞内的必要条件.病毒颗粒外膜为HBsAg,核心为HDAg和HDVRNA.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同时或重叠感染.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不易与单纯乙型肝炎区别,故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特别重要.临床诊断为HBV感染的患者遇到下列情况应进行HDV标志的检测:①急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表现二次黄疸和ALT升高过程;②无症状HBsAg携带者出现急性肝炎发作的临床表现;③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程中出现急性恶化征象;④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逐渐加重,而HBV活动标志反而转阴,无HBV复制依据;⑤病情进展较快的亚急性或重型肝炎;⑥HDV感染高危人群中的乙型肝炎患者.只要  相似文献   

20.
本资料收集1997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各型肝炎感染率为:甲型9.34%,乙型28.0%,丙型7.04%,丁型8.25%,戊型8.33%,本次调查了解五型病毒性肝炎在汕头市的感染状况,有利于今后搞好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