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性、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个性、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影响。方法 :用龚耀先修定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测评 4 4例 FD患者的个性、精神心理状态 ,另选 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在 EPQ表中 ,FD组的 P(精神质 )、N(神经质 )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在 SCL- 90中 ,FD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焦虑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 SAS、SDS中 ,FD患者的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 1 )。结论 :FD患者存在神经质、精神质的个性倾向 ,个性特征和发病有内在联系。F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强迫、明显的焦虑及抑郁 ,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别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康对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IBS患者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EPQ中的精神质与神经质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BSQOL中各项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BS患者存在较多的精神心理问题,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途径感染HIV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151例HIV感染者分为性接触感染组和注射吸毒感染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与全国常模互相比较.结果 两组对象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及SDS、SAS量表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性接触感染组SCL-90焦虑因子分与SAS量表分高于注射吸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吸毒感染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分及SDS量表分明显高于性接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接触感染组重复检测者高于注射吸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差,因性接触被感染者较注射吸毒被感染者焦虑症状更明显,注射吸毒被感染者的抑郁症状较性接触被感染者明显.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维田  徐志鹏  许桦林  郑国荣 《医学争鸣》2006,27(19):1812-1814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0例IBS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IBS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和急性胃炎组(P〈0.05);IBS组SDS,SA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BS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异常,心理因素可能在IB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患者配偶组)随机分为配偶干预组和配偶观察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评定,观察心理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的不同变化.结果 患者配偶组的SAS、SDS及SCL-90总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及SCL-90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SAS、SDS及SCL-90总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均P<0.05)及观察组(均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这些配偶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溃疡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SDS、SAS对39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胃溃疡组SDS、SA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溃疡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及急性胃炎组(P<0.01).结论 心理因素可能在胃溃疡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足够重视胃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孕妇在妊娠期的主观睡眠质量及心身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孕妇组与对照组的睡眠及心身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孕妇组PSQI主观睡眠质量、睡眠紊乱因子分高,睡眠时间、白天功能紊乱因子分低(P<0.05)SAS总分、STAI总分、状态焦虑因子分高,非状态焦虑因子分低(P<0.05);SDS躯体化障碍因子分高,精神情感症状因子分低(P<0.05);SCL-90躯体化因子分高,人际关系因子分低(P<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期有明显的睡眠紊乱、焦虑及躯体化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校大学生中嗜酒人群的人格特征、焦虑抑郁状况及精神障碍.方法 应用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100例嗜酒在校学生,并与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 嗜酒者个性外倾较多,SAS、SDS和SCL-90所有统计指标均明显高于常模.结论 大学生中嗜酒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情感障碍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ispepsia, FD)患者与健康人在焦虑、抑郁状态方面的差异,并对F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化版SF-36量表对69例FD患者和69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受试者在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及生活质量的的差异.结果 FD患者的SAS、SDS分值及SAS合并SDS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5),同时FD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倾向,躯体生理健康和精神心理健康均明显受损,生活质量较健康人低,尤其是在精神心理健康方面.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设为观察组,50例正常家庭家属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对2组家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化、强迫观念、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和SDS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焦虑、抑郁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人格特征和心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女性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相关的个体人格特征以及心身状态因素.方法 分析23例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16-PF)、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接纳问卷(SAQ)的分值结果 .结果 病例组在16-PF的忧虑性[(6.17±1.40)分]、紧张性[(5.70±1.26)分],SCL-90的强迫症状[(1.56±0.48)分]、人际关系敏感[(1.46±0.40)分]及偏执[(1.32±0.13)分]方面的分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2组在SAS、SDS分值上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在SAQ总分[(39.87±4.92)分]和自我评价因子分[(20.00±2.61)分]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个性缺陷,加强认知治疗可能会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复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都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现状。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和健康儿童家长各40例进行评分。结果:孤独症儿童组SDS、SAS和SCL-90的量表总均分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均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患儿父亲仅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健康儿童父亲(P0.05);患儿母亲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得分较正常儿童母亲高(P0.05);在恐怖和其他(睡眠及饮食)2个因子上,患儿母亲得分比父亲高(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需重视他们的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3.
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定癌症组(72 例)、肝炎对照组(30 例)及健康对照组(30 例)的 心身状况, 并随机将72 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 干预组(40 例)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 对照组(30 例)只接 受生物学治疗, 治疗后用上述量表再评定一次。【结果】癌症组的SAS 标准分、SDS 抑郁指数及各项抑郁特异症 状评分、SCL-90 总分、阳性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肝炎组和健康组( P< 0.01) ; 干预组SAS 标准 分、SDS 指数、SCL-90 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分干预后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 P< 0.01) , SAS 标准 分、SDS 指数、SCL-90 抑郁因子的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结论】癌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 心身状况较差;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减轻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小静 《中外医疗》2008,27(26):145-145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测评,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SCL-90各症状因子除偏执外,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排在前三位的是躯体化,抑郁和焦虑,SAS和SDS得分亦与目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47%的患者存在焦虑情绪,有68%的患者存在轻至重度抑郁.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对56例准备实施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及心理干预.结果 56例恶性肿瘤患者SAS、SDS分值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恶性肿瘤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为心理干预与常规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照组为单纯常规慢病管理,评估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其严重程度,监测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压值,比较患者治疗依从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 ①两组在干预前差异不显著,测SCL-90总分、SAS、SDS标准分均高于常模(P>0.05);干预组前后测SCL-90、SAS、SDS标准分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干预组前后测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加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保持血压稳定,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躯体形式障碍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使用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2周,即教育干预、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等。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DS、SAS和SCL-9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而在SCL-90各因子分中,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因子分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能显著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赵歆晖  朱爱国 《现代医学》2012,40(5):507-511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34例维持性血透病人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其它(睡眠、饮食)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160例(68.38%)发生抑郁的患者年龄、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P<0.05),而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症组(P<0.05);47例(20.9%)发生焦虑的患者Kt/V明显低于无焦虑状态组(P<0.05),而Scr、BUN、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焦虑状态的患者(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足够重视,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癌症组(72例)、肝炎对照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的心身状况,并随机72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30例)只接受生物学治疗,治疗后用上述量表再评定一次。【结果】癌症组的SAS标准分、SDS抑郁指数及各项抑郁特异症状评分、SCL-90总分、阳性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肝炎组和健康组(P〈0.01);干预组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分干预后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抑郁因子的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心身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6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3).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μg/250 μg,每日2次吸入;干预组同时给予每周1次心理治疗,疗程2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定SCL-90分值、焦虑分值、抑郁分值,用VS229肺功能仪测定FVC(用力肺活量)、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预计值%和峰流速(PEF)的变化. 结果 SAS和SDS分析结果 显示,干预治疗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分值明显改善(P<0.05);SCL-90分值中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评分显著降低(P<0.05).哮喘症状有明显改善,哮喘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干预组的FEV1预计值%、P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指标及肺功能,在哮喘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