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情况及肺功能受损程度(COPD分级)与吸烟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间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呼吸内科病房住院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35例,经肺功能测定确诊为COPD的患者124例,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和曾吸烟已戒烟组,并将三组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124例COPD患者中男性94例(75.81%),女性30例(24.19%).其中肺功能轻度异常者10例(8.06%),中度异常者50例(40.32%),重度和极重度64例(51.61%).在肺功能重度和极重度异常的患者中吸烟和曾吸烟已戒烟者分别为14例(21.88%)和44例(68.75%),而不吸烟者仅占6例(9.37%),表明吸烟者和曾吸烟已戒烟者较不吸烟者肺功能更差.在与吸烟相关(包括吸烟组和曾吸烟已戒组)的COPD患者中曾吸烟已戒组所占比例高于吸烟组.结论:老年COPD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吸烟与患者肺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关.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吸烟对于肺功能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吸烟10年以上老年男性戒烟2年者与未戒烟及同龄不吸烟健康者的肺功能情况.方法 筛选96例老年健康男性.按1:1:1配对筛选32例健康同龄老年男性戒烟者(烟龄10年以上)、32名健康同年龄男性吸烟者(烟龄10年以上)、32例健康同龄老年男性从不吸烟者.受试者在1个月做1次肺功能,连续6次.结果 吸烟10年以上者与不吸烟者、戒烟2年以上者肺功能相比,肺活量(P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性差异;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有显著差异.戒烟2年以上者与健康不吸烟者肺功能相比,VC、FVC,TLC,FEV1无显著性差异;RV、RV/TLC,FRC、MMV、MMEF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可严重损害肺通气功能并形成某些不可逆病理变化,戒烟2年以上能够使肺功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戒烟老年人13年肺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王瑞娟 《现代康复》2001,5(4):72-72
目的:探讨戒烟时间和年龄对老年人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组间对比的方法,对82名老年人分已戒烟、仍吸烟两组,于13年前后观察其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戒烟组的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弥散功能均低于随增龄而自然下降的预计值,但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持续吸烟组(P<0.01)。结论戒烟可阻止或延缓肺功能的损害,长时间戒烟肺功能有所所恢复并与戒烟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吸烟对老年人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人吸烟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温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测定FVC%、 FEV1.0%、FEV1.0/FVC、PEF%、V50%,分析吸烟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①老年男性吸烟组的各肺功能指标低于 非吸烟者,有显著性差异(FEV1.0/FVC、FEV1.0%,P<0.005;V50%、FVC%、PEF%,P<0.001)。②老年人肺功 能与吸烟量、烟龄、吸烟指数呈负相关(P<0.001)。③老年吸烟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于非吸烟人 群;老年男性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在60~69岁、70~79岁组吸烟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均高于非吸烟人群(60~69岁者P<0.01,70~79岁者P<0.5),80岁以上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老年人吸烟影响肺功能,吸烟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戒烟时间和年龄对老年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组间对比的方法,对82名老年人分已戒烟、仍吸烟两组,于13年前后追踪观察其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烟组的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弥散功能均低于随增龄而自然下降的预计值,但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持续吸烟组(P<0.01)。结论 烟可阻止或延缓肺功能的损害,长时间戒烟肺功能有所恢复并与戒烟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戒烟行为和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4例吸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出院后3个月时2组戒烟情况,以及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改善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戒烟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每日吸烟量减少支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 O2、Pa CO2、FEV1和FEV1/FVC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提高吸烟COPD患者戒烟效果,进一步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131例分为吸烟组86例和不吸烟组45例,比较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并观察吸烟组吸烟指数与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吸烟组FEV1%为(55.09±11.30)%、FEV1/FVC为(57.80±7.31)%;不吸烟组FEV1%为(59.58±13.92)%,FEV1/FVC为(61.28±6.7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Ⅰ级者吸烟指数低于Ⅱ,Ⅲ级者(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Ⅲ级者吸烟指数高于Ⅱ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COPD患者的戒烟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吸烟及戒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12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根据其目前或曾经是否吸烟分为不吸烟组(52例)和吸烟组(6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吸烟及戒烟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不吸烟组对吸烟危害他人健康认知的比例、对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认知的比例均高于吸烟组(P<0.05,P<0.01),而对吸烟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认知的比例低于吸烟组(P<0.01)。吸烟组从朋友和同事、医护人员宣教中获得吸烟和戒烟相关知识的比例均高于不吸烟组(P<0.05,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对吸烟与冠心病和其他疾病的关联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乏,对其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宣教,以提高其对吸烟危害及戒烟好处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探讨戒烟对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将78例吸烟哮喘患者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30例继续吸烟(吸烟组)和48例自愿戒烟。自愿戒烟者采用药物辅助戒烟2周,其中22名吸烟哮喘患者成功戒烟(戒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250μg,每次1吸,每日2次,持续使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3次,每月1次,每次检测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患者记录哮喘日记,内容包括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沙丁胺醇气雾剂用量。结果戒烟组FEV1和FVC改善率较吸烟组增加[(15.22±2.34)%vs(6.42±3.15)%,(16.63±3.25)vs(3.82±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86、22.58,P均<0.05)。第1、2、3月吸烟组和戒烟组达到部分控制患者分别为[(21/21 vs 3/28)、(21/21 vs 7/28)、(16/21 vs 5/28)],第3月达到完全控制为(5/21 vs 2/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5.36、32.78、26.36、16.36,P均<0.05)。结论戒烟可以明显改善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示戒烟在哮喘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A护理干预方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戒烟成功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有吸烟习惯的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3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5A护理干预法。对比2组戒烟情况、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以及对尼古丁的依赖性。结果观察组近期戒烟成功率、中期戒烟成功率、远期戒烟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p(CO_2)值与护理干预前降低、SaO_2、p(O_2)值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CO_2)降低程度、SaO_2、p(O_2)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FTND评分平均值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实施5A护理干预,能使吸烟率降低,肺功能改善,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吸烟对健康人肺功能的影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陈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1):4990-4991
目的:通过观察吸烟健康人及未吸烟健康人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变化,来探讨吸烟对肺功能损伤的初步研究。方法:对88名男性吸烟及未吸烟健康成年男性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抽取外周血ELISA法行IL-8、TNF-α浓度测定,从细胞水平分析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机制。结果:和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部分肺通气功能(FEV1、MVV、FEV1/FCV)明显降低(P<0 05),外周血清中IL-8、TNF-α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康吸烟者其肺通气功能已明显降低,IL-8、TNF-α与肺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邢秋燕  魏清风  刘莹  黄勇攀 《护理研究》2013,(23):2495-2498
[目的]探讨分类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病人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自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烟情况调查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吸烟指数和病人对药物的渴求程度将病人分为3类,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估病人的戒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的戒烟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类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病人的戒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吸烟介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态失调对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30例COPD患者、30例肺功能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肺功能情况分为吸烟COPD组(15例)、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不吸烟COPD组(15例)、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15例)。比较4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外周血、BAL中Treg/Th17、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清与BAL上清中白介素-10(IL-10)、IL-35、IL-17、IL-6、IL-8水平,评价吸烟、肺微生态菌群、Treg/Th17免疫失衡之间相关性。结果 4组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及血清、BAL上清IL-35比较:吸烟COPD组<不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P<0.05),Simpson指数、Th17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血清、BAL上清IL-17、IL-6、IL-8、IL-10比较:吸烟COPD组>不吸烟COPD组>吸烟肺功能正常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肺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外周血、肺泡灌洗液(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负相关,与Simpson指数、外周血、BAL中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肺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与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正相关,与Th17细胞呈负相关,Simpson指数与外周血、BAL中Treg细胞、Treg/Th17比例呈负相关,与Th17细胞呈正相关(P<0.05)。结论吸烟介导的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态失调与Treg/Th17免疫失衡密切相关,吸烟-肺微生态失调-肺免疫紊乱-炎症浸润可能是CO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稳定期嗜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戒烟后肺功能的影响,以提高戒烟率,促进疾病康复.方法 选取自2008年7月~2010年12月在呼吸内科住院的稳定期嗜烟COPD老年男性患者60例,建立戒烟健康档案.观察组30例,接受全程的戒烟指导及定期随访,为期半年,每2周访视1次,每次30 min;对照组30例,接受一般院内戒烟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程综合性社区戒烟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稳定期嗜烟COPD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辅以行为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病历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其中干预组患者进行控烟健康教育并辅以替代疗法、厌恶疗法、痛性疗法等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戒烟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每日吸烟量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辅以行为疗法,可以提高患者戒烟成功率,减少每日吸烟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目前吸烟者与戒烟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和广西13家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肺功能指标、症状评分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戒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09例COPD患者,平均年龄(62.3±8.9)岁,戒烟者占43.3%。与目前吸烟者相比,戒烟者年龄更大,呼吸困难程度更高,气流受限更严重,吸烟持续时间更短,累积吸烟量更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持续时间、累积吸烟量与戒烟呈负相关,年龄、文化水平、吸烟强度、改良的英国医学委员会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分级与戒烟呈正相关。【结论】在吸烟COPD患者中,超过一半的人仍在吸烟;戒烟者与目前吸烟者临床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年龄、文化水平、累积吸烟量、疾病严重程度、mMRC评分、GOLD分级与COPD患者戒烟相关,给戒烟者临床干预时应考虑上述戒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社区戒烟干预对肺功能、急性发作次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07年10月诊视的稳定期COPD患者45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测评干预前后患者的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年急性发作次数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显若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社区戒烟督导干预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世、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被随机分为两组 :2 8例给健康教育处方、口头及科普版报等宣教 ,另 2 8例未进行健康宣教者作为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对患者情绪变化 ,饮食习惯有良好的影响 (P <0 .0 5 ) ,患者通过戒烟或减少吸烟量 (P <0 .0 1)胸部的物理锻炼改善了肺部廓清和肺功能 (P <0 .0 5 )。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相比 ,住院日数明显减少 (P <0 .0 1)。提示健康教育对老年COPD患者的康复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烟知识知晓率及吸烟行为。结果实验组患者吸烟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1),吸烟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烟知识知晓率,降低吸烟率、戒烟后复吸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3101-3102
选择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既往及目前的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99例、已戒烟组78例及仍在吸烟组45例。比较三组的随访结果,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再发导致的住院情况。仍在吸烟组平均年龄低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非致死性MI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发心绞痛率、全因性死亡率、心因性死亡率、因心脏病而住院率及MACE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后仍然吸烟是导致患者非致死性MI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MI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