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外科危重病之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我们自1990~1997年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82例,经治疗效果确切、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胃纤镜或手术证实。其中男性67例,女性15例;年龄20~83岁,平均45.3岁。本组病例中有溃疡病史占74例,病程5个月~30年。中位数1年10个月。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4例,胃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6例,吻合口溃疡2例,溃疡面直径>2cm17例。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71例,呕血占9例,入院时血红蛋白<7.0g/L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自1990—2000年11月及我们在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共收治下消化道大出血12例。资料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50岁。均急诊入院。最短出血后1h,最长为21h后入院,手术时间为入院后3h时至4d。 病人入院时均有失血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脉快速而弱,四肢无力。8例血压低于11/5kPa最低为5/0kPa。血红蛋白60g/L以下者有7例,60~95g/L 5例。均为排大量暗红色血便。其中伴有鲜血便2例,便血量均超过1000ml,8例超过1500ml。既往史有间歇性血便者4例,有慢性腹隐痛者6例,腹部可触及包块者2例,其中1例有呕吐史、余无。 本组术前确诊4例(33.3%),8例因急性大出血,行急诊手术。1例行结肠镜检查诊为结肠癌,1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中具有典型规律性上腹痛者15例(%),非典型症状者29例(%),完全无症状者8例(%);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穿孔,临床应引起重视,及时作胃镜确诊.治疗上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和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治疗老年性溃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性,70岁。有糖尿病及消化性溃疡史。2010年7月15日因黑便1个月,加重伴发热3 d入院,体温38.9℃,血压108/66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102次/min。血常规WBC 37.6×109/L,N 96.6%,HB 74 g/L;生化CRP 286.1 mg/L,总蛋白46.2 g/L,白蛋白21.3 g/L。予止血输血抗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栓治疗期间发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多学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抗栓治疗合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4小时内行急诊内镜检查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窦性心动过速48例,低收缩压15例,同时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和低收缩压16例。抗血小板治疗69例(肠溶阿司匹林35例,氯吡格雷8例,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例,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5例),抗凝治疗10例(华法林7例,低分子肝素3例)。血红蛋白下降20~90 g/L,中位数40 g/L。19例合并循环衰竭,于手术室气管插管麻醉下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其余60例于心电监护、吸氧条件下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多学科共同会诊调整抗栓药物使用。结果内镜诊断消化性溃疡61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10例,急性糜烂性胃炎6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胃间质瘤1例。Rockall评分4~9分,中位数6分。8例追加介入止血治疗。均止血成功,未再出现活动性出血表现。结论抗栓治疗患者发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需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出血和栓塞风险,多学科共同会诊决定抗栓治疗药物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
溃疡旷置治疗烧伤应激性溃疡大出血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本组女2例,男1例,手术年龄最小3岁半,最大14岁,烧伤总面积1例14%,2例35%,均为Ⅱ~Ⅲ度烧伤。创面感染较重,有明显的休克及消化道出血。典型病例女,3岁半,沸水烫伤右下肢,少尿6天,解黑便1天入院。查:嗜睡状,HR 180次/分;BP9.0/7.0kPa(67.5/52.5mmHg);Hb 30g/L;WBC 20.0×10~9/L;大便潜血( ),SP 98g/L。入院后经48小时严格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于入院第3天急诊行剖腹探查溃疡旷置术。术后第2天 Hb 118g/L,并开始进流食。第5天复查大便潜血试验阴性,随访一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董慧琼 《护理学杂志》2000,15(11):664-665
我院 1 992年 7月至 1 999年 9月收治水蛭咬伤致幼女阴道出血 1 1例 ,均治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例患儿 ,年龄 7~ 1 2岁。均有在乡村池塘里游泳被水蛭咬伤史 ,无外伤史 ,无痛感、痒感 ,持续阴道出血 1~ 5h 8例 ,间断出血 3~ 4d 3例。查体 :2例体温 37.5~ 38.9℃ ,余 9例体温正常。在氯胺酮麻醉下行阴道检查 :活动性出血点在阴道侧壁 8例 ,在阴道穹窿处 3例。阴道穹窿处伤口约 0 .1 cm3例 ,阴道侧壁处伤口 0 .2~ 0 .3cm7例 ,0 .4~ 0 .5cm1例。Hb60~ 90 g/ L 2例 ,90~ 1 0 0 g/ L 3例 ,1 0 0~ 1 2 0 g/ L6例。1 1例患儿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并发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治疗的1 367例MPCNL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60 g/L 16例(1.1%),30~60 g/L46例(3.4%),〈30 g/L1 306例(95.5%),平均9.9 g/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超过30 g/L的62例患者当中,经皮肾通道建立时出血者26例(41.9%),输尿管镜寻找结石或碎石时引起出血者13例(21%),感染和肾功能不全引起出血23例(37.1%),通过造瘘管压迫、输血等保守治疗55例,行肾切除止血1例,行超选择性栓塞止血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MPCNL出血的原因主要与建立经皮肾通道、术中不规范操作及患者有出血倾向等有关,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术中规范操作程序,准确判断出血的原因并及时治疗,可有效防治其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外科治疗(附6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67例,占同期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93%,本文就其外科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其中小于45岁17例,大于60岁21例。均经内科治疗24小时后中转手术。术前失血量大于2000ml 42例。手术证实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44例。行上半胃切除3  相似文献   

10.
应用自体血回输治疗失血性体克3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血性休克是以丧失全血为主的一种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病急、病情重。我院自1981~1985年收治出血性休克30例,均抢救成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外伤性单纯脾破裂14例,黄体破裂5例,宫外孕11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2~65岁,平均31岁。入院时Hb40~90g/L(4~9g),平均60g/L(6g)。血压为零4例,Bp2.66~7.31/0~5.32kPa(20~60/0~40mm Hg)12例,Bp7.98~10.64/5.32~9.31kPa(60~80/40~70mmHg)14例。治疗方法一、快速大量输液 1.补液量。从休克期到手术结束第一个24小时内补液量,最多8500ml/日,最少6500ml/日,平均5000ml/日。 2.补液种类。24小时内输葡萄糖盐水3000~  相似文献   

11.
影响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影响创伤(含手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1 986例创伤和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例与未发生病例对比分析。结果:创伤严重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创伤较轻者(P<0.01),合并糖尿病、心肺病及年龄≥60岁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心肺病及年龄<60岁者(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决定于创伤程度、伤者年龄、基础疾病及救治情况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31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门诊选取656例消化性溃疡无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再根据研究组中HP阳性者根除HP后随访2年,观察上消化道再出血情况。所有入选患者均统计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NSAIDs服用、性别、年龄、饮酒史、血小板计数等情况。结果 NSAIDs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用不同种类NSAIDs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增加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年龄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大于60岁的老龄消化性溃疡患者更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合用不同种类NSAIDs较单用NSAIDs者消化性溃疡更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3.
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形成的不正常通道,常继发于胆石症及消化性溃疡,它是胆肠内瘘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认识不足,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方式多样。现总结我院普外科1996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9例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37例,年龄28~100岁,平均58岁。病程2 d~30年。单纯腹痛25例,腹痛伴黄疸11例,腹痛伴发热3例,腹痛同时合并黄疸、发热2例,腹痛伴黑便2例(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例为胆道出血),以肠梗阻表现收住入院3例,腹胀、呕吐1例(急性胃扩张),无症状1例,因其他原因手术中发现1例。…  相似文献   

14.
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81~1999年收治的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25~63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均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本组成功止血率100%,围手术期死亡率6.7%(4/60).其中出血48 h内手术者死亡率2.9%(1/35),并发症发生率34.3%(12/35),超过48 h手术者死亡率12.0%(3/25),并发症发生率80.0%(20/25).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h)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伴有轻度血小板(PLT)减少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临床安全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PKRP治疗BPH伴PLT轻度减少54例(PLT减少组),年龄53~85岁,前列腺体积24~125 mL。PLT计数51~89×10~9/L,平均(73.4±10.9)×10~9/L,3例(PLT52×10~9/L)给予提升PLT治疗。将同期入院PLT正常前列腺增生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年龄59~87岁,前列腺体积24~163 mL。两组患者术前凝血无异常。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膀胱冲洗时间、拔管时间及排尿困难解除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PLT减少组患者手术时间41~266 min,平均(106.9±38.0) min;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4~40 g/L,平均(9.9±6.0) g/L;膀胱冲洗15~70 h,平均(31.2±12.7) h;拔管时间3.5~7 d,平均(5.0±0.7) d;术后2例输血,3例短期尿潴留,治疗后好转。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0~210 min,平均(103.9±36.1) min;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3~32 g/L,平均(10.8±6.6) g/L;膀胱冲洗16~162 h,平均(36.3±22.6) h;拔管时间3.5~9.0 d,平均(5.1±1.0) d;术后3例出血,其中1例手术止血,均无输血;4例尿潴留,2例治疗后好转。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及排尿困难解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轻度PLT减少的BPH患者,PKRP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需要手术的消化性溃疡采取局部切除的手术方式,代替胃大部切除术,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17~65岁。其中单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球部溃疡穿孔8例,球溃并出血4例,胃溃疡24例。合并穿孔9例,胃底胃体高位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呕血、大量便血时脉搏、血压有明显变化,血红蛋白低于90g/L(9g/dl)或红细胞压积降至28%以下者。其病因颇多,但最常见的是由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再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再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原因,并总结临床诊治体会。方法1990年12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因BPH行TURP术患者116例。对本组二次住院TURP治疗的临床资料及二次出院后的随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6例中,初次手术时因高龄高危而选择姑息通道手术者71例(61.2%),前列腺体积大于60mL者83例(71.5%),术中切穿包膜或静脉窦而中止手术者5例(0.4%)。再入院原因,单纯排尿困难46例(39.7%),反复血尿10例(8.6%),排尿困难合并血尿52例(44.8%),排尿困难和(或)血尿同时合并下尿路感染8例(6.9%)。二次入院后经B超及电切镜检查,皆证实有前列腺组织残留或同时合并腺体再增生,再次行TURP治疗。切除残留腺体、再增生腺体。再次手术出院后随访108例,疗效满意94例(87.0%)。结论BPH再次TURP主要由于高龄高危患者、前列腺体积较大、组织残留较多或再增生以及在此病理基础上的继发出血、下尿路感染。再次TURP手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院处理多发伤中腹腔内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多发伤急救中腹腔内出血的处理经验 ,探讨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范围和手术指征。对近 8年来收治的有腹腔内出血的 6 7例多发伤患者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压 >90mmHg ,血红蛋白 >10 0g/L者不行手术 ;血压 <90mmHg ,血红蛋白 <10 0g/L者行急诊手术 ;仅血压 <90mmHg或血红蛋白<10 0g/L者视机体情况而定。存活 6 1例 ,死亡 6例 ,病死率为 9.0 %。非出血因素死亡 5例 ( 5/6 ) ,出血因素死亡 1例 ( 1/6 )。非手术治疗成功 8例 ,占 11.9%。手术治疗 56例 ,其中有活动性出血占 76 .8% ,无活动性出血占 2 3.2 %。在可能判断出血总量和其他器官损伤的前提下 ,患者血压和血红蛋白量可作为腹腔内出血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小肠出血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小肠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5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除出血表现外,62.9%(22/35)不伴其他症状,85.7%(30/35)不伴腹部阳性体征。35例均伴有贫血,其中急性大出血4例,慢性显性出血29例,慢性隐性出血2例。入院时血红蛋白中位数67g/L(30~108g/L)。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11.4%)。小肠肿瘤占37.1%(13/35),其次为小肠憩室31.4%(11/35),小肠炎症22.9%(8/35),血管疾病8.6%(3/35)。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外科手术治疗(28例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其中开腹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14例。术中肠镜7例。结论小肠出血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小肠炎症是小肠出血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为最后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