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进行了研究,从转氨酶无改变的肝功能正常开始,直到进展为肝硬化。藉此评价NASH患:著高胆红素血症的存在程度。共研究了67例NASH患者,所有患:著均进行肝硬化及溶血的检测,发现非结合性高胆红索血症时即,厅快速检测。67例患者中有5例(7.5%)有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这些患者即使快速检测阴性,其溶血检测仍为阳性,且均无潜在的肝硬化。非结合陛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正常血胆红素NASH患者相同。结果提示,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NASH患者可能同时患有Qilbert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据Medscape.com 4月11日报道(原载Hepatology 2006;43:682-689),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所致的代偿期肝硬化的死亡率低于丙型肝炎,但是由NASH所致的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更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爪沙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雄性长爪沙鼠40只,给予高脂饲料0、6、12、24 w时随机处死10只动物,取肝脏观察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肝细胞坏死及星状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组织MMP抑制剂(TIMP1)表达。结果高脂喂养6 w后动物肝细胞30%~60%脂肪变性;12 w后动物门管区出现炎症,星状细胞激活,部分肝细胞出现凋亡;24 w出现广泛纤维化,形成肝硬化阶段的假小叶结构,肝组织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升高,肝细胞表现为坏死性死亡和凋亡。与0 w相比,其他各时间点肝硬化模型组动物肝脏TIMP1增加,MMP13减少。结论高脂饲料喂养长爪沙鼠24 w后形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模型与临床患者有一定的相似性,成功率高,是一种可用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隐源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原因不明的隐源性肝硬化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展而来,甚至有些最后发展成原发性肝癌,此文主要综述原发性肝癌伴隐源性肝硬化的发生率、隐源性肝硬化的病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至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慢性炎症性肠病(CIBD)有明显相关性,且通常被认为是一稳定的良性病变。然而,NAFI—D,尤其是其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能会导致进展性肝病的发生。此外,NAFLD提高了在发生“第三次打击”时肝脏出现损伤以及发展为急性酒精性肝衰竭的几率。研究者报道了一例可能由克隆病诱发的NASH患者,该患者急性感染HBV并死于相关并发症。基于临床及组织学的发现,克隆病可能是NAFLD发展直至NASH的一个危险因素。总之,研究者认为克隆病相关的NAFLD可能会提高肝脏的易损性,这提示有CIBD病史的患者应尤其注意NAFLD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在亚洲,大约15%至30%的成年人患有NAFLD。NAFLD可分为单纯的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肝炎(NASH)。虽然简单的脂肪肝患者有良好的预后,NASH的病情呈进展性,并增加了肝硬化、肝癌、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及炎症坏死很常见,即使在中国患者也如此。长期的随访结果显示,高达30%至50%的患者可能有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Setji  TL  李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3):153-153
Setji TL…//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6(Epub ahead of print)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然而,患有PCOS的女性患者NAFLD,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发病率较高。作者希望通过研究发现PCOS患者NASH的患病率和特征以及转氨酶活性的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对体检人群共1602名成年人进行TSH、TT3、TT4测定。血清TC,TG水平及B型超声波诊断脂肪肝均采用同期或近期健康体检结果。男性和女性又划分为20-39岁、40-59岁及≥60岁的3个年龄组。结果(1)该人群总体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6.6%。(2)亚临床甲减人群TC、TG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总体单因素比较亚临床甲减在TC升高人群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女性及男性各年龄组TC正常组及TC升高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同样说明TSH水平不是TC升高的影响因素。(5)男性各年龄段TG升高组与TG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除高龄组(≥60岁)外各年龄段TG升高组均比TG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高,组间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因素回归分析中TSH为TG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102(P=0.03)。(6)分别校正血压、体重指数(BMI)及血糖后,脂肪肝人群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与非脂肪肝人群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多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TSH水平非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亚临床甲减与血清TC水平无显著相关,而可能引起血清TG水平增高;亚临床甲减似乎不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据《J Hepatol》2012年2月9日报道】题:肝细胞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一个新兴的威胁(作者Baffy G等)肝细胞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比较常见的肿瘤,在慢性HBV、HCV感染,饮酒、血色病相关的肝硬化基础上发展形成。最近,肝癌常与以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为主要表现的非酒精性肝病联系在一起。在发达国家,上述肥胖、代谢性疾病的高发病率和尤其是与肝癌的高发病率密切相关性,应引起我们注意。也有证据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其他危险因素,如慢性丙肝和酒精性肝损伤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据《J Hepato》2014年7月报道】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促凝血平衡失调(作者Tripodi A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肝纤维化的患病风险,引起这两类疾病的原因都可以由促凝血平衡失调来解释。但这一直以来都是猜测,从未被证实。意大利米兰大学的Tripodi等对113名具有不同程度肝组织学破坏的患者[脂肪肝(n=32)、脂肪性肝炎(n=51)、代谢性肝硬化(n=30)]、54名酒精性或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和179名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检测血浆的促凝和抗凝水平,用内源性凝血酶潜能(ETP)或ETP伴血栓调节素和Protac-蛋白C活化剂评估凝血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李静  雷晓红  唐洁婷  茅益民 《肝脏》2020,(2):107-110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疾病谱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有进展为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风险[1-2],因此,阻止NASH进展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已有多种NASH新药进入了Ⅱ期或Ⅲ期的临床研发阶段。然而,NASH的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却受限于在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前,NASH的症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隐匿,而且在进展为肝硬化前,目前可以反映肝脏相关事件和死亡风险减少的最佳的试验终点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2.
【据《Hepatology》2013年5月14日报道】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情况(作者MouzakiM等)虽已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发病相关,但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肠道茵群(IM)的组成还没有很好的被表述。这项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在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的成人NAFLD[(单纯性脂肪变性(SS)或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NASH)]和作为健康对照组(HC)的活体供肝者之间IM的不同。50名研究对象中包括:11名ss,22名NASH和17名健康对照者。从每个参与者那里收集一个粪便样本。RT—PCR用来测定粪便中细菌总数,包括拟杆菌/普雷沃茵(以下简称为拟杆茵),柔嫩梭茵,球形梭菌属,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古生茵。  相似文献   

13.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家兔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的变化.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发脂肪肝的方法建立家兔非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取肝组织用扫描电镜、特殊染色等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LN;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A,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家兔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基底膜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肝窦毛细血管化,即窗孔消失、基底膜形成;肝窦壁LN表达(面积百分比)和血清HA含量(mg/L)均随着肝纤维化形成逐渐增加,在8 wk末阳性最强,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LN:25.2±1.0 vs 5.1±0.7,P<0.01;血清HA:1422.18±20.9 vs 1189.3±13.1,P<0.01),停止造模后逐渐下降,但停药8 wk均强于正常组.结论:家兔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功能性基底膜被破坏,发生肝窦毛细血管化.血清HA含量的变化与电镜下SEC去窗孔的改变,以及LN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替代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及进展性肝纤维化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29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腹部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太极拳与健步走综合练习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损伤和储备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该院常规体检的老年NAFLD患者96例,实施为期20 w的太极拳与健步走综合练习。分别于实验前和运动20 w后使用B超对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进行诊断,并测量患者体重和体质指数(BMI);分别与实验前和运动10、20 w后测量患者肝细胞损伤指标和肝脏储备功能指标。结果锻炼20 w后与实验前相比患者体重和BMI值均明显降低(P<0.05);锻炼20 w后轻、中度脂肪肝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重度脂肪肝患者(P<0.01);锻炼10 w后谷氨酰转移酶(GGT)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值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P<0.01)。锻炼20 w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值均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恢复到正常范围,GGT值进一步降低;TP和ALB值进一步升高,ALB/GLB值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结论 20 w太极拳与健步走综合练习能够有效改善老年NAFLD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提高肝脏储备功能,对于轻、中度老年NAFLD患者改善效果更佳;GGT和ALB与其他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先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1AT)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肝脏纤维化的关联性。方法 招募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为T2DM+NAFLD组,于同期纳入性别、年龄与NAFLD+T2DM组匹配的单纯T2DM患者(单纯T2DM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8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1AT水平,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评估患者肝脏纤维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1AT水平对T2DM合并NAFLD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A1AT水平与NAFLDFS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肝脏脂肪含量(LFC)和A1AT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可能机制及ALT在其中的可能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5例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95例;观察组又分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 IU/L组50例,ALT<40 IU/L组55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LT>40 IU组组与ALT<40 IU组相比:冠心病发病率、血清空腹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数目、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升高,ALT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与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等危险因素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抵抗素水平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单纯NAFLD患者(F组)、29例NAFLD并2型糖尿病患者(FD组)和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浆抵抗素、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F组和FD组血浆抵抗素水平、FINS及I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FD组为著;且血浆抵抗素水平与FINS、FPG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NAFLD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尤以并2型糖尿病者为著),并与ISI呈负相关;此可能在NAFLD等IR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HIV感染患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与HCV感染的增加相关,三分之一的HIV感染双重感染了HCV。另外,通过血清HCVRNA浓度的增加,HIV改变了HCV的自然史,促进了纤维化进展,增加了末期肝病和肝癌的发生率。在慢性HCV感染中,仅少数(20%~30%)患在20~30年以后进展到纤维化和肝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