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并发症的救治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外科数据库收集本院在1996年1月至2004年3 月期间ICU收治的5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配比方法按1∶6选择同期手术、病种类似而术后未发生ARDS的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本组 ARDS患者死亡率为21.2%。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肾功能不全(OR=6.443)、肥胖 (OR=14.331)、术前存在合并疾病(OR=11.455)、围术期出现了意外情况(OR=7.988)、术后引流多 (OR=3.804)、术后输血量大(OR=9.763)等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具有 ARDS高危因素的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对防止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ARDS及对早期诊断和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衰竭 (ARFacuterespiratoryfailure)是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全身各器官的机能代谢 ,而且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效果 ,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笔者于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间观察了 2 0 4例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的病人 ,发生ARF14例 ,其发生率 6 .9%。本文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术后预防护理措施 ,以便提高心内直视术后的治疗护理效果。1 临床资料2 0 4例病人中男 10 4例 ,女 10 0例 ,年龄 4岁~ 5 6岁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90例 ,风湿性心脏病 114例。手术均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 ,停跳液结合心包腔内置冰屑保护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心脏手术后早期反复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心内直视心脏手术后顽固性室速、室扑、室颤18例临床资料(0.25%)。术前病种包括:冠心病4例,瓣膜病11例,先心病2例,心包疾病1例。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或心外畸形矫正术。术后反复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时间为术后(4.07±3.73)d(0~11d),持续时间(3.43±1.34)d。所有患者都根据可能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积极处理并选择性应用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无脉搏者选择胸外按压或电复律。结果:本组患者中14例经积极治疗恢复良好,死亡3例(16.67%),昏迷1例。存活者术后随访3个月,15例患者无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心脏手术后反复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局部非特异性水肿、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巨大左心室、再发严重心肌缺血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应从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诱因出发,尽快去除诱因,选择适当的复律方法,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8月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32例成人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等资料;同时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术中心肌保护方式,转流时间,术前、术后的心肌酶谱,术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功能参数,引流量,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和预后等临床资料,与同期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呼吸机辅助支持不超过48h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2例进行原因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与患者术前心功能差、术中转流时间长、术中心肌保护不良、术后低氧血症以及发生心、肺、脑、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引流多等6个因素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肺功能准备充分,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预防和治疗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并发症及合理应用呼吸机治疗,严密止血,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我院共行体外循环心直视手术 36 0例 ,术后发生心包填塞 8例 ,占 2 2 % ,其中 6例经急行减压手术转危为安 ,2例死亡。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心包填塞 8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的发生,避免导致心搏骤停.方法通过对1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两次心包填塞患者的观察、抢救:除术中须彻底止血、纠正体外循环所致的凝血机制紊乱外,术后注意保持心包及纵隔引流通畅,全面细致观察和分析病情,应高度警惕心包填塞的发生,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备好急诊开胸包.结果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除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并早期发现该并发症的发生外,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避免心搏骤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早期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后如不能及时诊断、采取有效措施,将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而术后周密细致的监护是及时发现、有效控制、促使病人康复的关键。 临床资料 274例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其  相似文献   

8.
心内直视手术后常发生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呈所谓低排血综合征(简称低排),后者是心内直视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它的抢救成败是提高心脏手术效果的关键之一。 一、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 1、术前巳存在心功能不全: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病人,术前都有心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可持续存在,甚至变得更为严重。对各种心脏病的外  相似文献   

9.
21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1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救治及其二次开胸的早期指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心内直视术(共1096例)后21例急性心包填塞二次开胸(发生率1.92%)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经二次剖胸解除心包填塞后17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二次剖胸手术死亡率为19.05%。二次剖胸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6例,瓣膜病13例,大血管手术1例,心脏移植1例。结论: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出血、渗血是避免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的关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二次剖胸手术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褚相红  付洁 《现代护理》2003,9(7):525-525
我院于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方法对心脏病患者施行手术 4 6例 ,现总结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 4 6例中男 18例 ,女 2 8例 ,年龄 1~ 2 3岁 ,平均 9.8岁。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 2 0例 ,室间隔缺损 (VSD) 2 4例 ,ASD并发VSD 2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右侧开胸。手术后发生肺炎、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 10例。本组术后因其他并发症死亡 1例 ,占 2 .1%。2 术前呼吸道护理措施2 .1 呼吸训练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呼吸系感染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患者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2000年4月-2005年12月,我院对46例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进行研究。结果46例先天性内斜视婴幼儿经过早期手术,其中38例(占82%)通过一次手术获得正位,4例(占8.7%)经历了第2次手术后正位,1例二次手术后仍然保留水平斜视,3例手术后出现欠矫、过矫,家长不接受二次手术,放弃后续治疗。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术前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对于保证婴幼儿期先天性内斜视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很常见,以术后头3天发生最多,第2周则明显减少。偶发的一过性心律失常,病人虽能耐受,但当有其他损害心脏功能的因素并存时,能加重心脏损害,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可直接危及生命,因此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护理十分重要。一、哪些情况易致术后心律失常 1.原有的心脏病变: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或心肌病,明显的心肌损害或心脏扩大,曾有过早搏动,预激综合征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病史者,术后易发生心律失常。长期心房扩张的病人,常发生房颤。慢性房颤常继发于二尖瓣疾病和数种先天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约占15%~16%,其中发生严重呼吸道衰竭10%,在体外循环手术死亡中,因肺部并发症死亡39%[1] .因此,围手术期对呼吸系统护理是减少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湖南省株洲市第一医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80例患者行心脏直视手术,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多次气管插管的原因,以避免气管插管并发症,缓解术后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降低术后死亡率,缩短ICU 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2008 年2100 例心内直视手术后27 例2 次或2 次以上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多次气管插管占同期手术患者的1.29%.27 例中风湿性心脏病4 例(14.8%),先天性心脏病23 例(85.2%).其中再插管24 例,3 次插管2 例,4 次插管1 例;再插管时间为拔管后1 ~13 h.27 例中,拔管后呼吸无力12 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5 例,意外拔管1 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危象6 例,心脏恶病质2 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顺利脱机18 例(66.7%),气管切开后脱机5 例(18.5%),死亡4 例(14.8%).死亡原因:呼吸衰竭2 例,心功能衰竭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 例.结论 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寻找和纠正脱机失败的原因,实施程序化脱机是降低再插管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 (CPB)病人围术期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 ,为围术期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32例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病人分别于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第 1~ 7天取肘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参数。结果手术当天及术后第 1~ 3天 ,血小板计数在CPB中明显减少 ,CPB后短期范围内恢复至正常 ,术后第 7天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 ,血小板平均体积于术后第七天减少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CPB心内直视手术后血小板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 ,应加强围术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心内直视手术后长时间呼吸机支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影响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的危险因素 ,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并发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 1995年 1月— 2 0 0 3年 8月期间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的 5 0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 14~6 5岁 ;体质量 2 8~ 80 kg;男性 2 8例 ,女性 2 2例 ;平均转流时间 (15 6 .38± 5 2 .0 2 ) m 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6 2 .86± 2 2 .5 5 ) h;病死率为 18.0 %。与对照组相比 ,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组患者术前心功能差(P<0 .0 0 1) ,体外循环时间与阻断时间长 (P<0 .0 0 1) ,术后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及氧合指数 (Pa O2 /Fi O2 )低(P<0 .0 0 1) ,而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A a DO2 )高 (P<0 .0 0 1) ,肺内分流 (Qs/Qt)增大 (P<0 .0 0 1) ,术后肺动态顺应性 (PCD)无明显区别 ,术后引流量较多 (P<0 .0 0 1) ,术后心肌酶谱水平高 (P<0 .0 0 1)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P<0 .0 0 1)。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与患者术前心功能、术中转流时间、术后 Pa O2 /Fi O2 、术后心肌酶谱水平及术后引流量明显相关。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前心功能差、术中转流时间长、术中心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病人术后监护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999年7月~2001年6月,我科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26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电解质、引流液、输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人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多巴胺用量少,低心排发生率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麻醉清醒早,引液量、输血量少,拔管早,住院天数缩短. 结论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可早期拔除各种引流管,早期活动和早期进食.  相似文献   

18.
吴桂真 《现代护理》2003,9(3):243-244
目的 预防和早期发现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的发生,避免导致心搏骤停。方法 通过对1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两次心包填塞患者的观察、抢救:除术中须彻底止血、纠正体外循环所致的凝血机制紊乱外,术后注意保持心包及纵隔引流通畅,全面细致观察和分析病情,应高度警惕心包填塞的发生,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备好急诊开胸包。结果 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除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并早期发现该并发症的发生外,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避免心搏骤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脑昏迷是体外循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死致残率极高.我科从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8613例,发生不同程度脑昏迷34例,占0 39%.现将脑昏迷的发生原因及观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室缺术后心律失常6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直视修补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方法:对63例小儿VSD患者行心脏直视修补术后进行24h心电监护,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并初步讨论发生机制。结果:小儿VSD修补术后发生以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的心律失常机会较多。结论:VSD修补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中损伤传导系统及局部手术创伤有关,术式选择及术后监测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