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胸主动脉瘤中,真正意义上的假性动脉瘤并不多见,国内仅见个例文献报道,主要致病原因有创伤、感染和医源性因素等.我们于1995-2003年共收治了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手术死亡1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假性动脉瘤十分罕见,本院子1989年6月手术治疗成功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43岁,农民,因突发性胸痛2年,伴心悸、不能平卧、间断咯血3个月,于1989年6月23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20年。体检:血压14.63/10.64kPa(110/80mmHg),半卧位,头颈部明显肿胀,颈静脉怒张,心脏无杂音,右肺呼吸音低。上肢静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疾病的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本文报道8例(15~63岁,平均年龄44.5岁)不同类型胸主动脉疾病术中TEE监测结果。病例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夹层伴假性动脉瘤、胸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瓣脱垂等。结果:8例患者的术中检查与术前诊断全部吻合。术中TEE发现1例主动脉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而术前磁共振成像未能提示。此外,术中TEE还显示2例胸降主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结论:初步显示术中TEE可即刻评价手术效果,对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患者最有价值;为避免升主动脉粥样斑块的脱落导致术后体循环尤其是脑栓塞,对于高龄患者也积极提倡术中TEE监测。  相似文献   

4.
假性动脉瘤系指血管壁全层损伤、血肿机化成瘤壁后形成的与血管相通的动脉瘤,早期破裂出血发生率达30%。2000年6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假性动脉瘤患者418例。其中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90年7月至93年6月美国纽约Mount Sinai医学中心(第三级心胸外科中心)68例升主动脉瘤(43例,68%)或夹层(20例,32%)患者的心导管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经验。平均年龄67±11岁。8例有既往升主动脉手术史,包括Bental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佛氏窦瘤或夹层形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晚期动脉瘤形成或夹层。术前根据肢体动脉搏动及其程度,双侧肢体血压差异和CT扫描结果仔细选择插管进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普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日趋增高。2002年5月~2005年12月,我们对350例患者行经股动脉冠脉介入术,现对5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者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5例冠脉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43~57岁;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75~150mg,1次/d,1例术前3d服用噻氯匹啶250mg,2次/d;1例术前服用氯砒格雷75mg,1次/d。术前血常规、凝血机制、肝肾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胭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周围动脉瘤的12.5%,常误诊为胭窝囊肿及腱鞘囊肿等。1990~2008年,我院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5—77岁。病变位于右下肢4例,左下肢1例。临床表现为搏动性包块5例,跛行4例,伸膝困难3例,肢体疼痛4例,肌无力3例。有外伤或手术史3例,听诊吹风样杂音3例。5例动脉瘤中,1例为假性动脉瘤,4例真性动脉瘤。瘤体直径5~10cm。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了1例10岁男童, 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假性动脉瘤, 合并左心房瘘道形成, 且左心房瘘道口逐渐增大,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典型, 可明确显示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假性动脉瘤的大小、瘤体随心脏周期的形态变化、有无瘘道形成以及其他并发症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判断胰腺假性动脉瘤适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例胰腺假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方式及临床效果。结果胰腺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方式为经内镜超声诊断2例,经腹部增强CT诊断8例,经介入造影诊断1例。10例患者接受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9例治疗成功,随访28 d时,1例患者再次出血,经二次栓塞治疗成功止血;1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治疗。结论腹部增强CT及动脉造影是诊断胰腺假性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内镜超声也可用于诊断。手术治疗是胰腺假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介入栓塞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胰腺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为进一步明确胰腺假性动脉瘤的诊疗方案,仍需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各种大口径管、鞘的运用,以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使血管造影术所致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本文报告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系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例1.女,67岁。因胸闷痛2个月拟诊“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2002-02-22行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病变,次日拆除伤口处包扎胶布,当时无何异常发现。4d后患者诉股动脉穿刺处局部疼痛,检查发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动脉瘤(SCAD)又称特发性冠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原发于冠状动脉而非继发于冠脉操做、冠脉手术或升主动脉夹层延伸至冠脉的夹层动脉瘤。本病在发病、病理、临床、治疗诸方面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回异。冠脉夹层动脉瘤较为少见,近年来由于冠脉造影和冠脉手术的广泛开展,发现的病例日渐增多。迄今为止英文文献中报告59例,年龄21~67(平均42)岁,男女比为1∶4-5,存活者仅9例(男3、女6)。据估计SCAD实际发生率远较报告为高。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4例海绵窦段动脉瘤行颈动脉血流阻断试验(Matas试验)后,施行颈内动脉孤立术,其余8例行"假性瘤颈加固夹闭术"或"破口夹闭术"。并对取下的瘤体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取下瘤体的病理学显示为大量血栓及机化物,无弹性纤维或平滑肌细胞等正常血管壁成分,符合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出院时按Barthel指数(BI)评价预后,9例日常生活能力良好(BI≥75分),2例生活能力中度缺陷(BI:50~70分);1例死于术后脑梗死。9例进行了3个月至7年的门诊随访,有5例复查了DSA,2例复查CTA。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所有被随访的患者均未再出血。结论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前需了解颅内血管的代偿充盈情况,有必要行Matas试验。必须充分认识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并行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升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外科处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病因所致的升主动脉瘤或夹层并主动脉返流仍是当今外科处理的一大难题。随着Bental术及其各种改良法的广泛应用和经验积累,升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和病因学的研究深入,进一步有效地减少了原始手术并发的恶性出血、假性动脉瘤、再发夹层和破裂的发生,远、近期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大大延长了病人的平均寿命。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假性动脉瘤的CT诊断和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动脉瘤的CT诊断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8例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腹部动脉造影和经导管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其CT、血管造影和临床资料,观察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及止血效果。结果18例患者CT平扫显示腹腔局限或弥漫性高密度积液,增强扫描显示假性动脉瘤,破裂处可见造影剂外溢。血管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22个,其中20个有活动性出血征象,均采用弹簧圈成功栓塞,18个假性动脉瘤一次成功止血。结论CT检查可发现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动脉瘤,经导管栓塞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损伤性疾病包括椎动脉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以及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治疗主要有外科手术结扎患侧椎动脉,以及经血管栓塞。我院于1995年收治一例外伤性椎动脉假性动脉瘤,经结扎瘤体近远侧椎动脉,切除动脉瘤,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无神经受损表现。结合病例本文重点讨论椎动脉的暴露途径、手术方案以及术中处理。  相似文献   

16.
总结29例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并与手术、造影及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9例彩超诊断的假性动脉瘤均经手术、动脉造影及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证实,其定性符合率为100%,判断动脉来源正确率93%(27/29).经超声引导压迫治疗成功率88%(15/17).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手术或压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股静脉穿刺导致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股动静脉瘘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11月我科治疗的12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股动静脉瘘患者,根据病变情况及治疗效果讨论合适的治疗方式。结果:12例患者中位年龄60(49~81)岁,男性7例,女性5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股动静脉瘘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所致并发症11例,行右心导管造影所致并发症1例。所有病变均因穿刺股静脉导致,且动脉破口均位于股浅动脉,12例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例患者出现淋巴瘘,保守治疗痊愈。术后30 d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股静脉穿刺位点过低是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股动静脉瘘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患白塞氏病10余年。1995年8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升主动脉瘤,后逐渐扩大累及弓部。1996年1月升主动脉瘤破裂并形成假性动脉瘤。同年2月收入我科,诊为白塞氏病合并升主动脉瘤。术前3天每天给地塞米松10mg,术前1天及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缩窄(CoA)合并症及CoA外科术后并发症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6例Co A合并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或CoA外科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男5例,女1例;年龄44~56(50.3±5.01)岁。患者术前均经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根据患者主动脉解剖及病理生理特点制定介入治疗方案,4例患者(2例主动脉缩窄合并B型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缩窄合并穿通性溃疡,1例外科术后缩窄复发合并假性动脉瘤),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1例患者Co A外科术后吻合处假性动脉瘤形成采用TEVAR,并对外科姑息的缩窄进行栓塞;1例CoA合并B型主动脉夹层,外科先行升主动脉至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再对缩窄处进行封堵。结果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0~60个月,无主动脉相关死亡和再次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治疗。结论解剖条件合适的Co A合并症或Co A外科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可首先尝试TEVAR治疗。解剖条件不合适的Co A合并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行复合手术。此类患者应根据解剖及病理生理特点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及介入器材。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防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治疗是神经外科难度大而又危险的手术,术中动脉瘤破裂是导致手术失败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976~1998年,我院共行颅内动脉瘤手术240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3~54岁,平均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