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 病历介绍例 1:男 ,2岁 4个月。因发热、咳嗽 1周 ,饮食时哭闹、拒食 3d于 2 0 0 3年 5月 2 1日入院。查体 :体温 39.5℃ ,心率10 2次 /min ,呼吸 2 4次 /min ,体质量 14kg ,口腔内有 4~ 5处米粒样溃疡 ,曾在当地诊所输液 (用药不详 )效果不佳。血常规 :WBC 15 .6× 10 9L-1,LYM 0 .5 4 6 ,GM 0 .0 7,Hb 12 7g/L。给予先锋V、清开灵静滴 ,聚肌胞 2mg肌注 ,1次 /d。 2d后溃疡明显好转 ,患儿饮食时不再哭闹 ,体温降至 38.0℃。例 2 :女 ,3岁 7个月。因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于 2 0 0 3年 3月 2 0日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 37.5℃ ,心率 9…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性 ,为 2 8天新生儿 ,于 1 998年 8月 2 0日初诊。患儿于 2日前无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多在38℃左右 ,腹部胀大 ,呕吐 ,哭闹。近 3天未排大便。经外科肛诊后引出多量大便 ,排便后哭闹消失。腹透未见肠梗阻 ,经钡灌肠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诊见患儿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精神萎靡 ,急性热病容 ,腹软膨隆 ,呈方舟腹状 ,全腹叩鼓 ,肠鸣音弱 ,肝脾未触及 ,肛门无畸形。因患儿年幼 ,其父母不同意手术而采取保守疗法。予敷脐疗法 ,用大黄 1 5g、川朴 1 5g、枳实 1 5g、炒卜子 30 g、槟榔 2 0 g、甘草 9g,共研细末。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儿脐部 ,…  相似文献   

3.
一般资料3 5例患者中男性 2 6例 ,女性 9例 ;年龄 3 0~ 68岁 ;病程 3~ 2 6年。均经结肠镜确诊 ,全部患者经多次大便检查及细菌培养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临床表现 1 0例以腹痛为主 ,1 2例有间断脓血便 ,9例腹泻粘液便 ,4例腹泻与便秘交替。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黄芩 1 0 g、黄连 1 0 g、白芍 1 5g、白及 1 0 g、白头翁 1 5g、当归 1 0 g、党参 1 5g、木香 1 0 g、地榆炭 1 5g、炒栀子1 0 g、甘草 6g。上药水煎浓缩过滤取汁 1 2 0 ml,待温度适宜时保留灌肠 ,每次 60 ml,早晚各 1次 ,1 0天为 1个疗程 ,可连续应用 2~ 4个疗程。治…  相似文献   

4.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资料 :2 6例小儿患者均为门诊 ,1 1例为住院小儿患者 ,女 1 3例 ,男 2 4例 ;年龄 9个月~ 5岁之间 ,病程 3~9d,为夏季小儿发热不退伴有肠胃不和小儿患者。 T38℃~ 4 0℃之间  治疗方法 :四逆散加味 ,柴胡、枳实各 5g,杭白芍 2 g,白术、连翘各 6g,蝉衣 1 .5g,偏腹胀者加陈皮 3g,便秘去白术加大黄 0 .5g,气虚者加太子参 3g,呕吐者去杭白芍加竹茹 3g,每日 1剂水煎服 ,分 3次温服。  治疗结果 :小儿发热服药后 ,体温逐渐正常 ( T37℃ ) ,痊愈 2 9例 ,有效 8例 ,(当天服药后体温降至正常 ,但下半夜又发热 ,服中药 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 ,…  相似文献   

5.
钟某 ,男 ,1岁半。于 1 996年 8月 2 1日 ,发热 ,大便稀 ,始为蛋花样便 ,次日转为粘液便 ,接着为脓血便 ,大便由每日 5~ 6次增至数 1 0次 ,经当地卫生院按细菌性痢疾治疗 2 d,大便次数未减 ,仍发热 ,于 8月 2 4日出现高热抽搐、不省人事 ,抢救半天后惊厥仍未控制 ,即转送县医院传染科住院治疗 1 7d,发热稍减 ,大便次数亦有减少 ,每日 4~ 5次 ,粪便稀溏 ,仍有粘液便 ,偶见脓血便 ,手足抽搐不止 ,且见目睛上吊、角弓反张、神志不清等。遂转入地区某医院住院治疗1星期后 ,大便每日 1~ 2次 ,粪便成形、色黄、无粘液及脓血 ,化验室检查 :大便…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 1993~ 1999年对 60例细菌性痢疾采用中药灌肠法治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男女之比为 3∶2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6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6天。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脓血便及里急后重 ,体温大多在38~ 39℃之间 ,少数重症病例在 39 5~ 4 1℃之间 ,发热持续时间短者 3天 ,长者达 12天 ;大便次数最少者 6次 /日 ,最多者 15次 /日 ;伴抽风者 6例 ,抽风 1次 4例 ,抽风 3次 2例 ,持续时间最短者 2分钟 ,最长者 5分钟 ;伴腹痛者 2 5例 ;伴恶心呕吐者 8例 ;脱肛者 12例。实验室检查 :…  相似文献   

7.
自拟腹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自拟腹泻汤治疗婴幼儿腹泻病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 1 998年 7月 2 0 0 0年 1 2月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 ,其中男 35例 ,女 1 5例 ;年龄 <6个月 5例 ,1岁 2 5例 ,2岁 1 6例 ,3岁 4例。5 0例中 ,用本药前体温升高者 2 1例 ( 4 2 % ) ,恶心 6例 ( 1 2 % ) ,呕吐 9例 ( 1 8% ) ,里急后重 5例 ( 1 0 % )。大便次数 :35次 日 3例 ( 6 % )。大便性状 :稀便 1 1例( 2 2 % ) ,糊状便 6例 ( 1 2 % ) ,水样便 2 0例 ( 4 0 % ) ,粘液便 1 0例 ( 2 0 % ) ,脓血便 3例 ( 6 % )。大便常规镜…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均为我院肠道门诊就诊患者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6岁~ 5 3岁 ;大便 10~ 2 0次 /天者 2 4例 ,大便 >2 0次 /天者 7例 ;其中 19人伴有发热 ,体温 37 2℃~38℃ ,Ⅰ度脱水 2 3例 ,Ⅱ度脱水 2 6例 ,Ⅲ度脱水 1例。对照组 5 0例。两组患者均为急  相似文献   

9.
1 营卫失调 ,身热不退李某 ,女性 ,2 5岁。于 1 990年 5月顺产一女婴 ,产后 3d,不慎感受风寒 ,恶寒发热 ,体温 39℃ ,周身胀痛 ,恶心微呕 ,汗自出 ,胸胁胀满 ,某医院静点氨苄青霉素 5d,体温不降 ,加用激素后 ,体温曾一度下降 ,但停药后体温又升至 38.9℃ ,又服银翘散数剂 ,其症不减 ,发热恶风 ,自汗不止 ,恶心欲吐 ,胸胁胀满 ,精神疲乏 ,二便调和 ,舌苔薄白、质淡红 ,脉浮。证属太少并病 ,治以和解表里 ,用柴胡桂枝汤 :桂枝 7g,白芍 1 0 g,黄芩 7g,党参 1 0 g,半夏 6g,柴胡 1 0g,大枣 6g,生姜 5g,炙甘草 3g。服 3剂 ,药后发热罢 ,诸症减 ,…  相似文献   

10.
裘笑梅老师 ,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 ,于妇科更负盛名 ,对治疗崩漏尤有独到之处 ,现举验案三则 ,以飨同道。1 血热型 (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别 )1 .1 实热型例 :徐某某 ,1 5岁 ,学生 ,1 993— 4— 6日初诊。患者初潮经律错乱 ,量多如崩 ,色紫红夹块质浓 ,心烦口渴喜饮 ,末次月经 4— 3日未净 ,舌质艳红 ,脉滑数 ,症属阳热过亢 ,迫血妄行 ,致冲任失调。治则 :凉血止血 ,方用三黄忍冬藤汤化裁 :(裘老验方 )熟军炭 9g,川柏炭 6g,黄芩炭 6g,当归炭 9g,香附炭 9g,丹皮炭 6g,炒白芍 9g,煅牡蛎 3 0 g,煅龙骨 1 5g,广木香 5g,太子参 3 0 g,三剂。2诊 :1…  相似文献   

11.
云南白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珍 《河南中医》2003,23(9):58-58
我科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8月采用云南白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并与西药常规治疗对照观察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全部 91例患者均有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 ] 。年龄为 1~ 12岁之间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6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 6例。对照组 4 5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2 1例。病程 17~4 9h。临床表现 :发病多为夏秋季节 ,常有饮食不洁史 ,大便每日达 10余次 ,多见粘液脓血样大便 ,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上 ,里急后重 ,腹痛、恶心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  相似文献   

12.
加味四君子散治疗迁延性腹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3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儿,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8个月。病程2~4个月,平均3.2个月。合并Ⅰ°脱水10例,Ⅱ°脱水4例,Ⅱ°营养不良5例,Ⅲ°营养不良3例、便次每日8~20余次,为黄色稀水便,含粘液少量,无脓血。近1周内体温正常。食欲正常14例,食欲不振16例。2方药与剂量炒党参,炒白术、炒茯苓、炒乌梅、炒黄芪、煨诃子等量共研细未。4~6个月者每次2~3g,7个月~1岁每次4g,1~2岁每次5g,1日3次,温开水冲服。大便正常后继服3~5日,以巩固疗效。其它为对症治疗。3结果用药2天后大便正常1例,~3天12例…  相似文献   

13.
1 方药组成及制法 :党参 30 g,白术 2 0 g,茯苓 15 g,陈皮15 g,泽泻 12 g,苍术 12 g,槟榔 12 g,使君子 15 g,木香 15 g,鳖甲 2 0 g,蝉蜕 15 g,焦山楂 2 0 g,炒麦芽 15 g,鸡内金 2 0 g。共研细末为散。2 治疗方法 :每日服 6 g,分早晚两次服。 10日为 1个疗程。一般治疗 1~ 2个疗程。3 典型病例 :赵某 ,男 ,2周岁 ,1978年 10月 5日初诊。患儿失乳较早 ,平素喜食生冷。近 1个月来 ,面黄肌瘦 ,毛发稀疏 ,纳差厌食 ,五心烦热 ,脘腹胀满 ,大便干稀不调 ,常有蛲虫随大便排出 ,尿黄。查 :患儿目睛红 ,体温 37℃ ,心率 110次 /分 ,律齐 ,未闻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木通中毒致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平  曹会宁 《陕西中医》2002,23(6):550-550,F003
中药木通中毒引起新生儿肾功能衰竭少见 ,笔者遇到 1例 ,现报道如下。患儿女 ,2 5 d。因尿少 4d,腹胀 2 d,于 2 0 0 0年 1 0月 9日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 ,人工喂养。生后 1 8d因哭闹不安服中药汤剂 (乌药、胡椒、罂粟壳、杏仁各 3 g,元胡、黄芩各 5 g,木通 1 0 g,大黄、甘草各 3 g) ,每天 1剂 ,共 3 d。 4d前发现患儿尿量明显减少 ,70~ 80 ml/d,外观淡黄色 ,吃奶量较常减少 2 /3 ,偶吐奶 ,2 d前出现腹胀 ,大便正常。家族中无遗传性肾炎病史。体检 :T3 6℃ ,P1 3 0次 /min,R40次/min,神志清楚 ,面色红润 ,无黄疸 ,全身水肿 ,以腹壁、外阴…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0例患儿均经使用抗生素、收敛、止泻药及中药治疗无效者。其中 :男 2 1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大 8岁 ,最小 7个月。1 .2 临床表现  2 4 h腹泻次数最多 1 4次 ,最少的 3~ 5次 ,大便多为水样、蛋花样或黄绿色便 ,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腹胀及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疲乏 ,大便镜检有脂肪球 ( ~ )外 ,其它未见特殊。1 .3 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拟健脾化湿分利法 ,用自拟白术车前汤。药物组成 :藿香 6g,白术 7g,茯苓 1 2g,川朴 5g,砂仁 2 g,扁豆 8g,车前子 8g(盐水渍炒 ) ,炭山楂 8g,煨葛根 8g,芡实 8…  相似文献   

16.
周梁  左正林 《江西中医药》2003,34(10):30-30
例 1 .患者魏某 ,女性 ,5 3岁 ,营业员。因发热腹泻伴呕吐 1 6小时于 1 997年 7月 8日急诊入院。患者 7月 7日在家劳累了一天后又吃了不洁食物 ,至下午 5时许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神疲乏力 ,食欲不振 ,解稀便 3次 ,量不多 ,呕吐黄色液体 2次。今晨 6时许出现腹痛 ,腹泻水样大便每小时 5~ 6次 ,伴里急后重 ,头痛 ,发热 ,恶心呕吐 ,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 ,面色无华 ,时而惊厥 ,嗜睡 ,进而昏迷 ,送急诊科抢救。体格检查 :体温 42℃ ,呼吸 2 8次/分 ,脉搏 1 2 0次 /分 ,血压 76/60mmHg ,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四肢厥冷 ,瞳孔等大等圆…  相似文献   

17.
王静  赵文华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632-632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的主方 ,由柴胡 2 4 g,黄芩 9g,人参 9g,炙甘草 6 g,半夏 9g,生姜 9g,大枣 1 2枚组成。功用 :和解少阳。研究证明 ,该方具有抗炎、保肝利胆、解热镇痛、抗惊厥、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 ,可治疗多种疾病 ,现举例说明。1 经行发热头痛女 ,3 6岁 ,2 0 0 0年 1 0月 3日来诊。主诉 :经前头痛 1年。每逢经前头痛 ,行经时即感发热 ,体温3 7.3~ 3 7.8℃ ,头痛以双侧为甚 ,发热于午后、夜间加重 ,心烦易怒 ,恶心 ,纳差 ,经期正常 ,月经量少 ,色黑夹有血块 ,月经过后诸症自消 ,舌红少苔 ,脉弦细 ,妇检无异常。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18.
张董晓 《河南中医》2004,24(8):62-62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王某 ,女 ,2 3岁 ,工人 ,2 0 0 3年 8月 3日就诊。产后10d ,乳房肿胀疼痛 3d ,发热 1d来诊。诊见 :患者恶寒发热 ,体温 4 0 .5℃ ,双侧乳房红肿 ,扪及 4cm× 5cm大肿块 ,疼痛拒按 ,乳汁分泌不畅 ,头痛恶心 ,口渴 ,纳差 ,便秘溲黄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诊为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乳痈 )。药用 :柴胡 12 g ,金银花 2 0 g ,连翘 2 0g ,夏枯草 15 g ,黄芩 12 g ,浙贝母 12g ,海藻 15 g ,全瓜蒌 15 g ,甘草 5g。共用 3剂。局部外敷金黄膏。8月 6日二诊 :恶寒发热大减 ,体温 38℃ ,乳房肿块缩至2cm× 1.5cm大 ,乳汁通畅 ,疼痛…  相似文献   

19.
女 ,2 6岁 ,1 998年 5月 2 6日初诊。产后 9d感受风寒 ,发热 ,体温 38℃ ,前医诊治。予以 :当归 9g,川芎 9g,白芍 9g,生地黄 9g,柴胡 9g,荆芥 1 0 g防风 1 0 g,甘草 6g,生姜为引水煎服。 2剂后热退 ,但汗出不止。再诊更方 :党参 30 g,黄芪 2 0 g,白术1 0 g,当归 1 0 g,川芎 1 0 g,白芍 1 0 g,熟地黄 1 0 g,茯苓 1 0 g,半夏 1 0 g,甘草 1 0 g,水煎服。服药 2剂后 ,不但汗未止反而心烦欲呕 ,夜不能寐。遂邀余诊治 ,产妇面色苍白 ,发如水洗 ,舌质红 ,大便自分娩至今未解 ,苔黄微腻 ,脉细弱。综观脉症及病史 ,患者产后气血虚弱 ,复感外邪 ,邪气…  相似文献   

20.
枸杞子具有滋肝补肾 ,益精明目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肝肾虚损 ,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收治服枸杞中毒者 2例 ,介绍如下。例 1:患者 ,女 ,6岁 ,于 2 0 0 0年 11月 3日就诊。服枸杞子约 30 0 g后 ,出现恶心呕吐 ,呕吐物均为红黄色及未消化的枸杞子液态物质。后感上腹部不适 ,并伴有轻度疼痛。当日大便 9次 ,水样便 ,无脓血 ,精神不振 ,面色萎黄 ,轻度脱水。诊断为“枸杞中毒”。立即输液 ,第 1组用 10 % GS5 0 0 ml,5 %Na HCO32 0 0 ml纠正脱水防止酸中毒。第 2组用 5 %GNS12 0 ml,VB6 10 0 m g,氨苄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