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所用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存在着"病""证"二字混用的现象。选择应用最为广泛的两套规划教材,对教材中多次出现的"痹证""痹病"二词加以梳理,分析其内涵和使用原因,并探索教学中应对的方法。发现"痹"字用在症状表现或病机中时,没有歧义;而"痹"用在证名中时,指的是被称作"痹证"的病名,而非叫做"痹"的证名。建议教材中规范类似文字,将作"病名"解释的"痹证"词语统一为"痹病"。  相似文献   

2.
胡晓红 《四川中医》2000,18(7):13-14
《灵枢·官针》篇主要介绍古代在治疗上公认的合乎规定的针具和针法。本文从中分析归纳出其对痹证的针法,从对痹证的分类诊断上,详细论述了对不同的痹证采用的古针法。1 痹证的诊断11 定性诊断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热邪胜者为热痹。12 定位诊断 《素问·痹论》将痹证分为五体痹、五脏痹、六腑痹。其中五脏痹、六腑痹为痹证久治不愈内舍五脏六腑所致脏腑病变,不属于本文痹证范畴,故略而不述。五体痹按病位分为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皮痹主要…  相似文献   

3.
考诸痹论,都将肢体肌肉筋骨部位疼痛的肢体型痹证,与关节部位肿痛的关节型痹证相混淆,统称为痹证.但是,之后有关痹证的辨证论治内容,通常只论关节型痹证,少有肢体型痹证的论述.如现行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就最具代表性,在<中医内科学·痹病>中:"所谓肢节痹病,系以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随后只阐述关节型痹证的辨证论治方法(将关节肿痛分为行、痛、着、热、尪痹5型进行辨证论治)[1],缺少肢体型痹证的辨治内容.由于缺少指导肢体型痹证的辨证论治的方法,临床上只能沿用辨治关节型痹证的辨治思路来治疗肢体型痹证.因此,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4.
从《内经》有关痹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痹证大体可分为广义痹证和狭义痹证两类。广义痹如食痹、水瘕痹、喉痹、胸痹、血痹、肠痹、五脏痹,狭义痹如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皮痹、脉痹、筋痹、骨痹等。本文仅对狭义(肢体)痹证的病因、性质、病机及传变规律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痹证病因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不与风寒湿合,故不为痹",认为痹证是由于人体同时感受外界的风、寒、湿邪所致.自此以后,很多医家大多遵循痹证病因为感受外邪之说直至现代,认为痹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或感受热邪所致.这种痹证病因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所致的传统理论制约着我们对痹证病因的认识,也影响痹证学术的研究和发展,事实上痹证病因并非单独由感受外邪所致,痹证也可单独由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现将痹证的一些常见病因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宋向元老中医是著名的医史学家,生前任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宋老临床对痹证治疗颇有独到之处.笔者运用宋老经验治疗痹证,深感得心应手.现将宋老治疗痹证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读者.宋老说,《内经·痹论》曾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  相似文献   

7.
痹证为临床常见病,古今中医学家对该病有诸多论述。《叶天士治痹经验的探讨》一文,笔者梳理总结了叶天士治疗痹证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如治疗上重视祛风、散寒、除湿,调和营卫,后期重视补肾;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重视奇经治络法。提出"阴虚风动"亦可为痹的观点。认为"久痹可成痿,久痿可成痹",两种疾病密切相关。可为临证治疗痹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封英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3):71-71
痹证发病的原因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个人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有关.<素问·痹证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素问·痹论》篇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受此影响,后世多从风、寒、湿等论治类风湿。然《素问·痹论》亦提出"痹热"说,清代医者注解为"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初因风寒湿邪郁痹化热,久则化热攻痛"。即使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引发痹证,时间久了,也可能转化成热痹。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对痹证的理解也更为深入,逐步认识到湿浊、热毒、瘀血等致病因素在痹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中医科学  相似文献   

10.
痹证最早见于《内经》,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根据病邪的偏胜分为行痹、痛痹、着痹,还根据病邪伤人的部位,将痹证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五体痹和五脏痹。痹证包含了现代医学的诸多疾病,疾病的产生都是因为痹阻所致,并专门设立了方药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乌头汤、防已黄芪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瓜蒌鮲白汤等临床常用治痹方剂。经历代医家运用上述方剂加减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从临床表现来说属于中医药"历节病"、"历节风"、"痹证"的范畴,历代文献中关于痹证和伏邪的相关论述非常丰富。文章详细探讨了伏邪理论,提出了伏邪致痹观点,初步概括了伏邪致痹的证候特点,从伏邪角度对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机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临床对伏邪致痹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从瘀论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全 《河北中医》2010,32(12):1903-1905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1,2]。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与《灵枢》的"周痹"、《金匮要略》的"历节"相似,因其病程长、难以治愈,后世医家称之为"顽痹"、"尪痹"。在对痹证的辨证论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王昊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31-1932
<正>痹证常见症状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麻木为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但痹证患者常可见各式各样皮肤症状及损害,或合并皮肤瘾疹,或先以斑疹为首发,甚或"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阎小萍教授为  相似文献   

14.
痹证,痹阻滞塞也。临床以肌肉、筋骨、关节重着、酸楚、疼痛为主证。 痹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较多,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痹之外,还有热痹。 清代医家王清任在《素问·痹论》基础上提出“痹证有瘀血说”的见解,大大发展了痹证理论,丰富了后人对痹证的认识,开拓了治疗痹证的新途  相似文献   

15.
蔡玮  王罡 《四川中医》2010,(3):47-48
辛温通络法在目前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痹症。然作者在详读《神农本草经》之后提出"甘寒除痹"的理论,并查阅大量文献、古籍资料从痹证的形成机理及甘寒药物的药理、功效等方面论述"甘寒除痹"的理论,并加以临床病例分析以求探索治疗痹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经》在论述痹病时虽未使用"瘀血"的术语,但通过有关论述表明《内经》已认识到了瘀血在痹证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从古代医家对痹证的有关论治来看,瘀血与痹证发病的关系已经受到了重视。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正式提出了外伤瘀血致痹说。总之,瘀血既可作为病理产物贯串痹证发病始终,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导致痹证的发生。这一点从现代医学对痹证范畴疾病的有关研究也可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17.
吴长欣治痹证经验周伟平(江西省广丰县人民医院广丰334600)关键词痹证中医药疗法吴长欣主任是我院的名老中医,业医30余年,擅长中医针灸,对痹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现将其治痹证的经验加以整理,报告如下。1行痹交经缪刺、泻络远行行痹是风寒湿痹中以风邪为主...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痹证须活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灿辉  卢永兵 《光明中医》2010,25(6):1071-1072
<正>中医痹证包括西医急、慢性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引起的神经痛等疾病。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气侵袭身体所致,就是《素问.痹论》所说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由于痹证  相似文献   

19.
痹证是中医内科的一大病种,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大多数风湿免疫性疾病.痹证作为一个病被详细论述首先见于《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1 ]33."五脏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1]33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20.
论叶天士内风致痹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铦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5):185-186
叶天士痹证思想突出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白虎历节风发病的原因为感受温热毒邪 ,最先将仲景治疗饮热咳喘的木防己汤 ,用于治疗关节红肿、发热、疼痛游走的热痹证 ;2最先认识外感湿热痹证发病规律 ,采用兼有祛风湿与清湿热两种功能的药物治疗湿热痹证。《温病条辨》所载治疗湿热痹证的名方——宣痹汤 ,就是吴鞠通总结叶氏治痹经验的产物 ;3开创应用虫药搜剔血络方法治疗顽痹、久痹的先河 ;4最早认识与总结奇经痹证的发病规律 ,创用通补奇经方法进行辨证施治。上述治痹思想 ,都曾被诸家多次论述 ,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但叶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