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从 1996年 6月开始我们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 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34耳中男 16例 ,女 12例 ,15~42岁。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13例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15例。鼓膜内陷充血 34耳 ,可见鼓室积液征 8耳 ,纯音测听均提示传导性聋 ,声阻抗显示鼓室压为“B”型 15耳 ,“C”型 19耳。1 2 治疗方法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 8例、34耳 ,采用 0°鼻内窥镜 ,用 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置入鼻腔内 2次 ,第 2次棉片应尽量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通过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与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11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咽鼓管置管组与鼓室注药组,两组均抽出鼓室积液并注入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咽鼓管置管组在疗效上优于鼓室注药组(P〈0.05)。结论咽鼓管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翠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1):4095-4096
目的探讨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与综合治疗效果,防止耳聋的发生。方法在耳内镜直视下,判断是否有鼓室积液,采用鼓膜穿刺结合病因服用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4例鼓膜穿刺1次及服用药物后1周左右症状消失;15例行2次鼓膜穿刺;6例行多次鼓膜穿刺。结论采用耳内镜直视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对行鼓膜穿刺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薛侦 《甘肃医药》2012,(3):203-20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则行鼓室穿刺治疗;而治疗组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置管术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及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的临床上,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观察组予以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鼓室压-109.85±32.18 daPa,语气导听阈37.18±15.90 dB,观察组鼓室压-87.18±25.09 daPa,语频气导听阈48.94±16.28 dB,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3例(6.25%),对照组出现2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提高鼓室压及语气导听阈,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咽鼓管用药联合鼻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耳118只)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行咽鼓管用药治疗,研究组行咽鼓管用药联合鼻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P<0.05),且复发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咽鼓管用药联合鼻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且未见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
张学军  周志励  王彦 《广西医学》2012,34(11):1584-1585
目的观察内镜下鼓室置管及腺样体刮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75例(96耳),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加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结果 75例均完成手术,无腺体残留、软腭粘连或咽鼓管口瘢痕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78耳,好转13耳,无效5耳,总有效率为94.79%(91/96)。结论鼓室置管联合腺样体刮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鼓膜穿刺鼓室冲洗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87耳)SOM患者,鼓膜表面麻醉下行鼓膜穿刺鼓室冲洗术,同时辅以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治愈42例(79耳)患者,好转4例(8耳),有效率为100%.在治疗中仅有9例(19.6%)患者在冲洗时出现轻度眩晕,操作完成后休息几分钟,症状消失,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鼓膜穿刺鼓室冲洗术治疗SOM,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9.
耳内镜下HSM-YAGⅢ脉冲激光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其中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经鼓膜穿刺、药物治疗等常效果不甚理想。我们于2003~2005年在耳内镜指引下应用HSM-YAGⅢ脉冲激光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经改善咽鼓管功能、多次鼓膜穿刺、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共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均为单耳病变,年龄16~50岁,病程3个月以上。检查鼓膜均有明显中耳积液征,鼓室压图为B型(平坦型)、鼓室压曲线高峰偏负压,纯音电测听表现为传导性耳聋;鼻腔检查未见肿瘤、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1.2治疗方法患…  相似文献   

10.
杨琪 《当代医学》2013,(21):106-107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78耳)分泌性中耳炎经鼓膜穿刺及鼓室内药物注射治疗后随访,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他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6个月,治愈47耳,治愈率60.26%,好转24耳,总有效率91.03%,41耳(52.56%)咽鼓管功能好转。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生  李红霞 《医学综述》2009,15(21):3355-3356
目的观察鼻内镜电视监视下咽鼓管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并探讨分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82例(89耳)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并经咽鼓管注入药液。结果鼻内镜电视监视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为90%。结论鼻内镜电视监视下经欧氏管咽鼓管吹张结合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4例65耳经临床检查及声阻抗检查呈"B"型或"C"型曲线的SOM患者分为研究组28例33耳,采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导管注药,并行同侧患耳鼓膜置管进行药物冲洗治疗;对照组26例32耳行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分析其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1%&51%、13%&9%、94%&60%.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6%、3%&16%、0%&6%、6%&38%.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鼓膜穿刺抽液和鼓膜切开置管术比较,鼻内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配合鼓膜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激光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3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抗过敏、改善咽鼓管功能、鼓膜穿刺抽液及插管等治疗方法.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作者采用激光造孔治疗经鼓膜穿刺未愈的分泌性中耳炎90例共103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置管与穿刺治疗的效果及康复状况。方法择该科室2015年8月-2017年8月9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置管组(n=45)和穿刺组(n=45),置管组患者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穿刺组患者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置管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穿刺组显著升高(P0.05),置管组患者术后中耳积液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穿刺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效果及康复状况优于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是以咽鼓管功能障碍、机械性阻塞或受到感染而导致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具有病史长、易复发等特点[1]。由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故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解决咽鼓管功能障碍[2]。本文回顾性分析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科就诊的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4例(117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方法7例(11耳)均行耳内窥镜、西格氏耳镜、鼻内窥镜、纯音测听检查,4例行声阻抗检查,然后给鼻腔冲洗。解除粘连,应用雷诺考特、吉诺通等药物,微波、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结果7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鼻腔粘连,有窦腔、窦口、咽鼓管咽口积脓,鼓膜呈现不同程度的淡红色,有两人有鼓室积液。经治疗后,有6例在9~16d治愈,另有1例经治疗后28d好转。结论鼻内镜术后并发的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与鼻腔解剖结构的改变、鼻腔粘连、纤毛系统破坏有关,从而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解除上述病因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内镜下咽鼓管注入激素和鼓膜穿刺注入激素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气导听阈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治疗的8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咽鼓管注入组和鼓膜穿刺注入组,每组各44例。鼓膜穿刺注入组局麻后于监视器监控下进行鼓膜穿刺,吸净积液并注入激素;咽鼓管注入组在鼻内镜下做咽鼓管吹张,局麻后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布地奈德给药,雾气经咽鼓管入鼓室,2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5 d。于2组患者治疗前1~2 d、治疗后15 d测听力水平,测试250、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听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气导听阈及复发率。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症状体征、纯音测、声阻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与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咽鼓管注入组在治愈与有效两方面均较鼓膜穿刺注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复发率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250、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听阈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但2组患者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内镜下咽鼓管注入激素和鼓膜穿刺注入激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明显,咽鼓管注入激素治愈率更高,两者复发率相当,均能降低患者的气导听阈。   相似文献   

18.
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目前耳科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探讨治疗本病的新方法,2002~2005年我科应用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导管鼓室注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9例,47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40耳),均为单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0耳),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灌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交的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内镜监视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并鼓膜穿刺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分析4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资料,术后每两周复查一次,观察疗效。结果患儿鼓膜颜色、光泽、透过度明显改善,中耳积液消失,术后四周45患者鼓室导抗图为A型。结论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并鼓膜穿刺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