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应激反应的新概念——神经免疫内分泌学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说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间存在双向调节、交互影响的基础,更引人关注的是,免疫系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分泌内分泌激素、感受抗原刺激等三方面发挥调节神经内分泌反应的功能。在手术应激反应的研究中不能忽视免疫系统的参与作用及围术期多种因素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3.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转移至肝脏,不论新的化疗和免疫制剂。手术仍为最有效的治疗,肝病灶的减负荷性切除能改善生存。如不能完全切除,切除90%病灶可获得足够的姑息效果。  相似文献   

4.
麻醉,手术和应激反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围术期应激反应是麻醉和手术共同的临床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释放机理,对血浆中应激反应的主要指标儿茶酚胺,环磷酸腺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β-内啡肽反映应激反应程度的灵敏性作了比较,以及麻醉和应激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之一,神经放射治疗与手术外科治疗仍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不同的麻醉方法及手术入路对内分泌水平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重点概述了垂体腺瘤的手术应激反应与麻醉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6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12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7~73岁。肿瘤位于胰头部10例,胰颈胰体1例,胰体部1例。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术前血浆CA19-9基本正常,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胰腺癌。12例患者中,行肿瘤切除+节段性胰腺切除术2例(其中1例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行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经典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因肝脏广泛转移行肝肿块切除活检+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瘤体直径4~14 cm,均呈浸润性生长,淋巴结转移5例,侵犯十二指肠4例,侵犯胆总管3例,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1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肝转移1例。随访9例,8例至今存活,1例术后第8个月死于肝转移。结论对于血清CAl9-9不高且胰腺占位体积较大的胰腺肿物,应想到本病的可能,以手术为主的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8.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62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3年、B超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无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总胆红素16.9μmol/L,白蛋白31g/L,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均阴性,MRI及CT均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胆囊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入院后2周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胆囊为8cm×3cm×3cm大小,底部有一4cm×3cm×3cm广基质硬肿块已浸润肝脏,胰头部有一5cm×4cm×4cm巨大淋巴结包绕肝固有动脉并延及腹腔干,肝表面、腹腔其余脏器及腹膜均未见转移灶。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随机研究,按照Cochrane推荐的文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共有10组研究中心的1 567例患者的数据纳入进行Meta分析.结果 单纯手术切除治疗与药物(奥曲肽)治疗、全身放化疗、经动脉治疗、射频消融术等非手术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相比较,3年生存率(OR:0.07,95%CI:0.02,0.22;Pheterogeneity=0.93,P<0.00001)及5年生存率(OR:0.19,95% CI:0.15,0.24;Pheterogeneity=0.1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的3、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安全有效且较其他非手术治疗在生存期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23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约占同期直肠肿瘤1.5%,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2.6岁(30~68岁),平均肿瘤最大径2.2 cm(0.8~3.2 cm),平均距肛缘距离为6.2 cm(3~12 cm).经肛局部扩大切除7例,经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10例(腹腔镜手术6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6例(腹腔镜手术3例),均获R0切除.其中G1级4例,G2级14例,G3级5例.无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10例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8例死亡,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5%和55.1%.结论 应重视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大径小于1 cm者应积极内镜下治疗,最大径超过2 cm以及内镜下切除病理证实高风险者(组织学分级差、切缘阳性、可疑肌层受累)应接受根治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9例NE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新的WHO分类法对其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重新评估。结果29例患者中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5岁。全部病例均无类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胃神经内分泌癌分别行根治性全胃切除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3例位于十二指肠,其中2例为神经内分泌癌、1例为神经内分泌瘤,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小肠神经内分泌癌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位于阑尾,其中1例神经内分泌癌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2例神经内分泌瘤行阑尾切除术;1例升结肠神经内分泌癌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8例位于直肠,其中4例神经内分泌癌行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4例神经内分泌瘤则予以经腹直肠前切除术、经肛局部切除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全组13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38.4%,3年生存率为7.7%;16例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113%。结论消化系统NEN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位于直肠,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较差,而神经内分泌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毫米波对神经-内分泌-疫系统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体识别内外环境并对其作出适当反应的防御系统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组成。各系统内部及之间有着极其严密和精细的调节,形成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调节网络。这一假说由Besedovsky于1977年根据当时大量的研究结果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和治疗的47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占同期收治食管癌患者的1.1%(47/4189).其中食管类癌5例.食管小细胞癌42例(其中局限期40例。广泛期2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8例接受术后化疗.4例接受术后放疗,3例予以术后放化疗。类癌和局限期小细胞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5.5(10.0~168.0)个月和13.0(4.7~21-3)个月。结论食管神经内分泌癌少见.宜采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手术应激反应抑制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发现应激反应以来,有诸多方法用来克服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包括采用适当的药物和麻醉方法等,但效果不一^[1]。本研究拟采用依托咪酯、咪唑安定、芬太尼和哌库溴铵或泮库溴铵作单纯全麻诱导及联合硬膜外阻滞两种方法,对胃癌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5.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两大类,常见类型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等,根治性手术切除是pNENs患者治愈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基本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和规则切除两类,前者为肿瘤局部切除(剜除)术,后者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或保留幽门)、胰体尾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或保留脾脏)及中段胰腺切除术等.肝脏是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首选治疗方法,RFA、TACE以及肝移植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胆管癌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于1977年由Bas edovs ky首先提出。近年来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和依赖关系的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被称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IE)。该网络在整体水平上调节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维持机体稳态,其中任何环节的紊乱,均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系统功能。在胆道系统的神经支配中,交感神经起源于腹腔神经节,副交感神经则来自迷走神经,神经末梢大部分沿着肝门束的脉管结构行走,环绕在胆管和血管之间,分泌大量的ACH、NA、NE、r-GABA等神经递质,生长抑素、雌激素等内分泌激素,与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共同维持胆道系统的稳定。任一系统的紊乱,都会对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T)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状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例PH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特点、诊治过程、病理学结果及治疗转归。 结果19例PHNET患者中位年龄47岁,其中男8例,女11例;上腹部疼痛8例,腹胀2例,体检发现8例,发热伴皮疹为主诉入院1例;CA19-9升高2例,CA125升高2例,AFP均无异常。肿瘤分级G1 2例,G2 13例,G3 4例。肿瘤平均大小为(6.68±3.11)cm,均显示突触素和嗜铬粒蛋白染色阳性。平均随访时间为(42.21±30.03)个月,行肝切除术的14例患者中因肿瘤复发死亡1例,未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中死亡3例,R0切除患者预后明显较好。 结论PHNE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其最终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排除其他部位的转移后,根治性切除是PHNET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42例胃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42例胃NEC患者占同期收治胃癌的0.83%(42/5046),其中男性37例,女性5例,诊断年龄平均63岁。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R0切除者40例,R,切除者2例;术后有40例行常规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4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4~70(中位26)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5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26.2%和11.9%。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肿瘤分期及手术根治程度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胃NEC较为罕见,手术治疗是改善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关键,而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探讨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患者免疫状况的影响。2015年6月—2018年6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3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术后5 d时两组IL-6、TNF-α和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的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5 d时观察组CD3+、CD4+以及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果表明,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较低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应激反应程度和免疫抑制程度均较低,较高的安全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例 1 男 ,6 1岁。进食梗咽感 2月余 ,加重 7d。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肿瘤。纤维胃镜检查示食管肿瘤。2 0 0 1年 7月手术。手术切除食管长 15cm ,中部可见一3 0cm× 2 0cm× 1 4cm大小盘状溃疡型肿瘤 ,质硬 ,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 ,部分淡黄色。病理检查 ,光镜下见肿块为癌组织 ,呈片状、束状弥散分布。癌细胞小 ,圆或卵圆形 ,大小较一致 ,胞浆极少 ,核小深染 ,两端切缘未见癌组织。癌细胞侵及肌层和外膜。胃左动脉旁 2枚肿大淋巴结均可见癌组织转移。特殊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标记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病理诊断 :食管中段小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