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移植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肾移植高致敏受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莱姆德细胞板通过补体依赖微量淋巴毒性试验检测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应用单抗干板进行供受者HLA-I类抗原分型;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Micro-SSP)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对14例高致敏肾移植受者采用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选择供者,观察其供受者相配情况及移植效果。结果:按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供受者HLA CREGs DR0,1和2错配(MM)分别为4例(28%)、6例(44%)、4例(28%),无3-6错配;而按传统的HLA-A,B,DR抗原配型原则,其0,1,2,3和4MM,分别为1例(7%)、3例(21%)、5例(36%)和5例(36%),无4-6MM者,其中0-1错配仅有4例。肾移植术后仅有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OKT3治疗逆转,所有受者术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良好的HLA CREGs配型,可以显著提高供受者相配率,对减少致敏受者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晏强  眭维国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1):1584-1584,F0003
良好的HLA配型对移植肾成功及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传统配型HLA-A、B、DR位点O错配(MM)的绝佳肾移植效果已收到绝大多数学者的公认,但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布存在高度多态性,要在无关人群中找到两个HLA表现型完全相同的个体概率非常低,据美国国立网络器官分配中心(UNOS)统计,在1987-10~1995-08的12536例尸肾移植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的作用。方法随机采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实行肾移植的45对供受者,采用PCR-SSP方法进行HLA-Cw和KIR基因分型,然后依据受者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状态分为AR组(16例)和非AR组(29例),分析供受者HLA-Cw和KIR基因型、受者KIR/供者HLA-Cw组合型与受者术后肾移植发生AR反应的相关性,籍此研究KIR及配体HLA-Cw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结果在AR组中受者表达KIR2DL2/2DS2明显低于非AR组(P〈0.05);非AR组中供受者KIR2DL2/HLA-Cw1、2DL3/HLA-Cw1和2DS2/HLA-Cw1组合型的匹配几率明显高于AR组(P〈0.05)。结论特定的KIR基因(2DL2/2DS2)以及供受者KIR2DL2/HLA-Cw1、2DL3/HLA-Cw1和2DS2/HLA-Cw1组合型在异基因移植免疫应答中具有传导抑制信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0年美国器官分配联合网(UNOS)制定了应用于肾移植的HLA(HLA)六抗原无错配标准(Zero HLA-A,B,DR,Anti-gen Mismatch,0Ag MM),按0Ag MM标准选择移植供受者的肾脏移植获得了理想的肾存活率[1].但由于HLA系统具有高度多态性,目前A抗原特异性达86个,B抗原185个,DR特异性高达197个[2].如此近500个抗原特异性的排列组合,使得在无关供者中找到六抗原无错配的供肾十分困难,临床实际应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早在90年代初,许多临床研究发现:同样是供受者HLA错配,有些错配明显影响移植物存活,而有些错配并无显著影响甚至有益.因而提出“有益错配、中性错配和有害错配”之分的假说[3].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更为实用、临床可行的配型策略.1996-03,Terasaki提出了新的配型策略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又称交叉反应组配型(CREG),并于第11届国际临床器官组织相容性会议上一致通过,该配型策略可以提高组织配型的配合率,使其能够更广泛的适合于临床的需要[4,5]。1标准及方法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是根据1996年Terasaki等[6]提出的I类R...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_2受体(sIL-2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的变化,了解其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91例肾移植患者血清及1130名正常体检人员的血清中slL-2R和hs-CRP浓度.使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检测hs-CRP,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排斥组sIL-2R和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肾功能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慢排组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肾功能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肾功能稳定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hs-CRP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sIL-2R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更好地识别造成移植肾排斥的特异性抗供者HLA的IgG类型同种抗体,将Flow-CDC方法应用于肾移植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对96例等候肾移植受者同时进行PRA、NIH-CDC和Flow-CDC实验,并观察了其中34例接受NIH-CDC阴性肾移植术的受者近期移植效果。结果Flow-CDC和NIH-CDC两种实验方法的阳性率[27·8%(42/151)和17·2%(26/151)]之间呈显著性差异(2=14·06,p<0·001)。另外,PRA阴性受者其NIH-CDC和Flow-CDC均为阴性,阴性吻合率100%;在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34例受者,其中20例PRA阴性受者接受了NIH-CDC和Flow-CDC均阴性供肾,移植后未发生排斥,移植肾功能迅速恢复;13例接受NIH-CDC和Flow-CDC均阴性供肾的致敏受者中,1例发生急性排斥经治疗后逆转,12例无排斥移植肾功能良好;1例PRA阳性再次移植受者接受了NIH-CDC阴性而Flow-CDC阳性的供肾,移植后第2d出现少尿,第10d切除移植肾。结论Flow-CDC方法是一种能够识别具有补体结合能力的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的交叉配型技术,比经典的NIH-CDC方法具有更敏感,可标准化,快速等优点,对预示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方面更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文中抽取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2020年12月~2022年10月为病例选取起始时间,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进行分别检测后观察组IgG、IgM、IgA、Hs-CR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有效鉴别小儿手足口病,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12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将120例观察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者组和病毒非感染组,其中细菌感染组患者66例,病毒感染组患者54例。对所有入组患儿均行白细胞、CRP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并进行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分别为(34.40±18.20)mg/L、(8.06±2.20)mg/L,两组患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4,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的CR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32、7.772,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1,P0.05)。3组研究对象Ig M[(1.14±0.32)、(1.26±0.35)、(1.56±0.46)g/L]、Ig G[(5.56±2.57)、(6.24±2.78)、(12.12±3.19)g/L]、Ig A[(0.53±0.36)、(1.12±0.60)、(1.44±0.81)g/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的Ig M、Ig G、Ig A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临床检测CRP水平有助于区别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免疫球蛋白测定有助于了解患儿免疫功能,对指导肺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2):187-18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区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8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18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M、IgG)水平。结果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小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与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在肾移植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和抗排斥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定量逆转录PCR(RT—PCR)方法动态测定AR(7例)、肾功延迟恢复(8例)、近期肾功正常(27例)、长期肾功稳定(25例)的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PBL穿孔索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和AR的关系。结果 肾移植术后患者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强度依次为AR组、肾功延迟恢复组、近期肾功正常组、长期肾功稳定组,AR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升高时间比临床上出现AR的症状早3d左右,随着AR的逆转,其表达也逐渐降至基线水平。结论 定量RT—PCR测定PBL穿孔棠和颗粒酶B的表达是一种无创、较敏感的早期诊断肾移植AR的方法,可以预测抗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阶段性健康教育效果作出科学评价,同时使受者系统了解。肾移植手术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48例受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对肾移植及手术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8.83,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提高受者对肾移植的认识,从而促进身心康复,提高受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肾小管泌氢功能在肾移植术后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连续10周肾小管泌氢功能进行监测。方法检测2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10周中段尿pH、HCO3-、NH4 、TA(可滴定酸),计算NAC(净酸)量。结果移植早期肾小管功能恢复快而不平稳,6周后趋于平稳,15例次急性排斥期TA、NH4 、NAC值均显著降低,排斥轻、对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好者各值回升迅速;排斥重、须加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或延长激素冲击治疗者恢复较慢。结论肾小管泌氢功能可弥补血清肌酐不能良好反映肾小管功能的不足,能在连续观察中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特别是对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判断和预后评估中作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输尿管-膀胱吻合和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在肾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80例.按尿路重建方式分为输尿管-膀胱吻合组和输尿管-输尿管吻合组,每组40例.观察术后患者尿瘘、膀胱输尿管返流、输尿管梗阻及反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输尿管-膀胱吻合组术后随访13~46(24.5±8.9)个月,输尿管-输尿管吻合组术后随访13~46(26.0±7.2)个月.输尿管-膀胱吻合组发生尿路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25.0%(10/40);输尿管-输尿管吻合组发生尿路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0.0%(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膀胱吻合组和输尿管-输尿管吻合组尿瘘发生率分别为2.5%(1/40)和5.0%(2/40)(P>0.05),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率分别为10.0%(4/40)和0(P<0.05),输尿管梗阻发生率分别为0和5.0%(2/40)(P>0.05),反复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5%(5/40)和0(P<0.05).结论 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与广泛使用的输尿管-膀胱吻合相比,膀胱输尿管返流、反复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肾移植尿路重建的首选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omplications of ureteroneocystostomy and end-to-end ureteroureterostomy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Eighty allograft renal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between January 2005 and October 2008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urinary tract reconstruction approach: ureteroneocystostomy group (40 cases) and ureteroureterostomy group (40 cases).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leakage of urine,vesicoureteral reflux,obstruction of ureter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recorded.Results In ureteroneocystostomy group and ureteroureterostomy group,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3 - 46 (24.5 ± 8.9), 13 - 46 (26.0 ± 7.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urinary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for 10 eases (25.0%, 10/40) and 4 cases (10.0%, 4/40)(P > 0.05), incidence of leakage of urine were 2.5%(1/40)and 5.0%(2/40) (P > 0.05), vesicoureteral reflux were 10.0% (4/40) and 0 (P < 0.05), obstruction of ureter were 0 and 5.0% (2/40) (P > 0.05),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12.5% (5/40) and 0 (P < 0.05).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ureteroneoc ystostomy, ureteroureterostom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esicoureteral reflux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i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urinary tract reconstruction after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前血液透析导致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产生的几率及分布特点。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肾移植前无致敏史患者血清样本共169例,应用Luminex 200检测平台及相应试剂检测抗HLA抗体,并进行分析。 结果经血液透析的169例患者中,64.50%(109/169)的患者产生抗HLA抗体;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抗HLA抗体产生的阳性率增加,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6.009,P>0.05);共检出186个抗HLAⅠ类抗体,158个抗HLAⅡ类抗体;抗HLAⅠ类抗体中,以抗-A11、A25、A66、A80、B8、B75、B76和Cw17出现的频率较高,抗HLAⅡ类抗体中,以抗-DR4、DR51、DR52、DR53、DQ2、DQ4、DQ6、DQ7、DP1、DP5、DP11和DP13出现的频率较高。 结论无致敏史肾移植术前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体内会产生抗HLA抗体,血液透析可能是致敏的另一个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肾移植患者接受非移植相关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主要是麻醉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肾移植患者接受非移植相关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20例患者中采用局部麻醉1例(5%)、椎管内麻醉4例( 20%)、全身麻醉15例(75%)。手术时间30~260 min,患者均安全平稳渡过围手术期。结论肾移植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时对麻醉要求高,手术前麻醉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并与移植医生、手术医生有良好的沟通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受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健康知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调查表分别调查203名出院后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知识水平。结果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耐力锻炼得分较高(117.86±98.29min/周),体能锻炼(27.41±47.61min/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1.37±0.84)、与医生的交流(1.96±0.93)得分较低。健康知识掌握好的患者进行耐力锻炼的时间较长(Z=-4.011,P〈0.01),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的得分较高(t=-2.441,P〈0.05),而健康知识掌握一般的患者与医生交流的得分较高(t=-3.935,P〈0.01)。结论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自我管理水平有一定关系,可通过健康教育促进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进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治与预防。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行同种肾移植术1024例,术后发现合并肺结核的患者18例,发生率为1.76%。18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3.33岁;移植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有14例应用免疫诱导治疗,其中4例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10例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时间为1~54个月,有12例患者是在术后12个月内发病。术后合并肺结核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是早期的主要症状,临床确诊主要靠使用肺部高分辨CT(HR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镜检。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后治愈17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结核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HRCT是发病早期的重要检查手段,BALF镜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应加强对高危受者的监察力度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肾移植术后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21例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总胆固醇水平〉6.2mmol/L),每日口服普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本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技术测定所有个体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结果血浆ET在肾移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降脂治疗8周后,ET明显下降(P〈0.01),NO明显升高(P〈0.01),血TE、LDL—C、TG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HDL—C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肾移植患者应用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肾移植术后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21例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总胆固醇水平>6.2mmol/L),每日口服普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本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技术测定所有个体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结果血浆ET在肾移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降脂治疗8周后,ET明显下降(P<0.01),NO明显升高(P<0.01),血TC、LDL-C、TG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HDL-C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肾移植患者应用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