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艾塞那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41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 P2 hPG 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 FPG 和 HbA1C 水平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上,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体重和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维持原口服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剂量不变,实验组加用艾塞那肽,对照组加用诺和锐30,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血压,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 2组均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实验组降低餐后血糖更明显(P<0.05);实验组可降低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对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低血糖反应4例,但低血糖症状不严重,在进食后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胃肠道反应33例,其中9例呕吐,24例恶心.结论 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能使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得到降低,同时能使胰岛素功能得以改善,降低体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二甲双胍及预混胰岛素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预混胰岛素组、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组,给予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治疗至少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观察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BMI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月后HbAlc、FPG和PPG、BMI均较前降低(P〈0.05)。结论使用艾塞那肽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并对降低体重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对肥胖2型糖尿病利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胰岛素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以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以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体质量,对脂代谢进行有效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在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最大耐受剂量最少2个月,在这个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5μg,2次/d,于早晚餐前1h内皮下注射,治疗1个月后改为10ng,2次/d,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治疗开始前及结束时分别测定FBG、2hPG、HbAlc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PG、2hPG及HbAl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体重较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以使胰岛素按需要的方式分泌,同时能使进新的胰岛细胞生成,使人的体重下降,为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提供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服用二甲双胍基础上,治疗组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对照组予胰岛素(诺和灵50R)皮下注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塞那肽组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相似,艾塞那肤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更好;艾塞那肽对肥胖患者有控制体重增加,减轻体重作用,降低血脂,左心室内径缩小.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有效控制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胰岛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将5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艾塞那肽(27例)和传统方案(23例)治疗,在用药3个月后,观察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变化、血糖波动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艾塞那肽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体质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艾塞那肽可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降低HBA1c,使血糖达标,同时还可持续降低体质量,尤其对于初诊肥胖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或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塞那肽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70例,其中艾塞那肽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西格列汀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疗程均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G)、餐后2 h血糖(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8.4±1.6)d,明显短于西格列汀组的(13.2±2.8)d,血糖达标率为100%,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的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57%,其中恶心3例、呕吐2例和腹泻1例;西格列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2例、腹泻1例和鼻塞1例,发生率为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与艾塞那肽和西格列汀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和降低HbA1c水平,安全性均较高,但艾塞那肽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7例,体重指数(BMI)均≥28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原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5μg、早晚餐前皮下注射,1个月后改为10μg、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后观察各组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I、HbA1C、FPG、PPG、TG、TC、LDL及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降低(P〈0.05),HDL、SBP、DBP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进行配对资料比较分析可见:治疗后BMI、HbA1C、FPG、PPG、TG、TC、LDL、SBP及同型半胱氨酸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消化道不良事件多见,但多为轻度、一过性,无重大低血糖事件发生,患者依从性良好;结论艾塞那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改善相关代谢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分别给予艾塞那肽和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观察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PC -P)、餐后2小时C肽(2hPPC - P)及其体重的变化;低血糖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患者FBG、2hPBG、HbA1c明显下降;FPC -P及2hPPC-P水平上升.艾塞那肽组体重明显下降,1例出现低血糖,5例有轻度胃肠道不适.甘精胰岛素组体重增加,7例有不同程度低血糖发生.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艾塞那肽治疗疗效显著,在控制体重和低血糖发生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住院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随机选择与治疗组同期住院,病程、年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G2 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无显著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G2 h,HbA1c,BMI,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治疗16周后FBG、PG2 h、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治疗16周后BM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并且能明显降低BMI和低血糖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新诊断T2DM合并M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艾塞那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肽、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体质量减轻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TG、LDL-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素抵抗情况和胰岛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肽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17例和1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但均在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围,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好转。结论艾塞那肽对新诊断T2DM合并MS患者的病情有明显改善作用,可减轻患者体重和血压,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脂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病,它巳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三大杀手,而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且患病率逐年增高,其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近年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表明,强化血糖控制使糖尿病所有相关的终点事件下降12%,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平均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危险性相应下降21%,肯定了血糖控制对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意义[2-3]. 相似文献
18.
艾塞那肽与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艾塞那肽和胰岛素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和血糖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20例口服药降糖效果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艾塞那肽治疗,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相匹配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应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治疗期间的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指标,应用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血糖波动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 艾塞那肽治疗组的患者平均血糖明显低于胰岛素治疗组[ (5.85 ±0.52) mmol/L和(6.90±0.78) mmol/L],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组.艾塞那肽和胰岛素治疗组全天血糖标准差分别为(0.70±0.15) mmol/L和(1.53±0.34) 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 1.22±0.50) mmol/L和(3.00±1.14 )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2.00±0.43) mmol/L和(4.47±0.95) mmol/L,四分位血糖波动范围分别为(0.87±0.25) mmol/L和( 1.82±0.50) mmol/L,M-值分别为1.22±0.84和6.98±4.12,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分别为(0.47±0.21)mmol/L和(1.30±0.29) mmol/L,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0.76±0.28) mmol/L和(0.76±0.28) mmoL/L,以上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波动指标与餐后血糖呈正相关,以餐后血糖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后发现两组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M-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艾塞那肽与胰岛素相比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和减少血糖波动,而对血糖波动性的改善主要依赖于血糖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在我院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艾塞那肽治疗组及胰岛素治疗组,各90例。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三指标与胰岛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艾塞那肽组治疗16周后治疗达标率明显高于胰岛素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在治疗糖尿病上更稳定,并发症更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艾塞那肽加二甲双胍组(A组)70例、预混胰岛素加二甲双胍组(B组)78例,测治疗前后6个月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结果两组FBG、P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重、BMI较治疗前下降,而B组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TG、TC、HDL-C、LDL-C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较B组少(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低血糖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