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9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患者的随访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 对全国50家医院69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患者通过较长期随访获得的实际经验,以期促进和提高我国ICD的应用水平。方法 资料来自全国50家医院的门诊随访、电话询问或厂家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程控分析仪调出的资料,对串屠 情况及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2.3年中有30例患者接受成功的ICD治理,占全组患者43.5%,总共发作快速心律失常276次,其中VT236次占85.5%,VF40次占14.5%,VT由ATP终止135次,占57.2%,由CV终止101次,占42.8%,VF经DF(除颤)40次,全部一次成功,2例VT加速转成VF,2例无休止发作VT,电击成功,但瞬间又转为VT,2例服胺碘酮后VT频率减慢(140-100次/min),69例中有6例死亡,其中半数因心力衰竭加重所致,结论 ICD的治疗效果肯定,需加强随访及时修改参数,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同时需注意药物的辅助治疗,积极改善心功能,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我院37例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34例长期随访(3例失访)。方法: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69个月,平均(24.7±18)个月。29例成功接受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占全部患者的85.3%。共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587次,其中313次为非持续性,均自行终止。接受ICD治疗的274次中室性心动过速(VT)238次,占86.9%。心室颤动(VF)36次,占13.1%。VT由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212次,由低能量(2~15J)转复终止23次。有3次VT在ATP治疗时转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经高能量除颤36次,全部一次成功。5例患者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VT而发放电击。34例中有3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因不明。结论:ICD可以有效的终止VT、VF,是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的工作情况。方法对植入ICD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应用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存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植入ICD患者随访1~31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的ICD成功放电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例患者的ICD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误识别和误放电,重新设置工作参数和加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未再出现误放电。7例患者出现轻度精神症状,经心理辅导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但ICD可能发生误识别、误放电,定期随访和及时调整参数可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发生。ICD植入后心理辅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35例次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5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植入的31例,另有4例更换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3~70个月,平均36.5个月),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725次(VT534次,占73.7%,VF191次,占26.3%),其中719次(96.8%)治疗成功,6次(3.2%)失败.534次VT中,454次(85.5%)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0次(14.5%)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91次VF中,185次(96.9%)经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患者无效放电6次.3例患者发生误放电7次.结论 ICD疗效肯定,须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应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0年问世以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手段。ICD的概念最早出现于60年代,但对于其应用价值一直存在争议,直到1980年,Mirowski首先将其应用于人体,其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才开始被承认。1985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CPI公司的第一代ICD(植入型心脏自动除颤器,AICD)用于临床,自那时以来,ICD的制造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无论是在设计、功能及可靠性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改善。AICD除了体积庞大、使用寿… 相似文献
6.
心脏性猝死 (SCD)严重威胁心脏病患者的生命 ,其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为心室颤动 (VF)和室性心动过速 (VT)。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是预防SCD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 1996年 1月以来为 4例患者植入Medronic公司生产的Jewel系列ICD ,经随访 4~ 6 1个月 ,效果很好 ,报道如下。病例资料 例 1 男性 ,40岁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多次在院外心悸、头晕和晕厥发作。心电图示VT ,频率 188~2 30次 /min ,周长 32 0~ 2 6 0ms,QRS波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VT终止后出现心房颤动伴长间歇 ,RR间期达 1 8~ … 相似文献
7.
章隆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4(2):152-152
患者男性,48岁。因心肌炎后遗症、室性早搏(室早)、呈R波在T波上(RonT)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晕厥。长期服用胺碘酮疗效不佳。于1999年3月31日植入美国Medtronic公司Jewel7221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手术经过及术后恢复顺利。 术后第14d,患者因奔跑上楼,感到ICD连续放电,立即心电监测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为160次/min左右,给予毛花甙丙及安定治疗,心率逐渐下降,血压趋于稳定。 用程控仪询问打印出ICD的工作参数,原先设置是: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识别间期… 相似文献
8.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随访观察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 ,5 3岁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6年 ,发作性头晕、心悸、气短 1年 ,每次发病血压 4 0~ 6 0 / 0mmHg ,心电图示单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室速呈两种频率 ,分别为 2 0 0次 /min和 14 0~ 15 0次 /min ,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5 5mm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0 4。植入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为CPIVENTAKMINI。例 2男性 ,5 5岁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3年 ,突然意识丧失、抽搐 3次 ,心电监护和动态心电图示多形室速、心室扑动 ,心脏超声心动图示LVEF 0 35 ,… 相似文献
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由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引起,最常见于植入ICD的早期,是植入ICD后所特有的现象,即发生了需要多次转复的快速、成簇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1994年至2004年给4例患者共植入6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5l~88岁。临床诊断:2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反复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伴黑喙,心功能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60。1例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型),短阵VT伴阿斯综合征,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LVEF0.49;高血压3级(极高危)。另1例为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早、短阵VT、尖端扭转性VT、心室颤动(VF),LVEF0.41,主动脉夹层,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4例患者均用过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疗效差或不能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13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临床应用与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10例单腔ICD及3例双腔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entricular tachycardia/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T/VF)38次(持续性VT 36次,VF 2次),其中37次治疗成功,1次失败。非持续性VT 121次,发作均自行停止。36次持续性VT中33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ATP)终止,2次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次VT治疗过程中加速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共2次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给予ATP治疗。1例术后3个月出现心律失常"电风暴"。共有3例术后因VT发作频繁而服用胺碘酮和(或)美托洛尔,并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结论 ICD植入后应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诞生以来,许多临床实验已经证实了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心脏性猝死(包括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其功能是一旦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的发作,能在几秒内识别并有效终止。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植入ICD7例。 相似文献
14.
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及随访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已成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一线治疗手段 ,双腔ICD在我国植入尚不多 ,我院于 2 0 0 1年 2月、8月分别植入两例双腔ICD。资料和方法 例 1女性 ,7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VI起搏器 7年 ,半年前起反复晕厥伴抽搐。VVI起搏器功能正常 ,QT间期 0 5 6s ,无低钾血症。右冠状动脉及前降支狭窄 80 % ,给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 (stenting)。最后一次住院期间晕厥时心电监护显示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 2 4 0次 /min。诊断冠心病 ,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植入美… 相似文献
1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技术和随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技术 我国于1992年开始在临床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因为是开胸手术,创伤大,比较复杂,5年中仅约10例患者使用此技术。近年来由于经静脉单导线植入技术的开展,创伤小,手术简化,采用ICD治疗的病人逐渐增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非开胸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22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ICD治疗适应证包括:17例心室颤动患者和5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3例,扩张性心脏病7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2例。22例患者中20例成功地植入了非开胸ICD(91%),平均除颤阈值为16.7±4.6J。2例未成功患者因除颤阈值偏高而改用开胸植入ICD。平均住院时间为7.4±3.3天。并发症为:除颤器囊袋血肿1例,心室电极脱位需重新安放1例。在平均随访10.1±8个月中,6例患者接受了ICD治疗。其中4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由ICD成功地除颤;2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由ICD发放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 相似文献
18.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ICDs) have evolved from the treatment of last resort to the gold standard therapy for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High-risk patients include those who have survived life-threatening arrhythmias, and individuals with cardiac diseases who are at risk for such arrhythmias, but are symptomless. Use of an ICD will affect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Some drugs can substantially affect defibrillator function and efficacy, and possible drug-device interac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Patients with ICDs may encounter cell phones, antitheft detectors, and many other sources of potenti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addition to treating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new defibrillators provide full featured dual chamber pacing, and could treat atrial arrhythmias,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by means of biventricular pacing. 相似文献
19.
Jayatilleke I Doolan A Ingles J McGuire M Booth V Richmond DR Semsarian C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4,93(9):1192-1194
In this study, high-risk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ere treated with an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 Long-term follow-up analysis showed the efficacy of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 therapy, with patients having an appropriate device intervention at a rate of 11%/year, thereby preventing sudden death in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