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入院后的早期,即重视和加强各种体位的良肢位摆放,并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和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3%(χ2=44.505,P0.05)。结论重视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各种体位时良肢位的摆放,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后遗症,且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从患者病情稳定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入院后即在治疗过程中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同时督促、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对比分析4周后及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92例,无效68例,有效率为57.5%;对照组有效41例,无效79例,有效率为34.2%%,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早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意义。[方法]对60例病人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床边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小于1周;而实验组30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大于6周。[结果]满6周时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良肢位摆放,并贯穿全过程,重视病人家属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能明显改善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康复护理早期即加强各种体位的良肢位摆放,对照组仅在护理后期才给予少次数的良肢位摆放,采用Fugl-Meyer评分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好转情况明显优胜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早期良肢位摆放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时秀锋  戴冬梅  郭艳  范树腾 《全科护理》2012,10(29):2766-2767
脑卒中主要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据全国第2次死因抽样调查,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原因的85%,其中以脑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却大幅度升高,达80%左右,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据世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王灵芝 《中国康复》2004,19(6):365-36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意义。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 5 0例 ,观察组 30例 ,病程 <1个月 ,入院后即给予良肢位摆放 ;对照组 2 0例 ,病程 1~ 6个月 ,按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肩关节半脱位 ,对照组发生 3例 (P <0 .0 5 )。结论 :早期行良肢位摆放并坚持全过程 ,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良肢位在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4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当天起保持良肢位,对照组取自然体位。比较两组4周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的摆放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肢位在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4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当天起保持良肢位,对照组取自然体位.比较两组4周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的摆放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入院早期即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护理质量指标面临着传统与改革的更迭阶段,由于护理管理具有服从与跟随的特点,面对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没有独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很多护理管理者对于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些茫然,是否还延用各种达标率,如何应用新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病人安全统计指标,成为很多基层管理者迫切需要理解的管理问题。本文针对大家的实际需要,交流关于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的筛选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入科时并发褥疮的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褥疮的基础上加用良肢位摆放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褥疮的方法护理;用Andersen表评估入院时褥疮的危险度,对褥疮分级。观察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平均住院天数17.7 d)褥疮的各项指标,统计出院时褥疮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褥疮的危险度和分级差异无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褥疮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52.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褥疮的护理方法中强调良肢位摆放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超早期良肢位对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春莲  刘肇清 《护理研究》2004,18(7):605-606
[目的 ]探讨早期良肢位对提高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64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接受 4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自发病当天起保持良肢位 ,对照组取自然体位。发病当天和发病 4周分别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发病当天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4周后Barthel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偏瘫病人早期保持良肢位能明显抑制异常姿势 ,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正确的肢体摆放对脑卒中后患者肩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41例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无感觉障碍、无肩痛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2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肢体被动活动、肢体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肢体摆放.2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最大正常活动范围时有无疼痛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个月时,肩痛发生率对照组为65.0%,观察组为19.0%,χ2=8.91,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确的肢体摆放对脑卒中后患者肩痛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2013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同步早期良肢位摆放。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减低致残率,防止废用综合症,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秀娟 《天津护理》2011,19(4):209-209
良肢位是为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处于迟缓阶段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良肢位分为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3种,对患者在卧床时的头、颈、胸、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及肢体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规范〔1〕。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脑卒中功能障碍患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方法:对67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施以早期(发病24h以内开始)康复护理训练,建立协调的运动模式。结果:67例肢体功能均明显提高。结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组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可以再生,早期康复训练促进了代偿和重组的产生,特别在24h内,及时训练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神经功能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废用性萎缩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良肢位在脑损伤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良肢位摆放在脑损伤性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脑损伤性偏瘫患者73例,病程≤3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和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组在生命征平稳48 h后即给予良肢位的摆放.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各评定1次.结果 治疗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良肢位的摆放,特别是早期摆放对于促进脑损伤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康复护理等。结果:经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偏瘫患者肢体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