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皂甙对培养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蒙古黄芪的根中提取黄芪皂甙(AS),研究AS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D)和丝裂霉素C(MMC),损伤心肌细胞以及用缺氧-复氧的方法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实验组加入不同剂量的AS(1~50μg/ml),对照组用培养基代替AS两组加入XOD和MMC以及缺氧3h复氧30min后,对照组心肌细胞内LDH的漏出明显增加,而线粒体活性值明显受抑。AS(1~25μg/ml)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减轻X-XOD,MMC及缺氧-复氧所致的损伤,使LDH的释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线粒活性值有较大的恢复(P<0.05)。在1~25μg/ml剂量范围内AS的抗损伤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增加。但使用50μg/ml的AS没有能观察到这种抗损伤作用。结论:AS(1~25μg/ml)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具有抗自由基损伤及MMC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饱和脂肪酸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慧芳  龚乐罗 《上海医学》1994,17(11):635-637
不饱和脂肪酸(LA)浓度为25μg/ml,对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细胞和二倍体人胚肺细胞系(HLF)细胞抑制率分别为:98.4±2.2%,18.0±2.1%(P<0.001)。表现为对恶性细胞的选择性抑制作用。SPC-A1对5μg/ml LA无反应,1μM丝裂霉素C(MMC)对SPC-A1细胞抑制率为43.4±2.9%而当用1μm MMC处理这种对5μg/ml LA无反应的SPC-A1时,  相似文献   

3.
熊果酸体外抑制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熊果酸在体外对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熊果酸质量浓度为62.5~500μg/ml时,对VEC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P〈0.05);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熊果酸在体外具有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钩吻碱类提取物在浓度大于1.25μg/ml以上时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LR)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5μg/ml,抑制率为18.3%。单独采用C57BL/6j小鼠脾细胞进行实验,促有丝分裂剂为细菌脂多糟(LPS5μg/ml),在钩吻碱类提取物浓度为40μg/ml才出现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18%,改用刀豆蛋白A(ConA2μg/ml)刺激,钩吻碱类提取物最低抑制浓度为20μg/ml,抑制率为12.4%(P<0.05).脾细胞先经ConA活化.后用白细胞介素2(5u/ml)维持培养,此时钩吻碱类提取物的最低抑制浓度为40μg/ml.抑制率为17.1%(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洋地黄毒甙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台盼蓝排染法、中性红活染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洋地黄毒甙(DT)对多种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结果:0.01~1.25μg/mlDT在体外能显著杀伤HL-60.K562.SMMC-7721,SGC-7901细胞,并呈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24h.IC50分别是0.132.0.182.0.265.0.489μg/ml。对正常成纤维细胞株HLF的IC(50)为4.288μg/ml.明显高于癌细胞,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毒性作用。克隆形成实验中,0.01~1.25μg/mlDT处理12h,对HL-60和SGC-7901细胞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是0.056.0.l19μg/ml。结论:应用洋地黄毒甙及其他Na+-K+-ATP酶抑制剂防治肿瘤是一个值得探讨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洛美沙星浓度,固定相用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08M磷酸盐缓冲液/0.5M四丁基溴化铵(25:75:4,V/V/V).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5nm,以外标法定量。洛美沙星的最低检出限为0.06μg/ml,线性范围为0.125-8.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变异系数2.87%,日间变异系数2.94%,回收率75.8%~80.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的实验性损伤作用。方法以体外非酶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共同培养,以低密度脂蛋白(LDL)作对照,观察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结果糖化LDL250μg/ml可引起EC超微结构改变,增殖率减低(P<0.05)。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降低(P<0.05),VonWillbrandFactor(VWF)值升高(P<0.001),而糖化LDL125μg/ml、75μg/ml与LDL对EC的作用无差异。结论在体外,糖基化LDL250μg/ml可引起EC损伤,糖化LDL在体外对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DZPSC833和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MMC体外增敏作用。方法: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耐药亚系Hela/MMC细胞为材料,观察了PSC833和VER对MMC体外增敏作用。结果:无毒剂量的PSC833和VER(1~3μg/ml)可显著增加MMC的细胞毒作用且可基本克服Hela/MMC细胞对MMC5倍的耐药,^3H-TdR实验表明,VER或PSC833与MMC联用可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EMC)的免疫药理研究。方法:通过3H-TdR掺入法观察该药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通过小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观察该药对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EMC(30μg·ml1~100μg·ml1)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给予EMC(5mg·kg1×6d,ip)对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转化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EMC(5mg,25mg·kg1×6d,ip)未见延长小鼠异体心肌组织移植物的存活期。结论:EMC可抑制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及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10.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四种氟喹诺酮药物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用HPLC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和环丙沙星血药浓度的方法。采用Spherisor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008mol/L磷酸盐缓冲液-0.5mol/L四丁基溴化铵(16:75:1.4,pH2.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简便快速,回收率稳定,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四种氟喹诺酮药物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5.00μg/ml;0.11~5.40μg/ml;0.13~5.00μg/ml;0.10~10.00μg/ml。其方法检测限为:20ng/ml;20ng/ml;25ng/ml及40ng/ml,回收率均高于86%。应用本法观察了健康人口服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后的血药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的血清,尿β2微球蛋白(β2-M)行放射免疫测定,发现SLE患血β2-M平均值为4.26±0.4μg/ml,尿β2-M平均值为1.79±0.71μ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同时作了血清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的测定。结果表明:血,尿β2-M升高与SLE病情活动,肾损害程度呈高度相关(r=0.97)。与ANA滴度呈中度相关(r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小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体外培养的的SMC及经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造成SMC增殖,选用3~8代SMC,(1)分为对照组和EGB组。(2)分为对照组和oxldl(0.1mg/ml)组,在oxdl组中加入个浓度EGB(0,50,100,200,400,400μg/ml),培养24h后用MTT和^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含量及其培养液中SOD、LPO、TXB2、PGI2。结果:EGB后可使细胞MTT含量和^3H-TdR掺入量减少,其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oxldl可使SMC明显增殖,加用EGB后可使SMC增殖受到抑制。EGB组与oxldl组相比,SOD、PGI2升高,LPO、TXB2降低。结论:EGB可直接抑制SMC增值,并呈剂量依赖型。EGB抑制o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了4种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MIC。枸橼酸秘对42株HP的MIC范围为5-100μg/ml,MIC_(50)为20μg/ml,MIC_(90)为50μg/ml;氨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V对32株HP的MIC范围分别为0.0039-0.125μg/ml及0.0020-0.25μg/ml,MIC_(50)分别为0.0156μg/ml及0.0313μg/ml,MIC_(90)为0.0625μg/ml;氟哌酸对26株HP的MIC范围为0.5-16μg/ml,MIC_(50)为2μg/ml,MIC_(90)为16μg/ml。枸橼酸铋对HP的MIC范围较大,5%菌株MIC为100μg/ml。对其它三药MIC范围较小,浓度较低,说明HP对以上药物均敏感,但对枸橼酸铋可能存在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单脉冲低频率电刺激大鼠纹状体(CPu)和黑质网状部(SNR)注射P物质(SP,2.5μg/0.05μl),对丘脑腹内侧核(VM)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是:(1)电刺激CPu使大多数VM神经元兴奋(16/18);(2)SNR注SP使大多数神经元抑制(15/19);(3)大多数神经元(11/15)对电刺激CPu表现兴奋的同时,对SNR注SP表现抑制。提示电刺激CPu触发了纹体—黑质GABA的释放,GABA与SP在黑质水平共同调节黑质—VMGABA通路,前者抑制,后者兴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秋水仙胺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初诊未治和治疗后缓解的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M I) 的影响。方法:采用浓度为10μg/ml 和0 .1μg/ ml 的秋水仙胺对17 例各类白血病( 初诊未治12 例、复发1 例、完全缓解( C R)4 例) 的骨髓细胞分别处理12h 和24h ,计算其 M I,并与常规方法(0 .05μg/ ml×1h) 比较。结果:白血病初诊未治和 C R 的骨髓标本采用10μg/ ml 的秋水仙胺处理12h 组和用0 .1μg/ml 处理12h 组,其平均 M I均比0 .05μg/ ml×1h 组明显增高( P< 0 .01) ,而10μg/ ml 或0 .1μg/ml ×24h 组则分别导致14/17 例和7/17例的 M I为零。结论:高浓度(10μg/ml) 或常规浓度(0 .1μg/ ml) 的秋水仙胺处理12h 是使白血病患者特别是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无论是初诊未治还是治疗后 C R 的病例,获得高骨髓细胞 M 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珍珠丸—1和珍珠丸—2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珍珠丸-1(Zhen-1)和珍珠丸-2(Zhen-2)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作用。结果显示Zhen-1对02^-的IC50为115.7μg/ml,SC50为111.5μg/ml,对OH的IC50为747μg/ml,SC50为1121μg/ml;Zhen-2对02^-的IC50为66.0μg/ml,SC50为82.4μg/ml,对OH的IC50为660μg/ml,SC50为652μg/ml。提增  相似文献   

17.
建立斑点免疫结合法(DIA)测定抗体相对亲和力,用此法测定了登革病毒Ⅱ型非结构蛋白NS1四株单克隆抗体(McAba)的相对亲和力,4株McAbs对NS1的亲和力各不相同,按50%最大结合浓度分析,抗体株6-1/C为0.05μg/ml。1-7/Fμg/ml,5D为25.00μg/ml。3-11/C为57.0μg/ml。以上结果为应用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依据。同时,说明用DLA法测定McAb相对亲和力的可  相似文献   

18.
应用血浆代用品行血液稀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改良明胶液(MFG)和羟乙基淀粉(HES)两种血浆代用品,对犬进行血液稀释,比较两者对犬的血流动力不学及氧输送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放血量10~20ml/kg时,MFG的CO、CI、DO2,VO2上升(P〈0.05),HES的CO,CI增加,但DO2,VO2下降(P〈0.01)。当放血量为20~30ml/kg时,MFG的CO、CI仍增加(P〈0.05),而HES的CO,CI已明显下降(P〈0.0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青霉烷砜酸(SBT)与头孢哌酮(CPZ)的复合剂(CPZ-SBT)进行体外MIC和体内ED50的测定。CPZ-SBT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93株、大肠杆菌3-39株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株、大肠杆菌25922株、肺炎链球菌930624株、铜绿假单胞菌940416株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0.8312、1.0522、1.1977、1.5634、0.7783、1.2207mg/kg,CPZ分别为1.8418、2.5539、1.5778、1.8418、0.9781、1.4159mg/kg,SBT几乎无任何抗菌活性。CPZ-SB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93株和大肠杆菌393株的MIC分别为8和16μg/ml,CPZ分别为32和64μg/ml,SBT均>128μg/ml。实验结果表明SBT是活性很强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CPZ合用对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有强大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斑点免疫结合法(DIA)测定抗体相对亲和力。用此法出定了登革病毒Ⅱ型非结构蛋白NS1四株单克隆抗体(McAbs)的相对亲和力,4株McAbs对NS1的亲和力各不相同。按50%最大结合浓度分析,抗体株6─1/C为0.05μg/ml.1─7/F为0.67μg/ml.5D为25.00μg/ml,3─11/C为57.00μg/ml。以上结果为应用这些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依据。同时,说明用DIA法测定McAb相对亲和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