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寻求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更有效方法。方法:对74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取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和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结果:随访5例,无复发61例。结论膀胱癌术中粘膜下注射加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盐酸米托蒽醌(MTZ)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用米托蒽醌12mg进行膀胱灌注,随访6~30mo。结果20例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无复发病例。结论米托蒽醌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时.术后定期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结果:50例患者随访1~2年,无肿瘤复发。48例96%复发2例。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膀胱灌注药物后出现短期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以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后的89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HCPT(10mg/20ml)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 经平均随访27.9个月,89例患者中复发19例(21.3%),且并发症和副作用较小。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和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BCG和IL-2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43例术后复发的作用.结果3年内无复发39例(90.7%),3年内复发4例(9.3%).临床实践证明BCG和IL-2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术后免疫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张斌  王志金  陈军 《安徽医学》2010,31(9):1044-1045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7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20mg作膀胱内灌注,疗程为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2周1次,连续8次后每月1次,连续用药3年。结果随访8~44个月,肿瘤复发11例,复发时间均在术后18个月内,复发率15.07%。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经尿道切除或经膀胱开放手术。但是,切除后50%以上的病人在2年内肿瘤复发,远期复发率几乎是100%。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赵勇等报道了3种灌注药物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其复发率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接受保留膀胱术式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小剂量丝裂霉素素C(4mg/次)膀胱灌注治疗,42例接受标准荆量(40mg/次)膀胱灌注治疗。随访时间5年。结果两组术后5年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小剂量膀胱灌注疗法并发症远少于后者。结论小荆量丝裂霉素C可以有效地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同时减少了细胞毒性药物膀胱灌注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盐酸米托蒽醌(MTZ)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用米托蒽醌12rag进行膀胱灌注,随访6~30mo.结果 20例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无复发病例.结论 米托蒽醌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李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216-217
目的探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张天禹  覃展偶  葛波  蒋雷鸣 《广西医学》2005,27(9):1429-143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70%左右为浅表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进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后仍有约2/3复发。为预防或降低复发膀胱癌的再复发,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笔者应用乌体林斯对45例复发浅表性膀胱癌病例术后定期进行膀胱灌注,与同期应用THP+IL-2组37例初发病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 (HCPT)进行膀胱内灌注 ,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后的 89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 ,采用HCPT(10mg 2 0ml)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 经平均随访 2 7.9个月 ,89例患者中复发 19例 (2 1.3% ) ,且并发症和副作用较小。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具有较好的效果 ,毒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13.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42例浅表性雕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周THP 60mg做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无肿瘤复发35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习良反应者8例(19.0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白细胞介素2(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应用卡介苗,40例应用BCG+IL-2患者定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为2年。结果 BCG+IL-2组和BCG组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5.0%(6/40)和23.5%(8/34)。结论膀胱癌术后定期BCG+IL-2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吴铮 《吉林医学》2010,(30):5331-5331
目的:总结评价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并有随访结果的病例,术后定期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60个月,复发率22.6%。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1周THP 60mg做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无肿瘤复发35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不良反应者8例(19.0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三种膀胱灌注药物疗效评价金键,朴维新大连铁路医院(116001)关键词药物灌注,膀胱癌,肿瘤复发膀胱内药物灌注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笔者1987~1994年对5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噻替呱(TTP).丝裂霉素C(MMC)和卡介苗(BCG...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而移行细胞癌占全部膀胱肿瘤的90.3%,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55%~60%的浅表性膀胱癌为分化好的乳头状癌,通过经尿道肿瘤切除可以治愈,也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但术后有着较高的复发率,有50%~70%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容易出现复发,膀胱内灌注治疗是目前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自1999年6月-2006年10月对9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膀胱内应用吡柔比星(THP)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方法:对60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跟踪调查记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59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1例因为经济和年龄问题放弃治疗,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用沙培林3ku溶于40ml生理盐水中,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连续6周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12个月,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无肿瘤复发27例(84.4%),复发5例(15.6%),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4例膀胱灌注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