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86岁。体检时发现右下腹部包块12d。体榆:右下腹雎痛,可触及包块,大小约4cm×4cm:B超示右腹一8.3cm×3.7cm低旧声包块,边界消,内回声小均匀,随呼吸移动,右下腹包块待查。钡灌肠示盲肠外侧壁软组织肿物,直径约4cm×4cm,边缘光滑,可见盲肠移位,阑尾末端充盈。CT平扫示右下腹后部可见卵圆形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0岁。发现右乳花生米大小包块2年。体检:右乳内上象限扪及一大小约1.5cm×1.0cm的肿块.质中,可移动,边界不清,局部皮肤无改变。  相似文献   

3.
B超误诊子宫圆韧带囊肿为股疝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1年,且有增大趋势..既往无反复发热史。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一),腹部无阳性体征。外科体检:右侧腹股沟见一3cm×4cm肿块,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固定,无触痛,无拍击冲击感。外科拟诊为股疝,要求行超声检查;WBC4.0×109/L。应用ATL超9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0MHz,于腹股沟该包块区多切面扫查见一长条形液性暗区团块大小为5.6cm×2cm×2cm。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54岁。因腹部包块2月来就诊。查体:发现患者消瘦,营养情况一般,中腹部可触及一约7.0cm×5.0cm大小包块,质地较硬,边缘不清,活动度较差,血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陈俐利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986-986
病例女,32岁,孕36W,外院超声检查提示胎儿脐膨出,来我院复诊。超声所见:胎儿头位,双顶径8.8cm,股骨长6.8cm,胎盘附着于右侧后壁,Ⅱ级,羊水指数16.5cm。于胎儿脐部右侧可见一大小约3.8cm×4.3cm囊实性包块,与缺损腹壁相通,囊壁薄、光滑,包块内实性回声为肝组织样回声及管状无回声。动态观察管状无回声可见蠕动,周边可见液性暗区环绕;同一切面可见小腿长轴与足底平面同时显示;胎儿右侧睾丸鞘膜腔内睾丸三面为液性暗区环绕,液性暗区最大范围约1.6cm×1.4cm。超声提示:(1)晚孕,宫内单活胎,头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0岁,因持续性咳嗽伴右锁骨上包块进行增大7月入院。体检:消瘦体质,恶液质变,头向左倾,右骨锁上可见10cm×10cm×13cm的巨大包块,呈菜花样,质硬,表面破溃,表面有淡血性及脓性分泌物渗出,周围血管明显扩张,其它部位未发现皮肤结节或肿块;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低,满肺均闻及广泛湿罗音。化验检查:血常规WBC5.63×10^9/L、中毒颗粒96%、中毒空泡6%、N0.92、PLT94×10^9/L,肝功总蛋白56.3以、白蛋白21.0g/L、球蛋白20.1g/L,肿瘤标记物CG76.8ug/ml、肝肾功正常,影像学提示左肺占位性病变,纤支镜活检为鳞状细胞癌,右锁骨上包块活检查见鳞癌细胞,故诊断为左肺鳞癌并右锁骨上皮肤转移成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4岁。因发现芹肩背部肿物9d就诊。查体:患儿芹肩背部偏腋后线可见局限性隆起,表面皮肤无红肿、溃破、凹陷,扪及一皮下肿物,约3.0cm×2.0cm×2.0cm,质软,表而光滑,边界清楚,无触痛,可移动。超声扫查:患者左肩背部距皮0.5cm处探及实性占位性病变,形态欠规则,局部呈分叶状,边界尚清,约2.8cm×2.2cm×1.8cm,其内部以不均质弱回声为主,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28岁。因停经40d,发现盆腔包块2d来院就诊.患者婚后2年未孕,平素月经周期不规律,量较多,有痛经史.1年前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时发现其子宫体积偏小,宫体大小约4.5cm×3.9cm×2.7cm,子宫内膜最厚时仅达0.8~0.9cm;双侧卵巢内卵泡发育不良,未见优势卵泡.遂在本院中医门诊行补肾养血疗法.治疗数月后再次监测卵泡时发现子宫体积较前稍增大,约5.0cm×4.4cm×3.3 cm,子宫内膜增厚,最厚时可达1.5cm,卵巢内可见优势卵泡.另于子宫右侧发现一2.6cm×1.5cm实性等回声团块,与子宫相连,内见内膜样回声.超声诊断:子宫右侧包块,残角子宫可能(图1).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单角子宫;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8岁。因发热1个月,加重3d入院。入院前1个月劳累后感乏力、全身肌肉痰痛,当时测体温38℃。近3d体温高达39℃。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体检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示白细胞4.44×10^9/L。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小片状纹理增重。入院后常规腹部B超检查显示右上腹肝肾间15cm×8cm偏实性包块,边界清楚,偶见血流。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8岁。7年前行剖腹产术。2年前发现腹部包块,时有疼痛,疼痛与月经无关,抗炎治疗后疼痛减轻。来院就诊。体格检查:下腹部见长12cm纵行手术瘢痕,瘢痕下缘可触及一4cm×3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良好,边界较清,无压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读片窗     
患者 女,16岁。因反复头痛5个月,癫痫发作1次并发现左侧额部一肿块突出1个月就诊。体检:左额于外眦外上方有一约3cm×3cm肿块稍突出皮肤,局部皮肤无红肿。MRI示:颅内左侧额颞大脑凸面一菜花样占位性病变,大小约为6.3cm×5.6cm×6.0cm。边界清,T1WI呈等、略低混杂信号(图1),T2WI为等低信号(图2),信号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脾弥漫性血管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44岁。右下肢水肿1年。查体: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及胃肠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莫菲征(-),肝脾未触及。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出血点、淤斑及皮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血常规、生化及肝功均正常。B超示:脾脏厚约3.5cm,形态正常,实质回声不均质,强弱不等,似呈结节状,较大者约1.1cm×0.9cm×0.8cm,实质内也可见多个囊性暗区,较大者约2.1cm×1.9cm×1.4cm,边界清,透声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定制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的优选方案。方法125I 粒子等间距植入直径为1、2和3 cm的3种球形模体和三径分别为1 cm×1 cm×2 cm、1 cm×1 cm×3 cm、1 cm×2 cm×2 cm、1 cm×2 cm×3 cm、1 cm×3 cm×3 cm、2 cm×2 cm×3 cm和2 cm×3 cm×3 cm的7种椭球形模体,粒子分布均匀对称,调整粒子活度和间距,使靶区剂量满足处方剂量D90 145 Gy,并实现尽可能适形均匀的剂量分布。初始粒子间距是1 cm,为改善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和均匀性,将粒子间距调整为0.75 cm。通过评价均匀性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和适形指数(CI)定制粒子植入优选方案。同时记录植入粒子活度和数目。结果 对直径1 cm的球形靶区,粒子间距1和0.75 cm 时HI分别为40.0%和55.9%,EI分别为98.3%和95.1%,CI均为0.44;对直径3 cm的球形靶区和1 cm×2 cm×2 cm的椭球形靶区,粒子间距1 cm植入方式的HI、EI和CI优于粒子间距0.75 cm 的植入方式。对其余靶区粒子间距0.75 cm植入方式的EI和CI均优于间距1 cm的植入方式,HI略小于间距1 cm的植入方式。粒子间距0.75和1 cm植入单颗粒子活度分别为17.0~27.8 MBq 和30.0~58.8 MBq,间距0.75 cm比间距1 cm多植入粒子2~10颗。结论 对于10种靶区,除直径为1 cm、3 cm的球形靶区和1 cm×2 cm×2 cm 的椭球形靶区以外,其余7种靶区0.75 cm 植入方式的剂量分布适形度更好,靶区外接受处方剂量体积更小,为粒子均匀植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8岁。左侧颞顶鄙肿物3年余。近期流涎,言语欠流利.右侧肢体乏力。MRI见左侧颞顶部钉一3.0cm×3.6cm×4.1cm大小的类圆彤囊实性混杂信号影,肿块包膜清楚,病灶边缘光滑锐利,肿块周罔骨质侵蚀缺如,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15岁。半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膨隆,并触及一质硬包块,来院就诊。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涨、消瘦及其他不适症状。患者7岁起有吞食头发的不良习惯,平素体健。专科检查:左上腹部饱满,可触及一10.0cm×10.0cm质硬包块,活动度差,未见胃肠形蠕动波,肠呜音正常。CT检查:采用GE—Rresped plus螺旋CT。先口服2%优维显200ml,然后CT平扫:胃底及胃体内长团状混杂密度影,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5岁。因下腹部肿物半年,持续性隐痛3个月入院。查体;下腹耻骨联合上3cm可触及6cm×6cm边界清楚的质硬肿物,活动度大,轻压痛。超声检查;肝、胆、脾、肾、膀胱未见异常。右下腹可见一6.4cm×6.1cm×5.0cm活动度很大的圆形肿物,前壁呈弧形强回声,  相似文献   

17.
病例牧民,男,21岁,半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头痛,近半个月头痛逐渐加剧,步态不稳伴恶心呕吐,来我院就诊。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视力4.9,走路摇晃。CT表现:左侧小脑半球见-2.2cm×2.5cm×2cm大小圆形低密度影,CT值12Hu,边缘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诊断:小脑半球良性囊性占位,考虑脑囊虫可能性大。手术所见:肿块约2cm×3cm×3cm,边界清楚,囊壁薄,内容物为浅黄色粘稠囊液,微臭。病理诊断:肠源性囊肿。  相似文献   

18.
贾峰  王瑾 《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786-786
病人,男,50岁,农民。因腹部胀痛3月余于2007年4月16日入院。查体:营养良好,精神可,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正常,腹膨隆,右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20cm×15cm×17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压痛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腹部B超示:腹膜后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不均质回声团,轮廓欠清,右肾积水;CT、MRI均提示:腹膜后占位。2007年4月20日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脏广泛致密粘连,仔细钝性分离后沿升结肠侧腹膜切开暴露肿瘤,见肿瘤大小约20cm×15cm×15cm,与右肾门、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6岁。皮肤黄染、尿黄3个月人院。体检: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胸前区可见蜘蛛痣,腹肌软,左中腹可触及一大小约4cm×3cm包块,表面光滑,质中,可移动,无压痛。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38岁。因右眼视物不清、肩背部不适半年就诊,查体:右眼视物模糊,CT示:右侧中颅窝底占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T2WI右颞部可见一大小约5.9cm×5.2cm×7.3cm不均匀长T2信号(图1),其内并见不规则等T2信号,边界清晰,强化扫描肿瘤内可见不规则高信号(图2).侧脑室受压变形。印象:右颞部占位,表皮样囊肿?脑膜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