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异丙酚、硫喷妥钠用于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探讨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优、缺点、方法:观察40例ASAⅠ-Ⅱ级全麻诱导应用异丙酚、硫喷妥钠的手术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异丙酚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快于硫喷妥钠组,异丙酚与硫喷妥钠对循环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异丙酚稳定心率的作用强于硫喷妥钠。结论:异丙酚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药。  相似文献   

2.
3.
异丙酚、硫贲妥钠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盖荣华王建波孙凤英胡燕华王跃起(附属医院麻醉科,滨州市256603)关键词异丙酚;硫贲妥钠;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小和恢复快的特点,但该药对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硫喷妥钠混用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6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3例.A组诱导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8 mg/kg、异丙酚2.0 mg/kg、琥珀胆碱1.5 mg/kg;B组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8 mg/kg、1.0%异丙酚与2.0%硫喷妥钠1∶1混合液(剂量为异丙酚1.0 mg/kg、硫喷妥钠2.0 mg/kg)、琥珀胆碱1.5 mg/kg.记录诱导前、诱导后和插管后1,3,5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SBP、DBP和MAP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P<0.01),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插管后两组病人SBP、DBP和MAP较诱导后明显增加(P<0.05,P<0.01),但均未超过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病人各时期H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0%异丙酚与2.0%硫喷妥钠按1∶1比例混合后用于麻醉诱导(剂量为异丙酚1.0 mg/kg,硫喷妥钠2.0 mg/kg),可减轻诱导后血压下降的程度,与芬太尼4 μg/kg伍用,可有效控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无创性心阻抗血流图测量27例择期手术病人在硫喷妥钠快速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显示静注硫喷妥钠3mg/kg 后 SBP、SI、CI 分别下降10.6%、38.5%、16.3%,HR 代偿性增快40.5%,TPR 和 PCWP显著性升高。喉镜暴露声门及气管插管后血压,TPR、PCWP、HR 进一步急剧增高,而 SI、CI 进一步下降。所以对于高血压、冠心病、高颅压、动脉瘤等病人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免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导致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7年以来用异丙酚进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异丙酚与疏喷经销麻醉诱导的对比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普外科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8~78岁,ASAⅠ~Ⅱ级,用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琥珀胆碱做快速诱导。S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33~70岁,ASAI~I级,用安定、芬太尼、硫喷妥钠、摇用胆碱做快速诱导。全组病人术前高血压5例,心电图异常6例。1.2麻醉处理全组病人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ig、阿托品0.sing。D组,面罩吸氧去氮后用安定0.2~0…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是一种新型的苯二氮 艹卓 类药物 ,与安定相比 ,具有起效快 ,半衰期短 ,药效强及局部刺激轻等优点 ,适用于全麻诱导。本文总结咪唑安定全麻诱导 5 1例 ,并与硫喷妥钠进行了效果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临床资料  10 1例病人 ,男 78例 ,女 2 3例 ,年龄 12~ 6 5岁 ,随机分为 2组 ,A组为咪唑安定组 ,B组为硫喷妥钠组。 2组在病种、年龄及体重等方面无差异显著性 ,详见表 1。表 1 病人分组情况组别例数年龄 (岁 )体重 (kg) 诱导剂量 (mg/kg)A组 51 4 5± 1 5 60 ± 1 2 .2 0 .2 5B组 50 4 3± 1 3 59.3± 1 1 …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与硫喷妥钠用于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凤玲  李钊 《北京医学》1996,18(1):23-25
将3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推入双氢埃托菲及卡肌宁后,分别推注异丙酚2.5mg/kg或硫喷妥钠5mg/kg,2分钟后行气管内插管,并观察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3、5分钟时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显示: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3分钟时,硫喷妥钠组的血压与入室时相比稍有上升,而异丙酚组则低于人入室值,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的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抑制插管后的心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1997年~1998年间采用依托咪酯诱导与采用硫喷妥钠诱导的全麻病人各20例,进行比较。结果:依托咪酯组优于硫喷妥钠组。1 临床资料和诱导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40例择期手术拟行全麻的病人,其中:胸科(肺叶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12例;普外(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胃切除术等)16例;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脑瘤切除术等)12例。年龄22~53岁,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A组)与硫喷妥钠组(B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别。1.2 诱导方法 两组病人术前30分钟肌注哌囋啶(1…  相似文献   

10.
硫喷妥钠和丙泊酚为静脉麻醉剂,临床麻醉中用于诱导及气管内插管,两种药物都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往研究证实儿茶酚胺在麻醉诱导及插管过程中具有明显变化,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一个因素.本文旨在比较丙泊酚与硫喷妥钠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及儿茶酚胺改变. 1 材料与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22例,ASAⅠ~Ⅱ级,无其它系统疾病.随机分为2组:硫喷妥钠组(SP组)、丙泊酚组(PR组),每组11例.麻醉诱导采用等效剂量硫喷妥钠5 mg*kg-1(SP组)或丙泊酚2.5 mg*kg -1( PR组)静脉缓慢注射(1 min),意识消失后面罩吸氧,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1 肌松以利插管,呼吸减弱后以面罩间歇正压通气.2 min后抽取血样,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 以弯喉镜显露声门, 进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在10 s内完成.男性选用7.5~8.0 Fr、女性选用7.0~7.5 Fr 一次性气管内导管.插管后1 min抽取血样,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经动脉抽取血样立即放入含有肝素的试管内,0 ℃保存.低温离心,取血浆置于低温冰箱内保存等待测定 .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测定采用改良荧光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全麻插管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无明显高血压病、拟在全麻下行胸腹部择期手术的病人24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麻醉:异丙酚组静注异丙酚、芬太尼和肌松剂诱导插管,并于术毕拔管前静注异丙酚1mg/kg;对照组静注安定、芬太尼和肌松剂诱导插管,拔管前不给药。对比两组在插管及拔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插管时两组血压、心率均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拔管时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拔管前静注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拔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猕猴内源信号视觉光学成像强度的影响。方法 6只猕猴分为硫喷妥钠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只。15 mg/kg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诱导,硫喷妥钠组以1.5 mg/(kg·h)硫喷妥钠、0.15 mg/(kg·h)维库溴铵、1%~2%异氟醚、0.5~2 L/min氧化亚氮和1~2 L/min氧气维持麻醉,异丙酚组以5 mg/(kg·h)异丙酚、0.15 mg/(kg·h)维库溴铵、1%~2%异氟醚、0.5~2 L/min氧化亚氮和1~2 L/min氧气维持麻醉,监测各猕猴的生命体征;给予猕猴正弦光栅视觉信号刺激,刺激方向为0°和90°,收集猕猴视觉皮层图像信号,分析图像反应区平均强度。结果 两组猕猴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及图像反应区平均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喷妥钠与异丙酚内源信号光学成像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拔管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抑制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应用相同的麻醉药物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待患者清醒达到拔管条件时,观察组于拔管前3 m in静脉注射丙泊酚0.8 mg.kg-1、芬太尼0.5μg.kg-1;对照组不予用药,直接拔管。观察拔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躁动、呼吸抑制、呕吐、误吸、苏醒延迟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补液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MAP、HR在T1时高于T0、T2、T3、T4各时点(P<0.05),T0、T2、T3、T4各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AP、HR在T2、T3时高于T0、T1、和T4(P<0.05),T1时高于T0、T4时(P<0.05);观察组患者MAP、HR在T2、T3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其他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各时点均无SpO2<90%、PETCO2<4.67 kPa或>6.0 kPa的情况发生;2组均无呼吸抑制、呕吐、误吸、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可有效地抑制拔管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患者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血药浓度与给药速度的关系。方法ASAI~Ⅱ级无心、脑、肝、肾功能异常的择 期手术患者21例,随机分为A、B、C组,静脉注射异丙酚,速度分别为6、9、12mg·kg-1·h-1,持续30~35min。给药后于不 同时点同步采取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异丙酚的血药浓度。结果A、B、C组患者意 识消失时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1.15、1.10和1.20mg/kg·b.w,无统计学差异,而平均诱导时间分别为697、441和313s, 差异显著(P<0.05)。意识消失时平均动脉血药浓度(Ca)分别为1.64、2.24和2.78mg/L,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平均 颈内静脉球部血药浓度(Cijbv)分别为l.18、l.40和l.69 mg/L,仅A、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开始输注到意识 消失时A、B、C组的动静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a-v)分别为4.56、4.64和4.23 mg·L-1·min-1,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意识消失时的动脉和静脉血药浓度与给药速度有关;非稳态条件下异丙酚的靶血浆浓度并不能预测患者意识消失。  相似文献   

15.
黄伟  王健  罗林丽  周军 《四川医学》2008,29(1):27-29
目的 比较七氟醚或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全麻诱导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试验.择期全麻患者54例,无预期困难气道,年龄18~5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诱导组(S组,n=27)和异丙酚静脉诱导组(P组,n=27).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0.6mg/kg琥珀胆碱插管,观察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条件和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结果 S组和P组的意识消失时间分别为73s和59s;达到临床可接受插管条件的患者比例为96.3%和88.9%.两组诱导期间血压、心率变化趋势一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使用小剂量琥珀胆碱,七氟醚吸入诱导具有同异丙酚静脉诱导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气管插管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麻醉,雷米芬太尼组采用雷米芬太尼2μg/kg,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3μg/kg,观察诱导前(T1)、插管前1 min (T2)和插管后2 min (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较诱导前均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雷米芬太尼组SBP、DBP、HR基本接近诱导前值(P>0.05),芬太尼组SBP、DBP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1和P<0.05),而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SBP、DBP和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芬太尼均能抑制气管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雷米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丙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输注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G1(国人参数靶控输注)、G2(Tackley参数靶控输注)、G3(人工模拟靶控输注)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无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时点监测和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测定3组血浆Cor、PRI,的浓度。结果:3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2、G3组在T1时点HR均较T0时点升高,(毛组MAP在T2时点较T0时点有明显升高(P〈0.05),3组异丙酚麻醉诱导阶段Cor、PRL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人参数靶控输注(G1)组对控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要优于Tackley参数靶控输注(G2)组、人工模拟靶控输注(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浓度变化可能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熵指数在异氟醚或异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维持中的变化.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I组)与异氟醚复合异丙酚组(IP组)两组.设定观察时点为T1~T12.T1~T8分别代表I组和IP组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达到0.1%~0.8%的时点.T9~T12在I组代表EtISO达到0.9%~1.2%的时点,在IP组代表EtISO维持在0.8%时静脉注射异丙酚3~6 mg·(kg·h)-1的时点.观察各时点熵指数的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以及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 I组随着EtISO从0.1%逐步增加至1.2%,RE和SE从60±9和57±9逐步降低至37±7和37±7.RE和SE与EtISO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22和-0.711,均P<0.01.IP组RE和SE的变化规律与I组相似.两组各时点RE、SE、HR、SBP、DBP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熵指数不仅能反映异氟醚麻醉的睡眠程度,也能够反映异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的睡眠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异丙酚全麻对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4 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 ,每组 2 0例 ,Ⅰ组为气管内全身麻醉组 ;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10min、手术后 2h各抽取静脉血 4ml,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ET和CGRP值。结果 在麻醉前 ,麻醉后 10min两组血浆ET和CGRP水平无显著差异 ;手术后 2h(T3 )Ⅰ组ET水平明显低于Ⅱ组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对ET有明显的拮抗效应 ,并能提高体内CGRP水平 ,可减轻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60)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n=60),观察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即刻,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仅收缩压比术前升高(P<0.01),2组比较仅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1);术中各时点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术前明显上升(P<0.01),2组比较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术中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呼吸频率、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术中循环功能稳定,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