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生物制品系统实验动物质量的现状.促进高品质实验动物在生物制品生产和质量检定中的推广应用,以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按卫生部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对国内几个主要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实验动物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普通级动物中体外寄生虫污染严重。如按滑清级动物标准对普通级动物进行检测发现.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普遍,且感染率高。实验动物的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3.
在我院9种常用实验动物中,经鉴定发现21种体内、外寄生虫,分属20科21属。其中8种是人兽互通寄生虫;7种可造成人体皮肤损害,有的同时可作为多种严重人兽互通病的传播媒介。实验动物与教学、科研和饲养人员接触密切的特殊性增加了这些寄生虫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美国杰克逊实验室、Charles River、Taconic、日本中央实验动物研究所、欧洲等国家、地区及机构的关于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质量控制标准,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有资料表明,哺乳动物有200余种传染病,并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即所谓人兽共患疾病。该病不仅对人而且对动物造成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1]。我国常用实验动物人兽共患寄生虫调查已有报道。在饲养动物的环境中及动物体表、粘膜、消化道内容物和排泄物中存在大量的寄生虫和微生物,人兽共患寄生虫检出率为47%[2]。寄生虫有广泛的宿主,对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很强抵抗力,对机体侵害性强。我们对4种常用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兔、豚鼠共219只进行体内外寄生虫调查,查出4种人兽共患寄生虫(弓形体调查尚在进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检测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 2 0 0 0年间作者按国家标准对山东省 38个单位 10 6个普通级实验动物群、7个清洁级实验动物群进行了寄生虫学检测。结果表明 :普通级实验动物中阳性率 32 .93% (30 3/ 92 0 ) ,清洁级实验动物中阳性率 2 3.33% (14 / 6 0 )。影响普通级实验动物达标的主要是体外寄生虫 ,而肠道蠕虫依然是亚屏障系统中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的主要因素山东省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检测结果@路莉$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济南250002 @康爱丽$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济南250002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  相似文献   

7.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已被公认是不可缺少的"活的精密仪器".既然涉及到精密,就必然要有一定的品质要求和标准,以保证在实验研究中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感染是危害实验动物健康最严重的微生物感染。也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实验动物质量等级标准的制定不仅使实验动物质量的客观评价及实施合格证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它也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使我们已看到了它对实验动物质量提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福建猕猴实验动物自然感染肠道寄生虫的调查林开铅,李友松,张榕燕,李志雄,黄秀兰(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目前,国内有关猕猴肠道寄生原虫资料较缺,本文对福州地区A、B猴场长养的125只福建猕猴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检及寄生虫14种,其中原虫9种,...  相似文献   

10.
11.
青海省普通级实验动物体内寄生虫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虫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常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摧残实验动物的身体健康,损害其繁殖性能,降低实验动物的品质。此次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剖检法对青海省普通级实验动物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而了解并掌握实验动物寄生虫在青海省的分布情况,为青海实验动物寄生虫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对青海实验动物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被检动物 本次调查动物全部来自本省,其中兔子99只,SD大鼠50只,KM系小鼠50只,豚鼠20只。2 方法 本次调查所采用方法均按资料[1]中介绍的方法和操作要求执行。2.1 虫卵检查法 取…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抽样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控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方法 细菌检测:常规培养、生化鉴定,免疫荧光试验(IFA)查抗体.病毒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试验(IEA)、免疫荧光试验(IFA)、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AI)方法检测抗体.真菌检测:常规培养、镜检.寄生虫检测:涂片镜检、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查抗体.结果 五年来,SPF级动物检出了绿脓杆菌、嗜肺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鞭毛虫,另外,泰泽病原体、小鼠细小病毒(MVM),小鼠仙台病毒(M-SC)抗体阳性.清洁级动物检出了蠕虫,且泰泽病原体、大鼠仙台病毒(R-SC)、小鼠仙台病毒(M-SV)、小鼠肝炎病毒(MHV)抗体阳性.普通级动物检出了志贺菌、皮肤病原真菌、体外寄生虫、弓形虫,同时检出兔出血症病毒(RHDV)、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犬肝炎病毒(ICHV)未达抗体保护效价,犬布鲁杆菌、猕猴疱疹病毒Ⅰ型(BV)抗体阳性.不同生产企业动物质量差异很大,有的动物合格率达100%,有的则同一动物有多种病原感染.结论 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饲养环境是实验动物的生存条}牛,饲养环境的良好与否不仅直接或问接地影响着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及其各种遗传与生物学特性的表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应用实验动物所进行的各类科学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精确性和重复性。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便于了解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控制现状,为实验动物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国家标准一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对北京地区18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39个种群,385只动物进行实验动物寄生虫质量检测。结果两种级别(SPF、CL)小鼠和大鼠、CV级猕猴所检项目均为阴性,4个种群cv级豚鼠均检出有体外寄生虫,虫种为豚鼠背毛螨(Chirodiscoides caviae),13个种群CV级家兔中有3个种群检出有体外寄生虫,虫种为兔瘁螨(Psoroptes cuniculi),6个种群CV级比格犬有3个种群检出有体外寄生虫,虫种为犬耳痒螨(Otodectes canis),其中1个种群兼有弓形虫抗体阳性。结论检测结果表明,SPF、CL小鼠、大鼠,CV级猕猴的寄生虫学控制情况较好,开放条件下饲养的CV动物(猕猴除外)体外寄生虫的感染仍然存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贵医实验动物中心大小白鼠体内寄生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6.
实验动物中心等级大鼠和小鼠的寄生虫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级大、小鼠的建立,是各项医学科研顺利完成、保证科研质量的前提。为配合我省等级大、小鼠的建立,我室自1995年起开展对实验动物寄生虫的监测工作和大、小鼠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的调查,并提出了改进建议,2000年5月我们对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报验的普通级和清洁级大、小鼠进行了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89~1990年度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检测内部和外部送检动物3大类22个品系,2020只,查出寄生虫34种,恒河猴寄生虫感染率平均为37.75%,主要虫种为富氏类圆线虫、结囊线虫、鞭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阿米巴原虫等15种;犬平均为47.53%,主要为耳痒螨、钩口线虫、跳蚤、复孔绦虫、蠕形螨等9种:啮齿类平均为13.01%,主要为鼠癣螨、肉螨、蠕形螨、痒螨、虱、滴虫、膜壳绦虫、蛲虫、球虫等10种。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是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上最能反映人类的各种生命现象的群体。它们往往作为“人的替身”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在医疗、教学、检测、生产、国防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实验动物的需求,质和量与日俱增。饲养供应实验动物已有专业机构。对动物实验也提出了规范的要求。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步入法制管理范畴,从而保证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并与国际的要求和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9.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和“活”的精密仪器,已经引起人们尤其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纯度极高的化学试剂和十分必要的情报信息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要使广大科研工作者都能普遍了解和正确选择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研  相似文献   

20.
蠕形螨(Demodicidmites) ,又称毛囊螨(Folliclemites)或毛囊虫,是永久性寄生的小型螨类,大多数寄生在哺乳动物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也可寄生在某些腔道和组织内,引起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现在已知有11个目的哺乳动物感染有蠕形螨,因此蠕形螨的种类很多。是“国标”规定实验动物应排出的寄生虫,提请监测时注意。蠕形螨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 ,蠕形螨科Demodicidae ,蠕形螨属DemodexOwen ,目前已知有14 0多个种和亚种。常见寄生于实验动物的有:犬蠕形螨Demo dexcanis,猪蠕形螨Dphylloides,猫蠕形螨D .cati,牛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