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吴优  乔晓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0):1596-1600
正睡眠问题是指在睡眠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睡眠启动、睡眠过程、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如入睡困难、夜醒等。睡眠障碍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表现。睡眠问题既包括睡眠障碍,又包括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作息规律还未建立、无法区分正常和异常睡眠的婴幼儿睡眠。睡眠不足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达到正常的睡眠时间,持续睡眠不足属于睡眠问题的一种。国外研究显示,婴儿的睡眠/唤醒模式随着  相似文献   

2.
睡眠在人类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睡眠障碍是夜间的睡眠困难,白天疲乏无力和嗜睡,或是夜间发生的异常事件的一组疾病。按美国睡眠医学研究院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2),睡眠障碍分8类: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增多疾病、睡眠节律紊乱、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障碍、相关综合征及其他睡眠紊乱。这里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类型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3.
婴儿早期睡眠及昼夜节律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期睡眠发育是大脑感觉神经系统发育、记忆和学习能力发展以及保持大脑可塑性的基本需求。婴儿一个睡眠周期的时间平均为50~60 min,新生儿睡眠由安静睡眠、活跃睡眠和不确定睡眠三部分组成;随着月龄的增加,活跃睡眠和不确定睡眠时间分别下降,安静睡眠时间增加,同时活跃睡眠逐渐转移至睡眠周期后期;3~5个月时,婴儿睡眠结构基本发育成熟,以安静睡眠为主。与此同时,在光线、喂养等多种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婴儿睡眠昼夜节律也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好睡眠的4个要素是:睡眠用具,睡眠姿势,睡眠时间,睡眠环境。而睡眠用具是完会可以自我掌控的,且直接影响睡眠舒适度。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枕头,也是提高睡眠乃至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和剥夺睡眠—睡眠脑电图(EEG)差别,评估两者对癫痫(EP)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已确诊为癫痫患者364例,随机分为剥夺睡眠—睡眠和药物诱导睡眠两组,分别进行觉醒及睡眠EEG描记,并对两组病例睡眠周期及睡眠各期EEG表现分析对比。结果药物诱导睡眠组、剥夺睡眠—睡眠组常规清醒脑电图异常波阳性率分别为39.9%、41.7%,二组异常波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睡眠脑电图异常波阳性率分别为80.4%、85.0%,异常波阳性率剥夺睡眠—睡眠组略高于药物诱导睡眠组;癫痫样放电阳性率分别为59.9%、89.1%,两组癫痫样放电均易在NREM睡眠Ⅰ—Ⅱ期出现,癫痫样放电阳性率剥夺睡眠组明显高于药物诱导睡眠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剥夺睡眠—睡眠、药物诱导睡眠均可提高癫痫诊断率,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试验在癫痫病人的诊断中优于药物诱导睡眠诱发试验。  相似文献   

6.
睡眠障碍包含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启动及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各种睡眠障碍。目前儿童睡眠障碍研究较成人少,而睡眠在儿童脑功能的发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严重的睡眠障碍会对儿童脑功能的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的颁布,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部分类型的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得以阐明,睡眠障碍的分类标准也有所更新。本文总结了睡眠障碍各个分类中已知的发病机制,并结合儿童睡眠障碍症状作一概述,旨在为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吸引更多的临床工作者关注儿童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7.
睡眠问题是儿童保健中常见的行为问题,在癫痫儿童中更为常见。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梦游及梦魇等,常导致儿童及家庭的日间功能受损;而癫痫儿童由于睡眠中异常脑电活动扰乱了正常睡眠结构,更容易萌生睡眠问题。睡眠与癫痫之间互相影响,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睡眠能激活癫痫样放电,癫痫发作会干扰睡眠结构;另外,睡眠问题也对癫痫儿童的认知、行为与生活质量等多方面造成影响。本文主要讨论癫痫儿童的睡眠及睡眠相关问题,对癫痫儿童中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睡眠问题与癫痫之间的关系、睡眠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睡眠干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保健医苑》2006,(3):11-12
因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27%的人有睡眠问题。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活动“世界睡眠日”,并将它定在每年的3月21日,以引起人们对睡眠问题的关注,让所有的人都远离睡眠问题的困扰,拥有良好的睡眠。2002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后,中国参加了全球性的睡眠调查。2003年3月21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宣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今年“世界睡眠日”在即,在此我们介绍一些睡眠相关知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睡眠,共同拥有健康的睡眠。  相似文献   

9.
430例老年睡眠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睡眠不良的发生情况,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对年龄>65岁的老年人430例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测定和睡眠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睡眠差的占总体的58.37%。老年人睡眠不良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结论老年人群睡眠不良发生率高,应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单纯鼾症(PS)儿童夜间睡眠效率和睡眠结构的分析。方法对32例OSAHS儿童和27例PS儿童进行全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观察夜间睡眠效率和睡眠结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患儿的睡眠效率显著低于PS组(P<0.01);与PS组及正常值比较,OSAHS组的睡眠结构存在以下差异睡眠Ⅰ期显著高于PS组和正常值(P<0.01),睡眠Ⅱ期、慢波睡眠、快动眼睡眠显著低于PS组和正常值(P<0.01)。PS组的睡眠结构分析基本均在正常范围,但睡眠效率有所下降。结论OSAHS可引起儿童睡眠结构紊乱和睡眠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新疆北部寒区军人冬季睡眠质量及睡眠卫生意识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制成的问卷,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调查,在军医指导下现场同步填写。结果 824位军人PSQI总均分为6.09±3.48,以PSQI7为界值,睡眠质量不佳发生率29.4%。存在的不良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有:没有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进行不利于睡眠的活动,睡前不良嗜好,睡眠环境不佳等。结论新疆北部寒区军人冬季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睡眠卫生意识较差,需采取措施提升其睡眠卫生意识,保证军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曾琳娜 《中国校医》2000,14(2):98-99
目的探讨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9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睡眠质量得分为36.22±4.44,其中睡眠差者占10.6%,睡眠好者占20.2%;睡眠质量得分与焦虑、抑郁关系密切;影响睡眠质量的主、客观因素以忧虑未来、睡眠环境影响及学习压力为多。结论矫治情绪障碍、避免和减少各种心理冲突、改善睡眠环境将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孕妇的睡眠模式发生明显改变,睡眠时间异常、睡眠质量差等问题尤为突出。不健康的睡眠模式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早产作为最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是导致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对孕妇睡眠现状进行简述,同时从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2个方面概述睡眠与早产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研究中,应加强对孕妇睡眠情况的关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指导孕妇进行健康睡眠。  相似文献   

14.
医学院校大学生与师范院校大学生睡眠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  孙海娅  贾斐  陈磊  杨本付 《中国校医》2007,21(4):417-418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状况与师范院校大学生睡眠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评估,对医学院校961名大学生和师范院校913名大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测查,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在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当中,均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其中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睡眠效率要优于师范院校大学生,对催眠药物的使用要少于师范院校大学生,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障碍方面均不如师范院校大学生,而在入睡时间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并不少见,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的睡眠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318名该院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北欧国家肌肉骨骼疾患标准调查表调查WMSDs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 PSQI中护理人员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护理人员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9.54%,WMSDs周患病率为54.28%,年患病率为69.74%。睡眠障碍护理人员的WMSDs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职称、倒班、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是WMSD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护理人员具有睡眠障碍,较高的WMSDs患病率,睡眠质量越差,罹患WMSDs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6.
正睡眠是生命的基本需要,人的身心疲劳主要是靠充足的睡眠来恢复。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足够且高质量的睡眠是维系健康的基础,它对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很重要,老年人也不例外。本文借由医学上国内外关于睡眠研究最新成果来谈谈老年睡眠障碍那些事儿,希望能对改善老年人睡眠障碍有所帮助。了解睡眠规律睡眠与饮食一样,是生命运作基本环节之一。睡眠有许多功效,如恢复身体以及脑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南京市3~6岁儿童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setionnaire,CSHQ)对1 122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国内外同年龄段儿童基本需求标准,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不同性别间睡眠时间无显著差别;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 35.7%。睡眠中多汗的发生率最高,达34%,其他依次为磨牙13.9%,打呼噜10.5%,睡眠辗转不安10.2%,说梦话8.9%,用口呼吸6.4%等;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家长对儿童的态度及教养方式、家庭类型、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存在等;睡眠问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儿童健康状况、睡前情绪、儿童睡眠习惯、全天睡眠时间等。结论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及家长的重视。造成儿童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问题的因素较多,对其防治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睡眠是生命的需要,人不能没有睡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日益减少,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出现失眠。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老年人的失眠问题。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有哪些年龄因素: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随着衰老,老年人睡眠节律发生变化,对睡眠的调节能力减弱,夜间睡眠少,  相似文献   

19.
睡眠参与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诸多过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睡眠可影响血糖代谢。妊娠期女性相较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因此孕期睡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逐渐引起关注。本文从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时间、睡眠节律及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对孕期睡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进行综述, 为妊娠期糖尿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眠障碍很普遍,据调查资料表明,在7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睡眠障碍。但是人们对于睡眠以及睡眠障碍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即使是医生,对于睡眠障碍的认识和处理也不是很充分。睡眠是否充足并不绝对以时间长短来判断每个人的正常生理睡眠量是不同的。多数成人的生理睡眠量约7 ̄8小时,但也有一些人生理睡眠量较少,不足6小时。睡眠是否充足,主要依个人日间的精神状态而定。有些人夜间睡眠5个小时,白天感觉疲乏、困倦、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可认为其睡眠量不足,需要增加睡眠量。但同样是睡眠5个小时,有的人白天没有任何痛苦,仍然精神饱满,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