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藏象学说将心与脑从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等方面联系起来。藏象学说是一个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用以解释人体内部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以阴阳学说为经纬,其间充斥五行学说的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这个巨系统中,其核心思想是辨证的与整体的观念。笔者认为心与脑作为两个重要的脏器,虽然分属不同的系统,但是,其功能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完全可以将二者纳入一个崭新的系统,那就是心脑子系统。这个系统中,心与脑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平行或者隶属关系来形容,二者之间有着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是藏象体系中重要的物质与功能子系统。而正是这些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构成了心脑同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治疗费用高昂等因素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患者后期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探讨从心调治舒解脑卒中患者压力的基本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16-2118
冠心病中医称为胸痹,在临床甚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而情志是导致胸痹的关键因素,《证治准绳》载: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虚矣。说明情志与心的关系密切。历代医书也多记载脑主神明,当脑神紊乱、情志改变,导致心的功能异常。文章基于传统中医的心脑相关理论,旨在探讨情志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心脑同治     
庄欣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95-1896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心脑之间病理、生理的联系,论述了心脑同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论心脑同治     
庄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95-1896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心脑之间病理、生理的联系,论述了心脑同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心脑灵胶囊用于脑中风、冠心病等的防治,现就其制备与质量检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藏象学说论消化的动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纳食物是在六腑中进行“传化”的,体现了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的生理特点。“传化”的动力源于五脏,体现了藏象学说“脏主腑从”理论,即五脏的阳气是消化的动力因素,主要体现在心阳为主、肾阳为本、脾阳为用。  相似文献   

8.
益气心脑宁防治老年心脑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煎剂益气心脑宁治疗脑梗塞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同时干预治疗的生物学机制,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方药.方法 以20例脑梗塞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益气心脑宁4周,按积分记录症状体征,检测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水平,认知功能障碍(MMSE)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心电图,左心室功能,血脂指标,血液流变指标,内皮功能等.同时监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并与20例通心络胶囊对照组作比较研究.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在改善认知功能、心绞痛情况、心电图等方面疗效与通心络对照组相同,在改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功能、血流变、血脂、内皮功能等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通心络胶囊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心脑宁具有确切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本研究证实,气虚血瘀、痰浊阻络是脑梗塞与冠心病的共同病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心脑同治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治法.益气心脑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有效复方.  相似文献   

9.
孙利民 《中医杂志》2012,53(19):1705-1706
中医认为,人体生理上心脑相通,而临床上心脑共病在老年患者中极为普遍,治疗中若单纯心病治心或脑病医脑往往容易造成顾此失彼.主张对单纯以心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就诊的老年患者心脑同治,此亦中医整体观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心脑相关理论,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张锡纯治疗脑卒中的核心方药及配伍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脑卒中的方剂,从心脑相关角度探讨方剂配伍规律,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药物频次、药物组合、药物关联等进行分析处理,运用聚类分析挖掘新方。结果:纳入处方32首,涉及中药68味,高频药物前3位依次为牛膝、代赭石、白芍。药物四气主要以寒性为主; 五味主要以甘味、苦味为主; 归经主要以肝经、脾经、心经、肾经为主。核心组合20个,基于关联规则演变新方2首,分别为龙骨、牡蛎、黄芪、当归、茵陈,以及黄芪、当归、白芍、生地黄、茵陈、甘草。结论:心脑相关以精血同源为基础,络脉为载体,心脑共主神明为纽带。张锡纯治疗中风强调审因论治,辨清虚实; 善用牛膝,引血下行; 金石敛降,气复得生; 芪归配伍,气血双补。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形神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及“心脑共主神明”这几种观点的争议,本文从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及其在中医学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探讨了神的本质及其与心脑的关系,并对“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几种观点做了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神明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傅立新 《天津中医药》2005,22(4):300-301
神明所主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参考前人论述及部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论述了“脑主脏而不奉脏”的观点。1)强调脑为神府。明确了大脑对人体的主宰作用,脑是精神、灵智、思维的源泉及物质基础。2)从生理方面言脑。从五脏、五官与脑的关系方面,阐述了脑在生理方面的作用。3)从病理方面言脑。大脑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不能受任何损伤,否则会引起生命的危险。4)肺、心之间相互关系。从生理及病理机转方面论述脑-心,心-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晋代道教上清派经典《黄庭经》存思炼养之法进行探讨,论述其存思五脏之神炼养术中藏象学说的内涵,并认为《黄庭经》"肾间命门说"是明代温补学派命门学说的理论源头之一,是命门学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藉以指出《黄庭经》对中医藏象学说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藏象"思维模型及其对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构成人体子系统间的关联关系复杂 ,并且人体能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因此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 。中医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认知模式 ,能够有效地分析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维护人体的健康。本文认为思维模型的运用 ,是中医研究人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思维模型不是利用物质实物做模型 ,而是在人们的思维中对认识对象的一种纯化、简化的映象 ,它是抽象的 ,是思维形式的模拟物 ,需要用思维把握[2 ] 。本文就中医“藏象”思维模型的建构过程、特点及其对人体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意义 ,探讨如下。1 “藏象”是中医认识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所测心功能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心力衰竭患者116例,辨证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3个证型组,采用超声心动仪分别检测各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BNP。结果 LVEF值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顺序次第减低,而BNP次第升高,且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辨证分型与LVEDs、LVEDd、LVEF和BNP均有相关性,其中与BNP和EF相关性(r=0.71,r=-0.34,P均0.05)最强。结论 BNP和EF可以反应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也可以作为辅助心力衰竭辨证分型的一个有益的客观化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关梓桐  徐雅 《世界中医药》2014,9(9):1243-1246
根据中医对"神"定义的不同概念,来阐述"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并赞同从神的不同角度来分别阐述心主识神和脑主元神的"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认为此观点更符合临床实验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藏象学说中“肾主纳气”理论的含义、原理进行探讨。并从发生学角度对其由来加以分析,提出肾主纳气理论的形成主要源于临床,是临床观察、治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并可能受到古代导引术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心主神志与西医学心脑特性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医学脑的一系列特性,即脑血管舒缩的相对限制性、脑组织的高血流量、脑组织的高氧耗量、葡萄糖是维持脑功能的主要能源、血脑屏障作用,通过血液,与心的特性有机地加以联系.揭示在机体各器官组织中,心泵血功能的变化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最显著.这也是中医学中"心主神志"的西医学重要本质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N端脑钠肽前体的关系。方法:15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郑筱萸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7型,另外设健康人组,观察8组肝肾功能、N端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结果:各组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7种中医证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7种中医证型中,又以气虚血瘀型和阴竭阳脱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5组,而气虚血瘀型和阴竭阳脱型之间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以气虚血瘀证型和阴竭阳脱证型与N端脑钠肽前体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这引起了广大群众及医生们对于本病的重视。马云枝教授是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在数十年从事脑病专业的临床工作中对治疗中风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本病诊疗过程中形成了心脑同治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介绍中风的病因病机,分析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在中风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异病同治的思想,并附以验案一则。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对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的理论治疗中风的经验。结论在中风合并心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马云枝教授的心脑同治法可获得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