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0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昕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85-4485
目的探讨由胃酸返流引起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胃动力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胃酸返流引起咳嗽的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及给予PPI和胃动力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PPI和胃动力药治疗前曾误诊为变异型哮喘、慢性咽炎、肺炎、支气管炎等,专科治疗无效,而PPI和胃动力药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因咳嗽伴反流或烧心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应及时行相应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大多数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以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代表,但部分患者治疗后症状并未改善,因此将对PPI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称之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RGERD)~([2])。本研究探讨上消化道内镜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青年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68例中青年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综合情况。结果:中青年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极易误诊。结论:中青年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应高度重视,及早抗反流治疗。  相似文献   

4.
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病引起的胸痛极为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我院2009-12-2011-01收治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2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68(平均54.7)岁.临床表现:28例患者均有发作性胸痛,其中胸骨后疼痛20例,剑突下疼痛8例;有食管反流症状者19例,其中反酸嗳气15例,反胃4例;夜间平卧位胸痛发作18例,饱餐后胸痛发作10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并观察药物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首发症状为胸痛的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误诊原因,观察促胃动力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铝碳酸镁治疗析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24例,T波低平12例,T波倒置10例,左心室肥厚/劳损12例。治疗2周后,80例患者中72例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无效8例;治疗8周后,有效80例,其中治愈48例。结论食管痉挛性心绞痛及24 h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是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发病4周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287例脑卒中患者中71例合并GERD,GERD发生率24.7%,其中反流性食管炎9.9%;脑卒中患者中管饲饮食、意识障碍者GERD发生率显著增高;确诊GERD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PPI治疗4周,显效45例(63.4%),有效20例(28.2%),无效6例(8.5%)。结论脑卒中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较高,及时诊断并给与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3例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以哮喘为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隐匿甚至缺如,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抗哮喘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发作。3岁以下5例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哮喘症状缓解而确诊;余8例年长儿均经食管内镜检查及24 h食管pH值监测确诊。结论对小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者,应警惕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哮喘,根据条件酌情行食管内镜、24 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或PPI试验性治疗助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并发"哮喘"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经食管射频治疗术和在全麻下腹腔镜胃底折叠手术中"哮喘"发作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08-01/2008-12 20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行经食管射频治疗术(100例)和在全麻下腹腔镜胃底折叠术(100例)中的"哮喘"发作患者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射频治疗术有8例、胃底折叠术有28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哮喘"。处理措施均为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胃底折叠术吸入七氟烷,呼吸机正压通气,以上措施无效者加用肾上腺素。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多有"哮喘"的呼吸道症状,是麻醉的危险因素之一,麻醉医师应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鉴别诊断胃食管反流痛和冠心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2月-2006年2月,收集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痛的患者58例,随机选取确诊为冠心痛患者64例。在胸痛发作和治疗缓解后分别记录心电图,分析两组患者胸痛发作及缓解时心电图ST—T改变,及胃食管反流痛患者中各类疾痛心电图ST—T改变的百分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痛患者无症状时ST—T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冠心病患者胸痛发作时ST段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波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胃食管反流病中,以胆道疾病组ST改变百分率(14.29%)最高。结论: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ST段改变在鉴别胃食管反流痛与冠心病的中有重要临床意义;所有胃食管反流病中以胆道疾病组ST改变百分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胡水清  张玫 《新医学》2010,41(12):825-828
胃食管反流病所致食管外疾病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的食管外不适症状及(或)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此类疾病的患病率在我国的增多,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死亡,因而其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受到消化内科和相关学科的重视。该文综述了呼吸系统疾病、耳鼻咽喉疾病、口腔症状及心源性胸痛等食管外表现,并介绍了PPI试验、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等诊断方法和药物、手术与内镜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110-21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及食管外的刺激症状,如烧心、胸痛、咽喉炎、食管炎等,内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也有部分患者内镜下可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这类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2.
张新民 《临床医学》2011,31(3):104-105
目的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认识,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临床中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病,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8例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8例,咽喉炎4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结论降低对非典型GERD误诊,关键是提高对GERD认识,临床上有些所谓的"哮喘"、"咳嗽"、"咽炎"可能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凡是经五官、呼吸科正规治疗无效患者应考虑GERD,并作相应胃镜及食管pH检测以确诊。  相似文献   

13.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吻合术后反流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法。方法近5年使用不同方法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患者分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治疗组和未使用PPI的对照组,整理这些患者的随访复查资料,计算症状和内镜检查积分,进行对比和统计处理;并收集后续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和内镜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当多的对照组患者在后续治疗中需要使用PPI;很多患者需要长期使用PPI。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使用PPI治疗胃食管反流效果较好,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朱楠秋 《临床医学》2013,33(3):80-81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方城县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28例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PPI制剂治疗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支气管咳嗽评分与胃食管反流性症状的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支气管咳嗽评分与胃食管反流性症状评分均较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PPI制剂治疗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非心源性胸痛29例胃食管反流动力学检查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 (GER)动力学检查对非心源性胸痛的诊断价值及抗反流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 9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胃镜检查和 2 4h食管pH监测或核素GER试验 ,对符合胃食管反流病(GERD)者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 :2 9例中符合GERD 17例 ,其中 7例有GER症状 ,6例有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治疗GERD的有效率为 94 1%。结论 :2 4h食管pH监测及核素GER试验能更好地识别非心源性胸痛中的GER ,而兰索拉唑对GER性胸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06-12在我院诊治的17例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有反流症状5例,进食相关性咳嗽11例。诊断方法:X线钡餐2例,胃镜5例,B超1例,食管24 h pH值监测1例,仅通过抗反流诊断性治疗有效确诊8例,全部病例均有误诊经过,误诊时间1~3个月。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较易误诊,食管24 h pH值监测虽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金标准,但小儿及家属难以配合,抗反流诊断性治疗不失为经济、简便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组织损伤。胃、食管反流疾病常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此外,幽门梗阻或胃动力减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反流、呕吐均能导致此病。患者常有烧心、胸痛或吞咽疼痛等症状。其诊断手段有X线钡餐、内镜检查,必要时结合病理活...  相似文献   

18.
反流性食道炎、胃炎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一般是由胆汁或胃酸反流到食管或胃内而引起。经常性恶心,呃逆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最容易引起反流性食道炎和胃炎。临床上常以腹痛、腹胀、胸痛、反酸、反食、嗳气等表现,特别是以阵发性胸痛为主症表现时最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现将本院2001~2006年反流性食道炎、胃炎误诊为心绞痛1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生活方式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生活方式干预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兰索拉唑30 mg,2次/d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给予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及心理干预,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症状缓解及内镜下食管黏膜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81.8%(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效地改善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2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GERD患者经胃镜或24 h食管pH监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与食管炎症和反流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RE)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酸反流严重程度上及食管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