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35例CABG患,分成常规体外循环下CABG(CABG组,15例)和非体外循环下CABG(0PCAB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和术后0、2、6、12、24小时抽取桡动脉血样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心脏肌钙蛋白I(cTnI),并记录术后早期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IL-8、TNF-a、cTnI在CABG组较OPCAB组明显升高,sICAM-1、IL-6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和常规CABG相比,非体外循环(CPB)下的CABG可以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心肌保护方法 .方法 30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采用经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前壁插针荷包固定,间歇温血停搏液顺灌-冷血停搏液顺灌-温血停搏液顺灌,首次灌温4:1氧合血高钾心脏停搏液,待心脏停搏充分后,每间隔30~40分钟再次使用冷4:1氧合血低钾心脏停搏液,开放升主动脉前温4:1氧合血低钾心脏停搏液灌注.结果 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25例,20WS除颤1次后复跳4例, 自动复跳后室颤20WS除颤2次心脏复跳1例.复跳前血钾(4.81±0.45)mmol/L.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间断经主动脉温血停搏液顺灌-冷血停搏液顺灌-温血停搏液顺灌起到了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自动复跳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牛新荣  张永萍 《江苏医药》2012,38(2):170-172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早期对心肌和肾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6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体外循环(A)组和非体外循环(B)组,比较两组术后24h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磷酸激酶MB(CK-MB)水平和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术后24h内,A组cTnⅠ、CK-MB水平及BUN、血清Cr水平、尿NAG活性均比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早期心肌及肾脏损伤程度较体外循环者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浓度检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与常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心肌保护及疗效评价。方法  OPCAB组 3 6例 ,CABG组 3 6例 (对照组 ) ,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心肌肌钙蛋白水平 ,并评价早期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无差异 ,OPCAB组中 c T-n I的平均血浆浓度在术后基本正常 ,而对照组则有升高 ,且 OPCAB组临床效果也较对照组优越。结论  OPCAB组心肌保护效果比 CABG组好 ,术后早期心脏功能优于 CABG组  相似文献   

5.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的程度、鉴别诊断、疗效评价、预后估计等方面 ,心肌损伤标志物分析的临床价值已被公认 ,且在心肌的非侵入性监测、对于辅助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起重要作用。现对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心肌肌钙蛋白I(cTnI)当心肌缺血性损伤发生后 ,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 ,细胞内小分子物质如cTnI及其复合体很快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间质 ,从而在外周血中出现。出现在外周血中的主要是cTnI-TnC复合体 ,游离的cTnI、cTnI-cTnT及cTnI-cTnT-TnC复合体极少[1]。人cTnI含有五个螺旋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外周血中心肌营养素-1(CT-1)与脑钠尿肽(BNP)在围手术期及术后长期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择期OPCABG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 h、72 h及1周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T-1、BNP浓度,术后10个月随访时再次检测,并记录患者心功能指标.结果:(1)CT-1浓度在围手术期无明显变化,术后10个月较其术前基础值升高.(2)BNP浓度术后6 h即有上升,72 h达峰值,并维持至术后1周,术后10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3)术前CT-1、BNP浓度均与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术后10个月CT-1、BNP浓度与NYHA分级、LVEDD、LVEF无线性相关性. 结论:OPCABG可引起外周血CT-1与BNP表达升高,但CT-1较BNP反应更缓慢和持久.在心脏外科CT-1、BNP血浆浓度术前可指导心功能评价,但其术后长期观察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0例ACOP患者中,其中轻度28例,中度32例,接诊后于检测0、8h、1、3及7d时血清cTnI水平、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比较cTnI和其他单项或综合指标对轻度及中度ACOP患者心肌损伤捡出率的差异。结果中度中毒组cTnI升高例数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0.01),而其他各单项指标异常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心肌酶学升高或心电图异常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合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中度中毒组检出率例数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且cTnI升高的例数显著高于其他单一或综合指标异常的例数(P<0.05)。结论血清cTnI的检测能明显提高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检出率,其敏感度明显优于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 Tn-I)对于急性心肌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心肌损伤患者中选取241例,分别在其发病5、24、48 h时检测所有患者的c Tn-I水平,以采取静脉血,2 h内分离血清的方式对血清c Tn-I进行检测。结果在发病后的5 h时的检测结果显示,c Tn-I阳性204例,占84.65%,发病24 h时,阳性241例,占100.00%,发病48 h后,阳性181例,占75.10%。其中发病24 h的检测率为100.00%,显著高于发病5 h及发病48 h时(P均<0.05)。结论 c Tn-I对于急性心肌损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急性心肌损伤临床诊断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 (CPB)中因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动脉实验中证实大剂量抑肽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1 ] ,本实验研究大剂量抑肽酶在CPB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严格筛选 2 0例 CPB的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 (A)和用药组 (B) ,每组 10例 ,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术前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测定、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红细胞容积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见表 1。两组病人术前 2周均未服水杨酸类药物 ,未接受抗凝治疗 ,既往无抑肽酶应用史。表 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 (x±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咪唑安定、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泵入,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泵入,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1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血浆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搭桥支数、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 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1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研究组患者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2hcTnI水平达到高峰。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中应用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多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1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多根旁路移植术,移植旁路数目为2-5根,平均3.3根。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早,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少,恢复快。1例78岁危重患者于术后第16天并发感染、急性肾衰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4个月,均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多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可行的,且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手术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共完成109例OPCAB,其中左主干病变13例,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8例、23例和78例。108例经正中切口,2例经左前外切口行OPCAB人均旁路移植3.12支(1~5支)。应用左乳内动脉107例,余为大隐静脉。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7h。胸腔引流液(270±80)m l,二次开胸1例。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干预措施,对患者住院时间、感染率、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6月我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614人,以感染和未感染作对照,记录患者各项观测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麻醉方式、术前住院时间、预防用药时间等指标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糖尿病与感染未表现相关。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采用非体外循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后,一样可以安全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术期治疗的特点。方法对107例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情况及围术期治疗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近期死亡3例,死亡率2.8%,其余患者心绞痛消失,生活质量改善。结论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且冠状动脉条件差。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各脏器功能状态,选择良好的手术方式,术后加强心功能支持,加强呼吸功能及神经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7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单纯左前降支(LAD)病变17例,所有病例均游离左内乳动脉,不停跳下行内乳动脉-LAD端侧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7.8±25.4)min,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2~22h,平均(6.7±10.3)h,ICU驻留时间12~27h,平均(18.5±8.3)h,术后住院时间5~11d,平均(7.8±3.1)d,胸腔引流量(175±85)mL;13例患者未输血,4例输血量为200~400mL;住院费用(4.0±1.2)万元。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4~24个月,随访率100%,无晚期死亡病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率94.1%(16/17)。结论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或初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单位推广。合理选择单纯LAD病变病例更能突出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  张勤斌  胡大清 《中国药师》2011,14(7):1021-1022
目的:观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血脂变化及其所致不良反应。方法:我院住院冠心病CABG患者60例,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30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组治疗后TG和LDL水平较常规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剂量组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冠心病CABG患者TG和LDL水平,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的监测与护理.方法配合麻醉师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密切观察血压、心律、体温的变化,严格无菌管理,控制手术感染.在术中移动、抬高心脏发生循环功能紊乱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时调整手术体位,进行有效的心血管功能支持.结果病人均在非体外循环心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没有手术感染.结论0PCABG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组)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改为无创通气;另4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对照组)继续维持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两组患者进行氧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及完全撤机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总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氧动力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衰竭较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安全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共为37例80岁以上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80-91岁,平均83.11±2.90岁。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1例(83.8%),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2.7%);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3例(8.1%),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瓣置换2例(5.4%)。 结果: 平均移植3.0±0.79支血管桥,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2.7%。术后发生主要并发症包括:房颤18例,呼吸功能不全致脱机困难8例(1例行气管切开),低心排综合征6例,急性肾功能损伤2例(2例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脑部并发症1例,纵隔出血及心包填塞二次开胸1例。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7例(18.9%)。平均ICU滞留天数为3.35±1.99天,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13.03±4.39天。37例病人随访3-39个月(平均22.47±11.15月),随访期死亡1例。结论: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行,通过注重术前评估,改进手术技术,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围手术期用药合理性进行探讨。方法:通过病历浏览系统及临床查房,采集88例患者用药资料,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用药合理,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冠脉搭桥手术过程中及治疗后均可能发生相关并发症,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合理地用药可有效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