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重点探讨脑卒中言语障碍,包括完全性失语症、言语失用症、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采用高素荣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口语功能。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听理解训练,构音器官的训练,言语失用症的语言活动重建,失语症系统治疗。结果:经t检验,治疗组的10项功能恢复均大于对照组(P<0.01)。对脑卒中言语障碍的综合性康复治疗见效快,适合于临床住院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2.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失语症 ,一些研究[1]表明 ,一组15~50岁的脑卒中患者失语症发生率达65 % ,另一作者观察到脑血管意外后7d内发生失语者高达30 %以上 ,病后3周内存活患者有20 %发生失语 ,另有9 %不能确定 ,病后6个月内仍有13 %患者失语 ,这表明失语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言语和语言治疗是对各种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价、治疗和研究[2] ,其中言语、语言又各有含义。言语(speech)为口语交流的机械部分 ,为使口语发音表达清晰 ,需要相应的神经肌肉…  相似文献   

3.
粤语失语症的评价与语言治疗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粤语失语症的评价和语言训练特点。方法: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CRRCAE)法,编译成适合粤语方言特点的检查法,对10例粤语失语症患者进行评价,并进行语言对其中4例普通话-粤语双语失语症患者进行粤语与普通话双重刺激训练。结果:诊断运动性失语3例,完全性失语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1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例,命名性失语1例,底节性失语1例。语言治疗后,患者听理解,复述,口语表达,朗读  相似文献   

4.
史长青 《现代康复》1998,2(12):1329-1330
目的:重点探讨脑卒中言语障碍.包括完全性失语症、言语失用症、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采用高索荣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口语功能。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听理解训练,构音器官的训练.言语失用症的语言活动重建,失语症系统治疗。结果:经2检验,治疗组的10项功能恢复均大于对照组(P<0.01)。对脑卒中言语障碍的综合性康复治疗见效快,适合于临床住院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失语症是脑部病变所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障碍,因言语表达和理解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失语症的治疗尚无物效药物,我们对1999年3月~2001年10月来我科住院的4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的病例制定针对性言语训练计划配合针灸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由CT或MRI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经“汉语失语症检查法”(1994)检查,排除神志不清、检查不合作、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病变致延髓麻痹及视听器官严重障碍后,确诊为失语症的40…  相似文献   

6.
10例完全性失语的语言治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完全性失语的患者经言语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10 例完全性失语患者进行筛查,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及头颅CT、MRI确诊为完全性失语,并对患者进行语言治疗。结果:10 例患者中5 例有改善,并且在发病后7- 12 个月比发病后的前6 个月恢复得快。结论:完全性失语的患者经言语治疗后可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恢复,但要达到日常生活交流必须借助辅助交流。本文同时就完全性失语的定义、言语特征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后完全性失语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完全性失语(球性失语)是脑损伤后最严重的失语症,是治疗的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康复中心3年来所收治的110例脑血管病后失语症中观察到的10例完全性失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了语言治疗,其方法包括听理解、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书写能力的恢复训练。结果:8例听理解力、呼名、复述、自动言语与书写能力有进步,7例阅读功能有改进,2例呼名、复述和阅读能力有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病变部位及其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前瞻性研究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对其自然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30例分别在脑卒中后第10.5d,1,2,4及6个月时,用同一套语言测评材料进行语言评定。结果:同一病变部位所致失语症的类型可不同。最复杂的是基底节,并且同一类型失语症可由不同病变部位产生。30例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在6个月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除完全性失语外,各类失语在第1-2个月内恢复最明显。听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恢复最好,其次为复述,书写的恢复最差。丘脑性失语和基底节性失语恢复最好。运动性失语恢复较好,感觉性失语恢复较差。完全性失语恢复最差。经皮质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因病例数太少而不能充分反映其自然恢复情况。结论: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的病变部位与类型关系复杂。其自然恢复与失语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丧失或受损1,脑卒中是导致失语症常见原因,近期我们收治2例脑卒中导致Broca失语患者,其中1例行康复治疗,就其语言功能的恢复状况作一比较。1对象与方法例1,患者男,62岁,小学文化,工人,右利手。1个月前家人给其打电话时发现患者言语困难,遂就诊。查体:血压220/100mmHg1mmHg=0.133kPa,言语不能,右侧肢体力弱,头颅CT显示左侧颞顶区低密度灶,考虑脑梗死收入院。20余年前发现血压高,未规律用药,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失语,右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全性失语症的语言转归。方法对2例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利用Schuell刺激法、交流效果促进法(PACE)和功能性交际治疗(FCP)进行语言训练,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进行评定。结果2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经过系统、正规的语言训练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可转变为运动性失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