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腔两囊管联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三腔两囊管联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腔两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与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4 h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两囊管联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优于三腔两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与奥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两组,奥曲肽组35例用奥曲肽100μg静注,继以25μg/h持续静脉滴注72h;垂体后叶素组31例用垂体后叶素10u静注后继以0.2U/min维持静脉滴注72h。结果。治疗组有效30例,无效5例,再出血3例,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13例,无效18例,再出血5例,再出血3例,有效率41.9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降低。结论:奥曲肽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醋酸奥曲肽(奥宁)和三腔二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4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4)采用醋酸奥曲肽治疗,对照组(n=40)采用三腔二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4%(27/34),对照组有效率82.5%(33/4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5.9%(2/34),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醋酸奥曲肽(奥宁)与三腔二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曲肽辅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禁食、抗感染、抗休克、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输血止血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前者应用奥曲肤治疗,后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及硝酸甘油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6%,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率53.6%,总有效率为82.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华  王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38-2339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8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奥曲肽(1组,30例)、垂体后叶素(2组,28例)、奥曲肽+垂体后叶素(3组,28例)进行治疗.结果 1组治疗显效率73.3%,总有效率93.3%;2组治疗显效率39.3%,总有效率67.9%;3组治疗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2.9%;其中1组、3组明显高于2组(P<0.05),但1组与3组比较无差别.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并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曲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29-653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一种临床表现,破裂后易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近2 a来我院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35~70(平均51.5)岁。均经超声诊断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胃镜下可见食管胃底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26例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显效时间、平均止血时间、24 h止血率、再出血率等。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显效时间及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24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加之配合合理、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奥曲肽和凝血酶联合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以及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奥曲肽组和垂体后叶素组每组50例,观察和比较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结果:奥曲肽治疗组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组。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为医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索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088-2089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5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例资料,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禁食、输液、输血、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曲肽注射液以50 μg/h的速度连续滴注48~72 h,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以0.9 U/min静脉滴注,直至止血后16 h.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和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择期门奇断流术46例和急诊门奇断流术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7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急诊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急诊手术对术后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结论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时机的把握和围术期处理是急诊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胃底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底贲门静脉曲张的表现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用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底贲门静脉曲张做观察分析。结果  113例肝硬化伴有门静脉高压患者接受了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胃底贲门静脉曲张 46例 ,超声假阴性病例 2 5例。超声诊断正确率 :77.9% (88/113 ) ;超声诊断敏感性 64 .8% (4 6/71) ;特异性 :10 0 %(4 2 /4 2 )。频谱多普勒测定的静脉血流为 (15 .95± 2 .78)cm/s。曲张的静脉直径 0 .8~ 1.4cm。结论 胃充盈下的超声检查能显示扩张的静脉的范围和程度 ;二维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能帮助了解病变血流的流速。肝脏左叶萎缩 ,胃底位置偏高、扩张的静脉轻微是假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急诊门奇断流术对肝功能影响的分析来探讨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行择期门奇断流术(46例)、急诊门奇断流术(21例)和同期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急诊手术组的肝功能正常率、肝炎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择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门奇断流术止血效果确切,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手术指征的把握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干预治疗的关系。方法对26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及常规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PHG及干预治疗后PHG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68例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246例(91.8%),PHG发生率为102例(38.1%),原为轻型PHG22例患者在接收套扎术治疗后6例(27.2%)转化为重型PHG。随肝功能分级积分(级别)的增加以及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PHG发病率增加(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PHG发病率随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以及多次干预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手段而上升。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胃镜检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对19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例肝硬化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172例(86.9%),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为64.6%(128例)。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级别增加,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1);而随着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亦有上升(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随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6.
肝硬变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肝硬变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情况。方法 对 390例门诊及住院的肝硬变患者常规进行胃镜检查 ,并对不同肝功能水平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90例肝硬变患者中 ,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330例 (84 .6 % )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 4 9.2 % (192例 )。根据Child Pugh分级将肝功能分为A、B、C 3级 ,随肝功能级别增加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随之增加 ,随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 (P <0 .0 5 )。结论 门脉高压性胃病随肝功能分级增加而上升 ,随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对肝硬变患者应常规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20)。对照组单用内镜下套扎治疗,研究组联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与治疗后止血成功率、早期再出血率和迟发性再出血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中重度静脉曲张率、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3 d中重度静脉曲张率、疼痛评分、食管静脉曲张直径、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早期再出血率、迟发性再出血率较对照组更低,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内镜下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栓塞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及疼痛,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X线及CT表现,评价影像学检查在PHT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60例,X线钡餐摄片检查60例,并用增强CT检查36例。结果:60例患者X线钡餐检查,显示食管静脉轻度曲张17例、中度曲张29例、重度曲张14张;胃底静脉曲张者16例;36例患者CT检查显示,门静脉增宽及脾门、胃底贲门部血管纡曲扩张32例,脾脏肿大30例,肝脾外周低密度16例。结论:X线钡餐和CT检查是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基于CT动态容积灌注(DVPCT)扫描行上腹部动脉、门静脉及肾静脉三维融合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5例上腹部肿瘤患者为试验组、22例其他患者为对照组,行上腹部DVPCT扫描,对试验组腹主动脉、门静脉和肾静脉强化峰值起始处至结束处所有图像行融合重建和容积再现(VR),对照组行上腹部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及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PSPH)的MR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2年12月73例PSPH患者的MRI图像,包括T1 WI双回波序列,轴位T2 WI压脂序列及轴位和冠状位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LAVA),分析原发病灶、脾静脉及侧支循环的MR表现。结果73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狭窄、闭塞、中断。(1)胃冠状静脉(GCV)入口未受累的52例中,胃冠状静脉迂曲扩张43例、胃短静脉(GSV)扩张52例、胃网膜静脉(GEV)扩张52例、胃结肠干(GCT)迂曲扩张30例,食管静(esophageal vein,EV)迂曲扩张2例,脾静脉-(左)肾静脉交通支3例;(2)胃冠状静脉入口受累的21例病例中,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胃网膜静脉及胃结肠干均迂曲扩张,食管静脉迂曲扩张16例,脾静脉-(左)肾静脉交通支19例。结论 MR可显示胰腺原发病灶及其相关的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侧支循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