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年患者由于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多存在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而恶性肿瘤本身存在凝血的异常,故老年患者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在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应注意预防和治疗DVT。现对1991年--2007年中收治的9例发生DVT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是直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影响下肢活动,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栓子脱落还可造成肺栓塞(PE)导致患者猝死。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114例,术后并发LDVT7例。故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LDVT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1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直肠癌手术114例,术后并发LDVT患者共7例,发生率为6·1%,年龄52~78岁,平均62·4岁。原发病均为直肠癌,并发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3例。本组术中均取截石位,手术时间135~270min,输血400~1200ml,术中均未出现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在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骨折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一般护理;试验组予药物治疗+一般护理+体位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3%(5/6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3.3%(14/6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术后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31例开颅手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患肢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占93.55%。其中26例复查彩超.15例栓塞血管完全再通,11例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侧支循环增加。1例镰旁脑膜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链激酶溶栓3天出现血尿及脑出血破入脑室,停药后好转出院;1例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开颅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扩容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解成香  叶宇齐 《全科护理》2013,11(22):2065-2066
分析8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提出应加强高危病人的评估、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妇科肿瘤病人的严重并发症。该术后病人早期症状多为小腿部疼痛,易被忽略,多数在髂股静脉发生栓塞出现下肢肿胀后才引起临床注意,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致患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严重的栓子脱离原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PE)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5月-2005年3月共961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0例,均做到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痊愈出院。现将本组病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例开颅术后并发下肢广泛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有时会引起严重后果。其发生和处理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应受到神经科护理工作者的重视。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右眼视力下降9个月,MRI示颅内占位。既往:无其它器质性疾病。凝血时间、血象及其它各项辅助检查正常。于1999年9月27日在全麻下行右额颞开颅蝶骨嵴内13脑膜瘤全切除术。术前麻醉中行股静脉穿刺留置深静脉导管,先于右侧股静脉穿刺引入导丝顺利,但导管插入约8~10cm后继续插管困难,于是换左侧股静脉穿刺,仍插管困难,后改用无导丝深静脉穿刺导管成功。…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行妇科术3000余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13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凝血功能状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优质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有助于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药物和其他预防以及中药、并发症等护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评估表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就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0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深静脉血栓评估表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深静脉血栓评估表能有效预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从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刘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117-118,12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颅脑手术后股静脉置管引起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将本科颅脑手术后放置右股静脉置管的120例患者分为2组,对50例术后放置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落实预防措施,与采取循证护理前的7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颅脑手术后股静脉置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为近年来危重症医学中进展最迅速也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护理依据。方法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对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进行救治后的血清生化、并发症、治疗转归、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重点观察。结果肝肾综合征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血清生化改善,部分患者神志转清。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病死率虽高,但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部分缓解,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作为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辅助治疗,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时间让肝组织再生或为肝脏移植医师创造条件。临床上仔细观察,加强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技术的护理是能获得较满意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加强改进手术室的配合和护理,预防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 方法 收集1999-2006年所有消化道手术及术后切口丙级愈合病历资料337份.2003年始对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逐步采用系列的强化措施,包括启用新的外科洗手方法;改进皮肤消毒方式,采用先用乙醇给患者皮肤脱脂后再以碘伏消毒的方式;进腹后放置切口保护器和洁净袋保护切口;改用新的消化道吻合口消毒液;规范手术顺序的安排,手术间的清洁管理.对1999-2002年和2003-2006年2个时期病例的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χ2检验. 结果 改进的强化的消化道手术切口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以前,1999-2002年和2003-2006年2个时期病例的切口丙级愈合数率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 改进的强化的消化道手术切口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改进手术室的配合和护理,预防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方法收集1999—2006年所有消化道手术及术后切口丙级愈合病历资料337份。2003年始对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逐步采用系列的强化措施.包括启用新的外科洗手方法;改进皮肤消毒方式,采用先用乙醇给患者皮肤脱脂后再以碘伏消毒的方式;进腹后放置切日保护器和洁净袋保护切口;改用新的消化道吻合门消毒液;规范手术顺序的安排,手术问的清洁管理。对1999—2002年和2003—2006年2个时期病例的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检验。结果改进的强化的消化道手术切口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以前,1999—2002年和2003—2006年2个时期病例的切口丙级愈合数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改进的强化的消化道手术切口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踝泵运动对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外科术后评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风险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与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1年1~4月12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和常规组62例.常规组在手术过程及术后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并于术后1周比较2组患者DVT的发生情况,并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栓子的检出率和大小情况.结果 常规组术后有5例发生DVT,干预组仅1例发生;且干预组的栓子检出率以及栓子大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干预性护理可有效防止腹腔镜手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医用弹力袜(E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5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单纯ES组、ES+IPC组,每组135例。对照组术后仅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单纯ES组使用医用弹力袜进行下肢局部加压,ES+IPC组将间歇充气装置套于医用弹力袜外间歇性加压下肢。所有患者在术后3—7d内每天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三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所需时间及术后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物抗原(tPA-Ag)。结果术后血管彩超检查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ES+IPC组为4.4%,低于肝素组和单纯ES组(P〈0.01);ES+IPC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平均时间(6.5±0.6)d,长于其他2组(P〈0.01)。凝血/纤溶指标检测显示肝素组术后6h和术后24hVI'高于术前,术后6h和术后24h高于单纯ES组和ES+IPC组(P〈0.05);ES+IPC组术后6htPA—Ag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ES与IPC联合使用能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延缓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54例先心病体外循环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对54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法络四联征矫正术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深呼吸训练,指导病人练习有效咳嗽和排痰方法;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管道、胸腔引流管护理及循环系统监测,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本组术后2例发生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全部病例于术后10~15 d痊愈出院.术前、术后严密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行髋部手术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6%)远低于对照组(22.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满意81.7%,一般15.5%,较差2.8%;对照组患者满意40.8%,一般42.3%,较差16.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