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手术远期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需再次开腹手术者的影响,是否所有需剖宫产的产妇均需行新式剖宫产术。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间在我院因妇产科疾病需再次开腹手术,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13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腹壁盆腔粘连程度。结果: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对需再次开腹手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再次手术难易程度及盆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更好的手术方式,减少剖宫产的术后盆腔粘连并发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研究组为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后再次剖宫产42例,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史42例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性分析,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粘连情况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赵芝芳 《山西临床医药》2013,(11):877-877,880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新概念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月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新概念剖宫产而再次剖宫产7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结果:新式剖宫产的腹腔粘连发生率最低,腹壁纵切口对再次开腹影响最小.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影响最小,耗时最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00-01/2009-01海南省琼海市妇幼保健院既往有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史因第二次剖宫产或妇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的198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最重,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对母体的远期影响。方法 :对本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1月共收住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38例与同期随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38例 ,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再次剖宫产者比较两组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膀胱等粘连情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再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新式剖宫产组 33例选择再次剖宫产 ,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31例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再次手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膀胱等粘连情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及再次术后恢复情况 ,新式剖宫产组明显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组较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对母体的远期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再次新式剖宫产术30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俊辉  陈熙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090-1091
目的 :探讨再次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了解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情况。方法 :选择再次新式剖宫产术 30例 ,与同期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0例进行有关项目比较。结果 :与再次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较 ,再次新剖宫产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排气快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P <0 .0 1)。上述两种剖宫产术探查 ,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可以重复采用 ,且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再次手术难易程度及盆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更好的手术方式,减少剖宫产的术后盆腔粘连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再次剖宫产219例,其中组1(75例)为新式剖宫产,组2(57例)为改良新式剖宫产作为研究组,组3 (87例)为子宫下段剖宫产,3组孕妇年龄26~39岁,平均30.5岁,孕周34~42W,平均38W,剖宫产间隔时间1~9年,平均3.7年。  相似文献   

9.
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并提出改良。方法 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第2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两组腹腔粘连情况、有无腹壁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  相似文献   

10.
再次剖宫产4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寻找较好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对452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的进腹情况、腹腔黏连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调查首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其中首次新式剖宫产术104例,改良新式剖宫产术348例.结果 再次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进腹时间为(9.25±2.27)min,腹腔黏连发生率为18.27%;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进腹时间(7.23±2.21)min,腹腔黏连发生率为9.87%,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016,P<0.05;χ25.57,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就诊的有新式剖宫产术史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且需要再次进行开腹手术的女性患者392例,有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196例为对照组,有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19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再次行新式剖宫产术治疗,实验组再次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记录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和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和产褥病和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患者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和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具有开腹时间短、出血量小及腹腔粘连率、筋膜下血肿率、产褥病率和伤口脂肪液化低等优势,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取产科收治的132例瘢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和第三次剖宫作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回顾性抽取产科资料库10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剖宫产术发生术中胎儿窒息率、术后盆腔粘连率、术后血栓形成率、术后子宫破裂率;统计并对比三组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及子宫下段厚度;随访6周后对比产后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观察1组和观察2组发生术中胎儿窒息,术后盆腔粘连、血栓形成及子宫破裂率均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下段厚度均薄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分别占4%、18.7%,产后伤口愈合不全率分别为2.0%、9.3%,对照组所有产妇子宫均复旧完全及伤口愈合完全;观察1组以上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观察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无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术,瘢痕子宫产妇再次或三次妊娠再行剖宫产术的难度更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及术后总出血量多,术后发生子宫破裂及盆腔粘连损伤率、血栓形成率及产后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不全概率更高,此外,第三次剖宫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劣于第二次剖宫产妇。因此,针对即将妊娠的产妇,应尽量避免行剖宫产术,提前做好产前检查及准备,争取阴道自然分娩,减少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术对产妇身体的再次伤害。  相似文献   

13.
杨林  龚宇  杨艳明 《临床医学》2010,30(5):72-7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280例,其中第一次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者72例,第一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腹膜者)者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缝合腹膜者)发生粘连者分别为68例及140例,发生率分别为94.4%及6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组中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发生率较高,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粘连在两组中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术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且不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高,并且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患者各40例,共120例患者。分别对三组不同的剖宫产手术患者发生的腹腔粘连部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10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25%;新式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14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3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3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7.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患者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患者,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患者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低,是解决剖宫产术腹腔粘连高发的理想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观察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降低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改善盆腔粘连情况,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 有剖宫产手术史因妇科良性疾病再次开腹患者106例,其中曾行新式剖宫产术54例为Ⅰ组,曾行传统剖宫产术52例为Ⅱ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粘连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腹腔粘连重、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影响比传统剖宫产术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优缺点。方法:分析480例新式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术后放置节育环的随访情况。以及再次手术病例的观察,并与同期196例子宫下段部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放环随访时子宫,位置宫腔深度;及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恢复快,但术后腹腔粘连较多,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近期效果好,但远期腹腔粘连较多,值得探讨,以便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及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 10 0例前次剖宫产的妊娠妇女 ,按前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和Phannenstiel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 :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妊娠期并发症、腹腔粘连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二次剖宫产应用新法剖宫产亦不增加术后病率 (P >0 0 5 ) ,且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术式 (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 ,不增加再次妊娠的孕期并发症 ,不增加腹腔粘连 ;二次剖宫产应用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行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2例病人(观察组)与同期随机选取行新式剖宫产术50例病人(对照组)做为对照,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38分钟,对照组平均34分钟(P>0.05 ).出血量:观察组平均177ml,对照组平均171ml(P>0.05 ).两组均无并发症.术后吸收热、腹胀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林绥斌 《新医学》2012,43(6):403-40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二次剖宫产患者106例,其中第一次行新式剖宫产术52例、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4例,分析两组产妇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中评价腹腔黏连的差异。结果:新式剖宫产组、改良新式剖宫产组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9.2±7.8)min、(26.5±4.7)min,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比新式剖宫产组明显缩短(P<0.01)。第二次剖宫产术中所见,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腹直肌无黏连比例明显高于新式剖宫产组(P<0.01),重度黏连比例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腹膜重度黏连比例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P<0.05)。结论: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减少产妇术后黏连,利于二次剖宫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