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结核病依旧是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耐药结核病是21世纪全球结核病控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并将其作为制定结核病防治对策的重要依据,为此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有结核菌药敏测定的初复治患者耐药情况做一研究,为初复治患者制定化疗方案经验选药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5-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初复治肺结核有结核菌药敏测定的203例患者,报告其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卡那霉素六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其中初治137例,复治66例。男113例,女90例,20~29岁74例,占36.5%,30~39岁62例,占30.5%,40~49岁23例,占11.3%,50~59岁31例,占15.3%,60岁以上40例,占2%,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0岁,平均35.6岁。1.2判定标准1.2.1初复治判定标准初治指1未用过抗结核药的新患者;2用药未满1个月者。复治指1初治满疗程;2慢性排菌患者。1.2.2耐药判定标准异烟肼1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利福平50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链霉素10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  相似文献   

2.
<正>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我国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较严重[1]。太原市某医院是山西省唯一的结核病专科医院,患者来自全省各个县市。回顾性分析太原市某医院近年住院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阳性并有药敏结果的病例,评价山西省的结核病耐药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2013年在太原市某医院住院的有痰结核菌培养及药敏测定的患者,共监测结核耐药菌1 258例。年龄4~87岁,平均年龄(36±6)岁。其中男性799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回升 ,耐药性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发生对结核病控制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开展结核菌耐药性监测与评价的工作 ,除指导临床治疗外 ,还可以为本地区制定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肺结核患者 2 3 6例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 3 6例结核病患者均为 1992年 1月至2 0 0 0年 12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10 8例 ,女性 12 8例 ,年龄 17~ 76岁 ,平均 41.2岁。初治 13 3例 ,复治 10 3例。1.2 方法 :采集晨起深咳痰 ,送检 3次 ,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 ,并做药敏试验。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我院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耐药组,同期收治的非耐药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非耐药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初复治、治疗过程中断、依从医嘱治疗、用药是否合理、居住地、人口构成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肺结核耐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药敏试验显示,单耐药45例(38.14%),多耐药73例(61.86%),耐多药56例(47.46%),泛耐药24例(20.33%),原发性耐药61例(51.69%),继发性耐药57例(48.31%)。肺结核原发性耐药患者耐1种药的耐药率为16.39%,耐2种及2种以上药物耐药率为26.23%;继发性耐药患者耐1种药的耐药率为21.05%,耐2种及2种以上药物耐药率为35.09%。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患者在初复治、治疗过程中断、是否依从医嘱治疗、用药是否合理、居住地、人口构成及药物不良反应与非耐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复治、治疗中断、居住地(农村)及人口构成(流动人口)是影响肺结核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合理用药、依从医嘱治疗是影响肺结核耐药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与肺结核耐药无相关性(P>0.05)。结论复治、医嘱依从性差、用药不合理、居住地农村及流动人口患者易发生肺结核耐药。因此,应加强医院合理用药、医患沟通,普及结核知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来提高肺结核治愈率,预防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5.
长期与结核病斗争的实践人们已认识到:即使暴露在同样的结核菌环境中,也只有部分人感染结核菌,其中发病者更少,同样的抗结核药物用在不同患者的身上却获得不同的结果.除了原发耐药菌感染外,人体免疫系统到底起何作用,1年来,我科共观察了52例(其中30例已有报道)初复治患者的血清及局部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与结核病治疗效果,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有针对性的免疫治疗,减少复治多药耐药结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189例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89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例耐药情况,方法:调查结核菌培养阳性并有药敏试验结果的耐药情况及成因,结果:耐药95例(50.3%),起始耐药率35.0%,继发耐药率68.6%,起始耐药组与敏感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继发耐药组的疗效则低得多。通过对耐药病例成因进行分析,不规则用药及方案不恰当是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规则有效的化疗方案,加强对结核患者的管理,促使患者配合完全程化疗,是控制结核病和防止减少耐药结核病发生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金春  徐艳梅  柏凯 《贵州医药》2006,30(8):707-708
近年来结核菌的耐药给结核病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极为重视的问题。我科于2003年7月起用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80人,其症状、X线或胸部CT均符合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胸科医院结核菌耐药现状。探讨当前耐药结核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方法和改良罗氏比例法培养药敏对105例结核患者做痰结核菌药敏试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B)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病人痰结核菌初复治耐药顺位分别为异烟肼(27.45%)、链霉素(21.57%)、利福平(17.64%)、乙胺丁醇(1.96%);链霉素(50.00%)、利福平(48.15%)、异烟肼(33.33%)、乙胺丁醇(25.93%)。初治耐药率47.06%,复治耐药率79.63%。耐多药率为20.37%。结论:结核菌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结核病的个体化治疗。保证治疗效果及减少耐药菌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9.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患者排出的疾液中结核分支杆菌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耐药的结核病。耐药性结核病 ,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对结核病控制工作构成严重威胁 ,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现将我院近 3年收治的有结核分支杆菌药敏测定的 66例难治性肺结核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4 1例 ,女性 2 5例 ,2 0岁~ 2 9岁 2 3例 ,占 3 4.9% ,3 0岁~ 3 9岁 2 2例 ,占 5 3 .3 % ,4 0岁~ 4 9岁9例 ,占 13 .6% ,5 0岁~ 5 9岁 10例 ,占 15 .2 % ,60岁以上 2例 ,占 3 % ,年龄最小者 2 0岁 ,最大者 70岁 ,平均年龄 3 5 .4岁。城市…  相似文献   

10.
从临床角度看贵州的结核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结核病仍是常见病、多发病 ,也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我院收治的 6 93例活动性结核病、从临床角度分析 ,看我省、市结核病问题。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4~ 1996年 3年间的 1~ 4月我院共收治患者 10 2 2例。其中结核病患者 772例 ,除复治中 79例为非活动性结核对症治疗者外、余 6 93例活动性结核作为分析对象。 6 93例中初治 4 4 4例、复治 2 4 9例、初复治年分布百分率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男 4 76例 ,女 2 17例 ,年龄 0~ 14岁 2 8例 ,其中初治 2 4例 15~ 5 4岁 ,36 9例 ,5 5…  相似文献   

11.
目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 ,我所自 1998年开始将卡介菌多糖核酸用于耐药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选例标准 ①经多种抗结核药物正规治疗 1年以上 ,结核菌持续阳性者 ;②药敏试验 (改良罗氏法 )显示结核菌对异烟肼 (H)、利福平 (R)、吡嗪酰胺 (Z)、乙胺丁醇 (E)、链霉素(S)等多种药物耐药 ;③胸片显示有病灶或空洞 ;④未用过丙硫异烟胺 (Th)、利福喷丁 (T)、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1 2 随机方法 按随机表随机数字将 5 3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 3 一般…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3):519-523
目的:分析医院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现状与可能耐药的影响因素,供临床更好地制定耐药结核病的控制预防策略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间医院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显阳性者,且具有药敏实验结果的病例115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S)、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乙胺丁醇(EMB,E)和吡嗪酰胺(PZA,Z)5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了解结核菌耐药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15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初治患者80例(69.57%),复治患者35例(30.43%),初、复治患者对H的任一耐药率、单耐药率均最高,复治患者对S、H、R、Z任一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均P<0.05);初、复治患者单耐药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患者表现为1种耐多药类型(HR)、5种多耐药类型(以HE为主),复治患者表现为8种耐多药类型(以HRZ为主)、2种多耐药类型(以HS为主),复治患者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但初、复治患者多耐药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慢性病史、有无治疗中断对结核病患者耐药率的影响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院内结核菌耐药情况仍十分严重,应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并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特别是复治患者的治疗管理,同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453-454
目的了解并研究广东省惠州市辖区内结核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今后惠州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3~2012在惠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结核科门诊就诊的肺结核痰涂片阳性患者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总体耐药率为50.60%、初始耐药率为42.31%,获得性耐药率为56.85%。耐多药(MDR)率为22.09%。结论惠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更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患者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为治疗方案提供建议,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其对HRES的耐药情况。结果耐H率为34.4%,耐R率为13.1%,耐E率为19.7%,耐S率为32.8%;耐1药占16.4%,耐2药占27.9%,耐3药占45.9%,耐4药占9.8%;痰菌阴转率占29.5%。结论结核菌耐药情况测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抗结核治疗中方案不合理,合用药不规范,过早停药,都是引起耐药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结核病医院结核菌耐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太原市结核病医院结核菌耐药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近3年经过药敏测定的116例肺结核患者药敏结果。结果总耐药率79%,总耐多药率25%;初始耐药率68%,初始耐多药率12%;获得性耐药率91%,获得性耐多药率39%,耐多药率逐年增加。耐单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乙胺丁醇(EMB)、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结论高耐药率尤其是高耐多药率是我院结核菌的耐药特点,也反映我省当前比较严峻的结核菌耐药形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忻州市耐药结核病的成因以及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办法。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100例做结核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患者,对患者的总耐药率以及3年内总耐药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100例患者中,耐药患者71例,总耐药率为71%,其中耐单药率22%,耐多药率49%。2007年耐药率为69%,2008年耐药率为71%,2009年耐药率为73%,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由于化学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问题,导致我市耐药结核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结核菌也呈上升趋势。做好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疾病,随着艾滋病病毒及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及播散成为结核病控制的又一个威胁。虽然我们有结核疫苗及抗结核药物,但控制结核病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多重耐药结核菌的不断出现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我们必须了解结核菌的耐药机理。本文讨论了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结核菌的耐药机理。结核菌耐药机理的阐明对耐药菌的快速分子诊断及新药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俊 《淮海医药》2003,21(6):492-492
多发耐药结核病 (MDR TB)是指患者排出的结核分支杆菌至少已对异烟肼 (INH)和利福平 (RFP)产生耐药的结核病 ,具有治疗费用高 ,治愈率低 ,病死率高的特点。我院近 4年收治MDR TB患者 3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5月 ,从我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14-216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大约有20亿、全球30%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1].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之后,结核病是居第2位最致命的传染性疾病[2],尽管大规模卡介苗接种和抗结核药物不断地发展,但结核病发病率仍有上升的趋势.耐药结核菌的增加是其主要因素之一,结核病防治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4].传统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长,频繁给药,剂量较大,不良反应较多,导致患者依从性低,治疗失败,使耐药结核菌增加[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基因芯片与液体快速培养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效果。方法 1156例疑似肺结核及肺结核患者的同一痰样本,同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芯片组)与液体快速培养技术(快培组)进行结核菌耐药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核菌检出率:芯片组270例,阳性率为23.36%,快培组237例,阳性率为20.50%。结核菌耐药结果 :芯片组46例,耐药率为17.04%,快培组43例,耐药率为18.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芯片组与快培组同时检出结核菌阳性时,二者耐药符合率达80%。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反向杂交技术(RDB)诊断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及时检出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指导临床针对性制定个性化抗结核方案,避免盲目制定抗结核方案而导致医源性耐药结核病的出现,真正有效控制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