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清华 《中医杂志》1989,30(10):52-55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由于广大医者的努力探索,舌诊、脉诊、腹诊等各种中医诊法的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发诊、颜面色诊、目诊、耳诊、唇诊、甲诊、穴位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18)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诊法的特色,舌诊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记载,但相关典籍、相对方药及脉学专著来说仍然较少,相对于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中医精确诊断,对舌诊作进一步的研究很有必要。赵凤林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在此浅谈舌诊心得,与诸位同道共研习之。  相似文献   

3.
舌脉诊法传统理论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士英 《中医杂志》1995,36(1):9-11
舌脉诊为络脉诊法分支,又是舌诊的组成部分,当今医家正在进行着广泛研究。但因其长期未被临床普遍应用,致遗存至今的文献甚少,以此亟须深入发掘,继承提高。  相似文献   

4.
几种中医诊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清华 《国医论坛》1989,4(4):30-34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由于各地医者的努力,舌诊、腹诊、目诊、耳诊、穴位诊等各种中医诊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颜面色诊、山根诊、唇诊、齿诊、颊粘膜诊、唾液诊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一、颜色色诊 颜面色诊主要是观察病人两侧颧部和颊部的色泽。有人观察到面部蟹爪纹的分布主病有一定规律性,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  相似文献   

5.
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于1983年9月3日至7日在青岛举行,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43篇,大致可分为舌诊、脉诊、和其他诊法三方面。舌诊本方面论文共52篇,其主要内容包括:一、舌诊的基础理论研究。1.舌象的微观研究:舌微循环观察是中医舌诊研究的一个新方法。上海中山医院的工作表明,舌蕈状  相似文献   

6.
脉诊是中医诊法的特色和精华,同时也是中医诊法教学的主要难点内容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好脉诊技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本文就脉诊教学方法,提出激发脉诊学习兴趣、规范脉诊操作步骤、强化脉诊指法练习、锻炼全面采集脉诊信息能力、培养凭脉辨证和首辨虚实的脉诊临床思维能力等带教思路。  相似文献   

7.
扁鹊舌诊考     
扁鹊舌诊考褚玄仁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15500)舌诊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在发明切脉诊法的同时,对舌诊也有研究。他有句名言:"相病之法,视色、听声、观病之所在,候脉要决,岂不微乎"(《脉经》卷五扁鹊脉法第三)。司马迁据此说他能"切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之舌诊内容包括察舌体、望舌苔、问舌觉3部分。据笔者统计,《伤寒论》全文论及舌诊者共有23条,病证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三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等。然后世论《伤寒论》诊法者,多重脉证而轻舌诊,舌诊之论多散见于各类伤寒研究专著中,很少有人专门系统论及。笔者认为,张仲景舌诊之法与临床结合紧密,颇具实用价值,故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1 舌诊的方法1.1 察舌体 正常的舌体红润、柔和而灵动,反映脏腑气血充盈,故察舌体可以诊脏腑气血之盛衰。1.1.1 舌痿 指舌体痿软无力,主筋脉失养。如《伤寒论译释》载“辨不…  相似文献   

9.
《内经》舌诊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惠芳  马居里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04-2205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充分体现中医诊法特色的内容之一。历代医家为舌诊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更是代有千秋,功绩卓著,不仅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也使舌诊这一独特的诊法,发展成为中医这个宝库中的一块峋丽的瑰宝。为了准确继承古人的舌诊经验,使中医舌诊在现代临床诊治中也能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临床价值,现就《内经》中舌诊理论及其特点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舌下络脉诊"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舌下络脉诊”也称“舌下望诊法”,为络脉诊法的分支,是中医舌诊的组成部分。笔者在跟师临证期间,学习到王老师诊脉察病,四诊合参、注重舌象,而且非常注意舌下络脉的变化。从而认识到,“舌下络脉”是“舌诊”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对中医诊病辨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舌下络脉诊”起源甚早,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气府论篇》中说:“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灵枢》中说:“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在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噤黄候》曰:“心脾两脏有淤热所为,心主干舌,脾之络脉出于舌…  相似文献   

11.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从事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舌、脉诊的原理与意义,舌诊和脉诊在临床辨治中的相互参合、佐证等方面探讨了舌脉合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丰富多样,虽然后世未对其脉诊分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祖国医学脉学理论。为促进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中医学脉学理论,为使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充分体现中医诊法特色的内容之一。历代医家为舌诊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更是代有千秋,功绩卓著,不仅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也使舌诊这一独特的诊法,发展成为中医这个宝库中的一块峋丽的瑰宝。为了准确继承古人的舌诊经验,使中医舌诊在现代临床诊治中也能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临床价值,现就《内经》中舌诊理论及其特点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承担了五年制港澳台学生<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任务,<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习中医学的必修课程,而舌诊、脉诊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也是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留学生更好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这一基本技能,笔者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强化舌脉基本功的学习,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受到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舌诊的临床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舌诊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它充分反映了中医诊病的传统经验和特色。《内经》曰 :“望而知之谓之神”这说明望舌的诊断价值并只有在临床辨证论治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验。望舌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病邪所在的浅深、病情变化的退进 ,对处方用药和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某些时候 ,它比脉诊更为直观和可靠 ,因为舌体裸露舌象变化迅速而明显 ,是病情变化最灵敏的外象反应 ,而且此诊法简便易行 ,所以它已成为临床辨证必不可少的客观依据〔1〕。现代研究表明 ,舌诊作为分辨人体功能状态的一种独特的诊法 ,在诊断学上具有很大价值。它的理…  相似文献   

17.
舌诊客观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祥立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1):56-56,F0003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近10年来,许多中医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致力于舌诊的研究,使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21年度中医诊断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诊法及证候研究等领域.诊法研究主要集中在诊法原理、诊法理论和舌诊、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方面,对不同人群舌象特点进行了调查,并对舌、脉与疾病和生化指标关系进行了探讨;证候研究方面,包括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了冠心病不同阶段证候分布规律等疾病大型的横断面调查;证候标准化方面以病统证的研究为多...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引起全球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冠心病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特别是诊断研究,冠心病的西医学诊断方法相对复杂,而中医对其早有研究,且相对安全、简便。脉诊、面诊、舌诊与手诊(以下简称“四诊”)是冠心病较为常见的中医诊法,从先秦时期及至现代,四诊在冠心病上都有不同层面的日趋成熟的研究。文章溯源冠心病的传统中医四诊研究,再结合当下的现代化科学研究方法,总结冠心病的四诊多层面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冠心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非常重视脉诊,全书脉诊法以寸口诊法为主,兼论趺阳脉,还有少量关于少阴脉诊论述.通过对<伤寒论>中脉诊法的研究,发现其寸口诊法与<难经><脉经>等医籍中脉诊法均不同,<伤寒论>中的脉诊法自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①以阴阳为总纲;②以尺寸脉合诊判断病在何经;③多论脉象,少谈脉位;④多言"尺寸",少语"关"部.趺阳诊法与少阴诊法常常相提并论,可见张仲景对胃气、脉根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