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2.
吴鞠通温病三焦辨证思想和三焦分治探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瑭根据温病在三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整个病变,创立了一种新的辨治温病的方法,即三焦辨证。概括性的提出了三焦分治大法,对温病的治疗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鞠通温病三焦辨证的特点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焦辨证是吴鞠通温病学说的核心,对温病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却遭到医界非难,不仅伤寒学派攻击其为标新立异、异端邪说,就连许多温病学者也认为,既然已有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何必再创三焦辨证,屋上架屋,多此一举呢?而其之所以遭到如此攻击,除少数学者 相似文献
4.
5.
6.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出的三焦辨证,阐述了温病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温病的病位及病性,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张仲景六经辨证对照有一纵一横之妙,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结合有相辅相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密度及流动频率逐渐增大,一些传染性疾病有爆发趋势,如2003年的"SARS"、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这些都对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数千年来,中医药在抗击温疫方面成绩显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并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吴鞠通先生更是近三百年来中医界治疗温病的集大成者,他创立的"三焦辨证"学术思想犹如一把利剑,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9.
三焦辨证临证意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吴鞠通所创立的三焦辨证在揭示温病演变规律、明确温病病变部位、指导临床立法选方有重要意义。从三焦辨证创立的理由、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论述了三焦辨证临床意义。指出,湿热类温病初起有卫分证,邪从燥化可深入营血,必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得全面。 相似文献
10.
11.
12.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温病三焦治疗纲领,从字面上看,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实际上它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温病上、中、下三焦的治疗特点,也与《温病条辨》中选药组方的实际不符,而且从逻辑上推论还会得出"治上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悖论,因此这一治疗纲领在理论上经不起推敲,对临床也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部集大成之作.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的理论在治疗温病过程中,在辨别病位、区分病程、推断病机、概括证型、决定治法、说明传变等方面都有突出作用.吴鞠通"三焦辨证"理论的临床应用,不仅使温病学说的辨证论治体系不再是单一的卫气营血辨证,而且还沟通了仲景学说的相关内容.吴鞠通在张仲景学术内容的... 相似文献
14.
吴鞠通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以脏腑部位分三焦,首创三焦辨证理论。吴氏从三焦论述咳嗽病因病机:一因上焦肺宣发肃降失常,二因中焦脾胃气机之枢升降失司,三因下焦肝肾之体阴用阳失宜。由此提出上焦咳(辛凉解表法、清暑化湿法、轻宣外燥法)、中焦咳(肺肠合治法、健脾化湿法、益胃生津法)、下焦咳(通络化饮法、滋补肝肾法)8类治法。文章梳理、总结吴鞠通从三焦论治咳嗽的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治疗方法等,以期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瑭(1758—1836年),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早年习儒,后因父病故,乃专攻方术。于温病学尤具心得。著《温病条辨》七卷(1798年),倡“三焦辨证”说。另著《吴鞠通医案》五卷、《医医病书》二卷。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吴鞠通对承汤的独到见解,并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创制了八个新方,即:承气合小陷胸汤,护胃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及新加黄龙汤等。 相似文献
17.
温病,是指一种以温邪为主要病因、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温病多热象偏重,故易化燥伤阴.清代医家吴鞠通(吴瑭)以擅长治疗急性发热性疾病闻名于世,在其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辨证为纲、以病名为目,开创了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先河,建立了一个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笔者通过研习《温病条辨》及《吴鞠通医案》,探求其... 相似文献
18.
19.
20.